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7544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docx

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愿化泥土

一、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

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

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

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

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

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

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巴金这时期的小说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

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

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任总编辑。

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人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

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

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文革”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

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xx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

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二、词语:

吝啬赎(shǘ)罪噩(è)梦薄(bó)待灰烬

词解:

薄待:

不厚道。

三、课文研讨

(一)释题:

巴金的《愿化泥土》写于1983年,当时作者已经进入耄耋maàodié高龄了,可是却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充满对祖国、人民的眷恋。

在文中,巴金以化泥土自期,书写对祖国和人民的恋恋深情。

从抒写怀念童年时期的脚迹、故乡马房的泥土、祖国的土地中表达这样的愿望:

“我永远同你们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

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二)结构:

1、将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其大意:

——第一部分回忆过去的生活片断,抒发了对祖国深刻的眷恋之情。

课文开头以一首歌为楔子,引起了作者对于过去生活的片断回忆。

通过对法国朋友生活的感慨,以及身在异国他乡无时无刻对祖国的思念,抒发了对祖国深刻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主要回忆(六七十年前)少年时代,自己在下层人民中所接受的宝贵教育。

下层百姓那种“人要忠心”、“只要对人有好处,就让大家踏着我走过去”的精神深深镂入了作者心中,成为作者日后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

第三部分正因为有了那种爱国、爱民、甘于奉献的泥土精神,“我”才能接受痛苦并热爱生活。

作者进而讲述了在“文革”面对非人遭遇时,正是因为拥有了那种爱国、爱民、甘于奉献的泥土精神,才能支撑着他严肃认真地面对痛苦,学会了像那些被生活薄待的人那样去热爱生活。

第四部分抒发自己甘为泥土的心愿,表达自己对祖国对人民永恒的爱。

在文末,巴金怀着一颗热烈的赤诚之心,抒发自己甘为泥土的心愿。

这是一个经历过大苦大难的知识分子真诚的表白,呈现了作者一颗纯净、闪光的高洁心灵。

2、巴金的《愿化泥土》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对青少年时代的一些生活片段的回忆,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把握文章思想的基础上,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特色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跟文章结构结合在一起的。

(练习3)

——这篇文章的结构特色是将各个时期与主题相关的横断面,用诗意的笔触串连在一起,从而抒发一个共同的主题:

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甘于奉献自我的牺牲精神。

如文章开头从访问法国朋友而引起的思国之情写起,到年少时成都公馆在下层人民那里所受到的“人要忠心”的教育,都跟泥土的那种眷恋祖国、甘于奉献的情感抒发紧密结合在一起。

写“文革”时期所遭受的厄运,更是从逆境的叙写中书写了泥土精神给自身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总之,作者对祖国人民浓郁的热爱之情无时不弥漫在过去、现在生活之片断的叙写中,构成了和谐的抒情整体。

(三)思想主题

1、“泥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意象,通读全文,说说“泥土”在文中代表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愿化泥土”?

(练习1)

——“泥土”在文中代表的是一种热爱生活、甘为他人奉献的无私精神。

作者一生深深地热爱祖国和受苦的人民,希望自己能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故而甘愿化为牺牲自己、奉献他人的“泥土”。

2、在文中,作者这样写道:

“后来回想,我接触到通过受苦而净化的心灵就是从门房和马房里开始的。

只有在十年动乱的文革期间,我才懂得了通过受苦净化心灵的意义。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看法。

(练习2)

——通过全文阅读,我们不难理解,作者从小便同情生活于门房马房中的底层人民,并在他们淳朴、无私的言谈行为间感受到了热爱生命、甘于奉献的“泥土”精神。

而“文革”十年,非人的磨难与受苦则让作者更深层地领会到了从小所感受到的那种“泥土”精神,并从中汲取了慰藉心灵、拥抱生命的力量。

3、比较阅读(练习4)

——巴金的《愿化泥土》,展现的是作者甘于奉献自我、眷恋祖国人民的恋恋深情。

鲁藜的愿化泥土,则表现了在平凡中寻求伟大的自我价值的理想主义精神。

龚自珍的落红化泥一言,表现了封建社会士大夫甘愿牺牲自我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4、归纳主题:

巴金主要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在下层人民中所接受的宝贵教育,感受到了热爱生命、甘于奉献的“泥土”精神,支撑着他严肃认真地面对痛苦,学会了像那些被生活薄待的人那样去热爱生活,自愿化为泥土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永恒的爱。

(四)艺术特点

1、文风质朴,有绚烂归于平淡的风致。

《愿化泥土》是巴金“文革”复出后的散文作品,文风质朴,有绚烂归于平淡的风致,但在不作修饰的言词中,却仍然跳动着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火热的良心。

2、融抒情、叙事、议论为一体。

在文中,对自我的解剖,对“文革”的批判,对历史的反思,诸多理性的思考往往融入火一样的抒情中,展现了一个老作家敢于说真话、抒真情的胆识和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怀。

四.相关资料。

1、同辈和后辈眼中的巴金。

邹静之(老诗人):

巴老文字不带表演

巴金先生的作品我不是每一部都读过,但是通过他的作品,我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家庭,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通过他的文学,传达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和风貌,以及在封建社会结束的时候,那种新型的家庭关系以及年轻人对新生活的矛盾和渴望。

令我敬佩的是,在解放后,尤其是“文革”后,巴金先生又写出了让我们感觉到自由自在的文字,甚至觉得“文革”后的巴金先生的文字对我的直接影响更大,我认为他的生命、他的文学是伟大的。

巴金先生在“文革”后写的一些文字是由衷的,不带表演的,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应从网络文学的表皮走向内心深处,那里肯定有让我们感到新鲜、惊讶的东西。

从维熙(当代著名作家):

建“文革”博物馆是给巴老最好的礼物

巴老在晚年最辉煌壮丽的一笔就是在《随想录》中把“讲真话”的问题提出来。

讲真话按说不成问题,但是在十年残酷的“文革”时期,这是无法实现的。

《随想录》中最核心的一笔就是讲真话而其中谈到的建立“文革”博物馆,则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

巴老写出了自己“文革”中被残酷批斗时,不得不说假话的经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立“文革”博物馆是激励中华民族自视残缺,同时自立的最好途径。

现在在中国,各种博物馆拔地而起,唯独“文革”博物馆迟迟不见踪影。

我们应完成巴老的愿望,而不只是鲜花和蛋糕,真实的应做的就是建立博物馆。

有成绩唱颂歌,有不足回头一看就应改正。

不提是不应该的,我们不能遗忘。

李敬泽(《人民文学》副主编):

巴老是那个时代人道主义思想的启蒙者

巴老在新文学传统中有重要意义。

要学习巴老的精神。

巴老确立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传统。

是一种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人物,由于巴金自己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对封建枷锁的反抗,以及个人与社会、历史复杂的关系,确定了那些重要的主题。

实际上他确定的那些主题不是他的,是属于他的那个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一直延续和应对的正是巴金当年所关注、所激动的问题。

这就是巴金启蒙地位的所在。

晚年的巴金表现的对个人的、真诚的、自我批判的精神,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两个方面构成巴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

2、巴金思想小词典。

《随想录》:

因其较早进行知识分子的自我拷问而被奉为经典。

从“相对价值”看,巴金可以说是走到了同代作家的前面;从“绝对价值”看,这些拷问又因其轻飘而遭遇诟病——它们依旧在回避着某些东西,因而这种反思无法进行到底。

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但是,所谓“绝对价值”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伟人,也不仅仅是历史环节中的一扣么?

所以,令人遗憾的不是《随想录》,而是《随想录》之后的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再向前迈出一步——我所说的“中国知识分子”,当然也包括巴金本人。

《全集》:

巴金生活了整整一个世纪,他留下了规模庞大的《巴金全集》。

面对《全集》的时候,我常常在想,还有哪些文字埋在他心底,并终将随他远去;我想那些被隐在这位世纪老人身后的文字可能更加重要,它们比《家》和《寒夜》更能唤起我们的阅读欲望。

虽然很多作品在时间中沉积下来,被后人目睹;但被时间剥夺的可能更多。

而那些在无形中消弭的东西,或许更有资格成为人类精神世界里最宝贵的财富。

《日记》:

作为百年中国的见证者,“巴金”这个词语所能提供的信息应当远远超出文学范畴,遗憾的是,包括巴金在内的中国大作家迄今尚无一人撰写自传。

从文学意义上,我尚不能准确说出他的哪部作品是最重要的,但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意义上,我认为《全集》中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日记。

所幸巴金有记日记的习惯,它使我们在书案之外,依稀看到一个中国普通知识分子在百年风雨中沉浮的身影。

由于巴金认为《日记》“没有理由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费纸张……这日记只是我的备忘录,只有把我当成‘名人’才肯出版这样东西,我要证明自己不愿做‘名人’,我就得把紧这个关,做到言行一致。

对读者我也有责任。

我出一本书总有我的想法……”至今,巴金的日记没有出版单行本。

《随想录》:

最后几篇文章,巴金提及当年的无政府主义者朋友,终于找到了一个词来赞扬他们,那就是理想主义者:

“并不空谈理想,不用理想打扮自己,也不把理想强加给别人。

他们忠于理想,不停止地追求理想,忠诚地、不声不响地生活下去、追求下去。

他们身上始终保留着那个发光的东西,它就是——不为自己。

”“很少见到这样真诚,这样纯朴,这样不自私的人。

真是‘理想主义者’!

陈思和教授曾经断言,如果不是后来健康恶化阻止了他的写作的话,巴金先生会进一步写出他对自己信仰的许多真实看法。

看来,“理想主义者”,既是巴金对他们的评价,也是对自己心中梦想的解读。

《愿化泥土》:

1983年6月,巴金在《愿化泥土》一文中写道:

“我唯一的心愿是:

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这是巴金晚年的心愿,这也是他的自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永远与作品同在,与读者同在。

巴金在《(愿化泥土)前记》里再次声明:

“我空着两手来到人间,不能白白地撒手而去。

我的心燃烧了几十年,即使有一天它同骨头一道化为灰烬,灰堆中的火星也不会给倾盆大雨浇灭。

这热灰将同泥土搀和在一起,让前进者的脚带我不曾到过的地方。

我说‘温暖的脚印’,因为烧成灰的心还在喷火,化成泥土它也可能为前进者‘暖脚’。

燃烧“我绝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我是一块木柴,我愿意让自己化成灰烬,给人间添一点温暖。

“我写因为我有话要说,我发表因为我欠债要还,十午浩劫教会一些入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呼喊。

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

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积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的最后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

关于讲真话朱学勤认为:

当巴老不号召人们说真话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要求他这样,当一个人以说真话为这十年生活的轴心,反复地说,不断地说的时候,不要说我,就是街头一个修自行车的老头都有权利对这位要求说真话的老人说一句:

你就说一两句真话吧!

他自己把要求提出来了,人们要求他兑现这个要求。

“我提倡讲真话,并非自我吹嘘我在传播真理。

正相反,我想说明过去我也讲过假话欺骗读者,欠下还不清的债。

所谓的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巴金的意义在于一生都在维护人类的良心,尽管他曾屈服过、懦弱过,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也被人指责过面对邪恶没有像闻一多一样拍案而起,面对耻辱没有像老舍一样自投清水,但所幸时光老人给了他一个长长的岁月,让他活下来继续追寻他生命的意义。

他忏悔、他反思、他不遗余力地大声呼喊,他不知疲倦地躬行实践。

他善良,但执拗;他平和,但坚韧,如冬日一只不熄的灯盏,给人以绵远而悠长的精神指引。

“讲真话”字字千钧,字字是金,是巴金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如果说鲁迅是一个世纪的民族灵魂,可以说巴金是一个世纪的良心。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把栏杆拍遍(I)

一、教学目标:

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

2、认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二、教学设计:

1、重点。

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含,引起学生对辛弃疾其人的认识。

2、难点。

学习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辛词代表作《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演示稿1)

2、词人辛弃疾渡江淮回归南宋已八、九年了,却被南宋王朝闲置一旁。

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这位江南游子,因为“无人会”,“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演示稿2)把栏杆拍遍。

(二)解读文本。

作者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他凭借独特的视角指出“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第1段),“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第15段)

(三)问题设计。

阅读时,学生的思想受到文本内容的强烈震憾:

真没有想到辛弃疾原来是武人出身,还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文章的内容很深,写辛弃疾让我看到了当时宏大的历史视野,作者写辛弃疾,选一些词来写,很新颖;还将辛弃疾和苏轼等人比较,视野宽,有文化气;老师,我不理解为什么题目叫做“把栏杆拍遍”,很特别的……

有了,我不是也被题目吸引的吗?

于是,我顺势带出:

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

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

(演示稿3)

学生进入研读、思考、讨论、再研读、再思考、再交流的氛围中。

要求:

1、结合文本内容,认读理解表达,提倡见解独到。

2、启发点拨,肯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补提高。

落实:

1、介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

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尝有诗日:

“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演示稿4)

2、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

注:

演示稿(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朗读、感悟)

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

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

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

(板书:

悲愤)

所以,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3、作者花了六年时间解读辛弃疾,还原出一个普通而真实的辛弃疾。

让我们感受到辛弃疾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其悲愤的血肉之躯中震颤,跳动、呐喊……

作者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

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板书)(演示稿6)

在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在被抛弃的感叹和无奈中,他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用刀和剑、用血和泪铸成的词作。

4、辛弃疾在痛拍栏杆时,内心积聚的复杂情感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化成忧心如焚,百感交集的人间愁绪。

出示《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演示稿7)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解读时代背景,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内含。

1、示“辛弃疾生平经历”(演示稿8)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

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

20岁,率领xx多人起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

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成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

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

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

被罢职,闲居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地方官职,但很快被罢免。

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含恨辞世,病死于铅山。

终年六十八岁。

2、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

(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2)在南宋生活了40年,近20年被闲置一旁,在20多年被断断续续使用的过程中,又遇37次频繁调动。

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

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

(3)40年间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甚至赋用,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

明确:

1、辛弃疾这个耿介的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

2、弃疾这个精忠报国的武人,这个亡国浪子,实在太爱国,怨愤“生于所爱”呀!

3、词人甚至自我解嘲自己的姓氏:

(演示稿9)永遇乐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弃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词人戏赋辛家门这个“辛”字,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

辛弃疾天生具有耿介正直的家族性格,做人行事,刚直泼辣,忠心不二,火辣辣的个性就是不招南宋小朝廷的喜爱、赏识。

四、归纳:

1、词人本身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政治家、军事家。

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把爱国之歌一首首唱响,把悲怆之声一声声喊响。

他曾经埋头苦干,他曾经拼命硬干,他曾经为民请命,他是中国历史的脊梁,他是中华民族的支柱,他是中国文化的血肉。

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演示稿10)

2、朗读课文第17段作结。

五、布置作业:

1、认读文中另外四首辛词,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精神内涵。

2、拓展比较阅读。

(1)辛弃疾与岳飞

(2)辛弃疾与陶渊明

(3)辛弃疾与苏轼

3、另举一例,请你阐述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