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5686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docx

期末散文汇编散文

期末散文汇编

201601

朝阳: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静默卢沟桥

概念中的卢沟桥在每个有知有识的中国人心中,真实的卢沟桥此时就静静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只是,这个名字从少年历史课堂上走进我们心灵的时候,便因为那特殊的历史含义牢驻每个少年梦境。

也想像过千百回它该有的悲壮与凝重,于是,当“卢沟桥”从三个汉字变成一座桥呈现在面前时,就有些惊惶失措了:

它怎么就从梦里走出来了呢?

正午的阳光温柔而祥和地覆盖了京城南面这片空旷的原野,干涸的永定河以流动的姿态畅畅快快地将大地一分为两岸,于是,河上便架起了这座名气太盛的桥——卢沟桥。

这里根本不是什么景色佳绝的胜地,只不过是北方偏僻的荒郊而已。

可是它,却招徕了那么多从繁华的京城里来的客人,把这片本来荒凉僻静的原野变得人声沸腾。

桥若有心,是不是也会有一点骄傲的感觉呢?

然而桥是不会骄傲的。

桥,永远是静默的。

尽管有那么多喧闹的笑声在桥上回荡,尽管有那么多响亮的脚步声过去过来,北方旷野的风呼啸的间隙,卢沟桥却始终静默着。

各种声音从它身旁淌过就像永定河水从它身下流过一样。

它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

永定河古称卢沟,又名桑干河,至清康熙年间始称永定河。

卢沟桥横跨永定河而过,从而成为燕蓟地区沿太行山脉通向华北大平原的要津。

对于王朝的将领们来说,这里是扼守京城的关口;对于一般的仕宦商贾,这里是进京出京的必经之路。

不知有多少人,在日暮时分,停下劳累的双腿,住进卢沟桥边的客栈,修补着他们未圆的人生梦;又在凌晨晓月未落时,再次匆匆踏上去路。

如今,我们已无法完全领略号称“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是什么情景了,只在明人王跋留下的《卢沟晓月图》中还可窥得几分况味:

一声金鸡长啼,将西山从清冷的月光下唤醒,迷迷糊糊地露出深一片浅一片的阴影,永定河淙淙的流水声里,己夹杂着细碎的马蹄声和车轱辘的吱吱呀呀。

凉凉的晓风,也在这时送来了疏远的钟声,听在早行人耳里,又多了一分奔波的沧桑。

走过卢沟桥的石板路,或者回头依恋地看一眼京城模糊的背影,再继续向前赶路;或者抬头一眼望见雄壮的京城轮廓,长途追寻的梦里又添了几分豪气与自信。

依恋也好,自信也好,卢沟晓月从此便作为人生历程中一个新的起点而成了永恒的景色。

晓月无数次美丽,来去过客也有过无数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被文人墨客题咏摹画,只有桥上四百多个精雕细琢的石狮子不变地保持了最初的姿势,或嗔或喜,或怒或悲。

假如没有七十多年前又一个晓月浅浮的早晨蓦然响起的枪声,假如没有随后那场震动历史长空的战争,卢沟桥也许将会永远以充满诗情画意的形象为人们所铭记。

可是,人世的变幻决定了这里有座桥,也决定了它将承担起历史的命运。

1937年7月7日,从这一天开始,战火与硝烟便取代了明月与晨钟。

有多少人从此开始辗转流徙,有多少人将血泪抛洒在此,有多少悲壮残酷的故事发生,都只能去想像了。

时间只给我们留下一个民族如何呐喊、如何为生存而反抗的思考。

当我站在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对那一幅幅无声诉说的照片时,我深深地被前人脸上那深切的渴望所震撼了,那是无声的呐喊:

我要活着!

所有关于人生的意义在这呐喊中得到了永恒的诠释。

生命是那么偶然地降临于你我头上,让我们感激之下无言以对,惟有备加爱护而已。

活着就要以自己的方式活着,就要高高地昂起头颅!

他们为追求生命而失去了生命,活着的是我们。

我们又为什么而活着?

作为个体,我们实在显得渺小,宇宙有无你我的存在和悲欢离合都无所谓;只有完全面对自己时,才明白为什么要固执地去追寻每一次人生际遇,哭着笑着,深深地从心底喊一声:

我活着!

人世间的生生死死,岁月的风雨沧桑,只不过让桥上的石头多出几道斑驳裂纹而已。

尽管许多人带着另一种心情前来看望它,它也仍只是静默的供人通行的桥而已。

沿着桥向东走百米左右,就进了与桥同有名气的宛平城。

宛平城太小,当地人称作“斗城”。

没有大街小巷,没有钟楼鼓楼,没有集市广场。

站在唯一一条街道上东西一望,就看到了顺治城门和威武城门。

见惯了世事的当地居民,背靠着灰砖墙,在下午的阳光里闲散地坐着,眯着眼睛看我们走过。

宛平就这么大。

这么偏僻的地方本来就不会吸引多少人前来盘桓,也就不需要一座宏伟的城池。

明人要费事地在此建个小宛平,仅仅为了守住前面这座桥而已。

城中那几十户小小的人家,就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静默地守着小城;小城就站在朔风和黄沙里,静默地守着静默的桥。

(取材于李季的散文)

17.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眼中真实的卢沟桥偏僻、荒凉、静默,并没有想象中应有的那份悲壮与凝重。

B.其实“卢沟晓月”自然风景并不美,只因是来往过客人生历程的新起点而被铭记。

C.作者领悟到宇宙间个体的生命实在是渺小,因而流露出一种旷达豁然的人生态度。

D.文中多次写到卢沟桥的“静默”,以此表现了卢沟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D(A.“并没有”在文中没有提及,无法确定;B.“自然风景并不美”与文意不符;C.“旷达豁然的人生态度”与文章主旨不符)

18.根据文意,下列对联中不适合题写在卢沟桥的一项是(2分)

A.晓月征夫催野渡;秋风谪宦梦乡关

B.一线桥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

C.大河曾流泪和血;长桥犹记恨与愁

D.把酒凌风,古往今来皆过客;凭栏远望,水色山光尽乡情

B(“越水”“吴歌”与卢沟桥不符)

19.卢沟桥为什么会“名气太盛”?

它的名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别概括。

(7分)

因为卢沟桥是燕蓟地区沿太行山脉通向华北大平原的要津,是扼守京城的关口和进京出京的必经之路(1分);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美景中有无数耐人寻味的故事被文人墨客题咏摹画(1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响起了抗日战争的枪声(1分),所以它“名气太盛”。

卢沟桥的名气体现在:

是重要的历史地理位置(1分),是著名的美景(或“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1分),是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1分)和中华民族抗日精神的象征(1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要活着!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涵?

(4分)

表达了对生命的珍爱(2分),对民族尊严(或“生命尊严”“尊严”)的捍卫(2分)。

21.本文最后两段描写宛平城有何用意?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6分)

最后两段描写了宛平城的特点:

小,不繁华,地处偏僻,为守护卢沟桥而修建,居民生活宁静平淡(1分)。

以宛平城的狭小朴素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作对比(1分),以当下宛平城宁静平淡的生活场景与前文抗日战争的残酷场景作对比(1分),凸显了和平和生命的可贵(1分);以宛平城对卢沟桥的静默守护的描写(1分),表达了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永葆和平的坚定信念(1分)。

 

东城: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5题。

走宁夏

一出银川机场,天旷地远,阳光敞亮,刚才还汗津津黏糊糊的胳膊,像用干沙子搓过一样爽净。

人粥似的闷燠的北京给甩远了,它追不上我了,眼下的空间突然无比阔大。

银川的得名,有记载的一则是,前秦符坚的骢马城就在这一带,因符坚是氐族首领,而氐族语呼骢马为“乞银”,故而放牧“乞银”的地方就叫“乞银城”,后来叫顺了嘴就叫成银川了。

而宁夏的名字的来历追溯起来,可就是一部宏大的传奇了。

宋初,党项羌李元昊确立西夏帝国并称帝,版图之大,气焰之嚣张,立国时间之久,史所罕见。

李元昊此人强项而英纵,似乎特别喜欢斗气儿。

范仲淹恳求他,只要答应不再使用“帝”字,他要什么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

李元昊并不买账,偏要大用特用这个“帝”字,能把人气晕。

形势对他不利时,他也假装顺从,自我蔑称为“兀卒”,其实埋了钉子,后经人破译,乃“吾祖”的谐音,对方回信若依此称呼,即落入“我的爷爷”之陷阱。

你说可恼不可恼?

但宋朝硬是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有强悍的实力。

成吉思汗可能也是被李元昊的后裔们气坏了,发誓非荡平西夏不可,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灭掉。

在宁夏,你还会不时听人提起黑城子,那是西夏的故都,又名哈拉浩特。

“哈拉”,黑也,“浩特”,城也。

那里的最后一主“黑将军”似应早于李元昊,他勇冠三军视死如归的惊天气概和他在城破前窖藏贵重金银文牍器物的故事,至今流传在民间。

西夏啊西夏,在历史的长夜里,二百年,太匆匆,你来得迅,去得疾,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一节在激荡回旋中戛然而止的雄浑乐曲,又像一个酷烈而又浪漫的噩梦。

元灭西夏后,置宁夏路,始有宁夏之名。

宁夏就是扫平西夏、永保安宁之意。

去看岩画的那天,天气晴好,贺兰山在银川城的西北方向若隐若显,勾勒出雾岚似的一溜长线,其幻影似一队骑手控驭着骏马,与我们的汽车并排比赛速度,车跑多快,它们也跑多快。

贺兰岩画便藏在数不清的山谷中。

我们入一谷,细看沟谷两崖,果有姿态各异的奇怪图案赫然而现。

岩刻五花八门,还杂以天书样的西夏文字,其中似人似怪的头像特别多。

我被岩画之谜吸引着,不由遥想上古游牧人,顶风冒雪,辗转深山荒滩,日夜与牛羊为伴,好不孤单,那种欲与天、地、人、万物生灵对话的强烈冲动难以抑制,却又苦无对象,于是以凿刻为语言,把原始的思维和郁积于胸的怒吼注入了这万古不灭的岩画。

翌日清晨五点多,我们又出现在中卫。

中卫在大西北是很有名的,这固然由于它军事地位的险要,但也与风沙大有关系。

它过去出名是因饱受风沙之害,现在出名则因为是全国的治沙模范,并获得了国际声誉。

这里年均刮风900个小时,平均每10小时出现一次风沙,最大风力11级。

历来中卫人不知修了多少庙,祈求神灵保佑,锁住沙龙,然而无效。

事情终于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那就是著名的“沙坡头奇迹”。

我这次才弄懂是怎么回事。

原来,英雄的中卫人民用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来固沙,采用1×1米格状草沙障先铺在大片流沙上,遏制风速,而后再在草方障内植草造林。

多年来,在包兰铁路两侧连绵不断的沙山上,罩着一张由草方格组成的无边无际的巨网,而在这无数的网眼里又长起了或疏或密的青杨。

中卫又名鸣沙洲,它的沙子原是会“唱歌”的,有“沙坡鸣钟”之称。

但中卫的响沙已有十几年不怎么唱了,人们从高坡滑下,难得听到鸣沙擂鼓了。

因为绿化造林,使大气变化,影响到沙粒的频率,“共鸣箱”结构给破坏了。

这是一种积极的破坏,破坏得好。

当自然奇观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人类往往还是选择了文明。

须弥山石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点,它距固原50公里,位于六盘山北端,始建于北魏中晚期,是西北历史上最悠久的石窟之一。

我们抵达时已近后晌,见这一带山大沟深,地貌苍古,其大佛楼释迦牟尼坐像有20多米高,仪态威严,雍然大气,很有震撼力。

说实话,比起全国驰名的几大石窟,一点儿也不差。

但不可思议的是,它直到解放后才被发现,旧的府县志中几乎没有记载。

同样令人不解的是,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距银川市仅40多公里,它们也都是20世纪60年代才被发现。

我想绝不是没人发现过,只是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发现者少罢了,何况发现了又如何?

为生计奔劳的人,顾不上琢磨,又缺乏起码的通信条件。

从另一面看,它们的发现之晚正说明西部的文化土层何其厚也,有待发现的东西何其多也。

现今西部文化大放异彩的际遇来了。

听说,中央已拨巨款发掘西夏陵,世人也期待着东方金字塔之揭秘。

此时,斜阳把赭色的光影投射到伫立了千年的裸露着的错落有致的佛像上,佛容凝重而肃穆,加浓了沉思的氛围。

眼前是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干沟,千山万壑的波涛。

我知道,从这里出去不远便是西吉、海原,还有沙沟,再向北,是银川平原、沙坡头、贺兰山,全是些沉积了无数苦难和奋争的地方。

历史烟云一一从眼前飘过,我想象着,汉武帝六临朔方驱马击剑出萧关,拓拔魏万马奔腾踏平赫连勃勃,唐太宗大破匈奴勒石灵州府,康熙大帝三次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还有回民起义领袖马化龙啸聚金积堡,把反抗满清暴政的斗争推向了高潮……这片伟大的土地,真个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此刻周遭静谧极了,一点声音也没有,好像被世界遗忘了;但忽然间,我听见深沟大壑的上空,像盘结着携带豪雨的云团一般,轰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这不是我的幻觉,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沉默的。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我深信,不管人类文明发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永远需要不断回归精神的故乡。

(取材于雷达的同名散文)

20.下列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陷阱:

“阱”也可以写成“井”。

B.后裔:

“裔”的读音是“yī”。

C.戛然而止:

“戛”的读音是“jiá”。

D.想象:

“象”不可以写成“像”。

2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与“宁夏”一名的来历相比,始于氐族语音译的“银川”,命名得过于随意。

B.贺兰山岩画是原始游牧人思想感情的载体,似人似怪的头像表现了孤单寂寞之情。

C.“沙坡头奇迹”是指中卫人民创造的一种用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来固沙的方法。

D.西夏王陵等古迹没被及早发现,既说明宁夏交通闭塞,也说明宁夏文化亟待开发。

2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谐音”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一种修辞方法。

B.除了西北的须弥山石窟,我国历史悠久的石窟还有甘肃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等。

C.第

段中“这片伟大的土地,真个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化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

D.“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由“兮”字可知,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诗句。

23.作者为什么说“而宁夏的名字的来历追溯起来,可就是一部宏大的传奇了”?

(5分)

黑城子里“黑将军”的惊天气概和相关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

宋初,党项羌李元昊因有强悍实力,建立西夏帝国并称帝,宋朝拿他没办法。

成吉思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灭掉西夏。

24.文中第

段划线句提到“当自然奇观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人类往往还是选择了文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请结合文外的例子说明理由。

(6分)

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25.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沉默的”这句话的理解。

(5分)

(1)在宁夏的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在此建功立业、书写传奇;

(2)无论是贺兰山岩画、中卫沙波头奇迹还是须弥山石窟,都是宁夏人民创造出来的;

(3)宁夏文化底蕴之丰富、人民创造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4)宁夏并未被世人关注,很多精神财富还没有开发出来;

(5)作者一方面感到遗憾,另一方面对宁夏的未来际遇充满希望。

丰台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23分)

家乡水

卫建民

  ①东西方创世纪的神话,都以水的出现为人类文明的开端。

中国哲学“天一生水”的表达,西方文化“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的描述,都是从柔弱的水获得天启。

  ②不过,要追问一汪清泉从什么时候开始涌流,一条长河从哪个世纪开始奔流?

任何历史地理著作都难以找到上限。

远古的记载,都是美丽的神话。

  ③我的家乡山西洪洞广胜寺的霍泉,从三国时的《水经》就有记载,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更有详细的记载:

“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经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

”这是把霍泉作为汾河支流的记载,是科学著述,也是经典美文,证明在千年以前霍泉已成深潭形状,与民间俗称“海场”相近。

老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外景地就采自这里,外地观众不知道,影片里的大山,是霍山;奔流的小河水,源自霍泉。

电影插曲唱道: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

”词作者的灵感,来自清澈长流的霍泉水。

④历史上,霍泉水是农业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水的流量能浇灌二三十万亩土地。

晚清民国时,为解决洪洞、赵城两县在用水上的争端,合理分配泉水,地方政府在水源地建分水亭,从源头治理,解决了水资源的分配问题,避免了两县农民因争水而时常发生的械斗。

分水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实际功能是均水。

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总是能把功用和审美融为一体,如燕园未名湖畔的水塔。

霍泉之西的分水亭,有一条木制廊桥穿过,成为观赏山景塔影、泉水奔流的驻足点,又是移步换景的空间处理,水与亭构成一个园林小品。

分水亭边,还有砖结构的三角形门洞,其中一道门上镌刻的联语是“分三分七分隔数柱,水滑水秀水成银涛”,横额是“梅花逊雪”。

这是分与合的哲学思考,是对水德水姿的诗情赞美。

  

⑤如果是夏天,你从30里地外的洪洞县城来到这里,立即会感到凉飕飕的逼人之气:

澄碧的一池泉水,从山底几株老柏树根下怒放的泉眼,巍峨的霍山,高指蓝天的飞虹宝塔,满山的森森古柏,分水亭四周的绿荫,湿润宜人,真是清凉世界,人间仙境。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这里举行传统庙会,毗邻数县的人都来赶会,是朝山礼佛,更是民间贸易、文化盛会。

幼年时,我坐着牛车来赶会,凌晨来到这里,睡梦中睁开眼,看见一池碧绿,如看见蓝色夜空的一颗亮星星,堪称人生的“洗礼”。

  ⑥几十年间,我在外奔波,足迹几遍全国。

每到一个城市或乡村,当地的河流湖泊、盛地名泉,总是影响我的观感和心情。

在一些繁华热闹的城市,高楼林立,穿过城市的河流却经年浑浊,使人扫兴。

那一年,我去陕西安康开会,看到清澈的汉江水,多年难忘。

我知道,由于过度开采、人口膨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泉水河流已经枯竭断流。

北京玉泉山,我去勘查过,早已是徒具其名,滴水全无。

湖南韶山,毛主席住过的滴水洞,倒还有一线泉水;游人掬水而饮,表达对领袖的感情。

泉城济南,趵突泉水的升降,已成人们关注的新闻。

水资源严重短缺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点应成为国人的共识。

有一个宣传节水的公益广告说:

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话虽说得极端,却是水危机的口号,如同棒喝,叫人一惊。

  ⑦尽管家乡已面目全非,霍泉却依旧。

我心里总是惦记霍泉,像惦记一位高寿的亲人。

每次回家乡,时间充裕的话,我总要去亲近霍泉,尝一口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然后掬水擦把脸,洗净俗世的尘垢,浇灌干枯的怀抱——人和水,竟是如此亲密!

⑧东西方的哲人都以“逝水”解释物质的运动。

孔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赫拉克利特说: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面对长流不息的泉水河流,我们不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且关注人类的命运。

水,生命的基本元素,蕴含朴素的真理。

(选自2015年06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改动)

17.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对霍泉水的记载,来自远古的美丽神话,而后来的《水经》和《水经注》又作了详细的记载。

B.分水亭的建造,不仅避免了两县农民因争水而发生的械斗,还使泉水发挥了更大的功用。

C.霍泉和趵突泉的水资源丰富,不会像其他名泉那样枯竭断流,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

D.作者总是惦记着霍泉,既有对泉水枯竭的担忧,又有对泉水养育生命和启迪精神的感恩。

D(3分)(A前半句无中生有,后半句《水经》没有详细记载。

B说泉水发挥更大作用,无中生有。

C趵突泉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泉水的升降才成关注的新闻)

18.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为明代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既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又是山水散文的汇集。

B.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优美动听,其中押韵是原因之一,所引歌词的韵脚为“光、香、梁、望、旁”。

C.“天一生水”一语源自《易经》。

《易经》为“五经”之一,是华夏哲思与才情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D.横额也叫横批,指挂贴在对联上方的横幅。

“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对对联的旨意起补充、概括或提升作用。

A(3分)(郦道元为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家)

19.文章第④段最后一句说“这是分与合的哲学思考,是对水德水姿的诗情赞美”。

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

【答案示例】

这里的“这”指“分三分七分隔数柱/水滑水秀水成银涛”和“梅花逊雪”。

这里的哲学思考是:

分水亭解决了因争水而产生的矛盾,使两县农民相互谦让和谐共处,“分”是为了“合”,“分”与“合”是辩证统一的。

这里赞美的是:

水在姿态上的柔弱、柔软、柔和,在品德上的谦逊礼让。

20.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家乡的霍泉水?

试简要概括。

(6分)

(1)霍泉,有史料记载,历史悠久;

(2)霍泉水是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对当地人的生活起着巨大作用;(3)霍泉周边环境优美,湿润宜人;(4)霍泉水资源丰富,千年不断流。

21.文章最后一段没有直接写“家乡水”,可否删去?

为什么?

(6分)

【答案示例】

(1)可以删去。

文章题目为“家乡水”,主体内容紧紧围绕霍泉展开,既表达了对家乡水的热爱之情,又从水德水姿中领悟到朴素的真理,引发出哲学思考。

删去这一段,不会太影响内容的完整,主题的表现。

(2)不可删去。

①收尾呼应。

文章从东西方神话起笔,以东西方哲人对水的阐释作结,收尾呼应,结构完整。

②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文章不仅表达对家乡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更从人类命运、人类文明的角度阐释水对人类生命的作用,对人类精神的滋养与启迪,对人类文明的巨大作用。

最后一段在上文描述的基础上点明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不可删去。

海淀: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这一代的清风明月

①电影《黄金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军、萧红受邀到上海见鲁迅先生的那一幕:

两人站在虹口内山书店的门外,隔着玻璃窗望见坐在书店里的鲁迅。

演萧红的演员虽没有太剧烈的肢体语言,却让我清楚地读到萧红当时的兴奋与激动。

我当年第一次见董桥先生,表情虽不自知,却亦大约如是。

②初读董先生文章,始自《乡愁的理念》一书。

之后因公务来往香港渐频,于是一本本补买,补读,补功课。

董先生年轻时写时评,发议论,奇思妙构,引经据典,笔下常埋珠玑。

过了耳顺之年多谈旧物、旧人、旧事,往往睹物思人,因人念事,旧南洋、旧台湾、旧香港、旧英伦,一幕幕好像是铁皮饼干盒里翻出来的老明信片,四边泛黄,往事仿佛都镶了楠木镜框,等你挂它上墙。

③老派文人都爱字画古董,都读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董先生尤是。

2003年出版的《小风景》,书里用董先生的藏品照片为文章配图,从此甲(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字画、成扇、竹木、牙角、铜炉、砚台、嵌宝、雕漆、吉金、古玉、印章、葫芦、藏书票,还有手工装帧的西洋典籍。

董先生一边收藏,一边考据,一边落笔成文,集结付梓,活脱脱十几部白话版的《前尘梦影录》(清代徐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的专著),也成了我开始接触字画文玩的参考书。

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

多年后我请董先生为拙作《玉成墨影》题写书名,趁机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

④“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

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

写字实难,临古人先贤临到七分相似是本事,是用功;临了几十年,终于在漆黑的墨汁里琢磨出自己的一点风骨,是天资,是造化。

北京中华书局最近选编沈从文先生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一本《古人的文化》,书里有一篇谈写字,沈先生说得中肯:

“必明白字的艺术,应有的限度,折中古人,综合其长处,方能给人一点新的惊讶,新的启示……这种专家当然不多。

另一种专家,就是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地乱涂抹,自得其乐……这种专家一多,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

”古人没有书法“专”家,读书人个个都要练字,字写得俊的,也大

都学问好,文采佳。

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书法好,文章更好。

⑤董先生退休,闲来无事,天天在家读书练字,朵云轩仿古木板水印花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