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135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物态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物态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物态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物态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docx

《物态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态变化.docx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3.(2分)(2014•南充)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C

 

A.

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9.(3分)(2014•随州)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

由图

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

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2014济南)14、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2014龙东)2.在北方的冬天常会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的是A()

A.户外行人嘴里呼出的“白气”B.拿到室内的冰块化成水

C.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D.树上出现的雾凇

(2014沈阳)3、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C

A.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B.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

C.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

D.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3.(3分)(2014•丹东)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B

 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

 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1.(2分)(2014•长春)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  )B

 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

5.(2分)(2014•锦州)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融化

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5.(3分)(2014•赤峰)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C

 

A.

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B.

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C.

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

D.

雪花在脸上变成水

4.(3分)(2014•聊城)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D

 

A.

树叶上的白雪融化

B.

冰冻的衣服变干

 

C.

阳光下露珠变小

D.

树枝上形成雾凇

4.(2分)(2014•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C

 

A.

B.

C.

D.

4.(2分)(2014•巴中)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B.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C.

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

 

D.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3.(3分)(2014•眉山)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

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D.

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2.(3分)(2014•天津)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  )B 

 

A.

凝固

B.

升华

C.

液化

D.

汽化

(2014新疆)3.(3分)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C

 

A.

熔化放热

B.

凝固放热

C.

熔化吸热

D.

凝固吸热

1.(3分)(2014•曲靖)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

感到凉爽,是因为(  )C

 A.水液化吸热B.水液化放热C.水汽化吸热D.水汽化放热

1.(3分)(2014•贵阳)露,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如图所示,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A

 A.液化B.凝固C.凝华D.熔化

(2014桂林)3.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C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

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

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

3.(2分)(2014•齐齐哈尔)下列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C

 

A.

冰雪消融

B.

清晨的露珠

C.

寒冬冰雕变小

D.

树枝上的雾凇

2.(2分)(2014•无锡)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B

 

A.

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

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它的瓶壁“流汗”﹣液化

 

C.

秋天,草地上出现霜﹣升华

 

D.

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

5.(2分)(2014•永州)关于物态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初夏,清晨空中的雾是汽化现象

 

C.

暮秋,草木上的霜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熔化现象

4.(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该温度计是

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2.(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C

 

A.

山间形成浓雾

B.

冰雪消融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草叶上形成“露珠”

2.(3分)(2014•安顺)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D

 

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4.(2分)(2014•南宁)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C

 

A.

不断放热

B.

温度一直升高

 

C.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熔化持续了12min

3.(2分)(2014•南宁)“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  )B

 

A.

雾﹣﹣﹣﹣汽化

B.

露﹣﹣﹣﹣液化

C.

霜﹣﹣﹣﹣凝固

D.

雪﹣﹣﹣﹣升华

7.(3分)(2014•广西)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D

 

A.

初春,冰雪消融

B.

盛夏,冰棍上冒“白气”

 

C.

深秋,草叶上有露珠

D.

严冬,树枝上挂雾凇

12.(2分)(2014•郴州)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咱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D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

 

D.

该物质在第1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3分)(2014•滨州)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  )

 

A.

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

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

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2.(2分)(2014•湖北)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向外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时(  )D

 A.升华形成的B.凝华形成的C.凝固形成的D.液化形成的

4.(4分)(2014•梅州)冬天的早晨,地面和屋顶等室外物体表面有时会看到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C

 

A.

凝固

B.

升华

C.

凝华

D.

汽化

3.(2分)(2014•威海)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冰在融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

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9.(2014泰安)如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A.

升华

B.

熔化

C.

汽化

D.

凝华

5.(2014泰安)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B

 

A.

熔化

B.

凝固

C.

蒸发

D.

凝华

(2014南京)5.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C

 

A.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2014福州)5.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

A.凝华B.液化C.熔化D.凝固

1.(益阳市201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B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

4.(2014年甘肃省白银市)“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经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6.(2分)(2014•株洲)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C

 

A.

只有液化

B.

只有汽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2.(2分)(2014•呼和浩特)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C

 

A.

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熔化现象

 

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

 

D.

初冬树上的霜是凝固现象

19.(鄂州市2014)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D

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气”

C.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D.秋天,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

6.(2014年兰州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非晶体熔化时放热

B.扇扇子是通过加快汗液的蒸发而使人感到凉快

C.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17(邵阳市2014).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B

A.雾说:

我是水气化而来B.露说:

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

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

我是水升华而来

2.(昆明市2014年)如图1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B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上的露珠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2、(2014年广东省)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题2图主要用来探究(A)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4、(山东省烟台市2014)如图所示得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得是( D )

A.

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晾干

B.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也小,最后“消失”了

C.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窗花

D.

夏天吃冰棒时,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5.(2014年苏州市)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A.夏天打开冰柜看到白雾B.深秋草叶上结出自霜

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1.(温州市2014年)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

 

2、(四川省资阳市2014)秋天的清晨,我们经常发现野外的树叶或小草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如图所示.形成露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D )

A.升华B.汽化C.熔化D.液化

5、(2014年福州市)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

 A.凝华B.液化C.熔化D.凝固

 12.(2014年福建省泉州)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熔化现象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4.(2014年北京市)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4.(2014年临沂市)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

7.(2014年临沂市)右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

—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3、(四川省广元市2014年)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B

A.较低的凝固点B.较大的比热容

C.较小的密度D.较高的沸点

5、(山东省潍坊市2014)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B )

A.

B.

C.

D.

 4、(山西省2014年)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C)

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2.(雅安市二O一四年)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

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5、(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

5、(浙江省丽水市2014年)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 )

 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 

4.(重庆市2014年)如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B

A.干冰变小B.树枝上的霜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霜消融

1.(盐城市2014年)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

A.凝华B.熔化C.汽化D.凝固

8.(2014年广西省玉林市)如图3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C)

6.(3分)(2014•常德)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C【

 

A.

密度

B.

硬度

C.

凝固点

D.

沸点

1.(3分)(2014•益阳)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  )B

 

A.

熔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凝华

(2分)(2014•扬州)如图,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A

 

A.

小水滴

B.

二氧化碳

C.

空气

D.

水蒸气

1.(2014年陕西)初夏的早晨,院子里的花儿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清香,花朵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图示的情景中,应用物理

知识分析正确的是(B)

A.花儿能散发出淡淡清香表明花儿在运动

B.阳光下,露珠的蒸发会加快

C.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D.露珠的形成过程要吸热

17.(哈尔滨市2014年)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

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

8.(2分)(2014•株洲)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质()AB

 

A.

是晶体,熔点是0℃

B.

熔化时,固、液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C.

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

D.

t=2min至t=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

6.(2014年汕尾市)日光灯长期使用后,灯管的两端会出现黑斑,钨丝会变细。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B

A.这些黑斑是钨丝中的钨熔化形成的B.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电阻变大

C.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比热容变大D.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熔点变低

 

二、填空题

13.(4分)(2014•海南)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为 98 ℃,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3.(2014•长沙)小军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

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 小 (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 蒸发 时要吸热造成的.

14.(2分)(2014•凉山州)自然界中雾的形成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该物态变化要 放 热.

13.(2分)(2014•云南)在昆明烧水,水温不到100℃就沸腾,是因为昆明气压低,水的 沸点 低.水烧开时,壶嘴处产生“白气”是物态变化中的 液化 现象.

14.(4分)(2014•眉山)海拔两千米以上的瓦屋山森林公园享誉世界,一场夏雨过后,薄雾缭绕,茶香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薄雾”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瓦屋人家沏清茶所用沸水的沸点 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2.(2分)(2014•抚州)今年初,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人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 液化 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汽化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014桂林)16.如图9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

由图可知(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A;80.

23.(2分)(2014•齐齐哈尔)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

19.(2分)(2014•无锡)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甲 (选填“甲”或“乙”)所示,若实验环境气压明显低于标准大气压,则测得的水的沸点会 低于 100℃(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14.(2分)(2014•绥化)小明从冰

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会儿,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发生了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 放出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7.(2分)(2014•威海)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 10 min;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固液共存 .

23.(2分)(2014•泰安)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由图可判断该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