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7533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docx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认识时、分、秒)

一、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

人们进行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

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

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

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

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

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二单元:

认识时、分、秒教材分析

时间是一类常见的量。

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安排时间、遵守时间,应该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小学生需要知道一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形成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常用的时间单位主要有:

年、月、日、时、分、秒。

其中年、月、日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1个单位时间都比较长,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复杂多变。

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1个单位时间比较短,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所以,常用的时间单位分两次教学,第一次是本单元,先教学“时”“分”和“秒”,第二次在三年级,教学“年”“月”“日”。

本单元主要包括这样一些教学内容:

①计量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的知识,包括单位名称,单位间的进率,钟面上的1时、1分、1秒等。

②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包括整时时间和非整时时间。

③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1时、1分、1秒时间实际是多长,能做哪些事情,在现实情境里使用时间单位。

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

例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认、读、写钟面上的整时时间;例2时、分的概念与进率,1时、1分实际有多长;例3例4认、读、写钟面上的非整时时间;例5秒的概念,秒与分的进率,1秒实际有多长;练习二。

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体验时间顺序与日常生活主要活动的关联。

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它需要相关的时间知识为基础,这是教材编排例1和例2的主要目的。

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的重要任务。

为此,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体验1时、1分、1秒实际有多长,大约能做哪些事情;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新课标对这两单元的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认识除法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以及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认识时、分、秒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2.使学生联系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项活动,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能主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1.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法小。

2.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试商。

3.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果。

4.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感受1小时、1分、1秒的时间长短并建立对应的时间观念。

 

5.认识和读写钟面时间几时几分,认读钟面上接近整时的几时几分。

四、学情分析

1.二年级学生已经在上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

2.二年级学生还学习了乘、除法的含义和表内乘、除法。

3.二年级学生还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积累了一些有关时间的生活经验。

五、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

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首先安排分铅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东西,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产生对余数的感性认识。

然后把平均分铅笔的事情数学化,用除法算式表示分法及其结果,联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学余数的知识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

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2支,可以分给几人?

每人分3支或4支、5支,各可以分给几人?

这是已经教学过的,“按每份是多少”进行的平均分。

学生能够理解这些问题,并自主进入“操作求解”的状态。

上面的平均分中,有些全部分完,有些没有全部分完。

教材要求学生把分的结果填入提供的表格里,观察表格反思上面的分铅笔活动,体验平均分10支铅笔,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能继续分了,从而获得分东西可能会“有剩余”的感性认识。

例题教学的基础知识是:

把有剩余的平均分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学生已经知道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已经会写出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的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多少或分成了几份。

现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既要写、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要完整理解有余数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商所表示的内容和表内除法算式一样,算式的余数表示还剩下的、不够再继续分的数量。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材为学生设计的学习线索是:

接受并理解教材所作的示范→模仿教材写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作出示范。

教材从学生操作以后所填写的表格里,提取“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这个事实,写出除法算式“10÷3=3(人)……1(支)”,指出算式里的“1”是“余数”。

教学时需要带领学生了解算式中每一个数、每一个符号的具体意思,整体理解算式的含义,体会这道算式比表内除法多了“余数”,这是由于平均分东西没有全部分完所造成的,从而知道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模仿中体验。

教材要求学生根据“10支铅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2人,还剩2支”这个事实,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学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学生需要模仿上面已经写出的有余数除法算式来写,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商的含义与表内除法一致,只是多了“余数”,学会在算式里表示余数的方法,感受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的不同。

2.让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在摆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发现并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个规律。

“余数都比除数小”使有余数除法的结果唯一。

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应该理解除数和余数之间的这种关系。

“余数都比除数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规律,学生理解这个规律会有一些困难,他们需要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经历感性认识上升成理性认识的过程。

例2教学“余数都比除数小”,安排学生进行摆正方形的活动。

创设的活动情境是:

摆1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用8根小棒,像这样用12、13、14、15或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学生遵照教材的安排,依次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并不困难。

他们根据摆的结果,也能在教材上填写表示各次操作过程的除法算式,以及反映各次操作结果的表格。

这就丰富了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用12根小棒或16根小棒摆正方形,小棒正好用完,没有剩余;用13、14、15根小棒摆正方形,都有剩余的小棒,为什么剩下的小棒根数分别是1根、2根、3根?

②用12、13、14、15根小棒都是摆成3个正方形,用16根小棒摆成4个正方形,为什么多了1个正方形?

③如果用17、18、19、20根小棒摆正方形,余数可能超过3吗?

随着学生想明白这些问题,他们就理解了这里的余数只能是1、2、3的道理。

这样,“余数都比除数小”就不再是一个生硬的、机械记忆的知识,而是意义体验的一个数学规律。

练习一给出如下表格,要求学生计算并填表。

被除数15、16、17、18、19、20、21、22、23、24除数都是3,商和余数分别是多少?

教材指导学生观察余数的变化,发现表格里余数那一行从左到右依次是0、1、2、0、1、2……,感受余数不会是3或比3大的原因,又一次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配合两道例题编排了一次“想想做做”,着重帮助学生巩固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主要包括:

根据摆小棒活动及其结果,写出有作数除法的算式;看着平均分物体的图画,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指导学生练习这些题目,应要求学生以“把……(什么),怎样平均分(每几个一份或平均分成几份),结果怎样、余多少”的方式,讲述操作活动和图画意思,并把这些内容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应引导学生注意商的单位名称以及余数的单位名称,体会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余数表示剩下的数量,商的单位和余数的单位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如果把总数量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商和余数的单位一般不同;如果把总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商和余数的单位一般相同。

这次“想想做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都是由操作活动得出,或者从图中看出来,还不能通过计算得到。

3.教学除法竖式,让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学会求商的思考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笔算。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要把商和除数相乘,要用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乘积。

如果把上述的这些计算写成竖式,记忆的负担就被分散,思维难度就会降低。

如果用口算进行有余数的除法,思维与记忆的难度相当大。

所以,教材让二年级学生笔算有余数的除法,不要求他们口算出商和余数。

计算有余数除法和计算表内除法一样,都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但求出有余数除法的商,比计算表内除法难许多。

况且,表内除法的商与除法相乘的积刚好等于被除数,而有余数除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小于被除数。

因此,本单元例3教学除法笔算,由易到难地先安排表内除法的竖式,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1)教学表内除法的竖式,主要介绍竖式的结构以及书写格式。

除法竖式和学生已经熟悉的加、减法竖式很不一样,学生较难接受。

例3先教学表内除法的竖式,从解决实际问题切入:

妈妈买了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几盘?

学生很容易列出除法算式12÷4=3(盘)。

教材告诉学生,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时给出了这道除法的竖式,并对竖式的各个部分作出解释。

教学这个竖式,要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介绍竖式的“除号”及其写法,指出被除数、除数、商的书写位置。

除数)被除数

4)12……对齐被除数的个位写第二步,讲述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一般是“除—乘—减”三步。

“除”即利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得出商3,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乘”即把商3和除数4相乘,把乘积“12”对齐着写在被除数的下面(表示3盘分掉12个苹果);“减”即用被除数12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12,得到差“0”(表示苹果全部分完,没有剩余)。

4)12

12……商3乘除数4的积,分掉的苹果数

0……12减12的差,

苹果全部分完,没有剩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写出9÷3、30÷6的竖式,体会除法竖式的形式、结构以及书写格式,为接着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笔算作好准备。

(2)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重点放在“怎样求商”上面。

例3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时,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改变上面的实际问题,从表内除法引出有余数的除法,列出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出商和余数。

例题用图画给出12个苹果,要求学生每5个放一盘,在图画中圈一圈,得出可以放2盘,还余2个,并填写除法算式12÷5=□(盘)……□(个),把教学引入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步,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让学生体会求商的思考方法,并注意竖式中的余数。

学生已经知道被除数、除数、商在竖式中的位置,能够写出下面的样子:

2

5)12(这时的商“2”是由操作得到的)学生也知道竖式中要写出商与除数的乘积,还要计算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并写出差。

2

5)12

10……商2和除数5的乘积,表示2盘分掉10个苹果

2……12减10的差,表示还剩余2个苹果

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体会:

竖式中的商“2”应该怎样想到。

联系前面进行的操作活动,可以这样想:

“12里最多有2个5,商2”,即12能够分出2个5,不够分出3个5,应该商2。

这是例题的教学重点,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思考方法。

教学还要引起学生注意:

由于苹果没有全部分完,有剩余,所以除法竖式中有余数。

竖式中的余数,是被除数减商与除数乘积的差。

学生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笔算,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逐步学会求商的思考方法。

为此,“想想做做”里有以下的安排。

①第1题仍然先操作学具,得出商和余数,然后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继续体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

这时的商,既是摆小棒活动得到的,也可以是在竖式上想“9里最多有4个2”“11里最多有2个4”而得到的。

②第2题把有余数除法与和它相对应的表内除法组成题组,如16÷4的竖式与18÷4的竖式为一组,24÷3的竖式与23÷3的竖式为一组等,引导学生利用乘法口诀求有余数除法的商,从16÷4商4,联想到18÷4也商4(因为18接近16,且稍大于16);从24÷3商8,联想到23÷3商7。

(因为23接近24,但比24稍小)

③第3题突出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思考方法,既离开学具操作,也不过多依赖表内除法,直接想出有余数除法的商。

让学生先思考“22里最多有几个5”,然后笔算22÷5;先思考“23里最多有几个4”,然后笔算23÷4。

④第4、5题,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思路以及竖式的书写。

练习一第4题,把40÷6、42÷6和45÷6三道竖式编成一个题组,把60÷9、63÷9和64÷9三道竖式编成一个题组。

每组的中间一题是表内除法,另外两题是有余数除法。

表内除法的商,利用乘法口诀很容易得出。

另两题的商,可以从表内除法得出,如42÷6的商是7,40比42小一些,40里最多有6个6,40÷6应该商6;45比42大一些,45里最多有7个6,45÷6应该商7。

同样,63÷9的商是7,60÷9的商应该是6,64÷9的商应该是7。

4.结合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会用除法解决没有余数的平均分实际应用,有余数除法也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计算。

所以,不单独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而是结合着计算进行教学。

教材把解决有余数实际问题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单元,设计成两个层次:

一是根据平均分物体的情境图,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从图画里看出商和余数;二是列出除法算式,笔算有余数除法,得出实际问题的答案。

第一层次的内容主要安排在配合例1与例2的“想想做做”中。

其中第2、3题都是看图写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联系原有的除法概念,体会“14朵花,每个花瓶插4朵,求插了几瓶、还剩几朵”,以及“14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朵、还剩几朵”仍然是平均分的问题,仍然用除法计算。

只是现在的平均分有剩余,现在的除法有余数。

第二层次的内容主要安排在配合例3的“想想做做”的第4、5题和练习一第5、6题。

学生需要从图画情境里或文字叙述的题目里,找到把总数量平均分的数量关系,列出除法算式,笔算出商和余数;要体会所求的商是什么数量、余数是什么数量,为它们选择适当的单位。

在这里,找到平均分的数量关系是列出除法算式的前提,而体会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是正确写出单位名称的关键。

第三层次是练习一的第9~11题,重点引导学生灵活选择算法、灵活处理余数。

做一个灯笼用4张纸,30张纸够不够做8个灯笼?

这个问题可以用除法解答,也可以用乘法解答。

45个皮球,每6个装一盒,全部装进盒中至少要多少个盒子?

5元钱买每支6角的铅笔,最多买几支?

这两个问题都需要联系实际,或是去掉余数,商增加1,或是去掉余数,商不变。

这里虽然涉及到“进1”或“去尾”的数学方法,但只是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经验的具体处理,不是教学“进1”法和“去尾”法。

要允许部分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慢慢地体会并掌握处理余数的方法。

第二单元:

认识时、分、秒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认、读、写整时。

钟表是计时的工具,十分普及。

学生家里有,在学校和一些公共场合也能经常看到。

绝大多数学生都接触过钟表,知道钟表的用途。

所以,“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

例1教学两个内容:

一是认识时针和分针,因为钟面上的时间主要由这两根针表示出来;二是整时的认、读、写。

(1)认识时针和分针。

学生初步观察钟面,会注意钟面上的针和数。

他们知道钟面上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很自然地把长的针称为长针、短的针称为短针。

以此为基础,教材指出“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从此以后,教学中应该规范地使用针的名称。

(2)认识整时。

钟面上的整时,特点很明显。

分针指着“12”,时针正好指着某个数。

像这样,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材分两步教学整时。

第一步以8时为例,指出“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8,是8时”,具体描述了钟面上8时两根针所在的位置。

同时还示范了8时的写法“8:

00”。

教学时应该告诉学生,“:

”要写在“8”和“00”中间偏下的位置上。

第二步“试一试”,让学生说出和写出钟面上的几个整时时间,概括地体会整时的分针一定指着12,时针一定指着某个数;写整时,“:

”的左边是时针指的那个数,右边是“00”。

教材有意把1时、6时、9时、11时依次排列,学生顺次读写这些时间,随着钟面的变化,感受时间是按顺序变化的。

2.了解钟面上的“格”,教学1时、1分的概念。

例2教学时间单位时和分,包括时与分的概念,时与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钟面上的“格”。

钟面上的“格”是为了准确表示时间,有“大格”和“小格”之分。

学生观察钟面,一般不会仔细辨认格。

为此,教材问学生“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引导他们去关注钟面上的格,去数钟面上的格。

首先要区分“大格”和“小格”。

钟面上两个相邻数之间都是1大格,每个大格里有若干个点,两个相邻点之间都是1小格。

然后要知道大格的个数和小格的个数:

12个数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整个钟面有60个小格。

十分重要的是,学生应该熟悉从12到某个数之间,有几个大格,有几个小格,这是辨认非整时时间所需要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沿着钟面的12个数,在钟面图的外面,依次写出小格的个数,并联系5的乘法口诀,记住从12到1有5小格、到2有10小格、到3有15小格……到9有45小格、到10有50小格……到12有60小格。

(2)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时、分是常用的时间单位。

教学时和分,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时、分的概念,形成1时、1分的时间观念。

例题指出: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这是小学生应该具有的时、分概念。

教材在钟面上用涂色的扇形表示出时针走的1大格和分针走的1小格,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1时和1分的概念。

学生建立时、分的概念,应该体验1时有多长,1分是多长。

教材让学生进行1分钟活动,如写字,踢毽、跳绳等,利用1分钟能写几个字、踢几下毽子、跳几下绳,来感受1分钟有多长。

同时,让学生联系一节课和课间休息时间,感受1小时有多长。

这些具体感受,使1时、1分的概念不只是枯燥的语言讲述,而是富有色彩的亲身体验的时间观念。

(3)理解时、分之间的进率。

1时是多少分?

例题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

在钟面上拨1小时,看时针和分针分别怎样转动,发现时与分的进率。

严格地说,应该让时针走过1大格(因为1时是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看到分针同时走了60小格,于是得出1时=60分。

但准确拨出时针走1大格不太容易,比较方便的拨法是让分针走1圈,看到时针同时走1大格,就能得出时与分的进率。

3.认、读、写钟面上的非整时时间。

非整时的认读比整时难得多,尤其是接近整时而未到整时,更容易认错。

所以,教材安排两道例题教学非整时的认、读、写。

先教学不接近整时的时间,再教学接近整时的时间。

(1)钟面上的不接近整时的时间。

钟面上,不接近整时的时间,时针总在两个数之间,分针总是指着某个小格。

一般来说,时针刚过了几,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这个时间就是几时几分。

教材没有把这个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看着钟面体会非整时的时针与分针所在的位置,感受非整时的读写方法。

例3图呈现一小孩早上起床、吃早饭,与妈妈道别、到达学校等四个时间的钟面。

第一个钟面上,是7时,小孩正起床。

第二个钟面上,时针指在7和8之间,分针指着3,教材告诉学生:

这个时间是7时15分,并写出7:

15。

教学这个时间,要引导学生体会时针在7和8之间,应该是7时刚过,8时还没有到,即7时多。

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分针指着3,表示它从12起走了15小格,即15分。

所以,钟面上的这个时间是7时过15分,也就是7时15分。

写出这个时间,应该在“:

”的左边写7,右边写15。

第三个钟面上,时钟仍然在7和8之间,仍然是7时多。

分针指着6,表示7时过了30分。

教材要求学生像这样观察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并尝试着自己读写这个时间。

第四个钟面上,还是7时多,但分针指着9。

教材要求学生读写这个时间,初步认识非整时,会读写这样的时间。

教学时,要让学生拨出这几个时间,在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中,感受这些时间分别是7时过15分、30分、45分,进一步体验7时15分、7时30分、7时45分的含义。

充分利用例题的内容,还可以把上述三个时间连起来,连续说出这小孩几时起床、几时几分在吃早饭、几时几分离开家,几时几分到达学校。

体验7时几分都是7时过了、8时不到。

由于分针走的小格数不同,三个时间就不同。

(2)较难辨认的时间。

接近整时的时间不是整时,由于时针似乎指着某个数,学生往往会读错写错这样的时间。

例4专门为解决这个难点而编排。

钟面上,时针几乎正指着8,分针指着11,这样的时间最难认读。

必须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个时间还没有到8时。

钟面上的涂色扇形表示分针走了55小格,是7时过55分。

钟面上的白色扇形,表示离8时还有5分。

所以,这个时间是7时55分。

钟面上,时针几乎正指着8,分针指着1,这个时间也接近8时。

钟面上那个涂色扇形表示分针走了5小格,应该是8时过5分,即8时5分。

要写出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