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494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燃煤中加生石灰以减少含硫化合物排放

B.天然气运输时应悬挂如图所示的标志

C.面粉生产车间应严禁烟火

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煤中添加适量的生石灰,会生成硫酸钙,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可降低含硫化合物的排放,故A正确;

B.天然气易燃烧,运输时应悬挂图所示的标志:

,故B正确;

C.面粉厂有可燃性的粉尘,遇到焰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生产车间应严禁烟火,故C正确;

D.钠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为易燃气体,而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金属钠失火时不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应该用沙土灭火,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148CB.NaClO中氯的化合价:

+1

C.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H2SO4的电离方程式:

H2SO4=H2++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表示为146C,A错误;

B.NaClO中Na是+1价,O是-2价,则根据正负价代数和为0可知氯的化合价为+1,B正确;

C.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应该为,C错误;

D.H2SO4是二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B.活性炭吸附异味

C.将黏土烧结成陶瓷D.漂白粉漂白织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是碘离子通过氧化剂氧化得到碘单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

B.活性炭吸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较大表面积,具有吸附作用,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符合;

C.将黏土烧结成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

D.漂白粉漂白织物,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故D不符合;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明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注意变化的实质理解。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B.合金C.水玻璃D.漂白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据此判断。

【详解】A.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是纯净物,A选;

B.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化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B不选;

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不选;

D.漂白粉是由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D不选;

答案选A。

5.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

A.NaOH溶液B.氨水

C.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溶液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反应,不能除去CO2中的HCl气体,A错误;

B.氨水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反应,不能除去CO2中的HCl气体,B错误;

C.饱和NaHCO3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C正确;

D.饱和Na2CO3溶液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反应,不能除去CO2中的HCl气体,D错误;

答案选C。

6.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

①烟雾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鸡蛋清溶液,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结合常见胶体的种类等知识点来解题。

【详解】常见的三种分散系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胶体的有烟雾和鸡蛋清溶液,稀硫酸为溶液,蒸馏水是纯净物,二者均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答案选C。

7.粗略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并检验钾元素的存在,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焰色反应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A.称量B.溶解C.蒸发D.焰色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称量碳酸钠固体,要放在相同的白纸上,且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A项正确;B.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项正确;C.蒸发溶液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受热均匀,C项错误;D.K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D项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Cu2+、Cl-、NO3-B.H+、Na+、HSO3-、CO32-

C.Ca2+、Fe2+、SO42-、ClO-D.Mg2+、NH4+、OH-、HC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分析解答。

【详解】A.Fe3+、Cu2+、Cl-、NO3-在溶液中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选;

B.H+与HSO3-、CO32-均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

C.Fe2+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不选;

D.OH-与Mg2+、NH4+、HCO3-均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

答案选A。

9.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ˉB.Iˉ→I2C.SO2→SO32-D.CuO→Cu

【答案】B

【解析】

【分析】

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的物质为还原剂的变化,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详解】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就能实现Cl2→Clˉ,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不选;

B.I-→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选;

C.SO2→SO3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CuO→Cu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不选;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氧化剂、还原剂中元素的变化来解答,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

10.工业制取高纯硅的反应流程如下,其中有两个反应类型相同,这两个反应的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碳发生反应得到CO和硅,属于置换反应;粗硅和氯气反应得到纯净的SiCl4属于化合反应,在高温下SiCl4与氢气反应可生成硅和氯化氢,属于置换反应,因此两个反应类型相同的是置换反应。

答案选A。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B.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

【答案】A

【解析】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如果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会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所以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则要重新配制,故A错误;B.用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去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且HCl受热以后会挥发,无残留,故B正确;C.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导致溶液呈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D.加入的浓NaOH溶液能和NH4+反应生成NH3,故向样品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有氨气生成,则晶体中含有NH4+,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物质性质方面进行评价。

本题的易错点为A,只要配制过程中有操作错误,造成了浓度的偏差,都需要重新配制。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足量H2O2

溶液的紫红色消失

双氧水有漂白性

C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

Cl2>I2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存在Ag+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不能,则只有一个试管中有水珠,故A错误;

B.双氧水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的紫红色消失,故B错误;

C.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可知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则氧化性:

Cl2>I2,故C正确;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硅酸沉淀,因此该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存在Ag+,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13.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LNa+、0.4mol/LMg2+、0.4mol/LClˉ,则SO42ˉ为

A.0.1mol/LB.0.2mol/L

C.0.3mol/LD.0.4mol/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有2c(Mg2+)+c(Na+)=c(Cl﹣)+2c(SO42﹣),据此计算溶液中SO42ˉ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

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LNa+、0.4mol/LMg2+、0.4mol/LClˉ,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有2c(Mg2+)+c(Na+)=c(Cl﹣)+2c(SO42﹣),故

2c(SO42﹣)=2c(Mg2+)+c(Na+)﹣c(Cl﹣)=2×0.4mol/L+0.2mol/L﹣0.4mol/L=0.6mol/L,

故c(SO42﹣)=0.3mol/L,故选C.

14.下列各组括号内的试剂或方法不能除去杂质的是()

A.Fe粉中混有Zn粉杂质(稀H2SO4)

B.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杂质(Cl2)

C.NaCl固体中混有I2杂质(加热)

D.SiO2中混有CaCO3杂质(盐酸)

【答案】A

【解析】

A.二者都与稀硫酸反应,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A错误;

B.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可用氯气除杂,故B正确;

C.碘易升华,可用升华的方法除杂,故C正确;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可用于除杂,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除杂时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难度不大.

1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镁溶于盐酸:

CO32-+2H+=H2O+CO2↑

B.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C.CuCl2溶液与铁粉反应:

3Cu2++2Fe=3Cu+2Fe3+

D.金属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