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5098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每一节课都有详细的三维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和突破方法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

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教学后记: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

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口迁移是人类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口迁移地图或动画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

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教学后记: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力目标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1)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教学难点

 

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学准备】示意图、文字资料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

 

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

——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教学后记: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难点:

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

讲述、分析判断、举例说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城市形态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

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6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教学后记: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概念,了解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依据,理解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2、了解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理解不同城市等级在空间上的组合特点及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查找本省及本市地图,找出学生生活的市及镇的名称,对比分析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难点:

理解不等级城市服务范范围的差异

 

解决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7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教学后记:

 

第三节城市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读城市化的阶段图,掌握基本读图技巧,并能够运用图来分析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预测家乡的发展动态【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2、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解释其成因。

难点: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

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论证法、读图分析法、主题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什么是城市化

 

8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

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

 

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

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

(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

 

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4、郊区城市化: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

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

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9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教学后记: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及读图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选择。

 

(2)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解决方法:

知识讲授、案例分析、问题探究与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

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

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11

 

教学后记: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影响水稻分布的因素分析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别,理解区位因素的差异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形成的区位,分析水稻种植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和谐的观念理解科技对农业的重要影响【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解决方法:

发现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12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美国农业四次革命:

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5、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7、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

 

13

 

8、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

教学后记: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区位条件和发展措施;

(2)掌握乳畜业的形成、产品,分析其区位条件。

2、能力目标:

 

(1)结合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案例,掌握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和主要特点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2)以西欧乳畜业为例,总结分析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的思路和分析内容。

3、情感目标:

 

(1)借鉴国外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促进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2)借鉴西欧乳畜业的经验,因地制宜发展我国的乳畜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难点:

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14

 

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一、大牧场放牧业

 

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

 

区位优势:

 

发展措施:

二、乳畜业

 

1、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15

 

章末总结

 

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各农业地域类型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

 

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本节课的有关资料

 

第1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2、工业的区位选择

 

3、区位因素:

 

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7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技水平提高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3、科技进步的影响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5、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8

 

教学后记:

 

第2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能具体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原因;结合案例教学,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分类,并尝试对某一工业区域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情感和意识,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难点:

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解决方法:

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准备】插图、地图册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的工业联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关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2、工业集聚

 

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19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

 

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

 

教学后记:

 

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从中巩固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学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及主导因素。

能提出对工业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