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0212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docx

四川省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第六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思路和要求,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两区三带”农业布局,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建设农民新村。

到201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成为重庆等都市绿色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和川东渝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十九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生猪、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和蚕桑、水产两大特色产业,促进优势产业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稳定粮油生产。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油生产安全。

到2015年,全县粮油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总产量达到38万吨。

规模发展生猪产业。

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和适度规模养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建立健全防疫检疫、良繁、信息交易和配套服务等为主的生猪八大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造省道304沿线生猪养殖示范带。

到2015年,生猪出栏超过148万头,畜牧业产值达70亿元,实现畜牧业大县向畜牧经济强县跨越。

加快发展蔬菜产业。

瞄准重庆消费市场,按照“一江两路”发展布局,着力打造嘉陵江沿岸和省道304沿线蔬菜产业带,积极发展精品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成为重庆等大中城市蔬菜供应基地。

到2015年,建成100个蔬菜产业村,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产量分别达到32万亩、60万吨。

积极发展蚕桑产业。

推进栽桑养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重点打造河东蚕桑产业带,推进蚕桑特色村建设,切实抓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到2015年,新(改)建桑园5万亩,建成100个蚕桑特色村,蚕桑产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

稳步发展水产产业。

重点打造龙女湖、太极湖渔业休闲园区和生产园区,积极推广名优特新水产养殖和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渔业。

到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3.5万吨、5亿元,力争建成四川水产强县、西部渔业大县。

第二十节着力打造两大示范区

着力打造河东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河西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打造河东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白坪乡和飞龙镇为核心,以设施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精品蔬菜种植、生猪养殖、蚕桑养殖,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

到2015年,力争示范区建成面积达到13万亩,建设成为川东北现代农业的样板区。

打造河西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

重点在国道212线、省道304线河西段的烈面、万善、万隆等乡镇大力发展以水果、蔬菜、食用菌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着力提高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

到2015年,力争示范区建成面积达到10万亩,成为全县特色效益农业的集聚区。

第二十一节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着力引进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和延伸“饲料生产-原种繁育-生猪养殖-肉食品加工销售”、“蔬菜生产-加工-贮藏保鲜-销售配送”、“密植化栽桑-工厂化养蚕-自动化缫丝-丝绸印染”、“粮食购销-加工-储备”等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到2015年,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户以上,农副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20亿元。

第二十二节打造优质武胜农业品牌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武胜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到2015年,全县省级农业品牌达到20个,国家级农业品牌达到5个。

第二十三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引导农民集中规模流转土地,支持农民和业主以租赁、转包、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单产量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直接收入。

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和工业发展方向,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转变,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第二十四节加快农民新村建设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两进村、两入户”为核心,加快推进新村建设步伐。

实施全县新村建设规划,优化新村布局,体现地域特色。

逐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城市均衡发展。

采取拆旧建新、整体改造等形式,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业主开发等模式,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片新村建设,并逐步向全县范围拓展。

到2015年,建成农民新村200个。

专栏7:

农业主导重大项目

农业园区及产业:

6个乡镇建13万亩现代农业区,主要内容为建精品果树区、种植区、生猪养殖区、蚕桑养殖区、水产养殖区;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建年产饲料或肥料4万吨;优质猪良繁体系建设,新建年产800头优质种猪的祖代猪场1个,30个100头以上的父母代扩繁场;川东仔猪交易中心建设,征地50亩,新建10个交易市场,一座信息中心大楼,30个乡镇交易信息查询管理室。

农业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新农村建设:

飞龙镇、白坪乡、鸣钟乡、猛山乡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及标准农田建设;飞龙、白坪、鸣钟、猛山、旧县、街子、华封、宝箴塞、胜利等基本口粮田建设;贫困村新村扶贫;全县31个乡镇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及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第七章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

“十二五”期间,按照强化县城极核,切实打造“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四级现代城镇体系,构建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2015年,建成嘉陵江人文生态宜居城,形成中等城市雏形。

第二十五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着力打造“一心四带五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

“一心”即以县城为极核,强化以沿口镇为核心的中心城市建设。

“四带”即东西走向的省道“304线”一条横轴发展带,以及南北走向的“南渝高速”、“国道212线及兰渝铁路”、嘉陵江沿岸三条纵轴发展带。

“五组团”即五个二级重点镇(组团),包括南部的街子-中心组团,东部的白坪-飞龙组团和乐善镇,西部的烈面镇和万善镇。

第二十六节着力提升县城中心城市能级

优化布局,拓展城市空间。

按照县城“东部优化、向南、向北组团式拓展”思路,以嘉陵江为纽带,形成“一城三组团”格局,“老城区中心组团”重点在优化城市建成区和城南开发区,深入研究科学开发沿口古镇,形成全县政治、经济、居住、商贸和文化中心。

城北武胜中学片区规划为老城区中心组团拓展区,积极布局城市文体设施。

“龙女湖副中心组团”规划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商务、居住、配套公建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区;“半岛新区副中心组团”,加强生态涵养和保护,建设植物园,预留打造城市绿心,积极开展城市开发建设的前期研究及启动工作。

靓化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提升“风情嘉陵江,西部啤酒城”城市名片影响力,打造川东北山水园林精品城市、优秀省级园林城市。

注重城市空间科学发展,保护保持山体轮廓线的连续性,定位城市色彩,突出城市风格,打造“一江两岸”滨水活动空间,建设广场及滨江特色建筑。

规划建设标志性和功能性建筑,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立足自然禀赋,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第二十七节强化重点镇功能布局

突出打造重点镇特色功能。

街子-中心组团发展成全县未来工业发展的中心地,打造成双临战略的先导区、产城协调的新市镇、城乡统筹的试验田和合作共建的工业城。

白坪-飞龙组团发展成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成为现代农业集中布局区;乐善镇发展成农贸、农产品加工及旅游为主的商贸型城镇;烈面镇发展成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万善镇发展成农产品贸易、大宗商品运输为主的商贸型城镇;加快完善五大重点镇(组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

加快形成城镇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专栏8:

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

城市靓化工程:

保护开发沿口古镇、老城中心组团改造、中心商圈改造、休闲广场建设、城市公园、叶家山森林公园、城市副中心组团城市绿化、重点场镇绿化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配套建设龙女湖副中心组团、半岛新区副中心组团和机电制造园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新建永寿寺污水处理厂,新建3处以上配气站。

改造老城城镇供水管网和扩建老城污水处理厂。

新建武胜二水厂和垃圾处理场。

建设重点乡镇污水及垃圾处理10处。

农房农村危房改造和风貌改造。

城市交通工程:

老城区中心组团至龙女湖副中心组团、半岛新区副中心组团和机电制造园快速干道、龙女湖副中心组团的滨江路、龙女大道、人民北路延伸段、白滩大道、东环路滨江路北段、祥升大道延伸段。

第八章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功能

抓住推进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建设契机,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完善网络、健全功能,大力实施“五畅工程”(即路畅、水畅、电畅、讯畅、物畅),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十八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国家和省级铁路、公路体系建设为依托,以打通出口、建设枢纽、形成骨架、联成网络为目标,加快推进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1小时重庆主城”、“半小时周边”、“半小时武胜”内外通达要求,形成合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武胜对外交通能力。

在公路方面,以骨架公路、联网公路、加密公路建设为重点,形成主骨架公路网和镇际联网公路体系。

全面推进村社公路网络建设,打通乡村断头路。

完善与各级公路配套的场站建设。

加快川渝对接交通项目建设,提高与县外联网的能力。

到2015年,完成公路建设里程1132公里,同时加强公路管理养护,提高通行能力。

在铁路方面,确保过境铁路建设和维护的无障碍推进,大力支持完成兰渝铁路、渝南城际铁路、遂广黔城际铁路及相关场站建设任务。

在水运方面,对境内嘉陵江进行航道整治和配套码头建设,整体加快港航建设进度,切实提高通航能力。

专栏9: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铁路:

兰渝铁路武胜段,20.19公里铁路;渝南城际铁路武胜段,25公里铁路;遂广黔城际铁路武胜段,40公里铁路;新建万善火车站。

公路:

武胜县广潼成高速公路,28公里公路及附属设施;武胜县川渝对接干线公路改建,174.53公里公路及附属设施;武胜县川渝对接乡村级公路,910公里公路及附属设施;武胜县农村公路,1397.6公里公路及附属设施;武胜县桥梁建设及公路维修工程,新建桥梁26座1693米、危桥改造27座1775米、渡改桥8座694米和422.7公里公路的安全防护工程,大中修公路路基、路面150公里。

水运:

嘉陵江航道整治78.7公里、武胜县建立沿口1000吨级及华封石梯坎、石洞滩、跃进门、唐家大山5个综合类码头、新建8个客货码头。

第二十九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城乡饮水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城镇饮用水供给能力和水质,着力解决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一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的改、扩建,增强基本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能力。

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水利改革,累计解决20余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

专栏10:

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水库:

新建扩建水库项目,将小

(一)型水库红星水库扩建为中型水库;新建深沟、胜天等2座小

(一)型水库和纪家沟、汤家湾、马家岩、龙井湾、卧牛石、冉家沟、楼房沟、刁家岩、张家沟、秦家潢等10座小

(二)型水库;英雄、丰收、芦茅沟、神仙洞、肖家沟、四方岩、干龙湾等7座小

(二)型水库扩建为小

(一)型水库。

防洪:

嘉陵江武胜段堤防工程,堤防、护岸总长8500米;升钟二期武胜灌区,新修武胜支渠37.3千米,斗渠10条,农渠68条总长348.7千米,中型囤蓄水库一座,灌溉面积19.62万亩,解决16个乡镇27万人用水问题;亭子口武胜灌区工程,左右渠系及充囤水库一座(中型),设计灌面20.1万亩;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长滩寺、兴隆、走马三条河流堤防护岸治理。

饮水安全:

解决人饮50.86万人工程。

第三十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能源开发和保障力度,完善能源输送网络。

在电力方面,在加快重点电力项目推进的同时,加快完善骨架电网,改造农村电网,逐步完善城乡输配电网。

配合城市和产业发展需求,扩容并新建一批变电站,建立以220kV电网为输送电力的主干、110kV电网为配送基础的网络结构。

在燃气方面,提高天然气供给能力,以增加供气指标,扩大供气区域为目标,全面实现城区、部分集镇管道供气,完善乡村液化气供应网络。

合理布局储配站、配气站、CNG清洁能源加气站和液化气供应点,结合道路建设和新区开发,搞好输气管网的配套建设。

进一步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专栏11:

能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核电:

装机容量99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及配套设施。

水电:

武胜县东西关电厂扩能,7万千瓦小时水电站建设。

生物质发电:

武胜县生物质能直燃发电,2×75t/h中温次高压生物质能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1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生产线建设。

天然气:

武胜县宁夏(中卫)至贵州(贵阳)天然气联络线工程武胜段。

电力设施: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园、街子工业园、沿口镇、华封镇110KV变电站建设。

第三十一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以下一代互联网、宽带、物联网、应急通信体系为重点,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促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继续建设光纤骨干传输网、宽带综合接入网,提升网络整体水平。

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十二五”末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无线网络系统,实现通信普遍服务,数字电视实现全覆盖,实现政府、城乡社区服务、教育、企业、交通等信息资源共享。

专栏12:

信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

数字无线、有线电视广播及数字节目。

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校园网80个,购置电脑5000台,多媒体教学设备200套。

武胜县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在各乡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工作点。

县级建机房5个,设备5套,光纤5条;乡镇一级需要的光纤、专用电脑。

网吧管理系统:

在县城和重点乡镇网吧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所有网吧安装身份证扫描系统和绿色过滤软。

第三十二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改造及建设要上新的更高台阶,重点镇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取得突破,一般乡镇市政基础设施要合理规划并积极启动建设。

在总体上全力强化支撑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城市桥涵、城市供水、城市排水与防洪、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城市消防、城市道路照明等重点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现代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专栏13:

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园区基础设施:

武胜县机电制造园基础设施;武胜县物流仓储园基础设施。

供水:

武胜县二水厂工程,新建一座10万吨/日水厂和配套管网及附属设施。

供气:

配气、储气站项目,龙女湖半岛配气站建设。

生活污水截污干管改造:

改建污水管25km。

环境治理:

武胜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扩建2万吨/日污水处理系统一套;永寿寺污水处理厂工程,新建3万吨/日污水处理系统一套;县城及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饮用水源保护,场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养殖污染治理。

广场绿化:

武胜县龙女湖公园广场24.26公顷生态广场建设,白鹤观及大桥头休闲广场项目,50000m2广场及道路、景观、生态、绿化、配套设施建设;叶家山森林公园项目,60000m2,景观、道路、配套设施建设等。

第九章切实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动科技,健全医疗卫生体系,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构建和谐武胜。

第三十三节努力扩大就业

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实施积极有效的就业引导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就业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中合理分配。

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以及县外转移就业。

鼓励有创业基础的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当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十二五”期间,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万人左右。

第三十四节完善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重点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并做实个人帐户,继续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做到应保尽保。

完善城乡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健全低收入群体临时救助制度。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做好扶贫开发,推动贫困村和贫困户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第三十五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的机会公平和效果公平。

推进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建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中专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为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型人才支撑。

建成特殊教育学校,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

第三十六节积极推动科技事业

全面贯彻国家科技方针政策,加大科技投入,确保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用于科技投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拓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广度和深度,发挥科技在工业、农业、社会事业领域中的强大支撑和引领作用。

支持引进和开发核心关键技术,发展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引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特色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

拓展社会事业领域科技渗透能力,加强软科学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十七节健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难题,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巩固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地位,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强化生殖健康服务,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

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

第三十八节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

以丰富全县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为导向,加快建设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实施小康文化示范乡镇和新农村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建设。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适度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完成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馆、体育场以及休闲文化广场等重点文体设施的改造与建设。

第三十九节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

充分利用“省直管县”试点机遇,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新路径,提高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

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初步建立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引导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日常预防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强化政府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专栏14:

社会发展重大项目

教育设施: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西部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幼儿园建设工程新(改扩)建,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设施新建,城南新区小学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新建,武胜中学扩建,特殊教育学校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新建,烈面镇第二小学新建等

文体设施:

县体育中心新建,县文化三馆新建,县档案馆迁建,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项目等

医疗卫生:

县人民医院业务用房扩建,县老年医疗康复托管中心新建,沿口镇、城南、赛马镇、烈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飞龙、中心卫生院医技楼改扩建,县精神病专科医院改扩建,县卫生执法大队业务用房新建,县人民医院养老康复中心新建,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新建等

其他:

县计生局办公业务用房改扩建,村级计生业务用房改建等

第十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资源节约,发展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十节推进生态建设

加强全县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切实防止境内嘉陵江、长滩寺河等河流及主要水源污染,加大水库、干渠、集中供水站等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力度,确保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安全。

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推进“森林武胜”建设,切实提高生态建设与管理水平。

第四十一节加强环境保护

切实推进环境保护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的工作模式转变,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稳步提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有效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农药污染。

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及各类旅游景点水、大气及垃圾污染防治。

强化医用放射源的环境管理,积极防治电磁辐射污染。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第四十二节强化资源节约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的方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探索资源集约节约和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及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工业及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加强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快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

普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

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一批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20%。

第四十三节发展绿色与低碳经济

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进一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

加快技术引进与创新,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体系。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水、核能等清洁能源,继续切实推广农村沼气等生物质能的使用。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等综合利用措施,开辟工业利用秸秆新途径。

加快发展林业经济,扩大人工造林规模和质量。

加大绿色投资,扩大政府绿色采购,引导绿色消费。

专栏15:

生态环保重大项目

生态建设:

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土地沙化治理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叶家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龙女湖山林生态维护工程等;

环境保护:

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10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城市生活污水截污干管改造,乡镇卫生院、工商企业等单位污水处理设施改扩建工程,县城及重点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等。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第四十四节保持投资增长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实现投资规模较快增长和投资效率持续提高,有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提档升级,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健全投融资体系。

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商业化、投资决策程序化、项目管理专业化、政府调控透明化、中介服务社会化的新型投融资体系。

改善投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