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9920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docx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

三江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院(系)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起讫日期

 

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较快增长。

作为重要贸易方式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也逐步发展起来。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江苏省来讲,加工贸易一直是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江苏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但是,在经济转型的新的发展阶段,江苏省加工贸易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简要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对江苏省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方向和对策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江苏;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对策

Jiangsuof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eoftheprocessingtrade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China'srapideconomicdevelopment,foreigntradehasalsomaderapidgrowth.AsimportanttradingprocessingtradeinChinahasgraduallydeveloped.AsJiangsuProvince,thelargestprovinceofthenationaleconomyintermsofprocessingtradehasbeenanimportantpartofforeigntradeandanimportantwayofutilizingforeigncapital,hasbecomethemaindrivingforceoftheJiangsuForeignTradeandEconomicsustainedandrapiddevelopment.However,inthenewstageofdevelopmentofeconomicrestructuring,theprocessingtradeinJiangsuProvinceisfacing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Inthispaper,abriefanalysisofthestatusandcharacteristicsofJiangsuProvince,thedevelopmentofprocessingtrade,furtherelaboratedthefavorableconditionsandconstraints,JiangsuProvince,theupgradingofprocessingtrade,throughtheanalysisoftheabovefactors,thedirectionofindustrialupgradingofprocessingtradeinJiangsuProvinceandCountermeasuresthecorresponding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Jiangsu;ProcessingTrade;IndustrialUpgrading;Countermeasures

第一章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也在不断加快,跨国公司直接对外投资也在大幅度增加,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产业内部工序细分为特征的全球垂直分工体系,并促进了中间品贸易的繁荣。

这样,加工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加工贸易是从国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零部件,从国内进口加工装配,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市场的一种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贸易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江苏省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政策优势,使加工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全省加工贸易继续保持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强势拉动的格局。

第二章江苏加工贸易概况

2.1江苏加工贸易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规定,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江苏是国内首批对外开放的省份、加工贸易的规模以及数量都发展较快。

江苏的加工贸易已经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1年江苏省外贸进出口首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5397.6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5.9%。

其中出口3126.2亿美元,进口2271.4亿美元,累计实现贸易顺差854.8亿美元,增长13.5%。

从贸易类型上来看,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较低,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

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2661.9亿美元,增长5.5%;一般贸易进出口2143.3亿美元,增长29.5%。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529.3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1132.6亿美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051家,新批协议外资416.5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51.2亿美元,增长14.7%;这又为加工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加快、劳动成本的上升等使得劳动密集型的制造类行业竞争力难以延续,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江苏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而带来的诸多挑战也是机遇,它可以促使我省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和升级。

所以,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并准确把握江苏加工贸易发展的机遇和条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政策以及创新性的管理方式,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加工贸易的效益和质量上来,从而引导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江苏省在近30年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软环境还是硬环境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配套能力的增强使得产业规模效益日渐明显。

目前,江苏省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为主要内容的加工贸易产业链相继形成,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逐渐加深。

2.2江苏加工贸易的特点

江苏省作为全国加工贸易的领头羊,其加工贸易呈现如下特点:

2.2.1来料加工增长迅速,商品结构集中度高

近年来,江苏省来料加工贸易呈现高增长的态势。

2010年,江苏来料加工出口326.7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同比增长82.6%,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23%;来料加工进口348.5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口的28%。

进料加工出口8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3%;进口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22.8%。

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包括机电产品、以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及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家具及其零件、液晶显示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手机零件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江苏省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机电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在来料加工主要出口商品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设备的零附件等,累计出口159.6亿美元,占来料加工出口的62.1%。

主要进口商品有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液晶装置及零附件等,累计进口182.7亿美元,占来料加工进口的74.2%。

2.2.2私营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增势强劲

截止到2011年,全省共有13258家企业从事加工贸易,比上年增加1957家。

内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外资企业增量较大。

全省加工贸易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有315家,比上年增加36家,累计出口额965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70.3%;加工贸易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有193家,比上年增加31家,累计出口588.6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的71.7%。

2.2.3主要贸易伙伴相对集中

2005年之前,日本一直是江苏加工贸易的第一贸易伙伴,随着江苏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2005年之后欧盟取代了日本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第一贸易伙伴。

日本、美国、台湾省、韩国名列贸易区域经济易伙伴前5位。

同时,台湾省继续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第一来源地,进口164.1亿美元,同比增长17.7%。

而韩国已取代日本成为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口第二来源地,进口160.1美元,同比增长75.5%。

可以说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市场还是比较集中的。

2.3江苏加工贸易对经济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加工贸易从无到有快速增长,现在已经成为江苏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为促进江苏开放型经济腾飞,实现“两个率先”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10年,江苏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26.9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占进出口总值的54.3%。

加工贸易对江苏GDP的贡献率是15.5%,江苏2010年的GDP是40903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6446亿元,在增长的6446亿元当中有15.5%是由加工贸易增长产生的。

江苏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江苏对外贸易大省的地位。

随着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江苏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稳步提升,1995年江苏外贸占全国的比重仅为5.8%,到2003年已经达到13.4%,这一年江苏首次踏上全国第二大外贸大省的台阶,此后江苏外贸稳居全国第二,所占比重从2005年开始连续6年超过15%。

加工贸易是江苏成为对外贸易大省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2010年,江苏共有加工贸易经营企业8549家,占全国总数的6.8%,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全国的21.8%,说明江苏加工贸易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层次是比较高的。

江苏加工贸易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保障民生、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江苏加工贸易解决的就业人口近300万,约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O%,近年来新增就业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

一些大型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较多,如位于如皋的熔盛重工拥有员工1.2万人,乐金显示(南京)有限公司的员工数约1.3万人。

目前,江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就业人数超过2O万,仅苏州综合保税区的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就业人数就达到3万人。

加工贸易对缓解就业压力、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产业工人、提升了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城镇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的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差额逐渐增加,说明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意味着加工贸易从纯粹的组装工序开始介入部分中间品的生产,出现了产业内工序的升级,从而带来产业升级。

3.1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家及时调整了相关加工贸易政策,新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对于将来鼓励的外商所从事的产业进行细化,明确准备吸引的具体生产环节。

制定科技含量不等的特定生产工序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加工贸易产品、零部件的税收予以优惠。

这些都为江苏省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3.2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之初,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来自港、澳、台地区,从事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10年,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700多亿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50%以上,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74%。

加工贸易出口中,计算机、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使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档次大大提高,而且使江苏省的出口产品结构大大改善。

目前,苏州地区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以电子信息产品为龙头的生产、出口加工基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其附件类、微电子及电子元器件类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在全国已占相当份额。

可以看出此时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经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些也说明了江苏省的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获得了优化,产业升级现象比较明显。

3.3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加深

江苏省在加工贸易发展,多数城市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实行产业差别化发展,形成错位竞争。

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加强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团地建设,建成功能明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和出口加工贸易基地,形成产业关联度高、同类产业高度集聚的产业布局结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并以此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3.4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层次进一步提高

随着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还体现在产业内的工序提升,因此,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成为判断产业升级的指标,江苏省的贸易增值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64%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的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江苏省产业的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全国的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

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

相反,已有1/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已经开始了摆脱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单位。

第四章江苏加工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仅需要认识上的统一和行政大力推动,还取决于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国内外环境、企业状况等主客观因素,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江苏来看,下一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4.1政策层面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政策针对性问题。

如国内税收政策尚不能实现对加工贸易业务中国产料件的足额退税;来料加工所用的国产料件不予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不能视同出口予以退税,导致企业采购国产料件的动力不足,缩短了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

又如,我国现行政策未对加工贸易技术水平进行甄别,而是将简单工艺加工贸易和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加工贸易不加区别地给予优惠,不利于加工贸易向延伸产业链、提高增值率和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政策执行精准度问题。

如在执行加工贸易产业政策时,对于某项产业或产品是否属于国家鼓励目录范围,管理部门之间有时存在争议,往往导致政策目标难以切实实现。

第三是传统管理思维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主要围绕有形物质展开,要求经营企业须具备相应生产能力。

在这种看似合理观点支撑下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不适应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发展趋势,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例如,目前在苏南地区已成领军之势的IT、IC产业,对其产业链上游的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产业的扶持力度不足。

4.2体制机制层面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经济保增长的刚性要求与转型升级可能暂时放缓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

如“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年均增长要保持10%左右,而转型升级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造成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放缓,从而影响总体经济增长和各地方政府考核目标的实现。

其次是各部门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目标的理解、对转型升级的期望和需求不尽一致。

加工贸易涉及的管理部门很多,在转型升级工作中,如何统一各部门认识,出台符合各方面要求的统一配套的促进措施,用一个声音说话,应该说有很大难度。

第三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发展竞争。

省内个别地方的招商引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降低加工贸易准入门槛的情况,以低成本、低价格维持竞争优势,加工贸易企业的增值空间被大大压缩。

4.3国内外环境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必须的配套行业和资源不足。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大量融资、高科技人才和高效率的管理,但目前这些都还不是江苏省的优势。

同时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配套能力还不是很强。

从2010年江苏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情况看,结转金额473.7亿美元占全年加工贸易总值2526.9亿美元的18.7%,且结转主要限于辅助性工序、通用元器件、包装材料、辅料等,核心产品配套较少。

其次是劳动力就业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形成的压力。

据人社部分析,今后五年全国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1300多万。

供过于求的状况决定了吸收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可能仍要成为我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发展以后,预计会释放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增加整个社会就业压力。

第三是国际大环境制约。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低附加值产业的转出,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也要取决于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等因素,我们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受制于人的多,市场占有不稳固,稍有不慎,可能出现“腾笼换鸟”中的笼腾空了,但鸟也飞走了的现象。

4.4加工贸易水平的制约

江苏省的加工贸易大部分属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的低层次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企业不具备真正的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只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零部件。

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增值率低。

根据统计,江苏省加工收益的80%属于国外产值的转移。

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江苏省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弱。

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江苏省绝大部分加工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承接的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属于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加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同时,真正高、精、尖的加工能力却严重不足,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

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更是严重依赖进口。

料件本地采购比例偏低。

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既不使用国内原材料,也不存在对其他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而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的加工基地。

4.5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

首先,江苏加工贸易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2010年江苏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中,外资占94.5%的份额,81.6%为独资企业。

外资控制着技术开发、品牌管理、国际营销等核心领域,有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全球战略,政府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缺乏主导权。

其次是转移升级带来的阵痛造成企业主动升级的动力不足。

广东省在动员小企业、来料加工企业转型时,劝说企业要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但效果不明显,相当部分的企业仍延续多年来接订单加工的经营模式。

江苏情况虽然好于广东,但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还是会有一定的震动,企业自身进行转移升级的原动力不够。

第三是江苏加工贸易企业对先进技术的转化吸收能力不够。

2010年江苏出口笔记本电脑19383.8万台,价值953.3亿美元,但这些笔记本电脑几乎全是加工贸易贴牌组装生产,企业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研发设计、特殊材料、关键部件及产品销售均严重依赖外方。

 

第五章实例分析江苏电子产业的转型升级

5.1江苏电子产业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435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20.8%,占全国比重近1/4,其中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262亿元。

产品出口7504亿元,占行业的52.3%。

外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8.1%。

部分产品形成明显优势,江苏省生产的12项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列世界第一,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43.1%,电力管理软件占全国的50%。

集群发展特色鲜明,沿沪宁线电子信息产业带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80%以上,形成了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现代通信、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

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下滑,销售收入增速下降,利用外资明显减少,电子信息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产业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

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

软硬件比例不协调,基础软件和软件技术服务比重偏小,软件外包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是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和大尺寸液晶面板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拥有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较少,自有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三是吸引和发挥人才作用的有效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缺少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

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

以国内需求支撑产业增长的机制还不健全。

5.2江苏电子产业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

5.2.1完善产业政策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根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进度要求,研究制定进一步鼓励软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数字电视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依托重大投资项目采购国产电子信息产品。

提供用地保障,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提高用地计划“点供”比例,引导产业向园区、基地集中。

落实环保要求,组织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和节能减排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企业,对重点信息产业类项目排污指标实行“点供”,提高环评审批效率。

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开展排污权有偿分配和交易试点,争取在全省推广。

5.2.2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支持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国家支持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以贷款贴息、研发和产业化补助、政府采购、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用足用好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退税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5.2.3鼓励兼并重组

促进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拓展产业链,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建设成为百亿元级行业龙头企业。

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拥有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核心专利、人才团队和营销渠道的海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鼓励金融机构对电子信息企业重组给予支持。

5.2.4提升国际化水平

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营销网络。

在扩大引进外资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积极推进电子口岸系统(EDI)建设,降低商务成本。

鼓励境内研发机构和企业与跨国公司加强合作,促进外商投资技术外溢。

落实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软件外包企业加快发展。

第六章江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对策

6.1政府要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首先,政府要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长期规划,有效确保转型升级有序推进。

从国家层面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分阶段、按步骤加以推进和实施。

特别是要结合“十二五”规划,明确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确定准入门槛,坚决抵制有长期负面影响的投资、生产和服务性活动,淘汰落后产能。

中长期规划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各相关部门间的联系配合机制。

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和考核评价,确保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其次,要改革财税政策,吸引更多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生产环节。

在限制来料加工的过程中,建议提请国家相关部委核准对来料加工所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