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084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5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docx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方案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车站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时间:

 

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项目经理部

 

车站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设计说明及施工技术要求;

(2)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图;

(3)对施工现场的调查情况及本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建设单位招投标文件及合同等文件要求;

(5)本标段施工相关的国家施工标准与规范、规程,主要有: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修订版)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铁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MidasCILV2006有限元分析软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D63-2007)

、建质[2009]87号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编制原则

本方案编制为满足车站施工为原则,适用、安全、成本节约,工期短。

质量创优、安全无事故,确保质量第一,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健康安全。

3、工程概况

3.1、结构概况

我部承建的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XXXXX标,共包含两个车站,两个区间,分别是宁波大学站、宁波大学站~清水浦站区间、清水浦车站、清水浦站后出入场线区间的所有上、下部结构及附属工程。

宁波大学站为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的中间站,位于宁波大学主校门口西侧,车站沿道路呈东西走向布置,为地面三层侧式,车站站厅层长65m,高架车站,夹层和站台层长120m。

清水浦车站为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站后设折返线和出入场线接东外环停车场。

车站位于镇海区宁镇公路与南北走向的规划路的路口东侧,沿宁镇公路路中设置。

为地面三层侧式,车站站厅层长60m,高架车站,夹层和站台层长120m。

3.2、气象

宁波市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强,冬季盛行西北风,晴冷干燥、低温少雨;春末夏初冷暖空气交替,习称“梅雨季”;夏天以东南偏南风为主,并常有台风及暴雨等灾害天气

气温:

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6℃。

最热月平均气温27.9℃〔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4℃〔1月〕。

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1305.5mm,年最大降水量1625.6mm,年最小降水量797.3mm。

风速:

夏季平均风速4.8m/s,冬季平均风速5.8m/s,最大台风十分钟平均风速34.3m/s。

3.3、地震动参数

本场地土为软弱场地土,属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场地类别为Ⅳ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65s。

4、施工组织管理人员、机械配置、施工计划安排

4.1、施工组织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责

备注

1

项目经理

2

书记

3

常务副经理

4

总工

5

技术副经理

6

财务总会计师

7

工程部长

8

实验室主任

9

物机部长

10

工经部长

4.2、机械设备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性能

备注

1

挖掘机

PC-200

2

良好

2

打桩机

D32

2

良好

3

汽车吊

25T

1

良好

4

插入式捣固棒

8

良好

5

电焊机

BX-400

3

良好

6

抽水机

3

良好

4.3、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4.3.1、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3.2、进度保证措施

建立强有力的高效运转指挥系统,统筹安排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力调配,随时掌握形象进度。

对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建立工期负责制,制定分阶段工期目标,认真落实,分解到人,对其它工程项目亦明确目标,定岗、定人、授权,各负其责。

5、车站施工

5.1、测量施工

5.1.1、测量人员及设备配置

5.1.1.1、人员配备

由长期从事测量工作的工程师担任,测量负责人全面负责测量工作质量、进度、技术方案编制与实施;测量员2名,负责日常轴线、标高测量、桩基监测及内业资料整理等。

5.1.1.2、仪器配置

测量仪器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用途

1

全站仪

徕卡TS-02

1台

测设轴线

2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

1台

标高控制

3

对讲机

4对

通讯联络

4

钢卷尺

50m

2把

量距、细部放线

以上仪器设备均检定合格。

5.1.1.3、布设测量控制网

根据测控中心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确认无误后引测建筑物主轴线。

经复核检查,精度符合规范后,在不受施工干扰且通视良好的位置设置控制桩,控制桩位要妥加保护,根据施工需要,依据主轴线进行轴线加密和细部放线,形成轴线控制网。

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查轴线控制网,确保测量精度。

根据分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闭合检查,在场区布设水准点,相互校核,取平均值作为标高基准点。

5.2、车站主体施工

5.2.1、车站桩基施工

详见钻孔桩方案

5.2.2、车站承台及地梁施工

5.2.2.1、施工准备

1、材料和主要机具设备准备:

①、承台地梁混凝土为C30和C35,采用商品混凝土。

②、钢筋:

承台进场钢筋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且经试验检测合格。

2、破除桩头:

在桩体侧面用红油漆标注设计高程线,以防桩头被多凿,造成桩顶伸入承台内高度不够。

破除桩头时采用环切法施工,桩头伸入承台长度10cm。

3、基坑测量放样,经监理报验合格后开挖。

5.2.2.2、承台及地梁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坑处理→测量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混凝土灌筑→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基坑回填

2、基坑处理

(1)承台位置土层为粘质粉土素填土层、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按轴线开挖,分层均匀开挖,采用挖机开挖。

由于承台及地梁的开挖深度在3米左右,所以钢板桩长度选用6m。

钢板桩类似实景图见下图:

为防止钢筋受损及桩基被破坏,桩头附近由人工开挖,承台基坑开挖至钢板桩位置。

严格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和平面尺寸,严禁超挖,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钻孔桩桩头凿除浮浆并清理至新鲜砼面。

(3)基坑开挖完毕后,首先根据地质情况处理基底,然后浇注C20砼垫层。

平面尺寸每边比承台或地梁大出10cm。

3、测量放线:

现场清理完成后,由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放样。

承台(地梁)轴线桩放设完后,同时要引出每边不少于3个护桩,打上定位角桩、拉线。

4、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加工:

钢筋在加工场内按设计图纸尺寸集中下料运至施工现场,机械连接下料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2)绑扎钢筋:

在承台底垫层面上弹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

当桩身钢筋与承台钢筋有抵触时,可适当调整承台钢筋间距,但钢筋网不得截断,钢筋网下可垫支高一个标号的砼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工班根据放设的平面位置进行钢筋绑扎。

根据承台轴线放出柱子插筋位置,预埋准确,并且加以固定。

柱子插筋预埋完毕后,按照要求把桩基防雷接地钢筋选好,并与承台横向钢筋及柱子主筋焊接。

测试电阻,电阻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地梁主筋进入承台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

钢筋在钢筋套丝机上切削加工螺纹。

钢筋端头螺纹规格应与连接套筒的型号匹配。

钢筋螺纹加工质量:

牙形饱满、无断牙、秃牙等缺陷。

直螺纹钢筋连接时必须采用扭力扳手。

5、模板加工及安装:

承台(地梁)全部采用组合钢模板进行拼装,采用方木和钢管支撑。

根据承台、地梁的具体尺寸,调整模板的组成比例。

模板在安装前,对模板表面进行清洁、校正、涂脱膜剂,安装时用建筑双面胶带堵塞板缝,保证浇注砼时无漏浆。

模板与模板之间外侧采用木方、钢管将四周支撑加固,以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跑模。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尺量每边不小于2处

梁、柱、板、墙、拱

5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20

测量

梁、柱、板、墙、拱

±5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000且小于15

拉线尺量

梁板墙

l/1500且小于15

5

两模板内侧宽度

+10,-5

尺量不少于3处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6、混凝土施工

⑴、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浇筑

①、承台、地梁砼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浇筑速度要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上层砼浇筑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

在倾斜面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并应保持水平分层。

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经常检查模板及支撑系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②、混凝土浇筑时,其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超过2米采用串筒或滑槽,串筒或滑漕要保持干净,以免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发生离析。

③、浇筑混凝土的振捣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振动器振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浇筑混凝土时振动器要垂直或略有倾斜插入混凝土中,倾斜度不宜过大,更不能放在混凝土的面层上,否则会减少插入深度,影响振捣效果;

B、插入时宜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有空洞;

C、振动器振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D、混凝土浇筑后,应随即振捣,振捣时间要合适,一般可控制在25—40s为宜。

⑵、浇筑混凝土其他注意事项:

①、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有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牢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②、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还应随时注意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防止机头与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碰撞所引起的松动变形和位移。

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修整、抹平,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7、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初凝后,予以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

待养生7天后,强度达到设计80%以后,即可以拆模板,拆模过程中注意边角砼不能碰落。

砼浇注完成收浆后即可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生,养生过程中至少保持土工布湿润

14天。

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20

尺量每边不小于2处

梁、柱、板、墙、拱

10

2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30

测量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拱

±10

4

垂直度

H/1000且小于20

吊线尺量

5

截面尺寸

+20,0

尺量不少于3处

6

预留孔洞

中心位置

15

尺量

尺寸

+15,0

7

预埋件

中心位置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8、模板拆除和基坑回填:

承台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应及时拆除模板,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坏。

回填基坑并夯实。

5.2.3、第一层框架柱施工

5.2.3.1、工艺流程

搭设脚手架—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养护

5.2.3.2、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为:

场地整理→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铺脚手板。

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住柱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杆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5.2.3.3、钢筋加工

1、工艺流程:

切断→弯曲成型→成品堆放→质量检查→挂牌标识

2、钢钢筋切断形式分为两种,用于直螺纹连接的钢筋下料切断用滚丝机。

不是用于直螺纹连接的钢筋端部,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切割。

3、钢筋弯曲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操作,钢筋弯曲的步骤如下:

①、划线:

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注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进行划线。

②、钢筋弯曲成型,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d,成型轴为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

③、Ⅰ级钢筋箍筋两端弯钩必须满足135度,保证其平直部分平行且满足长度要求10d。

人工弯曲时,弯曲半径控制钢筋头与扳手挡板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1mm)。

4、钢筋加工完成后应分类堆放,做好标识,防止工人混淆弄错。

5、钢筋下料尺寸偏差要求±5mm。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5.2.3.4、柱钢筋绑扎

①、底板插筋→竖向钢筋连接→套箍筋→绑扎箍筋

②、底层柱钢筋应按要求做成弯钩,在底板厚度(锚固)范围内均匀设置三个箍筋,插筋时先进行柱箍定位。

③、本工程纵向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接头形式,连接套用扳手扭紧,外漏的丝扣不大于两个丝扣。

同一截面接头钢筋不应超过全截面钢筋50%。

④、套好箍筋,按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勾错开要求套在主筋上,然后边调整间距边绑扎。

绑扎要绑成“八”字形式,箍筋弯折部分需与角筋贴合牢固。

箍筋应与主筋垂直,拉接筋形式设置需满足设计要求。

⑤、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截面时,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能在楼面砼浇筑后再扳动钢筋。

⑥、柱筋控制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块,间距不大于1000mm。

5.2.3.5、柱模板施工

安装柱模前应先焊定位钢筋,选定制钢模,柱箍采用双拼槽钢,柱箍连结采用M25

螺栓。

采用单块就位组拼方法立模,先将柱子第一节四面模板就位,用连接角模组拼好,角模宜高出平模,校正调好对角线,并用柱箍固定。

然后在第一节模板上,依附高出的角模连接为准,用同样方法组拼第二节模板,直到柱设计标高,各节组拼时要用U形卡正反交替连续水平接头和竖向接头,在安装到一定高度时,进行支撑,以防止倾倒。

5.2.3.6、柱混凝土浇筑

柱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填以3-5cm与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柱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根据现场使用振捣棒而定,为其有效长度的1.25倍(50棒应为43.75cm,取40cm;30棒应为33.75cm,取30cm)。

浇筑厚度采用尺杆配手把灯加以控制。

墙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保持一致,必须同时下灰,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开口补充振捣,后封闭洞口留设透气孔。

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检查是否漏振。

墙体浇筑时振捣棒每隔6m放一台,不得来回搬动。

柱墙分两层浇筑时,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前必须用无齿锯将施工边缘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施工缝顺直,切割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不得触动钢筋。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洒水覆盖养护。

5.2.3.7、模板拆除

1、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的设计的规定进行。

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2、实验室根据砼强度下发拆模通知单。

3、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何载;当施工何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何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2.3.8、养护

拆模后包裹塑料模养护。

5.2.4、第一层框架梁与板施工

5.2.4.1、工艺流程

地基处理—搭设脚手架--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养护

5.2.4.2、地基处理

地面压实后找平后,浇筑20cmC20混凝土。

5.2.4.2、搭设脚手架

碗扣式支架均采用外径φ48mm标准杆件进行组装,每根立杆底托不能超出立杆15cm,并按要求设置剪刀撑。

立杆顶端安装可调式U形顶托,在支托内安与线路方向垂直10cm×10cm方木,沿线路方向为5×10cm背带,再安装底模。

5.2.4.3、顶板、梁模板施工

站厅层板地面填筑50cm宕渣,压实后,浇筑C20混凝土。

夹层及站台层,在上一层板浇筑完毕后搭设脚手架。

框架梁选截面1300mm×1200mm计算,底模面板采用15mm竹胶板,纵向方木采用100×100mm,中心间距300mm,横向方木采用100×100mm,中心间距600mm,支架纵横间距900×600mm。

梁、板模板支架示意图

图尺寸以厘米计

1、钢筋混凝土梁及板模板工艺流程:

搭设脚手架---铺放木方、固定、调平---铺木胶合板---调平---粘胶带纸---刷脱模剂

2、为保证顶板模板的支撑刚度,铺放好的木方应加密,按400mm的间距摆放,桁架安装后,要拉小线调平。

3、铺放木胶合板时,注意胶合板不要吃进墙或柱及梁内,以免将来不好拆模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胶合板铺放完成拉小线再次调平,所有1.5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4、所有跨度大于≥4m的梁、板必须起拱1‰~3‰。

5、脱模剂应有出厂合格证,涂刷时不得污染钢筋和影响混凝土的后期装饰,禁止使用废机油等替代产品。

5.2.4.4、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划主次梁箍筋间距→穿主梁下部钢筋→穿次梁下部钢筋→穿主梁上部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箍筋→穿次梁上部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箍筋。

2、划主次梁箍筋间距:

在梁底模板上按设计间距划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穿主梁的下部钢筋:

将主梁的下部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接好后,将主梁的下部钢筋穿上箍筋,进入柱内锚固,然后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4、穿次梁下部钢筋:

将次梁下部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后,穿上箍筋,放在主梁的下部钢筋上,然后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5、穿主梁的上部筋,隔一定间距将上部筋中的角部钢筋与箍筋绑扎牢固,将梁架立起来,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逐点绑扎角部钢筋,再绑其余上部筋。

6、绑次梁上部筋:

绑法同主梁,次梁上部筋应搁在主梁上部筋上。

5.2.4.5、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放线→绑扎板下受力钢筋→绑负弯矩钢筋

2、梁筋绑扎完毕后支梁侧模板和板底模板,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钢筋位置线。

3、拉通线绑扎板钢筋: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拉通线进行绑扎施工,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绑扎板筋时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楼板用φ12钢筋制作马凳。

马凳应垫在底层网片,马凳筋示意图如下:

H=板厚-2*保护层厚-上部钢筋直径-下部下层钢筋直径

4、绑板负弯矩筋:

在负弯矩筋所在的梁主筋上画上间距线,将板负弯矩筋与梁筋绑扎,然后再绑扎分布筋。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5、摆放板混凝土垫块,厚度20mm,按每800mm距离呈梅花型摆放,垫块摆放好后应保证横、竖、斜一条线。

6、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调整钢筋,确保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钢筋不位移、不超高。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浇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的位置,振捣时应注意不要碰撞钢筋,以免移位。

②、检查梁骨架尺寸,不要使梁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③、梁主筋锚入支座长度要符合要求。

④、板钢筋绑扎时应用尺杆画线,随时调直。

⑤、板的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到下面。

8、成品保护

①、楼板的负弯距钢筋绑好后,施工过程中应在负筋上面搭设跳板,防止因工人踩踏而降低板的有效高度,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检查钢筋的位置,出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负弯距筋位置准确。

②、绑扎时禁止碰动预埋件。

③、安装管线等设备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④、铺设楼板钢筋时,应避免脱模剂污染钢筋。

如有污染,应及时用棉纱清除.

⑤、加工好的成型钢筋,在现场应按型号、规格铺垫木整齐堆放,防止压弯变形;周围做好排水沟,避免钢筋污染。

⑥、对防水接茬外露防水卷材应妥善加以保护,不得破坏防水层。

⑧、严禁在受力钢筋上焊接固定物件。

9、框架梁钢筋施工要点

①、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过中间节点。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进行锚固。

②、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梁端的第一个箍筋距离梁端5cm。

③、在主次梁受力筋下面均应加设塑料垫块,钢筋均匀布置。

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的短钢筋。

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时,短钢筋直径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

⑤、梁筋的连接:

梁直螺纹接头在同一截面的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接头位置不限。

⑥、梁箍筋肢数及腰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5.2.4.6、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

梁柱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Φ50托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密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

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械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平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最根部。

5.2.4.7、模板拆除

1、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的设计的规定进行。

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2、梁、板底模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模。

3、梁、柱、墙侧模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夏季不少于12小时、冬季不少于48小时后拆除。

需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拆模。

4、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何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已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