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032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docx

九年级化学50复习题讲解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相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相同的盐酸反应

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2.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O→Cu→CuOB.NaOH→Na2CO3→NaOH

C.O2→Fe3O4→O2D.Fe→FeCl2→Fe

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

A.NH3NOHNO3B.NOHNO3NH3

C.NONH3HNO3D.HNO3NH3NO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

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

C.分离液态空气获取氧气

D.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7.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反应后生成的Z、Q的质量比为8∶7

C.X可能作催化剂D.Z、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2∶3

8.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

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达本胺是一种化合物

B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索组成

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

D.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1

2015年5月28日

10.绿色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碘”“铁”“钙”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

B.干冰升华

C.天然气燃烧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2.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④是水分子的模型图B.该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C.图①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

2R+4K2O+3O2↑,则R是()

A、Fe2O3B、FeOC、FeD、Fe3O4

14.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

B.(C6H10O5)n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竹炭纤维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15.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H:

2个氢元素

B.Cl2:

2个氯原子

C.N2: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D.2Fe3+:

表示2个亚铁离子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干冰用作制冷剂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4

5

84

6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7

0

15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推知该有机物

A.一定含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无法确定

1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小麦磨成面粉C.木材燃烧D.石蜡受热熔化

20.现将20克A物质和足量的B物质混合加热,2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6克C物质和8克D物质,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

1B.2:

1C.4:

1D.5:

1

21.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22.右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2H6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C.该物质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D.该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

23.结合右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24.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5C.+7D.-1

25.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钙单质B.钙元素C.钙分子D.钙原子

26.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水做成锅B.汽油挥发C.石蜡熔化D.粮食酿成酒

27.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

点燃

B

氯化钾

碳酸钾

稀盐酸

蒸发

C

稀硫酸

过滤

D

氧化钙

碳酸钙

稀盐酸

蒸发

28.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裔”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29..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CO2气体含量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30.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原子是()

A.最外层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层数

3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C.用氧气急救病人D.用活性炭作冰箱除臭剂

3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铁生锈C.石蜡熔化D.用自来水制蒸溜

3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

1

B.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

C.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D.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34.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关于黄曲霉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314g

B.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质量分数

C.黄曲霉素B2中含有37个原子

D.分子中H、O质量比为7:

48

35.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

B.钙元素的离子核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

C.钙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为20

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08

3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B.果汁C.碘盐D.食醋

37.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

1B.x的取值范围:

0≤x≤30

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y=65

38.某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

关于NaAlSi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202克B.该物质由9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含有二种金属元素D.该物质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1:

6

3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X

32

1

12

A.物质P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的值为15

C.反应中N、Q的质量比为8︰3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40.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B.N2C.NO2D.N2O

41.柠檬酸(其化学式为C6H8O7)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它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具有极多的用途。

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

C.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4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43.下列微观示意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表示混合物的是

4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蒸发晒盐B.冰雪融化成水C.生铁百炼成钢D.烧碱吸水潮解

4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46.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47.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蒸馏水C.石油D.生铁

48.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B.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

5

49.下列酸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稀硫酸具有酸性B.碳酸不稳定C.盐酸具有腐蚀性D.浓硫酸有吸水性

5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所示:

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

4g

10g

1g

21g

反应后质量

0g

12g

15g

待测

A.反应中Y和Q的质量比为1:

1

B.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C.反应后生成15gZ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3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A加热高锰酸钾气体生成物只有氧气,氧气中不含锰元素,因此反应前后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度,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错误;C、一开始等质量的酸应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最后铁生成的氢气多,错误;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与石灰水中的一部分溶剂反应,使得石灰水中的溶剂减少,因此溶质减少,又因为反应发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当温度慢慢恢复室温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变大,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逐渐增多,溶质质量增多,当恢复至室温时,温度不再降低,溶解度也不再变大,溶质的质量也就不再增多,正确。

故选D

考点:

图表所表示的化学信息

2.C

【解析】

试题分析:

A、氧化铜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正确;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不能直接转化为氧气,错误;D、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能与镁反应生成铁,正确。

故选C

考点: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3.B

【解析】

试题分析:

A、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错误;B、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碱性溶液,正确;C、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错误;D、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也可能是离子,错误。

故选B

考点:

规律的推理

4.A

【解析】

试题分析:

A、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3、+2、+5;B、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5、-3;C、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2、-3、+5;D、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5、-3、+2故选A

考点:

化合价规则

5.B

【解析】

试题分析: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的白光,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错误;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正确;C.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错误;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错误。

故选B

考点: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应用

6.D

【解析】

试题分析:

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只是由固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分离液态空气获取氧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白膜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考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7.C

【解析】

试题分析:

质量增多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所以Q、Z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X的质量没变,可能作催化剂,物质的质量之比不一定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选C

考点:

反应物、生成物的判断

8.D

【解析】

试题分析:

A、西达本胺是含有5种元素的化合物,正确;B、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索组成,正确;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正确;D、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

4:

2,错误。

故选D

考点:

化学式的意义

9.D

【解析】

试题分析:

NaClO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故选D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

只说元素名称有双重意义,即该单质和该元素,该题中指元素。

故选B。

考点:

元素的基本概念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A、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干冰升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考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A.图④中有一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是水分子的模型图,正确;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错误;C、图①是NH3的模型,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1:

1×3=14:

3,错误;D、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而该反应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或另一种化合物,错误。

故选A

考点: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变化的实质、反应类型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有8K、4Fe、16O而反应后有8K,10个氧原子,所以2R中有4Fe、6个氧原子,R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A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A、竹炭有吸附能力,故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正确;B、(C6H10O5)n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正确;C、竹炭纤维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1×10:

16×5=36:

5:

40,错误。

故选D

考点:

吸附性、物质的分类、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错误;B、Cl2可以表示一个氯分子,错误;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正确;D、2Fe3+表示两个铁离子,错误。

故选C

考点:

化学用语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错误;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正确;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错误;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B

考点: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辨别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甲为57,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各物质的变化得甲、乙、丁为生成物,丙为反应物,则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选B

考点:

反应类型。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有C、H、O三种元素。

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在反应物该有机物与氧气中也应共含有C、H、O三种元素。

其中氧气中含氧元素,则该项有机物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所以应选B项。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木材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16g+8g-20g=4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5:

1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化石燃料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

B选项溶液与乳浊液属于并列关系;C选项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选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选A

考点:

化石燃料、溶液、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

22.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分子模型图,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2H6,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8个原子;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

1,选D

考点:

化学式。

23.A

【解析】

试题分析:

硅元素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B错误;.铝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电子,易失去3个电子,C错误;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D错误。

考点:

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得X=+5

考点:

化合价。

25.B

【解析】

试题分析:

这里的“钙”指的是宏观意义的元素,而不是微观意义的分子、原子,更不是单质。

考点:

元素的概念。

26.D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粮食酿成酒产生酒精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7.B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点燃不了,A错误;C中Zn、Fe都能与稀硫酸作用,C错误;D中氧化钙、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作用,D错误。

考点:

物质的除杂。

28.B

【解析】

试题分析:

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宏观意义的元素,而不是微观意义的分子、原子,更不是单质。

考点:

元素的概念。

29.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Ni的化合价为x则x+(+3×2)+(-2×4)=0,得x=+2

考点:

化合价。

30.A

【解析】

试题分析: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

故选A

考点:

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31.D

【解析】

试题分析:

A、熟石灰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其化学性质,错误;B、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其化学性质,错误;C、氧气能给呼吸,属于其化学性质,错误;D、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其物理性质,正确。

故选D

考点: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32.B

【解析】

试题分析:

A、湿衣服晾干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石蜡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用自来水制蒸馏水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考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33.AD

【解析】

试题分析: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

1,则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

1;故A正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每2个CO分子与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而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分子个数相等,则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二分之一;故B不正确;C、原气体为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混合气体中CO和O2分子个数为1:

1,其中C、O原子个数比为1:

3;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仍为1:

3;故C不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每2个CO分子与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即三体积混合气体反应后变为二体积,而原气体为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即四体积的混合气体反应后还有一体积氧气剩余;因此,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故D正确.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4.D

【解析】

试题分析:

A、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7+1×14+16×6=314,单位为“1”,不是“g”,说法错误;B、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7):

(1×14):

(16×6)=102:

7:

4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说法错误;C、应该表述为一个黄曲霉素B2分子中含有37个原子,说法错误;D、分子中H、O质量比(1×14):

(16×6)=7:

48,说法正确。

考点:

化学式的意义

35.B

【解析】

试题分析:

A、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的左上角为原子序数,所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说法正确;B、由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此钙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钙离子,钙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说法错误;C、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因此钙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为20,说法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的正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08,说法正确。

考点:

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的形成

36.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