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9431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计划.docx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计划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

了解它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

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

况且,人们已经很少手工制作扇形统计图了,利用计算机画出扇形统计图,既方便又准确,而且十分美观。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第1课时例1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并利用图中的百分数

第2课时例2比较三种统计图,了解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各自的特点;能根据要呈现的数据内容,选择适宜的统计图

第3课时练习

 

课题:

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及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结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上课时间

3.2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扇形统计图,了解生活中扇形统计图的实际用途。

学习内容及安排

一、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1页。

试着完成以下作业,相信你一定行!

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

表示山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表示平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那么18.8﹪表示什么呢?

()26.0﹪,9.9﹪又表示什么呢?

(请你说一说)

12.0﹪是怎么得来的()18.8﹪,33.3﹪呢?

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山地的面积是()万平方千米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

教师评价

☆☆☆☆☆☆☆☆☆☆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汇报学习单

1.全班交流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2.依次讨论知识链接里剩下的问题,重点最后一题“这些百分比能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来吗?

3.依次讨论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重点讨论第4题“12.0﹪是怎么得来的()18.8﹪,33.3﹪呢?

”这道题其实和第3题的意思差不多,实则都是问百分数的意义,上一道题题意比较明确,这个地方如果学生不理解可适当提醒。

4.最后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不局限于小组汇报,可以全班讨论,尽量让孩子说完整、全面。

二、巩固练习。

1.引导完成“练一练”

观察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有什么想法?

在班级进行交流。

2.练习一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

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3.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行估计。

4.练习一第3题

根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5.再次出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读出什么?

今后你会怎么去做?

三、评价延伸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哪些疑问?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吗?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记:

 

课题:

选择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一的第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实例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统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信息的整理。

2.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灵活分析和应用。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上课时间

3.3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进一步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现实意义。

学习内容及安排

1.我们一起认识了扇形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

我们以前还认识过什么统计图,它们又各有什么优势?

2.数学活动(小组辨论):

主题:

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谁好?

内容:

(家)资料搜集;团队组建

(校)组间辨论

(课)两组展示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

教师评价

☆☆☆☆☆☆☆☆☆☆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一、学习新课

1.出示例2的三幅统计图。

(1)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统计图。

观察每一张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张统计图能一眼看到哪些信息?

(2)要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选择哪一张统计图最合适?

为什么?

要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书的变化情况,选择哪一张统计图最合适?

为什么?

要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选择哪一张统计图最合适?

为什么?

2.看来选择统计图统计数据确实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那么我们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怎样根据需要来选择统计图呢?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反馈。

(3)小结:

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

要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3.灵活选择

逐个出示问题:

学校要统计各年级的人数,用()图。

要反映各年级人数与全校人数之间的关系用()图。

要反映近10年来学校人数的变化情况用()图。

二、练习巩固

1.完成书上第4页的“练一练”

(1)出示三张统计图。

先说一说各是什么统计图?

说一说每张统计图上能一眼看到什么信息?

(2)出示书上的问题,让学生认真阅读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进行观察?

(3)集体交流,并说一说回答上面的问题分别观察了哪幅统计图?

2.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书上的两组数据,让学生认真阅读数据,说一说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

(2)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

(3)让学生结合统计图进行分析,怎样评价六年级一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合理适时安排其它相前组就辩论话题再次讨论。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完成《补》相关练习

 

观看“柴静拍的雾霾记录片”,搜集2014年南京雾霾天气相关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尝试分析。

板书设计:

课后记:

第三课时:

统计图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练习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练习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类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不同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统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信息的整理。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统计图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书上练习一第7题的调查。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月4日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需要不同的信息,所以在选择统计图时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需要,那么怎样根据需要来选择统计图呢?

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

要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二、完成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

(1)让学生认真阅读题中给出的信息,说一说题中给出的是什么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2)让学生根据书上的问题进行计算,并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完成完成练习一的第6题。

(1)让学生先说一说书上给出的是什么统计图,各能反映怎样的信息?

(2)让学生想一想上面的数据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

然后算一算,画一画。

(3)说一说表示同一组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每一张有什么优势?

3.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

(1)课前让各组选择问题进行调查。

(2)课上让学生拿出调查好的数据。

让学生说一说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应该选择怎样的统计图?

(3)学生制作统计图。

(4)分析统计图。

根据统计结果,你怎样评价我们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

(5)如果要比较不同班级或者不同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怎样开展调查?

学生说一说教师整理。

设计调查问题根据问题搜集数据制成统计图分析统计图

全课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对应的补充练习。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p9~p26页教学内容。

1.第9~10页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第11~14页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与此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15~19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第20~23页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应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第24~26页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与圆柱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计算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4.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教学重点:

1.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圆柱的基本特征。

2.理解求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理解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与圆柱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计算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关键:

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即为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又积累了探索的检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

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道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

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关于几何形体的知识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相关形体的兴趣和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五、课时安排(共10课时)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课时

2.圆柱的表面积…………………………………………………2课时

3.圆柱的体积……………………………………………………3课时

4.圆锥的认识……………………………………………………2课时

5.整理与练习……………………………………………………2课时

 

《圆柱和圆锥》前置性学习单

 教学内容

书P9-10页的例1,练一练,完成练习二1、2两题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能感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通过预习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正确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

上课时间

 3.5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能有初步的纳税意识,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及安排

1.自学课本第9页的例题1

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      )和(      )。

(1)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2)拿出一个圆柱形的实物,看一看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在右边的圆柱图上标出各部分名称,

  

2做好笔记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     ☆☆☆     ☆☆☆☆

组内评价

☆     ☆☆     ☆☆☆     ☆☆☆☆

教师评价

☆     ☆☆     ☆☆☆     ☆☆☆☆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1.交流知识准备时,关注阅读标记。

养成良好的标注习惯。

2.交流例题1

1、拿出一个圆柱形的实物,看一看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在右边的圆柱图上标出各部分名称,

预习9页:

(1)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拿一个圆锥形的实物,观察一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在右边

   的圆锥图中标出圆锥的顶点、高、底面及底面圆心各部分名称。

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贴在笔杆上(如图),快速转动,

 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拿出圆锥形的实物,动手试试看。

 

 

 

 

笔记一:

   圆柱是由两个           和一个       组成的。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        ;围成圆柱的     面

叫做圆柱的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     。

(3)看一看,摸一摸,圆柱有什么特征?

笔记二:

圆柱的底面是           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       ;一个圆柱有       条高。

 

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笔杆上(如下图),快速转动,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笔记三:

   圆锥有    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

从圆锥的    到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3.练一练:

(书P10页)说说下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自上而下自编序号)。

(1)圆柱有(        ),圆锥有(       )

(2)为什么其余物体的形状不是圆柱或圆锥呢?

 

4.动手操作:

自制一个半圆形贴在木棍上,再转转看是什么形状?

1.交流第一题

2.交流第二题,帮助孩子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3.充分的让孩子说一说生活的圆柱体,并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4.请另一小组汇报圆柱的特征并展示转动长方形形成圆柱。

(重点讲清楚圆柱的高,并且明确圆柱有无数条高,并且这些高相等)

5.交流圆锥的特征并展示转动直角三角形形成圆锥。

请一个小组展示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1.练习二的第1题,在书上连 一连。

解释:

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画下了都应该是平面图形。

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圆柱时,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只能是长方形。

同样的,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圆锥时,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只能是三角形。

2.指出下面圆柱或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练习二的第2题

4、按照附页1、2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

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     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

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叫做圆柱的高。

 

 

 

 

 

   

 

第二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书P11~P12页的例2、例3、及P12页的“练一练”。

完成练习二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能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到出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课件

上课时间

3月6日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能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探索出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内容及安排

1.实验:

你能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尽可能粗的圆柱形的纸筒吗?

2.自学例2.

(1)商标纸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2)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3)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         )

3.自学例3.

(1)圆柱除了侧面积外还有几个面?

(2)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怎样计算?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     ☆☆☆     ☆☆☆☆

组内评价

☆     ☆☆     ☆☆☆     ☆☆☆☆

教师评价

☆     ☆☆     ☆☆☆     ☆☆☆☆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新知探究

1.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深化对例2中罐头盒侧面的认识。

出示椰汁罐头,提问:

怎样才能计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

   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然后由曲变直。

  

提问:

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后就是沿着圆柱的什么剪开?

(圆柱的高)电脑再次演示商标纸打开的方法与过程。

(2)探索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提问:

①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②由此,你知道了什么?

(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③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可以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

(3)解决例2中的问题。

出示例2:

一种圆柱形状的罐头,它的底面直径是11厘米,高是15厘米。

侧面有一张商标纸,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谈话:

不把商标纸打开,你能直接计算商标纸的面积吗?

     思考:

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那么知道哪些条件也可以求一个圆柱的侧面积?

小结:

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时,应用已知底面直径(或半径)求周长的方法,先求出底面周长,然后求侧面积就可以了。

(4)反馈练习。

  完成第1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5)小结。

 求圆柱侧面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是最直接的方法。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解决问题1:

圆柱除了侧面外还有2个底面。

出示例3圆柱图,观察直观图,指出侧面和底面的具体位置。

谈话:

下面我们要画圆柱的展开图,画前先算一算:

把右边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

两个底面的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解决问题2:

提问: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揭示:

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2)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提问:

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后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如果学生想到其他方法,只要合理,也让其充分发表意见。

②学生独立计算例2圆柱的表面积,交流时结合直观图说明思考过程。

③反馈练习。

   完成第12页“练一练”第2题。

④提问:

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罐头,独立剪开商标纸,平展在桌上。

  

 

 

学生测量商标纸的长与宽,求商标纸面积。

 

 

 

 

 

 

 

 

 

 

 

 

 

 

 

 

 

 

 

 

 

 

 

 

 

 

 

 

 

 

 

  ①分组讨论。

问题1:

圆柱除了侧面积外还有几个面?

问题2:

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②反馈交流。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画前引导学生注意每个方格边长1厘米,要合理布局。

实物投影交流展示学生作品,电脑随后演示。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1.完成练习二第4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

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铝皮”,就是求圆柱哪个面的面积?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

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6题。

(1)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2)指名报答案,集体订正。

   做一个圆柱形无盖的铁皮水桶,底面直径4分米,高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