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说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822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削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车削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车削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车削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车削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削说课.docx

《车削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削说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削说课.docx

车削说课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外圆车削与切断

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教学对象:

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第三章节的第一节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车床的结构和车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以及车削使用刀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用车床加工零件的外圆和切断的方法。

车外圆和切断是车削加工中最基本的方法,这为后面学习车削锥面、螺纹等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它在理论和技能之间起了过渡引导作用。

2.教学目标:

Ø知识目标:

了解车削外圆和切断的方法,理解主轴转速、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在加工中的影响。

Ø能力目标:

掌握车削外圆和切断的方法,会调整主轴转速和进给量,能控制背吃刀量。

Ø情感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对车削加工的感性认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Ø教学重点:

掌握车削外圆和切断的方法。

Ø教学难点:

利用刻度盘控制车削外圆的背吃刀量。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用一个零件的加工来概述,因此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以实例零件的加工为本节课的任务,其中又将整个任务分层,由任务一外圆加工和任务二切断加工两个综合练习组成。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再向学生下达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分组练习和交流讨论,最后教师点评,从任务一到任务二,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需要分4个课时来完成。

三、说学法

1.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2.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模仿操作,在实践中掌握新知。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下达任务组织讨论

{

任务一

教师讲解示范操作

分组练习完成任务

{

任务二

教师讲解示范操作

分组练习完成任务

任务评价反馈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课堂活动

教学意图

〈一〉

 

【情景导入】利用水果和去皮工具,提问学生,给水果去皮的方法?

学生讨论,比较不同方法优缺点。

 

 

【提问】铁的材料该如何去皮?

 

教师

情景展示,组织讨论,启发引导。

学生

观看展示,

对比分析,

讨论交流。

通过生活中对各种果蔬去皮导入,由学生讨论方法,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并引导出如何给金属去皮——外圆车削。

〈二〉

 

 

讨论如何在车床加工出下图零件?

 

讨论结果:

先车削直径,再切割下来

下达任务:

【任务一】车削零件外圆,并保证直径尺寸

【任务二】切断外圆已加工好的零件,并保证长度

教师

引导讨论,

提出概念,

下达任务。

学生

小组讨论,

理解概念,

接受任务。

通过引导讨论加工任务的零件,提出车外圆和切断的概念,下达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

 

〈三〉

 

车削外圆的步骤:

1.安装和校正工件

安装工件的方法主要有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或者四爪卡盘、心轴等。

校正工件的方法有划针或者百分表校正。

 

2.选择和安装车刀

车外圆车刀有直头车刀、弯头车刀,偏头车刀。

 

安装车刀的要求

 

3.

3.调整车床

(1)调整主轴转速

一算

二扳

三试转

(2)调整进给量

粗车时,一般取0.2~0.3毫米/转;精车时,表面粗糙度为Ra3.2时,选用0.1~0.2毫米/转;Ra1.6时,选用0.06~0.12毫米/转。

4.外圆的粗车和精车

试切→对刀→粗车→精车

(1)试切

 

试切步骤

(2)利用刻度盘对刀和控制背吃刀量

 

 

教师

媒体展示,

示范操作,

学生

动手实践,

观察影响。

 

利用教学媒体展示车削外圆的过程,并组织学生观察示范操作,带领学生动手实践,加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车床加工基本的操作方法。

〈四〉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完成任务过程表。

 

结合学生实习是实物进行零件质量分析

1)尺寸不正确

2)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

3)外径有锥度

教师

分组训练,

规范操作,

过程控制。

学生

动手实践,

正确操作,

加强技能。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加强训练,要求每个学生规范操作,在正确的方法上提高技能。

总结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五〉

切断加工

(1)切断加工的刀具

(2)切断加工的方法

切断方法有直进法和左右借刀法。

 

 

 

教师

媒体展示,

示范操作。

学生

动手实践,观察影响。

 

利用教学媒体展示切断加工的过程,并组织学生观察示范操作,带领学生动手实践,加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车床加工基本的操作方法。

 

〈六〉

切断时应注意:

1)切断一般在卡盘上进行

2)切断刀刀尖必须与工件中心等高

3)切断刀伸出刀架的长度不要过长,进给要缓慢均匀

4)切断钢件时需要加切削液进行冷却润滑,切铸铁时一般不加切削液,但必要时可用煤油进行冷却润滑。

5)两顶尖工件切断时,不能直接切到中心,以防车刀折断,工件飞出。

 

 

教师

分组训练,

规范操作,总结问题。

学生

动手实践,

正确操作,

加强技能。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加强训练,要求每个学生规范操作,在正确的方法上提高技能。

总结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七〉

 

项目零件的加工:

小组评分表

 

个人评分表

教师

组织评分,

归纳分析,总结问题。

学生

组长评分,

理解记忆,

巩固知识。

教师通过组织评分,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并提高技能水平。

说板书设计

板 书 设 计

教学意图

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呈现突破难点的轨迹,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预设

本节课在教法上采用以“任务驱动法”,在情景的启发引导下,对任务零件进行分析,通过设置任务一和任务二,由教师的示范操作,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实践操作,最后总结归纳的形式,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获得新知。

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创设情景,媒体演示等,引导学生从直观认识车削加工的性质,从而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说课题库

——职业中学机械类课程

说课课题三

教材: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

外圆车削与切断

内容:

理论:

外圆车削

   车外圆是车削加工中最基本的操作,请看。

1.安装工件和校正工件

   安装工件的方法主要有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或者四爪卡盘、心轴等。

校正工件的方法有划针或者百分表校正。

2.选择车刀

   车外圆可用图所示的各种车刀。

直头车刀(尖刀)的形状简单,主要用于粗车外圆;弯头车刀不但可以车外圆,还可以车端面,加工台阶轴和细长轴则常用偏刀。

车外圆的几种情况

车刀的安装

车刀必须正确牢固地安装在刀架上,如图所示。

安装车刀步骤请看

安装车刀应注意下列几点:

1)刀头不宜伸出太长,否则切削时容易产生振动,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一般刀头伸出长度不超过刀杆厚度的两倍,能看见刀尖车削即可。

2)刀尖应与车床主轴中心线等高。

车刀装得太高,后角减小,后刀面与工件加剧摩擦,装得太低,前角减少,切削不顺利,会使刀尖崩碎。

刀尖的高低,可根据尾架顶尖高低来调整。

车刀的安装如图a所示。

车刀的安装

a)正确b)错误

3)车刀底面的垫片要平整,并尽可能用厚垫片,以减少垫片数量。

调整好刀尖高低后,至少要用两个螺钉交替将车刀拧紧。

3.调整车床

   车床的调整包括主轴转速和车刀的进给量。

   主轴的转速是根据切削速度计算选取的。

而切削速度的选择则和工件材料、刀具材料以及工件加工精度有关。

用高速钢车刀车削时,V=0.3~1m/s,用硬质合金刀时,V=1~3m/s。

车硬度高钢比车硬度低钢的转速低一些。

根据选定的切削速度计算出车床主轴的转速,再对照车床主轴转速铭牌,选取车床上最近似计算值而偏小的一档,然后如表所示的手柄要求,扳动手柄即可。

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停车状态下扳动手柄。

手柄的变速操作:

1)、先扳动里面的变速手柄,然后不到位,可用左手扳,右手转动卡盘

2)、再转动外面的手柄到大指定速度。

3)、转动一下,看卡盘周围有无碰撞

4)、启动机床观察卡盘转动速度,然后不转,则立即停止转动,将手柄调整到指定速度位置,再启动,然后在扳动手柄转动进行调整变速时候听到齿轮打动,则立即关闭急停按钮(最大的红色按钮)

5)、让机床正转、停止、反转。

   例如用硬质合金车刀加工直径D=200毫米的铸铁带轮,选取的切削速度V=0.9米/秒,计算主轴的转速为:

(转/分)

 

   从主轴转速铭牌中选取偏小一档的近似值为94转/分,即短手柄扳向左方,长手柄扳向右方,主轴箱手柄放在低速挡位置I。

 进给量是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确定。

粗车时,一般取0.2~0.3毫米/转;精车时,随所需要的表面粗糙度而定。

例如表面粗糙度为Ra3.2时,选用0.1~0.2毫米/转;Ra1.6时,选用0.06~0.12毫米/转,等等。

进给量的调整可对照车床进给量表扳动手柄位置,具体方法与调整主轴转速相似。

4.粗车和精车

 车削前要试刀

   粗车的目的是尽快地切去多余的金属层,使工件接近于最后的形状和尺寸。

粗车后应留下0.5~1毫米的加工余量。

   精车是切去余下少量的金属层以获得零件所求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背吃刀量较小,约0.1~0.2毫米,切削速度则可用较高或较低速,初学者可用较低速。

为了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用于精车的车刀的前、后刀面应采用油石加机油磨光,有时刀尖磨成一个小圆弧。

   为了保证加工的尺寸精度,应采用试切法车削。

试切法的步骤如图所示。

试切步骤

a)开车对刀,使车刀和工件表面轻微接触b)向右退出车刀

c)按要求横向进给ap1d)试切1~3毫米

e)向右退出,停车,测量f)调整切深至ap2后,自动进给车外圆

5.刻度盘的原理和应用

   车削工件时,为了正确迅速地控制背吃刀量,可以利用中拖板上的刻度盘。

中拖板刻度盘安装在中拖板丝杠上。

当摇动中拖板手柄带动刻度盘转一周时,中拖板丝杠也转了一周。

这时,固定在中拖板上与丝杠配合的螺母沿丝杠轴线方向移动了一个螺距。

因此,安装在中拖板上的刀架也移动了一个螺距。

如果中拖板丝杠螺距为4mm,当手柄转一周时,刀架就横向移动4mm。

若刻度盘圆周上等分200格,则当刻度盘转过一格时,刀架就移动了0.02mm。

   使用中拖板刻度盘控制背吃刀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丝杠和螺母之间有间隙存在,因此会产生空行程(即刻度盘转动,而刀架并未移动)。

使用时必须慢慢地把刻度盘转到所需要的位置(a)。

若不慎多转过几格,不能简单地退回几格(b),必须向相反方向退回全部空行程,再转到所需位置(C)。

手柄摇过头后的纠正方法

a)要求手柄转至30,但转过头成40b)错误:

直接退至30

c)正确:

反转约一周后,再转至所需位置30

   

(2)由于工件是旋转的,使用中拖板刻度盘时,车刀横向进给后的切除量刚好是背吃刀量的两倍,因此要注意,当工件外圆余量测得后,中拖板刻度盘控制的背吃刀量是外圆余量的二分之一,而小拖板的刻度值,则直接表示工件长度方向的切除量。

6.纵向进给

   纵向进给到所需长度时,关停自动进给手柄,退出车刀,然后停车,检验。

7.车外圆时的质量分析

1)尺寸不正确:

原因时车削时粗心大意,看错尺寸;刻度盘计算错误或操作失误;测量时不仔细,不准确而造成的。

2)表面粗糙度不和要求:

原因是车刀刃磨角度不对;刀具安装不正确或刀具磨损,以及切削用量选择不当;车床各部分间隙过大而造成的。

3)外径有锥度:

原因是吃刀深度过大,刀具磨损;刀具或拖板松动;用小拖板车削时转盘下基准线不对准“0”线;两顶尖车削时床尾“0”线不在轴心线上;精车时加工余量不足造成的。

切断

   切断要用切断刀。

切断刀的形状与切槽刀相似,但因刀头窄而长,很容易折断。

常用的切断方法有直进法和左右借刀法两种,如图6-20所示。

直进法常用于切断铸铁等脆性材料;左右借刀法常用于切断钢等塑性材料。

切断方法

   切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断一般在卡盘上进行,如图6-21所示。

工件的切断处应距卡盘近些,避免在顶尖安装的工件上切断。

 

图6-21在卡盘上切断

2)切断刀刀尖必须与工件中心等高,否则切断处将剩有凸台,且刀头也容易损坏。

切断刀刀尖必须与工件中心等高

3)切断刀伸出刀架的长度不要过长,进给要缓慢均匀。

将切断时,必须放慢进给速度,以免刀头折断。

4)切断钢件时需要加切削液进行冷却润滑,切铸铁时一般不加切削液,但必要时可用煤油进行冷却润滑。

5)两顶尖工件切断时,不能直接切到中心,以防车刀折断,工件飞出。

技能:

加工出下面的零件

零件3D图

 

零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