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09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教学计划_精品文档.doc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

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

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5、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

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

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6、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

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7、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8、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

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二、学期教学目标:

学生分层

教学分层目标

A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很好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计算。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运用课内外知识,结合实际,进行绿色环保意识教育。

B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较好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较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较好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较好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适当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运用课内外知识,结合实际,进行绿色环保意识教育。

C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回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适当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较A、B类生降低要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稍能积极参与活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运用课内外知识,结合实际,进行绿色环保意识教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17名,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有了一年的学习基础,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教师有层次的、耐心的进行辅导。

1、上学年成绩情况

通过老师一年的辛勤劳动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

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增长了不少的见识。

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