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增养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2529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8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壳类增养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甲壳类增养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甲壳类增养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甲壳类增养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甲壳类增养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壳类增养殖.docx

《甲壳类增养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壳类增养殖.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壳类增养殖.docx

甲壳类增养殖

甲壳类增养殖

序言

世界对虾养殖生产概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的数据显示,经1995年到1997年缓慢发展后,1998年各种养殖虾类总产量达111万公吨,是1985年产量的5倍。

成长主因系某些国家扩张养殖的影响。

尤其是中国,占了37.8%成长额度。

1993年中国发生大量虾类死亡致产量锐减后,泰国以25万公吨之产量取代中国大陆成为世界最大的虾类生产国。

印尼则是世界第二大虾类生产国,但仅有15万公吨的产量,印尼若能走出民主化之痛楚,将最有潜力追上泰国的产量。

自1980年代初期后,厄瓜多尔成为亚洲以外之虾类重要生产国。

1991年产量超过10万公吨,除1993至1994年间,因桃拉病毒(Taurasyndrome)致年产量减至8万公吨以下外,厄瓜多尔年产量持续维持10万公吨,而为全球第三大虾类生产国。

2000年厄瓜多尔再因病毒灾害致虾类产量低于1993-1994年水准。

目前中国大陆养殖虾类已自1993-1996年间之衰退中复苏,产量由数万公吨提升到10万公吨。

然而1998年之产量仍不及1991年最高产量21.9万公吨的一半。

1993年和1994年菲律宾的产量超过9万公吨,是当时世界第三大虾类生产国,但自1994年发生夜光虫病毒(luminescentVibrio)事件后,虾类产量剧减,1999年产量仅34,527公吨,远落后于越南和孟加拉等新兴虾类养殖国家之产量。

另一虾类生产国印度,亦因白斑病毒之影响,致虾类产量由1993年的95,816公吨下跌至1999年之35,898公吨。

  就养殖虾类之种类而言,1985年后斑节对虾(草虾)、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分别系主要之养殖虾类,其中尤以草虾之产量最多,几乎占全球养殖虾类之一半,次为白虾与中国对虾。

惟当厄瓜多尔面临虾病困扰时,中国大陆虾类养殖之显著复苏,使中国对虾的产量超过白虾。

自1987年后,此三种虾类之产量占总产量80%以上,余为墨吉对虾(香蕉虾)(P.merguiensis)及印度白虾(P.indicus)等。

未来展望:

30多年来虾类养殖已成为全球的产业,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大部分亲虾仍来自野生

捕捞,鱼粉仍是养虾饲料之主要成份,虾病亦仍是养虾产业最大之威胁。

除养殖技术无重大突破外,来自环保团体之批评压力,也让大型商业养虾场面临严酷的考验。

二、我国对虾养殖的发展阶段

1978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回顾20多年来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的起步阶段。

虽然1959年以来,我国的水产科学工作者就突破了对虾育苗及中小水面的池塘精养,但真正发展成一个产业始自1978年。

为了迅速解决养殖苗种,政府主管部门从1979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对虾人工育苗科研成果的全面推广应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到1982年,不同程度地突破了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等主要品种的工厂化育苗,使我国对虾的育苗技术很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82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提出了“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使沿海养虾业迅速兴起。

据统计,198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1985年3月,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明确提出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当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4万t,比上年翻了一番多。

为确保对虾养殖业的发展,1985年9月召开了全国对虾亲虾越冬经验交流会;11月农牧渔业部成立了全国对虾养殖专家顾问组;年底,还召开了以对虾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海水养殖会议。

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我国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

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地方和生产者共投入资金上百亿元,建成了16万多公顷虾池、年育苗能力1000多亿尾的育苗室、年产量30多万t的饲料加工厂、以及一大批为养虾生产服务的配套设施,形成了一个上百万人参与,年产对虾20多万t(1991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219万t),产值50亿元,创汇5~7亿美元的重要产业,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对虾养殖生产和出口大国。

对虾产品加工、冷藏运销、外贸出口和生产服务等多行业的发展,为有效地开发利用沿海荒滩荒水、振兴渔区经济、帮助渔民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1993年至1996年的低谷徘徊阶段。

由于对虾养殖业发展过快,而相关的合理布局、合理放养和防病治病等技术没有跟上,导致了1993年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当年养虾产量降到87万t,1994年再次降到63万t,使广大对虾养殖生产者蒙受了巨大损失,许多与养虾配套的加工、冷冻企业也因此被迫停产或转产,我国对虾生产跌入了低谷。

1993年至1996年的对虾养殖产量一直徘徊在6~9万t之间。

第四阶段,1997年以后的恢复和再度辉煌阶段。

在严峻的形势下,1993年10月农业部渔业局召开了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和教训,分析了虾病暴发的原因和病因,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1997年对虾养殖产量又超过了10万t,1998年14.3万t,1999年17万t,2000年又紧靠1991年的历史最高量,达到21.8万t。

2002年达30.5万吨,2003年达49万吨。

三、我国主要养虾模式

高密度养虾、多茬养虾、低盐度、生态养虾

1.

封闭式:

完全封闭封闭循环用水

半封闭

2.地膜养虾

3.单养对虾

4.混养

四、现存问题

1.无序无度开发养虾池塘

2.抽地下水养虾

3.滥用药物

4.种质退化;苗种质量差、带毒、质量劣

5.养殖污水随意排放

五、近年我国养虾模式发生的变化

1.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多样化

2.进水方式趋向合理:

蓄水池、沉淀消毒、盐卤水、引淡水等

3.饲料质量提高

4.养殖条件改善、增氧机使用

5.收获方式灵活

六、对虾养殖发展趋势

1.向集约化养殖发展

年产量/千克.平方米养殖面积占总面积的%

1.0-1.25-10

0.2-1.050-60

0.2以下30-40

2.调整品种结构,保护优质种质资源

3.推广健康养殖,强化健康养殖配套管理

结合HACCP管理体系,对养殖全过程监控;

苗种、环境、饵料、模式

4.生物工程技术

(1)PCR检测病毒

(2)棉衣预防、基因重组疫苗

(3)转基因抗病毒虾苗生产(SPF)

(4)SPF亲虾和虾苗

(5)常规遗传育种选育抗病虾

(6)微生物制剂

5.水质净化处理技术

(1)纳米净化剂

(2)纳米生物助长剂

(3)工厂化水处理技术(暴气浮选法)

6.免役增强剂

(1)肽聚糖

(2)VC

(3)硒

7.法制化管理、宏观的行政管理

许可证(养殖、育苗)、废水处理要求等

 

第一节   对虾生物学基础

一、虾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系统

(一)外部形态

体节共分为21节

身体分头胸部(头部5节或6节,胸部8节)

腹部7节

附肢19对

分类依据:

体色、头胸甲的上下缘齿数的数目、下缘齿有无、头胸甲上的刺、脊、尾节刺、附肢的刺、雌雄交接器的形态等。

口器附肢功能

胸部附肢功能

腹部附肢功能

(二)器官系统

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雌雄虾外生殖器官的差异特征;内部生殖系统。

二、生活、生态习性

(一)栖息与底质

昼伏夜出、潜底

运动方式:

游泳、弹跳、爬行

不同的虾对底质的要求不同:

底质有沙质、泥质、沙泥质、泥沙质、沙砾等

日本对虾:

沙质

斑节对虾:

泥沙质或泥质

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刀额新对虾、短沟对虾等:

沙泥质

(二)摄食习性

自然海区对虾与人工养殖对虾的饵料不同。

自然海区:

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

人工养殖:

配合饵料、螺蛳、低质贝类

摄食行为:

在海底爬行、以步足探找、口器步足收集;

墨吉对虾可以腹足拍击煽杀成小洞,再探察洞壁;

饥饿虾攻击刚蜕皮的虾,先吞食眼;

(三)洄游

1.河口近海外海

绝大部分对虾属的种类、新对虾属种类

2.近海外海

偏好高盐度、隐蔽的近海水域。

鹰爪虾、仿对虾、赤虾属的种类;部分对虾属、新对虾属的种类,如短沟对虾

3.河口:

完全河口生活的种类:

新对虾属较小型的种类

 

 

 

中国对虾洄游的特点。

三、对虾的生殖习性

(一)雌雄性征

1.雌雄交接器的形状、构造、位置

雌性交接器位第4、5步足基部之间。

雌雄不等大,雌大于雄。

中国对虾雌性体长18-23厘米,雄虾体长约15-20厘米。

2.封闭型与开放型纳精囊

根据纳精囊上是否覆盖有甲壳、骨片可分为封闭、开放两类。

封闭型种类:

中国、长毛、日本、斑节、短沟、巴西、宽沟、加州、桃红、墨吉、印度、新对虾等。

开放型种类:

南半球种类:

南美白对虾、蓝对虾、红额角对虾、白对虾等。

(二)性成熟年龄雄虾当年秋、初冬;雌虾次年春。

(三)对虾性腺发育及分期

1.雌虾卵巢发育分为6期;

颜色变化:

无色白色土黄淡绿绿色褐绿色;南美白对虾卵巢颜色变化为橘红色(但产出的卵子呈浅豆绿色)

体积变化:

小大,细粗。

卵巢的位置与形态:

见图。

对虾卵巢肉眼外观成熟度鉴别:

卵巢外观

卵巢颜色

卵巢头叶端部发育程度

第一腹节处的卵巢发育程度

未发育期

细条状,透过甲壳不可见

无色透明

不可见

不可见

发育早期

狭小、扁带状、隐约可见

乳白—黄---嫩绿

极小、圆粒状,与周围组织空隙大

仅局限于背

发育后期

大而扁宽、头部的分叶清晰可见

绿色

大圆形或椭圆形,与周围组织空隙小

已开始向身体两侧扩大

成熟期

宽大而肥实、头部各叶极度伸展、有膨胀感

褐绿色

明显变大,有时充满眼区、胃区,其轮廓难辨

下垂部分达到或超过该节高度的1/2

产后恢复期

萎缩、整个卵巢明显变窄

浅黄色或土黄色

不可见

不清楚

2.雄虾精巢位置与形态

颜色:

无色透明乳白色

(四)交配与产卵

1.交配与产卵的过程

(1)封闭型纳精囊种类:

夜间蜕皮后立即交配

过程:

蜕皮(雌)雌雄交配雌虾性成熟产卵(受精)

(2)开放型纳精囊种类:

日落后雌雄追逐、交配

过程:

雌蜕皮、生长成熟追逐交配产卵(受精)

南美白对虾交配最日落时分,雌虾产卵前几个小时,多在2小时左右。

交配前成熟的雌虾不再蜕皮,雄虾追逐雌虾,将精荚粘在纳精囊上,新鲜精荚在海水中具有较强的粘性。

南美白对虾的交配是:

蜕皮中的雄虾与处于蜕皮后期的雌虾交配。

日本对虾是:

蜕皮中的雄虾与刚蜕皮的雌虾交配。

交配时间短,

蜕皮中异性斑节对虾间的吸引作用较强。

已交配雌虾的特征:

纳精囊外有一白色的瓣状体;3-4天后脱落。

纳精囊由透明变乳白色、饱满凸实。

2.产卵场在近海内湾、河口区为多。

3.产卵时间多在夜间21:

00----00:

00

21:

00----03:

00(南美白对虾)

4.产卵表现:

产卵前雌虾静伏水底,临近产卵时游向水表层,慢慢游动,虾头有时触壁。

卵在对虾的游动中产出,排空仅需1-2分钟。

雌虾的腹肢频频划动使卵子分散。

5.卵子和胚胎的变化:

刚产出的卵子不规则,呈多角形,产出后变圆。

对虾卵子卵径200多微米,灰绿色。

受精后卵子从内部分泌出一种胶状物,吸水膨大,成为受精膜。

与此同时放出第1、2极体。

6.产卵量:

10-100万。

大型虾类的产卵量大。

7.产卵次数:

对虾在繁殖季节可多次产卵,且中间不需蜕皮和交配,如中国对虾、斑节、长毛、日本、短沟对虾等。

对虾多次交配和多次产卵,如南美白对虾。

每2次产卵间隔2-3天,产卵次数可达十几次,连续产卵3-4次后需要蜕皮1次。

(五)胚胎发育对虾卵为沉性卵。

胚胎发育分为6期。

胚胎的发育速度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

E

N

Z

M

水温

天数

日本对虾

0.58天

1.54

5.00

5.00

28.0

12.12天

中国

1.56

4.60

8.41

6.71

19.6

21.29

斑节

0.50

2.10

6

4

28.8

12.6

南美

0.52

1.03

29.5

 

1.沉性卵

2.卵径:

200-300微米

3.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区别:

受精膜

4.

胚胎发育期:

分裂期桑椹期囊胚期原肠期肢芽期

膜内无节幼体期

(六)幼体发育

特点:

多幼体、渐微变态

幼体发育阶段分:

N1-6

Z1-3

M1-3

P1-20

重点:

各期幼体的形态特征、运动状况、趋光状况、生活水层、分期特征、饵料(见教材23页表1-6)

(七)对虾的繁殖季节

中国对虾4-6月,盛期5月

长毛对虾3-8月,盛期5-6月

日本对虾全年,盛期12月-3月

斑节对虾2-3月(自然)、2-10月

墨吉对虾3-9月,盛期3-5月,7-8月

南美白对虾12-4月(秘鲁),2-11月(我国南方)

刀额新对虾7-8月

 

五、主要经济和养殖虾类

(一)分类的复习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蒙古裸腹蚤

--------无甲目

----------蛛形纲软甲亚纲---------十足目

-----------肢口纲介形亚纲

蔓足亚纲-------茗菏儿、石砌、藤壶

桡足亚纲

软甲亚纲糠虾目

涟虫目

等足目:

海蟑螂

端足目

口足目

磷虾目

十足目-------游泳亚目:

对虾派、真虾派、谓虾派

爬行亚目

对虾派------对虾科

------樱虾科--------毛虾属:

中国毛虾(尾肢内肢一列红点)

日本毛虾(仅一个大红点)

樱虾属

萤虾属

对虾科-------对虾亚科------对虾属

新对虾属

鹰爪虾属

仿对虾属

赤虾属

--------管鞭虾亚科-----管鞭虾属:

中华管鞭虾

真虾派-------长臂虾科------长臂虾属:

脊尾白虾

玻璃虾科

鼓虾科鲜明鼓虾,大螯发声

爬行亚目------龙虾派------龙虾科------龙虾属(中国、锦绣、日本、长足、波纹、密毛、黄斑、杂色)

------脊龙虾属

------蝉虾科------扁虾属(东方扁虾)、扇虾属、蝉虾属

螯虾派

歪尾派

短尾派

(二)经济甲壳类俗名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草虾、虎虾、牛虾

中国对虾P.chinensis大正虾、东方对虾

日本对虾P.japonicus竹节虾、砂虾、青尾、车虾

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红尾虾、红虾

短沟对虾P.semisulcatus熊虾

墨吉对虾P.merguiensis白虾、香蕉虾

印度对虾P.indicus印度白对虾

凡那对虾P.vannsmei白虾、南美白对虾、白对虾

蓝对虾P.stylifercus蓝虾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砂虾、剑角新对虾、砂虾、土虾、基围虾

近缘新对虾M.affinis芦虾、赤爪虾

中型新对虾M.intermedius土虾

周氏新对虾M.joyneri土虾、黄其米

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hardwickii九虾、剑虾

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白虾、五须虾

锯缘青蟹Scyllasarrata红虫寻

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冬蟹

远海梭子蟹P.pelagicus花蟹

红星梭子蟹P.sanguinolentus三点蟹

斑纹虫寻Charybdiscruciata红花蟹

日本虫寻Charybdisjaponica石蟹

东方扁虾Thenusorisentalis虾蛄排

蛙蟹Raninaranina旭蟹

锦绣龙虾Panulirusornatus彩电、彩龙

中国龙虾P.stimpsoni青龙

淡水种类

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inalus澳洲龙虾、淡水龙虾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河蟹、毛蟹、大闸蟹、清水蟹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小龙虾、喇蛄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淡水长脚大虾、沼虾、罗氏虾

第二节对虾育苗

育苗场建造

1.建场地理条件:

在建场之前应考察地形,测试水质,审慎选择育苗场地。

具体要求是:

(1)场址应在避风内湾山丘或高地上,坐北朝南,周围水质清净,无工业及城市排污影响。

(2)海水盐度不低于23%。

,pH值稳定在8.0左右。

(3)育苗场应靠近自然亲虾产区。

(4)通电、通水,交通方便,车船可以直接到达,淡水水源充裕。

2.育苗场的布局:

主要设施有育苗室、植物饵料培养池、动物饵料(卤虫)池、亲虾越冬池、产卵池以及供气、供热、供水、供电系统。

如在河口地区进行海水人工育苗,还需建造蓄卤池、海水调配室及海水净化装置等。

一、育苗场设施

1.育苗室对虾育苗早期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中、后期在南方易受梅雨影响,故需建育苗室,进行室内育苗。

育苗室的结构和材料要透光、保温和抗风,要经久耐用。

一般采用土木结构,可用玻璃或玻璃钢波形瓦盖顶,四周安装玻璃窗。

玻璃钢波纹瓦盖顶,要求透光率60%~70%。

如用玻璃天窗,应设布帘,以便调节光线。

坐北朝南、光照、温度。

2.育苗池育苗池要布局合理、操作方便。

育苗池有:

半埋式或埋式等几种类型。

育苗池大小:

有大有小,以适应亲虾来源、数量的变化,利于调节亲虾产卵量和虾苗的生产量。

池形:

以长方形为好,操作方便,池深1.5米~2米。

池壁:

可用钢筋混凝土灌注,也可用砖石砌成,外敷水泥,要求不渗漏、不开裂。

通常100吨水体的水池,池壁砖墙厚24厘米,池隔砖墙厚36厘米,池墙顶面适当加宽,以便行走和操作

3.饵料池有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和卤虫孵化池等,其大小及数量应视育苗数量而定。

利用人工饵料及卤虫幼体为主的育苗,可不建或少建饵料生物培养池,若采用投喂纯种藻类和轮虫的育苗方式,则需有一定比例的饵料池,一般为育苗水体的2倍~3倍(轮虫池可为土池)。

育苗池、植物性饵料培养池和卤虫卵孵化池三者的体积比为5:

1:

5或10:

1:

1。

目前,对虾育苗已趋向利用非生物饵料代替活饵料,省去建造饵料池的资金及培养饵料生物所花费的人力和物资。

在育苗中使用的饵料组合常有如下类型:

(1)单胞藻→轮虫→卤虫幼体;

(2)单胞藻(或微粒饵料)→卤虫幼体;

(3)豆浆→蛋黄→卤虫幼体。

  单胞藻的生产性培养多用瓷砖池。

每池2平方米~10平方米,池深0.8米。

动、植物性饵料池要分开建造,以免污染。

轮虫培育池可用玻璃钢水槽或水泥池进行控温、充气培育,大生产规模一般多用室外池。

  卤虫孵化池可用水泥池或玻璃钢槽。

水泥池一般5立方米~10立方米,锅形底,便于排污及收集卤虫无节幼体。

卤虫孵化槽设有气举管、透明窗,底部锥形,既能防卤虫卵堆集,又利于分离幼体和卵壳。

4.产卵孵化池

5.供水设施供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沉淀池、高位水塔、沙滤池、水泵和进排水管道等。

A、供水流程:

(1)海水泵高位蓄水池沙滤池清水池育苗室

(2)海水沙井泵高位蓄水池沙滤池

(3)海水沙井泵沙滤池

(4)海水土池蓄水池泵高位蓄水池

B、沙滤池复习《饵料生物培养》

C、管道、阀门PVC材质

(1)蓄水池。

育苗用水最好抽取海区清净的新鲜海水或打海水井。

如受条件限制,可建纳潮式蓄水池,此池大小以能满足一个汛期用水即可,也可用比较清净的养虾池代替,一般面积10亩左右,海水经24小时~48小时沉淀后即可使用。

(2)沉淀池。

按总蓄水量等于总的育苗水体计算,为保证每天供水,沉淀池要建两个或分隔成两个,以便轮换使用,池顶需加盖或搭棚遮光。

(3)沙滤池。

培养饵料生物及亲虾产卵孵化用水必须经过沙滤,除去敌害生物和海水中的浑浊物。

沙滤池一般建于最高处,其大小应视海区水质状况及育苗用水量而定,以建两个为好,以便轮换使用。

沙滤结构是利用不同大小的卵石、粗沙和细沙组成的装置,具有截留、沉淀和凝聚作用。

由凝聚作用形成的过滤膜,可阻止有机碎屑通过沙层,比机械过滤效果好,也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4)水泵与管道。

水泵应根据吸程和扬程的要求选择,一般多使用离心水泵。

输水管道禁用铅管、铜管、镀锌管和橡皮管,应使用对幼体无害的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管)、水泥管。

聚丙烯管虽然无毒,但容易变形和破裂,使用中应予维护。

6.供电设施发电机

7.供气设施充气系统包括充气机、送气管道、散气石或散气管。

鼓风机(罗茨鼓风机)2台或空压机

气石1-2个/平方米

送气流程:

鼓风机送气主管送气分管支管(软管)

气石

鼓风机房要远离生活区、观察室等。

(1)充气机。

常用的有罗茨鼓风机和空气压缩机。

大规模生产多采用罗茨鼓风机。

它具有风量大、压力稳、气体不含油质和省电等优点。

在育苗期间,每分钟内应有占水体1%~1.5%的气量注入水内。

鼓风机的规格应根据育苗总水体而定,而风压又与水深有关,水深1.5米以上的育苗池,应选用每平方厘米风压为0.35公斤~0.5公斤的鼓风机;水深1米以内者可用每平方厘米风压为0.2公斤的鼓风机。

为保证育苗工作正常运转,充气机应配备两台以上,以供备用和轮换使用。

(2)送气管。

分为主管、分管及支管。

主管连接鼓风机,常用硬质塑料管;分管也为硬质塑料管;支管为塑料软管,下接散气石。

(3)散气石。

多采用200号~400号金刚砂制成的砂轮气石。

在育苗池中,每平方米池底安放1个气石为宜,并在送气管道上设有调节气量的开关。

散气管为塑料管,口径20毫米,每隔2厘米钻一小孔,孔径0.8毫米,排列成一条直线,散气管的布置可根据水池大小及池形来考虑,与育苗池成纵向排列,可固定于距离池底3厘米~5厘米处。

8.供热设施

控温是对虾育苗的一个重要措施。

目前增温的方法有:

(1)锅炉增温。

锅炉:

蒸汽锅炉、热水锅炉。

锅炉要建在下风区,远离蓄水池、沙滤池。

育苗多用锅炉加热,热气通过池内的管道使池升温。

加热管呈环 形设置,管道以不锈钢管为好,若使用铸钢管,为防止管道生锈,需涂敷环氧树脂,并用玻 璃纤维布包裹。

加热管的设置要利于安装和维修,一般距离池壁、池底各30厘米,每池单独设气阀,也可采用控温装置。

(2)电加热。

可用电热棒(钛棒、不 锈钢棒)在水下加热,也可用电热板等增温,各种加热器均可由控制仪来调节温度。

此外,还可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源和工厂余热升温。

也可使用暖气装置,使育苗室空气 增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