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0388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docx

虞美人李煜课件1106

虞美人(李煜)课件

篇一:

虞美人—李煜公开课

一代词宗——李煜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帝王史上,许多权柄之手都写过气象万千的诗行。

汉高祖刘邦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西楚霸王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暮年的曹操也曾长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只是他们在政治上的叱咤风云之势掩盖了文学上的成就,但有一位帝王却用文学上的辉煌掩盖了政治上的黯然,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二、作者简介

大家知道李煜哪些信息?

给一分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

(一个人只能说一句、一个信息。

小结:

李煜生性自然,无心帝位,但他的叔叔和五位兄长全部先他而去,历史将他推向了皇帝的宝座。

25岁登基,39岁被俘,42岁辞世。

15年的帝王生涯在史上乏事可陈,但3年的囚禁生活却使一位词人走向了成熟和辉煌。

三、词风的转变

现在不妨来看一下李煜被俘之前的词风和后来的词风有什么不同。

(幻灯片展示前后期的两首词。

两分钟时间自由诵读,思考这两首词从内容到情感上有什么差异。

提问:

哪一首是前期的,哪一首是后期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

前期,15年的帝王生涯,多写宫廷的奢华享乐生活,做为一国君主,我们在他的字里行间看不到任何雄才伟略和政治抱负,格调情趣都不高。

后期,由君主沦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

”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的流露出来。

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板书:

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

这种转变,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使词的地位提高了。

亡国之痛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李煜,使他的词就此上升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从而成为一代词宗。

四、千古绝唱——《虞美人》

亡国之后的李煜仍然不改真情,不顾一切地公开表现他对亡国的感慨和悲伤,一首《虞

美人》成了千古绝唱,但也将他送上了西去之路。

1.下面,我请两位同学来朗诵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评析谁朗诵的更好,为什么好?

(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2.找两到三个学生点评(情感重音断句)

A.情感:

幽怨悲伤无奈悔恨

B.重音:

哪些词语特别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世界?

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3.老师范读

4.一起看着幻灯片读

五、走进文本,分析这首词。

1.这一首词是李煜的绝命词,李煜究竟在词里写了什么,让宋太宗赵光义这样不堪容忍,将他毒死?

给两分钟时间,翻译全词。

(一组点一个同学答一句)

通过翻译大家可以看见,李煜词的语言朴实自然,明白如话,几乎没办法翻译,这正是李煜词的特点和好处。

2.写了哪些实景?

写了哪些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板书

生活环境心境

春花秋月(在)

小楼、东风(在)故国之思

雕栏玉砌(在)物是人非

生活环境也许并不至于太差,但享受生活的心境已不在。

小结:

宋太宗给李煜的生活环境还不错,但再也不能引起他对生活的热情,他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赤裸裸表达着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对故国的思念,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可以说亡国的代价成全了李煜,让李煜用眼泪书写出了不朽的篇章。

带着对这首词的理解,再诵读一次。

总结: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世囚徒,这节课通过对李煜前后期生活经历的了解,我们看到了一个全面的李煜,因为人生经历的改变,使他的思想一步步成熟,从而影响到词风的成熟,成为一代词宗。

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给词人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

篇二:

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罗定中学东校区高二语文备课组黎思敏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教学设想

本课文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的篇目,重在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和把握意象、关键词句以及艺术手法来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其词开一代词风,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回顾旧知,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另外结合课后习题引入他的《浪淘沙》进行拓展阅读。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播放配乐朗读和歌曲版《虞美人》,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词的意境美和音乐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

多媒体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

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

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

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

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

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

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

古人吊李后主诗云: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

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

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

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三)整体感知——诵读

1、师:

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

请同学们齐读本词。

(生齐读)

2、师:

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师:

同学们请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

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感情基调:

凄凉哀伤

节奏:

低沉缓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听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

5、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出情感。

6、再找一学生诵读。

7、学生再次齐读本词。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四)分析鉴赏——品读

1、师:

刚才大家诵读了这首词,已经感受到作者凄凉哀伤的情感,那么词中哪个字能直接抒发这种情感?

词眼:

2、说一说:

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叹

愁亡国之痛

故国之思

3、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分组合作探究):

李煜是怎样展现愁情的?

提示:

从意象、关键词句、艺术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

4、展示交流:

(1)品读意象

意象: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

美好景象——亡国之痛

往事:

锦衣玉食,九五至尊——往事之叹

月:

怀念亲人,怀念故乡——故国之思

(2)品读关键词句

①又

“又东风”点明他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②改

改:

朱颜、地位、感受

不改: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③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愁思的广、长、多,把无形的愁思

具体化,沉重的情感飞动化。

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

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

这种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④拓展:

写愁思的名句。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列举一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3)品读手法

①诘问(自问)宇宙永恒有常昔日九五至尊

②对比人生短暂无常今日阶下囚

③设问、比喻、夸张

④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自然永恒----景

虚写:

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人生无常----情

(4)课堂小结

①、通过抓意象、把握关键词句和艺术手法,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满腔愁绪:

往事之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一个亡国之君对他曾经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会惹来忌恨,招来杀身之祸,《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②、归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诵读——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品读——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缘景明情(意象关键词句手法----感情)

(五)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思考讨论: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点拨: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梦醒之后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离别之痛,对青春易逝、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六)课堂总结

1、小结:

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

“尼采谓: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虞美人》中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之情,回首故国

物是人非的凄凉悲慨,像春水那样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

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灵。

这也就是《虞美人》千古传诵的重要原因。

2、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小声跟唱。

(再次通过视听觉的感受加深体会词的意境。

3、学生背诵全词。

(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

(七)课后作业

1、必做题: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可以写一个片段也可以写成随笔,也可以仿诗填词。

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

(略)

篇三:

《虞美人》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23

23、虞美人

李煜

一、文学常识:

1、李后主,精通书画、音律,词艺极高;

2、现存词三十多首,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

后期词主要抒发亡国之痛,直抒胸臆,言辞凄苦,感情深沉真挚;

3、善用白描和比喻手法;

4、《南唐二主词》(李璟、李煜)

二、翻译: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

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

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

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结构分析:

上片以设问发端,曲折表达了痛不欲生的绝望之情,为全词定下“愁”的基调。

下片抒发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悲哀。

四、名句赏析:

1、小楼昨夜又东风(“触物兴感”)

2、春花秋月何时了(“借代”)

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对比呼应)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借代、对比)

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

五、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李煜投降北宋后的第二年,被囚禁在汴京。

他从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不禁抚今追昔,悔恨交加,乃作此词,抒发埋藏心地的哀愁。

2.主题思想

词人追怀故国,思念往昔,抒发了由一国之王沦为阶下囚的深重哀愁。

3.层次简析

上片写身困“小楼”,不堪回首往事的绝望心情;下片抒发故国之思、满怀愁绪。

4.写作特点

(1)纯用白描手法。

这首词不用典故,不

加藻饰,完全用白描手法,却极出色地表达他这样一个特殊人物的特殊感情,真挚而哀伤,极富艺术感染力。

如“春花秋月何时了”纯属白描,从中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绝望。

“小楼昨夜又东风”,不加任何修饰,却把他在小楼中生不如死

的煎熬表达得淋漓尽致。

(2)比喻贴切生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比喻愁的千古名句。

它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愁思用滚滚东流的满江春水作比,使愁思变得形象可感,生动真切。

愁思之多,如茫茫春水;愁思之长,如春水奔流,永不停息。

 

《虞美人(李煜)课件》出自:

/42101.html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