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之思考 final.docx
《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之思考 final.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之思考 final.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之思考final
摘要
近期,大型电视纪录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热播,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新的社会主义思潮。
这部纪录片,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必然,展望了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该纪录片宣传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全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增强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通过该纪录片的启发,通过讲述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过程,用事实描绘了其给我们的生动启示。
全文除文献综述外,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运动经历的种种挫折、失败、胜利和成功。
第二部分通过五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这500年当中,我们应该了解并学习的种种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经验和启示
一、文献综述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理论体系。
其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和积极启示,国内外学者也已经有很多比较成熟的结论。
而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的研究,也使得国内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乔纳森·霍尔斯拉格()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毫无疑问是上个世纪以来最为成功的。
他总结出四条成功经验:
首先,改革开放是成功的起点;第二,尽管过程有痛苦,但领导人坚定不移的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三,中国的外交,使得世界逐渐了解并认可其发展;第四,中国人民的巨大创造力。
从国内学者方面看,赵兴良(2001)认为,要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必须具有深广的世界历史眼光,即把它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
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实现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没有克服“地域性”的局限,是其遭到严重挫折的最基本的原因。
坚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大方向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
这一经验,将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低谷做出贡献。
他试图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大半个世纪以来的成败兴衰,从较深刻的层面上来回答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期加深和推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刘功成(2000)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在探索保障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以及建设思想道德文化等的各方面。
同时也积累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相比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比较短暂,总的来说仍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
加之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可以现搬现抄的经验可以遵循,这就必然要经历长期艰难的探索,以及随之发生的失误和挫折,这进一步导致一些善良的人们产生“信仰危机”。
因此,需要我们正确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艰巨性,坚定沿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方永刚(2007)则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大胆批判了资本主义,天才的预想了未来社会,但却不能指明具体的实现路径。
他进一步指出,作为一个开放并发展着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此外,就“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美国作为最大的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今天虽然还没有走向社会主义,但却处于向社会主义演化的阶梯上。
最后,通过分析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特点及前景,得出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最终使社会主义生存、发展和强大并最终超越资本主义的结论。
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差距和失误方面,罗洪春(2003)认为,现阶段两种体制的国家之间存在差距有其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而种种挫折和失误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经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也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落后决定的,符合新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社会主义500年曲折发展历程
1516年,一本名为《乌托邦》的书问世,书中描绘了乌托邦这个与世隔绝的幸福岛屿,人人平等,共同享有生活和生产资料,物资取之不尽。
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可能没有想到这本描绘自己心目中理想国的书会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而“乌托邦”这个词则在之后的五个世纪里,成为了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词。
到19世纪,在这个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世界掀起一浪又一浪资本主义革命浪潮的时代里,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克劳德·昂利·圣西门看到了资本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圣西门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所有制是社会基础”及社会阶段的划分,并首次提出要按照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把“满足人民需要”视为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等。
这些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在圣西门的思想中,最大的特点也最为遗憾的,就是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在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第一幕演出的主角是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们。
然而,历史并没有给他们实现理想的土壤。
三百多年的艰难跋涉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个德国人来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
1842年元旦在科隆出版的《莱茵报》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了思想上的第一次交集。
也正是在这份报纸上,《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转变。
从此,马克思开始怀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从根本上离开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
1846年,28岁的马克思和26岁的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在这本书里,他们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释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也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1848年2月18日到19日,《共产党宣言》悄然问世。
这本绿色封面、只有23页的`德文小册子,指出了人类的发展方向。
书中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性,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到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人类在荒野里跋涉了332年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理想社会的真正道路。
《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
进入20世纪,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事件被看做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在十月革命的推动下,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以及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等。
在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下,苏联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人类从此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尽管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然而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共产党经历艰难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道路,使得社会主义重新焕发活力,打开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全新气象。
尤其是197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经济体制僵化、滞后的一面逐渐浮现出来,与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建立一套新的、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加大理论创新支持社会发展势在必行。
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三、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之基本经验及启示
500年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
这中间社会主义运动几度辉煌,几经挫折,但总的来看是前进的。
500年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告诉我们如下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一)道路决定命运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从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到19世纪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再到20世纪的十月革命和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500年的波浪式的前进及螺旋式上升的曲折发展,让人不禁感叹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60多年了,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月革命也已过去90多年,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也有60多年了,社会主义还在不断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改善,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实践不断证明,社会主义是指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命运、获得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
得出这条正确道路决非易事,社会主义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从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逐步发展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期间经历无数坎坷与挫折。
或是来自党内的意见分歧导致的纷争;或是受到旧势力的阻挠、扼杀及保守势力的抵制。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可以给全人类带来福祉的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个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
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20世纪末,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红色政权国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政权相抗衡,社会主义苏联逐步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欧洲和亚洲广大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他们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由于国家利益的矛盾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为取得霸权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世界格局动荡不安,美苏两国的长时间冷战的确是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资本主义正面交锋的一次历练。
而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与开展了国民党四次围剿和反围剿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列宁曾说过,谁害怕社会主义中建设的困难,谁被这些困难吓倒,谁见了这些困难就悲观起来或者张皇失措起来,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
结合个人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任何成长或成功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历练和挫折。
菲尔德铺设海底电缆,从1844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一直到1866年7月13日才取得成功,其间经历30次远渡大西洋,从获得人们的赞美到接受人们的咒骂,英雄变成了骗子,不管多大的挫折与委屈都没有使得菲尔德放弃这一伟大梦想---通过一根电缆穿越两千多海里的距离,将两块大陆的通讯对接起来,让不同大陆上彼此隔绝的人们,几乎可以同时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纵观菲尔德铺设海底电缆的故事,他经历了失败-挫折-再失败-再挫折,直到成功,使我们认识到:
人生道路上,需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每个人成功的道路上都不可避免的要遇上拦路虎,在通往成功的绿洲的前方总是会有一片沙漠在等待着人们去跨越。
此时,唯有充满自信,告诉自己,这是每个人在追求幸福和成功的道路都必须经历的,坚信经过困难的洗礼和挫折后的破茧而出能让自己更接近那片生命的绿洲,鼓足勇气去面对挑战,超越自己,那么幸福和成就就在不远处。
(二)正确的改革是发展的真正动力
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载入史册的是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当中连战连捷,以十月革命为标志的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那么,20世纪下半叶载入史册的则是奉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当中逐渐地节节败退。
总结一系列的历史经验,我们得知:
不论是十月革命的胜利,还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我们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与东欧剧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仅能够经受住诸多风险的考验,并且还能够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
把这一事实置于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思考,得出的最宝贵经验或许就是中国坚持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大方向的辩证统一。
只有正确的改革才是发展的真正动力!
“中国不能脱离开放而单纯地对内改革,也不能脱离改革而盲目地对外开放,改革与开放必须同时进行。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经济特区的开辟,成为中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两个起点。
1978年以来,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再度崛起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场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经历了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认真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这场变革,无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的改革进程当中,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最关键的一环,而国有企业改革又当属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开始提出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这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虽说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但当中存在着诸如结构混乱、积极性低、效率不高等相当多的问题亟待改善。
改革之后的国有企业,得以不断朝着更大业绩、更高效率、更强活力的方向更加健康地持续发展。
可见,不论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整体的改革,还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亦或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从大、中、小三个层次上看,一系列正确的、坚定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改革无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企业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正确道路上蓬勃发展和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中国需要在稳定的大前提下,不断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改革道路,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不断地结合实际情况对这样一条道路进行修正和延伸,这样的改革才是正确的改革,才是真正以发展为目的的改革,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真正动力。
(三)科学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
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人们能够揭示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而依据这些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这个揭示和把握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会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展开。
理论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把握越深刻,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就越具有指导性,就越能够发挥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和先导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论如何引导社会向前发展作了很好的论证。
其中强调了人的作用,之所以有人类社会这个词语的最根本原因当然是因为有人的存在,人的能动作用对社会发展方向和形态具有根本的影响作用。
理论是人能动的和社会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其证明正确性的过程毫无疑问也需要通过能动的实践来检验,而这个过程的探索本身就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科学理论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
它代表了一种人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即寻求对事件、现象、关系和原因做出解释。
作为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科学理论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向我们提供关于事实的界说和解释,引导我们取得对事实的认识。
科学理论的完善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对科学理论进行适时修改和创新。
这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更深刻、更完整的认识,它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展新视野,开辟新思路,形成新认识。
因此,理论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有了理论创新,就能为其他创新提供指导和支撑,就能推动其他创新实践的深入展开,防止和避免盲目性、自发性和随意性。
这个过程更是解释了为什么科学理论可以引导社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掌握了科学的理论,才带领了广大的中国人民脱离的苦海,走向了富裕。
我们的领导人不仅掌握了科学理论,还懂得如何把科学理论中国化以便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由此,我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这些理论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重要保证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斗争经验时指出:
“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并把它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
正是我们党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注意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才不断向前发展,否则,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违背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不能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没有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使革命事业遭到极大挫折。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大肆践踏党的思想路线,歪曲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给党、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是机会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保守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右倾机会主义,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而前进,当客观情况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转移的时候,他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旧阶段,思想不能随着推移转变。
“左”倾机会主义者,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仅在将来有可能实现的理想,勉强地放到现实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超越客观情况孙可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勉强地去做那些实际做不到的事情,必然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损失。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容易犯主观主义的毛病。
主观主义不外乎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类。
经验主义过分相信自己的实践经验,不相信理论的重要性,表现为轻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或者消极保守,或者盲目蛮干。
有这类倾向的人,应该多向理论方面学习。
教条主义则过分相信理论的作用,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表现为死搬教条,死扣书本,书生气十足,思想上偏激,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盲目蛮干。
有这类倾向的人,应该多向群众学习,加强实践锻炼。
我们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实干,又科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鉴于党的历史上和我们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并在党的十二大中写入我们的党章: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短短几年里,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们在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极其可喜的成就,尤其是农村的变化更为显著。
正像胡耀邦同志指出的,重新走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开创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坚持和发扬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仅有伟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五)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核心
马克思指出: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当今,核心价值体系要能抓住群众,必须抓住群众的根本需要,那就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从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改善民生是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得到群众认同的现实之基。
第一,改善民生是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得到群众认同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其能指导国计民生的改善,从而才能对其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第二,改善民生是消除核心价值体系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根本途径。
总体上看,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取得巨大进步,民生得到很大改善,但另一方面现实与理论之间还有差距,如我国发展中局部存在的重物不重人、重利轻义、重公轻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信仰。
要根除这些现实问题带给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负面影响,必须从改善民生入手。
第三,改善民生是永葆核心价值体系活力的源泉。
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但并非一成不变,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只有紧贴改善民生的有机土壤,才能获得活力和生机,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更高阶段。
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诸多利民惠民政策的出台,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但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未来,人们有着更为殷切的期盼。
针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有待于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到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四、结语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正道,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而沧桑,是指沧海变为桑田。
这两者,在冥冥之中联系在一起。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
50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民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