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70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_精品文档.doc

浅谈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袁兆英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剧,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对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二十一世纪人才的竞争不仅是知识、智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

江泽民同志说过: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与灵魂,需要从小抓起,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校科学地、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前提是对当前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地认识,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

只重视学科知识灌输,忽视儿童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尤其是教育的畸形发展,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孩子的心理问题暴露得更多了。

特别是独生子女,往往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生活环境过于优越,产生任性、孤僻、不合群的严重毛病。

中国校园目前已兴起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二,必须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其整体素质的提高,身心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一方面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对少数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心理辅导和咨询。

1、课程指导,学科渗透。

小学生年纪小,天真率直,心理现象溢于言表,利于引导。

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与能力。

教学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科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把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作为儿童心理训练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心理辅导与咨询。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他们的心理困扰多数属于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对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我们必须采用科学谨慎的态度,进行心理辅导。

针对学校较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解决心理困扰。

3、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主动配合。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个支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三者的配合,我们要建构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活动全过程。

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终身的影响。

 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自身良好心理素养,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家长与教师目标一致,才能形成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大合力。

第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讲究科学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很强,要讲究科学性。

教师要树立起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成为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良师益友。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研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不要把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替代。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养为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灵魂,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生命活动。

只有针对儿童心理状态,精心选择科学的内容,因材施教,才有利于优化儿童的心理活动。

围绕心理素质培养的总目标,学校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自我心理、学习心理、人际心理、合作心理、生活心理、认知心理、创造心理、成功心理、品德心理”等。

学习这些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从中汲取营养,促进自身发展。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