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0331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学案 北师大版.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北师大版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的作用。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概况

1.背景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2)胡佛政府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

(3)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2.含义:

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

3.主要内容:

复兴萧条的经济,救济、安置失业者和贫民,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4.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于复兴,第二阶段(1935~1939年)着重于改革,而救济则贯穿于两个阶段的始终。

[图解识记]

罗斯福新政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第一阶段:

旨在挽救银行危机、复兴农工商业、救济失业工人。

(1)财政金融

①通过《紧急银行法》,对全国银行进行整顿,并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以恢复银行信誉。

②取消金本位制,让美元贬值,实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

(2)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管理局,通过提供政府补贴、价格支持和信贷优惠等措施,销毁滞销的大量农产品,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3)工业: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指导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还调整劳资关系,以缓和劳资矛盾。

(4)社会救济:

实行以工代赈为主,政府直接救济为辅的政策,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2.第二阶段:

通过《社会保障法案》逐步引导美国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

3.作用

(1)实质:

在保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前提下,由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2)作用: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低谷;改善了工农的处境,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进行改革,缓和了阶级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思维点拨]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

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2)新的特点:

新政避免采用公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1.原因

(1)必然性:

资本主义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资产阶级盲目生产,使社会经济陷于混乱。

(2)可能性:

罗斯福抛弃“自由放任”政策。

2.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3.实质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的经济制度进行局部的改造和调整。

4.影响

(1)对美国: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进一步结合起来,开始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

(2)对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的经济调整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效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思维点拨]

罗斯福新政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模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而且还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和美国共产党的革命,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主题一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史料一 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

史料二 ……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

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史料三

图一 等待领取救济图二 田纳西河

食品的人群  水利工程

[史料解读]

史料一说明政府调节工业问题,要求企业公平竞争。

史料二说明农业危机严重,农民濒临破产。

史料三表明美国通过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两种方式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体现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其目的又是什么?

(2)为缓解史料二的问题,美国当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二与图一相比,在社会救济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这对缓和危机将产生怎样的作用?

提示 

(1)内容: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目的:

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2)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3)不同:

以工代赈(或图一直接、图二间接)。

作用: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或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史论总结]

对罗斯福新政的“新”的认识

(1)新的理论和政策:

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或借鉴。

(4)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主题二 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史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俄国学者指出:

“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史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史料解读]

史料一指出美国思想体系传统没有变即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变,但是这一传统能够“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获得新生”表明美国制度可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调整。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中俄国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史料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 

(1)史料一认为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2)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美国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史论总结]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及影响

(1)实质: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2)特点:

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来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3)影响

①直接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间接影响:

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增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远影响:

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

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

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

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1.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

“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

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答案 D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所以排除A项;“猜疑”应是针对“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所以B项也不符合题意;C项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相反,新政在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实行的是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只有D项与题干要求相符。

2.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

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

A.优化农村环境     B.给农民提供补贴

C.提供就业机会D.提高农产品价格

答案 D

解析 为了摆脱危机,罗斯福政府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故D项正确。

3.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经济的图片,数据表明(  )

A.新政对克服经济危机起了重大作用

B.新政促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C.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中

D.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与1933年相比,1935年和1939年经济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罗斯福新政对克服经济危机起了积极作用,故A正确;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故B错误;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并不是国家全面管制,故C错误;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D错误。

4.(2016·湖北江汉平原部分重点高中联考)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

“罗斯福新政就像一幢有好多房间的大厦,随时准备欢迎到访的客人,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安全感。

”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

A.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

B.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转提供了成功经验

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

D.在理论上否定了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

答案 B

解析 罗斯福新政从实践上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不是“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故A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罗斯福新政中有许多措施,而这些措施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让其他国家“找到安全感”,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只能缓解经济危机,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借鉴作用,不是在理论上否定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故D项错误。

5.剑桥大学教授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答案 D

解析 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因此说新政的成功也得益于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 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 华盛顿(1933年)8月19日讯 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

——以上资料摘自《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大国崛起·美国》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

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

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

(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

答案 

(1)原因:

此前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不干预经济生活。

目的:

通过改革摆脱经济危机。

(2)来自:

企业主。

措施:

罗斯福将动用国会授予他的权力干预经济,迫使烟煤矿主等企业主们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

(3)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案》;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解析 第

(1)问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目的。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即可获取信息,第二小问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来回答。

第(3)问回答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救济方面的内容。

[基础达标]

1.一位同学在学习完某历史事件后,总结了如下关键词:

“危机重重”“全面调整”“关注民生”“创新模式”。

该事件是(  )

A.“光荣革命”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 C

解析 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经济大危机而实行的,它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关注工人和低收入阶层,创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故C项正确。

2.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

“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

”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提倡“新经济”模式

答案 B

解析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是胡佛政府,故A项错误;罗斯福是在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背景下上任的,面对经济危机,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提倡“新经济”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实行的经济模式,故D项错误。

3.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策。

这里的“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

A.采取改革措施B.加强计划调控

C.实行计划经济D.全面整顿金融

答案 B

解析 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主要体现在恢复工农业生产的措施上,即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来加强计划调控,成立农业调整署来调控市场,B项符合题意。

A、D两项不是“本质”,C项说法明显错误,均可排除。

4.(2016·怀化高一期中)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面对1929年爆发的特大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减少产品供给 增加消费

B.增加消费 减少产品供给

C.增加产品供给 减少消费

D.减少消费 增加产品供给

答案 A

解析 由于工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为缓解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新政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是减少产品供给;兴办公共工程能起到以工代赈的效果,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刺激消费,故A项符合题意。

5.1933年,美国在西部和西南部毁掉了1000万英亩的棉田。

这种做法有利于(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C.稳定农产品价格

D.增加就业

答案 C

解析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提高农产品价格,罗斯福政府只得采取调节农业生产,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的措施,故C与题意相符。

6.美国政府1933年成立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

其直接目的是(  )

A.复兴工业B.稳定物价

C.扩大出口D.增加就业

答案 D

解析 1933年是罗斯福新政的开局之年,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克服危机,材料中突出兴办公共工程,招收失业工人,可见其直接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

7.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

答案 D

解析 缩减A为农业,突破口B为金融业,增加就业C为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调节劳资关系的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故D项正确。

8.(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

“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A.复兴工业B.整顿银行

C.以工代赈D.调整农业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关键信息“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可知,这与罗斯福推行的“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有关,故选C。

9.《大国崛起》有这样的表述: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建立市场经济B.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拓展海外市场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10.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起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

这主要是指新政(  )

A.消除了阶级矛盾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D.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答案 B

解析 罗斯福通过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推行“以工代赈”等措施增加就业,提供社会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

[能力提升]

1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

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

这种经营方式(  )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答案 D

解析 罗斯福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本身是加强对企业的干预而不是放弃干预,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仍然是国有公司,B项错误;这一法案的实施不是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是加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错误。

12.“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

……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

A.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

B.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

C.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D.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答案 C

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根据材料信息“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说明材料主张继续推行自由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表明主张加强国家的作用,故B项错误;“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故C项正确。

13.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

其依据是罗斯福(  )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

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答案 A

解析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调其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的本质,“开拓者和革命者”强调其措施的创新性与建设性。

B项未能体现其创新性,C、D两项均认为罗斯福背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史实。

只有A项正确评价了罗斯福及其新政。

14.罗斯福说:

“在美国,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

客观地说,正是新政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

”这说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A.以国有制取代私有制

B.强化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可知,罗新福新政的实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

B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A、D与史实不符。

故答案为C。

15.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这段话表明(  )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问题是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A、B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俄国(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材料二 (波士顿市市长带领10万名儿童在广场上宣誓)我要做一个美国的好公民,保证为全国复兴运动尽自己的一份义务,买东西只在蓝鹰商店里买……我决心帮助罗斯福总统,让美国重新过上好日子!

材料三 亲爱的总统先生(罗斯福):

……您派来的人找到了我们家,我们便同他一道去了银行,银行答应押款可以慢一点还。

……(被人拿走的)这些家具,您派来的那人也帮我们弄回来了。

像您这样的总统,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以上材料摘自《光荣与梦想》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面临什么重大问题?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誓言中的“蓝鹰商店”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重大措施的实施?

(3)据材料三,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什么直接效果?

(4)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和实质。

答案 

(1)经济危机。

(2)措施:

复兴工业生产(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3)直接效果:

解决了美国人民的现实困难(提高生活水平)。

(4)目的:

克服经济危机。

实质: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干预。

解析 第

(1)题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与就业压力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第

(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蓝鹰运动”是复兴工业生产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第(3)题抓住材料中帮助解决美国人民生活中的现实困难概括;第(4)题应注意抓住材料二、三体现的社会现实现象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