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1677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docx

善意是可以传染大纲

善意是可以传染的除非有善,恶便无以生存_黄哲IsabelleTAUBES

2012-11-416:

00|作者:

黄哲IsabelleTAUBES|来自:

龙泉之声

《中国纪律检察报》2012,6,21转载,作者:

黄哲,姚岚

“善意是人的本质,不接受善意并非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相信它是善意?

伪善、真恶,都有可能以善的面目出现。

仅仅有善举的声明,并不能让人完全相信。

受到伪善伤害的人不加选择地拒绝善意,就会使真正行善的人受到伤害。

让真正行善的人达到他们行使善意的目的,让真正需要善意的人得到帮助,才能给善意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有时,接受善意就是对行善之人的真正善意。

”心理专家杨凤池说。

如果不是历史和社会现实注入在我们潜意识里的恐惧,我们的内心,都有一扇忍不住想打开的门,想让内心里向善的心、善的美好有机会透射出来,和外面的阳光相遇、拥抱。

善意改变生活磁场

“除非有善,恶便无以生存。

”哲学家奥古斯丁在千年前就说出这样的至理名言。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自身的微小体验中,得到证实。

在充满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职场中,运用善意,可以让我们对他人的行为有更正面的解读。

不同的出发点,必然会让我们在对待错误、误解的时候,解读出不同的动机。

以恶意解读,满眼便都是他人的恶,更引爆出自己情绪中当量极大的愤怒。

愤怒即出,从来都是伤人伤已的。

这样的情势尤以在高速公路上拼抢、别车最为突出:

很多时候,因为他人的一个也许是无心的失误,当司机解读为他人成心,他甚至会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制造貌似惩戒、制裁对方的举动,却可能让自己和一路上奔跑的车辆都陷入险境。

恶恶相对就这样陷入循环的悖论。

再给出一个由善获益的例子。

担任酒店管理集团总裁的著名作家海岩,曾经问过一位从服务员提升为经理的员工,是什么动力让她做得如此之好。

答案让海岩大跌眼镜。

原来这位以充满善意的服务获得客人极大肯定的员工是他小说的粉丝:

“我以前是个爆脾气,而在您的小说里看到过太多温婉有礼的灰姑娘因为得到王子喜爱而变公主的桥段。

我想,在五星级酒店总能遇到很多优质客人,也许谁会因此而喜欢并信任上我。

所以,每天我都尽量让自己以充满善意的笑容让客人快乐。

时间长了,我自己也变得快乐,甚至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直到升职那天才想起来,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愉悦和升职比遇到‘王子’靠谱多了。

善意的出发点,让我们的身体和心情都感觉舒畅,其实先愉悦了自己。

而在愉悦中,我们更容易替他人着想、尊重他人、为他人保留位置。

人也是在付出善意时,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力量。

当他人接受到这正向美好的善意能量时,也会回馈给我们善意。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净化着我们周遭和自身的能量场。

善意是可以传染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社会学系的罗伯·惠勒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

他给AB两组学生每人2美元,告诉A组同学:

这2美元是上一拨参与的同学留给本拨同学的;但这一信息没有告诉B组同学。

结果,当下一拨学生进到试验中时,A组同学都把手里的钱分给了新同学1美元,而B组同学却没有这么做。

继而,教授又在日本、中国和中东的数所大学里重复了这个试验,试验结果惊人的一致:

善意是可以被传播、传染的。

罗伯·惠勒只是人为地注入了一种暗示,便改变了我们行为的结果。

如果我们可以对自己主动、自发地注入积极暗示,那么生活导引的结果也会如《秘密》中讨论的“心想事成”的关键:

你期望的就是你拥有的。

善意是一种可被传递的力量,绝非不可救药的纯真!

无论如何,压抑自己的善,我们能够拥有的只是孤立、焦虑和紧张……而对他人以恶相向,除了给他人造成伤害,深藏我们内心的良知也会以负罪感作为惩罚自己。

只有善意,会让我们对他人心存感激,有更多的宽容,也会滋养出更多的勇气去尊重维护真正的善。

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活得是否快乐取决于自己周遭的人际关系的质量。

人类的未来也取决于此:

能否一起幸福地生活,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

更好地生活,从来都包含着让精神得到更高愉悦感的品质。

事实上,善意让我们有力量迎接未知的一切。

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几年前时兴拍下即兴恶作剧来娱乐网民的年轻人开始贡献着让人颇感意外的善意活动:

自愿和陌生的路人在街上相互拥抱;每周到国际儿童村去做义工;甚至跟踪殴打路人的醉酒者,并帮助警方擒住嫌疑人。

而那些“个人护理”(温泉,按摩,瑜伽等等)以及和触觉有关的理疗所带来的成功,也正是由于它们为身体带来了温柔和善意的新飞跃。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说,一种变化正在生成:

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和别人好。

意大利哲学家、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将善意被归结为7大成分:

同理心、谦虚、耐心、慷慨、尊重、忠诚、感激。

对于我们而言,这“七种武器”并不陌生。

2000年前我们便有了“推己及人”的成语;而“谦虚”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成了士大夫阶层指导自身行为规范的“温良恭俭让”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本不是一个缺乏善意的民族,即便墨家的“兼爱”始终没有战胜过儒家伦理的亲疏等差之爱,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生生不息了3000年。

我们要做的并非去苦苦寻觅,只是把失落的再重拾回来。

善意日的来由

善意日起源于1960年代的日本,当时东京大学刚刚爆发了警察和大学生之间的多次激烈冲突。

本着“和平与爱”的精神,东京大学校长建议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多一些关心,以便让友善能够逐渐占据校园、城市和国家。

由此,在日本产生了“小善意运动”,并在1997年发展成“世界善意运动”,其300万成员分布在15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和韩国等。

让世界更加友善,这个任务似乎艰难无比。

因此“世界善意运动”决定首先为友善确定一个日子,就像“戒烟日”一样,区别是人们在这一天戒掉的是自己的“恶”。

向陌生人问好,对邻居微笑,给穷困者提供食物。

11月13日,国际善意日,20年前,该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广泛影响,1998年,以“将善意传遍全世界”为宗旨的“世界善意运动”正式成立。

而国际善意日,至今也已经是第13个了。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

除非有善,恶便无以生存  

2012-10-3014:

18:

16|  分类:

文摘|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心理月刊》文:

黄哲IsabelleTAUBES姚岚

      被质疑的“善”名声

  当然,我们不能过于天真:

善意的态度不可能轻易地强加给所有人。

中国人是需要善意的,而且现在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

但到底“人善被人欺”的谚语犹在耳畔,而英语世界里也有“过好就是过蠢(tooniceistoosilly)”的说法。

我们也多少能清楚地感受到,善意也可能是假装或是算计过的。

  这种对善的疑虑,也许,更可能根植于我们都曾目睹过的“恶”嚣张——那在文革期间“善”被“恶”肆意欺凌和践踏的惨状,还深深印刻在我们的集体潜意识里,它也从未经一种正式的途径被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好好地反思、清理、正视过。

今天要让我们恢复对人性的向善面的信任,是艰难而五味杂陈的。

尽管,从小,我们所接受的教导,都是对于“善”的美好品性的肯定,我们也学习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但在这些形式的背后,我们看到或者感受到的,却更多是蕴藏在大人们行为之中的以“好”易“好”的功利色彩。

更让人失望的是,太多人以看客的冷漠对“惩恶扬善”基本是非观的能力丧失。

  而在中国人传统的人情事故里,我们被类似的“善”环绕着,心理边界、个人空间甚至可以被他人以“善”的名义任意侵扰。

我们对“善”警惕。

  善是我们心底的渴望

  但,以上并不是全部的真实。

在新浪微博上,尽管充满恶意、负面的微博转贴率极高,但那个每天给残酷社会写善意短信的蔡康永,人气永远位列三甲,粉丝有240万之众。

以善意对待生活、积极开朗的姚晨,也是微博人的最爱;而细想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总在很轻易间,一次又一次地,为生活中很多美好的善而动情。

一个在街头将自己乞讨得来的一点点钱接济给更贫寒之人的乞丐,瞬间就可以攒取我们的眼泪,赢得我们由衷的敬意,那是“善”在一个看似卑微的生命体上顽强的存在。

今年8月,是伟大的特蕾莎嬷嬷诞辰100年。

她用全部的生命和爱去帮助陷落在贫苦、疾病中的无助人们,她的善至今还像一盏长明灯般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人们,去行动。

与此同时,9月29日,巴菲特、比尔·盖茨的中国之行,促发了世界慈善史上的重大事件,他们与中国富豪之间对慈善行为的探讨,几乎引发了中国人对向善之心有如2008年汶川地震般的震动与思考。

  “善意是人的本质,不接受善意并非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相信它是善意?

伪善、真恶,都有可能以善的面目出现。

仅仅有善举的声明,并不能让人完全相信。

受到伪善伤害的人不加选择地拒绝善意,就会使真正行善的人受到伤害。

让真正行善的人达到他们行使善意的目的,让真正需要善意的人得到帮助,才能给善意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有时,接受善意就是对行善之人的真正善意。

”心理专家杨凤池说。

  如果不是历史和社会现实注入在我们潜意识里的恐惧,我们的内心,都有一扇忍不住想打开的门,想让内心里向善的心、善的美好有机会透射出来,和外面的阳光相遇、拥抱。

      善意改变生活磁场

  “除非有善,恶便无以生存。

”哲学家奥古斯丁在千年前就说出这样的至理名言。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自身的微小体验中,得到证实。

  在充满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职场中,运用善意,可以让我们对他人的行为有更正面的解读。

不同的出发点,必然会让我们在对待错误、误解的时候,解读出不同的动机。

以恶意解读,满眼便都是他人的恶,更引爆出自己情绪中当量极大的愤怒。

愤怒即出,从来都是伤人伤已的。

这样的情势尤以在高速公路上拼抢、别车最为突出:

很多时候,因为他人的一个也许是无心的失误,当司机解读为他人成心,他甚至会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制造貌似惩戒、制裁对方的举动,却可能让自己和一路上奔跑的车辆都陷入险境。

恶恶相对就这样陷入循环的悖论。

  再给出一个由善获益的例子。

担任酒店管理集团总裁的著名作家海岩,曾经问过一位从服务员提升为经理的员工,是什么动力让她做得如此之好。

答案让海岩大跌眼镜。

原来这位以充满善意的服务获得客人极大肯定的员工是他小说的粉丝:

“我以前是个爆脾气,而在您的小说里看到过太多温婉有礼的灰姑娘因为得到王子喜爱而变公主的桥段。

我想,在五星级酒店总能遇到很多优质客人,也许谁会因此而喜欢并信任上我。

所以,每天我都尽量让自己以充满善意的笑容让客人快乐。

时间长了,我自己也变得快乐,甚至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直到升职那天才想起来,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愉悦和升职比遇到‘王子’靠谱多了。

  善意的出发点,让我们的身体和心情都感觉舒畅,其实先愉悦了自己。

而在愉悦中,我们更容易替他人着想、尊重他人、为他人保留位置。

人也是在付出善意时,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力量。

当他人接受到这正向美好的善意能量时,也会回馈给我们善意。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净化着我们周遭和自身的能量场。

  善意是可以传染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社会学系的罗伯·惠勒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

他给AB两组学生每人2美元,告诉A组同学:

这2美元是上一拨参与的同学留给本拨同学的;但这一信息没有告诉B组同学。

结果,当下一拨学生进到试验中时,A组同学都把手里的钱分给了新同学1美元,而B组同学却没有这么做。

继而,教授又在日本、中国和中东的数所大学里重复了这个试验,试验结果惊人的一致:

善意是可以被传播、传染的。

  罗伯·惠勒只是人为地注入了一种暗示,便改变了我们行为的结果。

如果我们可以对自己主动、自发地注入积极暗示,那么生活导引的结果也会如《秘密》中讨论的“心想事成”的关键:

你期望的就是你拥有的。

     善意是一种可被传递的力量,绝非不可救药的纯真!

无论如何,压抑自己的善,我们能够拥有的只是孤立、焦虑和紧张……而对他人以恶相向,除了给他人造成伤害,深藏我们内心的良知也会以负罪感作为惩罚自己。

只有善意,会让我们对他人心存感激,有更多的宽容,也会滋养出更多的勇气去尊重维护真正的善。

  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活得是否快乐取决于自己周遭的人际关系的质量。

人类的未来也取决于此:

能否一起幸福地生活,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

更好地生活,从来都包含着让精神得到更高愉悦感的品质。

  事实上,善意让我们有力量迎接未知的一切。

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几年前时兴拍下即兴恶作剧来娱乐网民的年轻人开始贡献着让人颇感意外的善意活动:

自愿和陌生的路人在街上相互拥抱;每周到国际儿童村去做义工;甚至跟踪殴打路人的醉酒者,并帮助警方擒住嫌疑人。

  而那些“个人护理”(温泉,按摩,瑜伽等等)以及和触觉有关的理疗所带来的成功,也正是由于它们为身体带来了温柔和善意的新飞跃。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说,一种变化正在生成:

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和别人好。

  意大利哲学家、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将善意被归结为7大成分:

同理心、谦虚、耐心、慷慨、尊重、忠诚、感激。

对于我们而言,这“七种武器”并不陌生。

2000年前我们便有了“推己及人”的成语;而“谦虚”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成了士大夫阶层指导自身行为规范的“温良恭俭让”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本不是一个缺乏善意的民族,即便墨家的“兼爱”始终没有战胜过儒家伦理的亲疏等差之爱,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生生不息了3000年。

我们要做的并非去苦苦寻觅,只是把失落的再重拾回来。

  善意日的来由

  善意日起源于1960年代的日本,当时东京大学刚刚爆发了警察和大学生之间的多次激烈冲突。

本着“和平与爱”的精神,东京大学校长建议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多一些关心,以便让友善能够逐渐占据校园、城市和国家。

由此,在日本产生了“小善意运动”,并在1997年发展成“世界善意运动”,其300万成员分布在15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和韩国等。

让世界更加友善,这个任务似乎艰难无比。

因此“世界善意运动”决定首先为友善确定一个日子,就像“戒烟日”一样,区别是人们在这一天戒掉的是自己的“恶”。

向陌生人问好,对邻居微笑,给穷困者提供食物。

  11月13日,国际善意日,20年前,该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广泛影响,1998年,以“将善意传遍全世界”为宗旨的“世界善意运动”正式成立。

而国际善意日,至今也已经是第13个了。

     得到科学证明的友善

  文:

DavidServan-Schreiber

  法国社会心理学教授、格勒诺布尔跨校心理学实验室主任洛朗·拜格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友善的最新科研成果,令人欢欣鼓舞。

  ■同情开始于摇篮之中

  新生儿在呱呱坠地几小时之后,就能感受到别人的烦恼。

听见别的孩子哭,新生儿就会跟着哭,其反应远比听见自己哭声的录音或同等强度的噪音要强烈得多。

我们大致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同情心是可以习得的,但它首先是上天赐给人的秉赋。

  ■猕猴也会互相帮助

  不只是人,动物之间也有“恻隐之心”。

阿扎拉是一只猕猴,患有先天运动缺陷,后来被诊断为先天痴呆。

但研究人员发现,其他猴子并没有嫌弃它,反而给了它一些特别的照顾,比如每天为它梳洗两次(一般的猴子只有一次)。

这个发现并非绝无仅有,动物行为学家早已证实:

当猴群中有先天缺陷的成员表达需要时,大猴子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和关注。

而人类不正是从远古的猴子演变而来的吗?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研究发现,那些易于交往的孩子,因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而经常得到他人的赞扬,他们的学习成绩通常更好一些。

一项有关学习互助的研究表明,如果一群孩子以同样的水平开始学习,两年之后,与只顾自己埋头学习的孩子相比,那些乐于助人、易于交往的孩子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他们更加自信,也更加喜欢学校和学习。

看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原谅对心脏有好处

  原谅真的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吗?

志愿者曾经接受了这样一个试验,来验证对一种冒犯的两种反应的不同后果:

第一时间段,我们要他们想象去进行复仇。

为了保持这种怨恨,他们要不断地想到自己所受的伤害以及所忍受的痛苦。

第二时间段,我们要求他们去原谅,对自己说这些伤害了他们的人跟他们一样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问题和烦恼,总之就是努力去宽恕对方。

心电图提供了确凿的数据,两种情况下的测量结果毋庸置疑地表明:

负面情绪和怨恨之情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而原谅和同情则使同一个人原有的心理压力瞬间消失。

怨恨对身体非常有害!

  ■友善能够产生友善

  没错,电脑游戏也能影响孩子对他人的态度。

在对12~16岁的日本少年进行了一次试验中,我们随机邀请他们玩各种电脑游戏,有暴力的和反社会的,有平和一些的,也有参与性强的、亲社会的游戏,随后研究者对参与游戏的孩子们的“利他倾向”进行测量。

 

      在对12~16岁的日本少年进行了一次试验中,我们随机邀请他们玩各种电脑游戏,有暴力的和反社会的,有平和一些的,也有参与性强的、亲社会的游戏,随后研究者对参与游戏的孩子们的“利他倾向”进行测量。

差异是明显的:

那些玩过参与性强的游戏的孩子表现出的友善明显比其他孩子多。

  ■善举能减少人的忧郁

  在团队中“倾力而为”、帮扶他人,从长远来看就是在为自己“积德行善”。

在不同的研究中,科学家对幸福感、生活质量及自我认同进行了评估,那些参与过志愿服务的人比普通人获得了更高的分数。

他们较少感到忧郁,似乎得老年痴呆症的比例也小一些,身体状况更好,死亡率也较低。

不过请注意,这些善行的多少也是有一个门槛的,每年至少超过100小时才能具有这一效果。

这难道就是“奉献”与“忘我”的界限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