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AB卷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AB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AB卷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AB卷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A卷 全国卷
岩石圈(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题。
( )
1.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 据图判断K岛屿位于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苏门答腊岛西南部海域和爪哇岛南部海域,故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答案 C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6·新课标全国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2~4题。
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 第2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的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而形成贝壳堤,故选C项。
第3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故选B项。
第4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而且在多条贝壳堤形成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泥沙在海水作用下堆积,海岸线向海洋的方向推进,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故选D项。
答案 2.C 3.B 4.D
(2015·新课标Ⅰ,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下图,完成5~6题。
5.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6.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解析 第5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
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
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
故D正确。
第6题,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
故B正确。
答案 5.D 6.B
7.[2014·新课标Ⅰ,36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
解析 抓住材料中“就地起沙”的关键信息分析可得,沙源应该是来自错那湖东北部(铁路附近)沿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的河滩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滩。
再结合题干中“冬春季”这个时间点,可知此时间河、湖水位低,河滩和湖滩出露泥沙面积大,成为沙源。
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B卷 地方卷
岩石圈(地壳)物质循环
(2016·江苏地理,21~22)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①指向沉积岩且在此过程中有离子参与到水圈中,应为化学沉积作用;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应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应为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的过程。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所致,与地球内能的释放关联较少;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与大气增温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 1.AD 2.AC
(2015·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3.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4.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 第3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
第4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
答案 3.D 4.D
(2014·上海地理,10~11)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完成5~6题。
5.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
A.喜马拉雅山区B.日本太平洋岩区
C.新西兰南北岛屿D.冰岛火山带
6.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B.片岩C.板岩D.石英砂岩
解析 第5题,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
故排除B、C、D,选A。
第6题,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
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较弱,易于风化剥蚀,有利于群峰林立景观形成。
石英砂岩抗侵蚀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
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
故答案为D。
答案 5.A 6.D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2016·北京文综,4)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第7题。
7.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解析 由图可知,平顶海山为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由岩浆岩构成,A、B项错误;由图中阶段Ⅰ到阶段Ⅲ变化可知,平顶海山的相对高度变小,顶部面积变大,是风浪侵蚀造成的,是外力作用塑造,C项错误;由图中阶段Ⅰ到阶段Ⅲ变化可知,岩石圈下降导致平顶海山没入水下,D项正确。
答案 D
(2015·江苏地理,5)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8题。
8.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可知,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与板块作用边界一致,故C项正确。
答案 C
(2012·江苏地理,9~10)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完成9~10题。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解析 第9题,由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可绘出同一沉积岩层剖面线,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用地形剖面线上各点的海拔减去其地下垂直对应的已知沉积岩埋藏深度,即为该沉积岩顶部的实际海拔高度,得到该岩层在剖面图上的实际位置及形态(见下图)。
由此可判断①④两处所对应的沉积岩层向上凸出明显,为背斜构造。
由地形剖面线图可知,①②③④均为谷地,故①④为背斜谷。
第10题,⑤处沉积岩层发生错位,且相对左侧岩层下降,应是断裂下降。
答案 9.D 10.C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6·浙江文综,5~6)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11~12题。
1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D.背斜 西侧小
1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第11题,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C项符合题意。
第12题,从题干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卵石,沉积环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B项符合题意。
甲处离河流太近,粘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
答案 11.C 12.B
(2015·北京文综,4~5)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14.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解析 第13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自然灾害及地下水。
读图可知,甲地为花岗岩,不会发育喀斯特地貌,A项错误;乙地低平,而泥石流发生于山区,B项错误:
丙村位于冲积扇边缘,沉积作用显著,土层厚,丁村位于冲积扇顶部,土层薄,C项正确;结合图中地下水水位分析,丁村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深,丙村地下水埋藏较浅,D项错误。
第14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水循环等。
通过山地与山前平原分布的位置、地表水流向及指向标可知,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A项错误;山前平原受外力沉积作用明显,B项错误;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地形、岩石性质、植被覆盖程度等,C项错误;渠水不易下渗,主要通过蒸发、径流等环节参与水循环,D项正确。
答案 13.C 14.D
15.(2015·广东文综,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河床形态主要有“U型”“V型”等,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地质构造体现了内力作用,故C选项内容对河床形态有较大影响;外力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大小与河床岩石性质(岩石软硬等)、河流水量大小、流速快慢有关,而降水量多少决定了河流水量大小,故A、D两项对河床形态影响较大;通航里程是指河流适宜通航的长度,对河床形态影响很小,故选B。
答案 B
(2014·重庆文综,8~9)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6~17题。
16.如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
17.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B.冰斗
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解析 第16题,河源地区一般水流较急,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地貌,A项错误。
河流在凸岸堆积,凸岸水流缓,较大的石块在这里沉积下来,形成砾石滩,B项正确。
凹岸侵蚀作用显著,河水较深,不会形成滩地,C项错误。
河口地区水流变慢,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三角洲等地貌,不会形成砾石滩,D项错误。
第17题,砾石变圆的原因是石块相互碰撞磨蚀,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关键找出各个选项的外力作用。
石笋是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A项错。
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错。
风蚀蘑菇是风吹动小石块对大石块碰撞、磨蚀,即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与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C项正确。
花岗岩风化球是风化作用下形成的,D项错误。
答案 16.B 1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