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251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2016级高二上第三阶段考试

化学试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S—32,Ba—137

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是二次能源B.电能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D.水煤气是可再生能源

2.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物质,使溶液导电能力增强的是()

A.盐酸中通入少量NH3B.醋酸中通入少量NH3

C.氨水中通入少量H2OD.盐酸中加入少量AgNO3

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泼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向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4.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

HCl(g)=1/2H2(g)+1/2Cl2(g)的△H为()

A.+184.6kJ·mol-1B.―92.3kJ·mol-1

C.+92.3kJD.+92.3kJ·mol-1

5.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对于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2体积SO2与足量O2反应,能生成2体积SO3

C.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D.反应H2(g)+I2(g)

2HI(g)在450℃时,其平衡常数为49;则反应

HI(g)

1∕2H2(g)+1∕2I2(g)在450℃时的平衡常数为1/7

6.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c(H+)/c(O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的AG=1B.常温下0.1mol·L-1盐酸溶液的AG=12

C.酸性溶液的AG<0D.常温下0.1mol·L-1NaOH溶液的AG=12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8.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

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

9.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0.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

1/2N2(g)+CO2(g)ΔH=-373.4kJ/mol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1.下列事实:

①Na2HPO4水溶液呈碱性;②NaHSO4水溶液呈酸性;③长期使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度增大;④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⑤加热能使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增强;⑥配制SnCl2溶液,需用盐酸溶解SnCl2固体;⑦NH4F溶液不能用玻璃瓶盛放。

其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A.全部B.除⑦以外C.除②以外D.除④、⑥以外

12.25℃时,已知下列三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

Ksp(FeS)=6.3×10-18;Ksp(CuS)=1.3×10-36;Ksp(ZnS)=1.6×10-24。

下列关于常温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化锌、硫化铜、硫化亚铁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将足量的ZnSO4晶体加入到0.1mol·L-1的Na2S溶液中,Zn2+的浓度最大只能达到1.6×10-23mol·L-1

C.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可采用FeS固体作为沉淀剂

D.向饱和的FeS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后,混合液中c(Fe2+)、Ksp(FeS)都变大

13.25℃时,pH=3的盐酸a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

①c(NH3·H2O)=1×10-3mol·L-1的氨水bL,②c(OH-)=1×10-3mol·L-1的氨水cL,③c(OH-)=1×10-3mol·L-1的Ba(OH)2溶液dL。

试判断a、b、c、d的数量大小关系为(  )

A.a=b>c>dB.b>a=d>cC.b>a>d>cD.c>a=d>b

14.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1氨水至0.01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B.

C.

D.c(OH-)

15.NH4Cl溶于重水(D2O)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正确的是(  )

A.NH2D·H2O和D3O+B.NH3·D2O和HD2O+

C.NH3·HDO和D3O+D.NH2D·HDO和H2DO+

16.已知:

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7.反应A(g)+B(g)

C(g)+D(g)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H表示反应的焓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增大

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H增大

C.△H<0,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少

D.△H>0,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不变

1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9.在体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2SO2+O2

2SO3;△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2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9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将生成物SO3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g

D.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2.5

20.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

弱酸的化学式

CH3COOH

HCN

H2S

电离常数(25℃)

1.8×10-5

4.9×10-10

K1=1.3×10-7

K2=7.1×10-15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的pH关系为:

pH(CH3COONa)>pH(Na2S)>pH(NaCN)

B.amol/LHCN溶液与b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NaHS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

D.某浓度的HCN溶液的pH=d,则其中c(OH-)=10-dmol/L

21.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10mL0.1mol/L氨水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c(Cl¯)>c(NH4+)>c(OH¯)>c(H+)

B.10mL0.1mol/LNH4Cl溶液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

c(Na+)=c(Cl¯)>c(OH¯)>c(H+)

C.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

c(Na+)=c(CH3COOH)>c(OH¯)>c(H+)

D.10mL0.5mol·L¯1CH3COONa溶液与6mL1mol/L盐酸混合

c(CI¯)>c(Na+)>c(OH¯)>c(H+)

22.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

c(Na+)=c(CH3COO—)=c(OH—)=c(H+)

C.在C点:

c(Na+)>c(CH3COO—)>c(OH—)>c(H+)

D.在D点:

c(CH3COO—)+c(CH3COOH)=2c(Na+)

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6分)

23.(14分)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的HCl溶液,丙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___。

(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_______(填“图1”或“图2”);

②a=_______mL,此时丙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24.(8分)某实验小组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探究:

Ⅰ、下表是甲同学用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0.8

50

30

45

25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且                  反应速率越快;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探究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能证明该因素的实验序号是                 。

Ⅱ、乙同学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

试剂及用量

0.1mol/LNa2S2O3溶液5mL

0.1mol/LH2SO4溶液5mL

0.1mol/LNa2S2O3溶液5mL

0.1mol/LH2SO4溶液5mL

实验温度℃

25

50

出现明显现象的时间

结论

分析对比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该实验中看到的明显现象是。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5.(8分)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K(CH3COOH)=1.8×10-5,K(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Ksp(CaF2)=6×10-10。

②25℃时,2.0×10-3mol/L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20mL0.10mol/LCH3COOH溶液和20mL0.10mol/LHSCN溶液分别与20mL0.10mol/L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________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_。

(3)4.0×10-3mol/LHF溶液与4.0×10-4mol/L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后(忽略调节时混合液体积的变化),沉淀产生。

(填“有”或“无”)。

26.(18分)二氧化碳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

CO2(g)+3H2(g)

CH3OH(l)+H2O(l)ΔH=-131.0kJ·mol-1;

H2(g)+O2(g)=H2O(l)ΔH=-285.8kJ·mol-1。

CH3OH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和CH4可以直接转化为乙酸:

CO2(g)+CH4(g)

CH3COOH(g)ΔH=+36.0kJ·mol-1

在不同温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当温度在250℃~300℃范围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当温度在300℃~400℃范围时,影响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②欲使乙酸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

(3)高温下,CO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反应:

C(s)+CO2(g)

2CO(g)。

①向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CO2,

平衡(填“正向”“逆向”“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中CO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②向压强为p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650℃时反应达平衡,CO的体积分数为40.0%,则CO2的转化率为。

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V(CO2):

V(CO)=5:

4的混合气体,平衡(填“正向”“逆向”“不”)移动。

26.(8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

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

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含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

实验操作为: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3~4,加入过量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上述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Cu2++4I-=2CuI(白色)↓+I2I2+2S2O32-=2I-+S4O62-

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的含量将会(填“偏高”“偏低”“不变”)。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

下表列出了

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计算)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Zn2+

5.9

8.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30%H2O2、1.0mol·L-1HNO3、1.0mol·L-1NaOH。

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向滤液中加入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滴加1.0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使Fe3+沉淀完全;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1.0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使Zn2+沉淀完全;

900℃煅烧。

考号班级姓名

------------------------------------------------------------------------------------------------------------------------------------------------------------------------------------------------------------------------------------------

--------------------------------------------------------------------密-----------------------------------------封------------------------------------------线--------------------------------------------------------------------------

高2016级高二上第一阶段考试(12.12)

化学答题卡

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6分)

23.(14分)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________;②________,。

24.(8分)

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6.(18分)

(1)。

(2)

(1分),。

(3)

,,。

;;(1分)。

27.(8分)

(1)

(2)

,。

(3)

高2016级高二上第三阶段考试(12.12)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DB6~10BBBCC11~15CCBAC

16~20CCCDC21~22BD

二、填空题:

(5个小题,共56分)

23.(14分)

(1)13

(2)CH3COOH

CH3COO-+H+、H2O

OH-+H+

(3)丙>甲=乙 (4)①图2 ②20.00c(CH3COOH)+c(H+)=c(OH-)

24.(8分)

(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

(2)1、3、4

(3)反应温度;4、5

(1)S2O32-+2H+=SO2↑+S↓+H2O

(2)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3)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5.(8分)

(1)HSCN的酸性比CH3COOH强,其溶液中c(H+)较大,故其溶液与NaHCO3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 <

(2)10-3.45(或3.5×10-4)

(3)无

26.(18分)

(1)-726.4kJ/mol

(2)

催化剂活性降低温度

AC

(3)

吸热正向变小

25%4P/15(或0.267P)逆向

27.(8分)

(1)

Cu+H2O2+H2SO4=CuSO4+2H2O

加热(至沸)

(2)

淀粉溶液蓝色褪去

偏高

(3)

5(或3.2≤pH<5.9)

10(或8.9≤pH≤11)

过滤、洗涤、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