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2300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教案.docx

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

古人计数——11-20的认识

教学要求

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各数。

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的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各数。

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的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吗?

二、新授

1、用小棒代表山羊,摆一摆,数一数。

(课件出示情境图)

每出现1只羊,学生对应摆1根小棒。

牧羊人到底有多少只羊?

引导学生数一数,并交流数小棒的方法。

比10多1的数是多少?

比10多2、比10多3的数是多少?

2、捆一捆,认一认。

(1)把10根小棒捆成1捆,经历吧10根小棒捆成1捆的过程。

1捆代表1个十,1根代表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算式:

10+1=11

(2)介绍计数器。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1吗?

思考:

这两个珠子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代表一,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代表十。

3、做一做,说一说。

你能用小棒摆出19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你能把19拨在计数器上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说一说1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并写出算式。

用同样的方法,摆、拨、写17,20等数。

20这个数你是怎么拨的?

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

说一说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比一比,谁大?

谁小?

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四、总结延伸

说说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演示,学生用小棒一一对应地记录羊的只数。

学生数小棒的个数,也就是羊的只数。

 

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1捆。

 

学生试着拨计数器。

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自己摆的情况进行交流。

 

10+9=19

小组讨论汇报。

帮助学生理解2个十就是20。

读一读尺上的数,顺着读,倒着读。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自由发言。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1-20的认识

1个十,1个一,是11。

10+1=11

教学反思

 

课题

搭积木——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要求

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练习、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搭积木中的数学知识。

二、新授

1、一个用了多少块积木?

(课件出示情境图)

(1)独立列式,探索计算方法。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能列式解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全班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①结合计数器拨一拨,14,15;

②3+2=5,10+5=15;

③3+2=5,13+2=15。

2、还剩下多少块积木?

(课件出示情境图)

(1)独立列式,探索计算方法。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能列式解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全班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①结合计数器拨一拨,17,16;

②8-2=6,10+6=16;

③8-2=6,18-2=16。

3、下面的做法你能看懂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三、巩固练习

先搭15块积木,再搭3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先搭18块积木,拿走3块,还剩多少块积木?

怎样列式?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延伸

说说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列式:

13+2=15

小组活动,集体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列式:

8-2=16

小组活动,集体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说一说图意。

 

组内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15+3=18

18-3=15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搭积木

——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3+2=1518-2=16

①14,15①17,16;

②3+2=510+5=15②8-2=6,10+6=16;

③3+2=513+2=15③8-2=6,18-2=16。

 

教学反思

 

课题

有几瓶牛奶——9加几

教学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究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算法、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

1、一共有多少瓶牛奶?

(1)独立列式,探索计算方法。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能列式解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全班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①10、11、12、13、14

②9+1=10,10+4=14

③5+5=10,10+4=14

2、做一做,说一说。

通过拨计数器说一说,借助对“10个一是1个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

3、圈一圈、算一算。

打算怎样圈?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情境图)

四、总结延伸

说说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列式:

9+5=14

用小棒摆一摆,同桌说一说,再汇报交流。

 

拨计数器。

 

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

先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计算。

根据图意,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

——9加几

9+5=14

10、11、12、13、14

9+1=10,10+4=14

5+5=10,10+4=14

教学反思

 

课题

有几棵树——8加几

教学要求

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算法、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

1、一共有几棵树?

(1)独立列式,探索计算方法。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能列式解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全班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①8+2=10,10+4=14

②6+4=10,10+4=14

2、用下面的方法计算8+6=□,你能看懂吗?

说一说是怎么表示“8+6”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课件出示情境图)

打算怎样圈?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情境图)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列式:

8+6=14或

6+8=14

用小棒摆一摆,同桌说一说,再汇报交流。

 

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表示“8+6”的。

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

先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计算。

先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计算。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

——8加几

8+6=146+8=14

8+2=1010+4=14

6+4=1010+4=14

 

教学反思

 

课题

有几只小鸟————7、6、5加几

教学要求

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

1、一共有几只小鸟?

(1)独立列式,探索计算方法。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能列式解决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全班交流,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①7+3=10,10+3=13

②6+4=10,10+3=13

2、做一做,说一说。

结合不同的计算模型,交流、解释计算的方法。

3、圈一圈、算一算。

(课件出示情境图)

打算怎样圈?

4、想一想,填一填。

(课件出示情境图)

每一组算式有什么规律?

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三、数学游戏

找出得数是13的算式,比一比谁找的快又多。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列式:

7+6=13或6+7=13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是怎样想的。

 

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

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

先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计算。

观察并计算,发现规律,交流规律。

 

同桌合作,互问互答。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有几只小鸟

————7、6、5加几

7+6=136+7=13

7+3=1010+3=13

6+4=1010+3=13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三

教学要求

进一步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灵活掌握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凑十”法。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引导点拨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

还记得吗?

这节课我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手指操。

老师打手势,学生说该出几。

复习10的组成。

2、第1题:

登台阶。

(课件出示)

一共有多少级台阶?

你是怎么数的?

结合登台阶游戏,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大小和顺序。

3、第2题。

(课件出示)

指名说一说题意,明确要求。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4、第3题。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做的最快。

交流时,说说想的过程。

5、第4题:

画一画,填一填。

(课件出示)

应该怎么画?

为什么先数4呢?

三、数学游戏

明确游戏规则:

一人拿数字卡片,另一人找出相应的口算卡片。

比一比谁找的快。

四、总结

这节课你表现如何?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习三”习题。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自由发言。

 

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互动。

 

学生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独立填空,集体交流,指名展示。

 

学生自由发言。

独立完成。

第一列是“6加几”,第二列是“7加几”,第三列是“8加几”。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同桌合作进行游戏。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练习三

11—20的认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不退位减法

教学反思

 

课题

做个加法表——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要求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方法

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2分钟的口算练习。

(课件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思考:

把哪几个算式排在一起?

二、新授

1、把加法表填完整。

(课件出示情境图)

展示交流。

2、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各有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

横着看:

第一行得数都是11,第二行得数都是加12……

竖着看:

第一列都是9加几,第二列都是8加几……

3、还有其他的排列方法吗?

展示交流时,组织学生观察加法表的特点。

三、总结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

四、作业设计

读一读“加法表”。

 

学生开火车口答。

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学生独立填写加法表。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按自己小组的标准来进行整理。

总结评价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教学反思

 

课题

淘气的校园

教学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看一看,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这次活动的任务是“找到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活动

1、议一议。

思考:

要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需要怎么做?

如何记录发现的数学信息?

设计一个记录信息的方法。

2、做一做。

(1)分组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

观察教学楼以及操场周围的建筑物、旗杆都是什么形状的、操场上有什么,有多少,然后进行记录。

结合学生记录,进行交流。

(2)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将各小组找到的数学信息进出汇报交流。

(3)数一数,填一填。

数一数图中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并填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想一想。

想一想,找一找自己校园里有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自我评价。

设计了“能找到数学问题”“能积极发言”“能听懂同伴的发言”的三个指标。

三、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认为自己还有那些不足?

你感到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四、作业设计

解决自己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观察情境图,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

如何记录发现的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记录信息的方法。

集体交流。

学生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

观察、记录、交流。

 

汇报交流。

 

学生数人数并填空。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交流。

交流学生的“自我评价表”。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淘气的校园

活动任务:

找到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

教学反思

 

课题

一起做游戏

教学要求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难点

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扑克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两个游戏。

二、堆一堆

1、赛前准备。

分组。

两个人一组,分成几个大组进行比赛,然后进行全班比赛,选出获胜者。

比赛用品的分发。

每组准备相同的几何体。

师:

在今天的活动中,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好了一些你们熟悉的物品,请大家数一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具盘中都有哪些好朋友?

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有几个?

2、明确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能看懂游戏规则吗?

3、开展比赛,并计时。

时间5分钟以内。

教师发出指令,开始进行活动。

4、决出胜者。

小组内先决出胜者,再全班比较。

5、相互交流。

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

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经验,怎样堆又快又高。

三、玩一玩

1、认牌识点数。

2、小组内阅读游戏规则,尝试着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

淘气如果继续摸牌,摸到几才能获胜?

3、交流体会。

畅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

四、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认为自己还有那些不足?

你感到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玩一玩这两个游戏。

 

1、分组。

 

2、比赛用品的分发。

学生观察、数一数,交流,巩固对几何体的认识。

 

理解游戏规则。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经验,怎样堆又快又高。

 

结合情境图进行交流。

四人一组玩一玩。

 

谈谈感受和体会

学生自我总结。

 

和家在合作完成。

板书设计

一起做游戏

堆一堆

玩一玩

教学反思

 

七加与减

(二)

一、教学内容

1、古人计数

2、搭积木

3、有几瓶牛奶

4、有几棵树

5、有几只小鸟

6、练习三

7、做个加法表

二、教学要求

1、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4、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

四、教学难点

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课时安排

8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