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1451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docx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

南京博物院书法作品考察

从小我就拜师学习中国毛笔书法,不敢说有什么名堂,但也是学出了一些感悟。

所以此次南京博物院考察,我选择了以中国书法作为考察对象。

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嬗变过程。

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文化内涵。

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

《》中谈论、图画的起源时说: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 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

中国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

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中国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

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之间,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

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

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的一些规律性因素。

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

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所以书法的基础为:

“点画笔法”和“”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的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小篆、隶、、、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同时,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

虞世南、、楮、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

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

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博大精深和汉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书法始终遵循:

楷如立,行如走,草如飞。

 

书画同源的历史是绵长而悠久的。

南朝时期的谢赫,在有关绘画的六法中就提出了骨法用笔之说。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云: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进一步明确了书画同源的同质异构关系。

宋元之后,文人士大夫画家们更加重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元代赵孟頫有诗云: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他将书法的笔法与绘画用笔间的关系阐述地极为清晰。

  明清以来,文人绘画成为主流,工诗文、善书法者多不胜计,其书画间的内在联系已密不可分。

如本次展品中,文徵明的行楷工稳严密,故其画风也以细笔见长;陈淳的草书狂放不羁,其大写意花鸟也是草草落笔天真活泼;而董其昌的书法幽淡简远与其山水画同出一脉;陈洪绶的书法古异傲岸,仿佛是其怪诞画风再现。

此外,王铎、傅山等以书法大家,其绘画多得力于书法功底,笔力扛鼎,水墨淋漓。

清代初期,碑学思想萌芽。

扬州八怪得风气之先,将碑学与书画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结合。

郑燮“六分半书”将行、草、隶融为一体,金农从东吴《天发神忏碑》中悟出“漆书”,高凤翰以左手写草、隶别出一格。

这些独创的书法风格,与他们的画风相辅相成,各领风骚。

清末,吴昌硕以石鼓文笔法入画,开一代海派新风,其影响至今未绝。

展出的书法佳作,是从南京博物院众多书法藏品中挑选出来的。

希望通过这些展品彰显:

书画同源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从、、()演变而为、、隶书,至定型于、魏、晋的草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

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中国是书法圣地,为最高奖。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的基本要素之一。

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南京博物院里的古代书法作品可谓是数不胜数,从古至今众多大师的作品皆有涉及,正草隶篆等各种字体不胜枚举,每次我去南京博物院最喜欢的就是这些书画作品。

除去历史所带给他们本身的金钱价值,这些书法作品带给我的更有对于艺术方面的感悟。

我始终认为艺术都是想通的,我从小就拜师学习毛笔书法,高中又学习了绘画,大学又对音乐感兴趣,更加证实了我艺术想通的信念。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琴棋书画技艺集合于一身,他们定是举一反三,又说感悟。

站在大师作品前,仿佛这些大师都在教导我艺术的原理,带给我不同的感悟与震撼。

但是,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才是最实在的。

我需要的就是将这些大师的理念消化吸收,化作自己创作的力量源泉,一步步向大师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