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7477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2.了解中国的领土四端,培养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重点:

1.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2.领土四端的位置

难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复习:

初一认识世界,初二了解中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设问:

很多外国朋友很向往到中国来,因为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日益强盛的新中国,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度。

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和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么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位小成员,你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中国呢?

首先要告诉他们,我们中国在哪里?

放映影片:

《中国在哪里?

结合影片,中国在哪指的就是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

读图:

“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动手:

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标出中国的海陆位置。

承转:

外国朋友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大国,那么我们中国到底有多大呢?

二.辽阔的疆域

复习:

1。

国界线:

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它是用来划分国家间行使主权的范围。

2.领土:

国界线和领海范围内的陆地,领海,领水,领空,总称领土。

它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

3.疆域:

边界,界限范围内的地方。

放映影片:

《中国有多大?

读图“中国的疆域”,结合影片:

1.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

2.领土的四端

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北纬53度。

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4度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度

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度

活动:

1。

算一算我国最南端和最北端大致跨多少度?

主要跨五带中的哪一带?

南北景色有何差异?

2.算一算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相差约多少度?

根据时区划分,我国东西跨多少个时区?

3.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有什么景象?

 

讨论:

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分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讨论)

 

家庭作业:

学法大视野第一节。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

1.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以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重点:

我国的海域,岛屿

难点:

领海和内海的概念

 

复习:

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的领土四端。

引入:

上节课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咱们中国有多大,说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就会想到中国辽阔的疆域,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但是,这仅仅只是中国的陆地面积,中国还有广阔的海域,那么,中国的海洋又有多大呢?

放映影片:

《中国的海域》

3.中国的海域

影片总结:

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以及太平洋。

多媒体展示:

“广阔的海域”

 

老师看图讲解:

四大海域的名称,位置以及分界线

 

读图:

中国重要的岛屿和海峡

学生总结: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琼州海峡台湾海峡

总结:

中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有18000多千米,此外还有14000多千米的岛屿海岸线。

区别几个概念:

1》领海:

沿海国从其海岸基线向外延伸并划出一定宽度,属于其主权管辖范围以内的海域。

中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

多媒体展示:

领海的划分方法,强调是主权管辖和是从全部海岸基线所划分的这两点。

思考:

中国一直强调要捍卫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的主权,仅仅是为了国人的尊严吗?

(岛屿和其周围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署经济区都可以任由沿海国使用开发管理,所以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国防和经济意义)

补充:

中国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不仅仅是领海,还有更广阔的区域。

2》内海:

政治地理上----指位于一国领海范围以内的和陆地相连的海域。

例如渤海和琼州海峡

自然地理上---指四周被大陆包围,仅有狭窄水道和海洋相通的海域。

如渤海。

总结:

中国的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想一想:

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同英国有什么不同?

和蒙古呢?

还有,和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英国是岛国,蒙古是内陆国,美国是邻海国,不过三面邻海)

讨论:

中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总结:

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也便于从海洋上与世界各国来往;

使太平洋上湿润空气影响到我国东部,供给发展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降水;

沟通东西海陆之间的内河航道,产生巨大水能;

受季风影响明显。

 

三.陆界和邻国

看图找一找:

陆上有14个邻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一课时)

1.了解三级行政区划,掌握省级行政单位的划分,知道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重点: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难点: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的记忆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提问:

什么是行政区划呢?

举例说明,一个家长要到学校来找学生,你可以告诉他在哪个年级哪个班甚至具体到几组几号,这样就可以很快找到学生了。

一个国家为了管理方便,以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经济发展,也会把国土划分成若干分区,对每一个分区划分不同的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想想:

行政区划的划分有什么重要性呢?

(户口上清楚的写着每家的地址,就是因为有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

乡(镇)

讲解:

实际情况中1》大城市:

没有县,乡镇两级。

而是区,街道。

2》有自治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四级。

3》市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四级,即省,市,县,乡镇。

4》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

二.34个省级行政单位

1.23个省

2.5个自治区

3.4个直辖市

4.2个特别行政区

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命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多数省区是以山脉,河流和湖泊等相关的地理位置而得名-------

山东和山西---以太行山为界河南和河北---以黄河为界

湖南和湖北---以洞庭湖为界浙江,黑龙江,辽宁,吉林都以河流为界。

青海,云南以湖泊为界。

安徽,甘肃,等以山脉为界等等。

2》有的省区是取两个重要城镇名称中的某字--------

江苏---江宁和苏州安徽----安庆和徽州

3》自治区是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多数取名称的首字或其中的一个字:

黑,吉,辽,苏,京,津,浙,藏,青,宁,新,港,澳,台,内蒙古。

2》取当地历史地名:

冀,豫,鲁,晋,鄂,渝,粤,黔,秦。

3》取山河湖的名字

皖,赣,湘,闽

4》一省区两个简称的:

川或蜀,陕或秦,甘或陇,云或滇,沪或申,贵或黔。

【教师总结】

中国省级行政区顺口溜: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

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对照中国政区图,找出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按照地理方位,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行政中心名称。

 

行政中心猜谜:

大言不惭---海口两个胖子---合肥

少林和尚---武汉双喜临门---重庆银河渡口---天津

十五的月亮---太原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

1.进一步了解并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的能力,能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填注我国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讲述本节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

34个省区

难点:

辨别34个省区

 

复习:

三级行政区划的设定;省级行政区划的分类。

(本节课主要是进行拼图练习,达到熟记省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轮廓的目的)

多媒体展示,学生每人备中国政区拼图一份:

活动1.幻灯片展示34个省区的简称并按照命名原因分类,看简称说名称,并且找名称对应的省区轮廓。

活动2。

“看图说名称”:

幻灯片展示五组省区轮廓,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其中选出五个小组进行比赛,由他们选择五组轮廓中的任意一组,派代表看轮廓说名称,并进行打分。

活动3。

“找图活动”:

按照题目要求派代表上台来找出题目要求的省区

1》找出至少7个名称带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一的省区

2》找出5个自治区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简称,以及行政中心

3》找出省区名称对称的省区

4》找出有两个简称的省区,并说出分别是哪两个简称

5》老师说省区名称,你找出来并且说出对应的简称

6》老师说行政中心,你找对应的省区

活动4。

“拼图游戏”:

每个小组参与比赛,看谁拼得快拼得正确。

1》拼出临海的省区(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台湾,海南)

2》拼出湖南和其相邻的省区(湖北,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江西)

3》拼出北回归线东西方向穿过的省区(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4》拼出长江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5》找出位置最东最西最北最南的省区并展示(黑龙江,新疆,黑龙江,海南)

6》拼出东经120度经过的省区(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7》拼出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活动5。

“政区拼图比赛”,拼出中国政区图。

总结练习:

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区:

黑龙江新疆海南黑龙江

邻国最多的省区:

新疆(蒙,俄,哈,吉,塔,阿,巴,印)

相邻省区最多的省区:

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区:

新疆澳门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

重庆上海

作业:

学法大视野第二节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第一课时)

1.说出我国的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3.是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动手作图的能力。

5.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

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的对策。

难点:

学会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咱们中国的人口,什么都别说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数量多是中国人口的显著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图表吧!

看图“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统计图):

中国人口总数占世界的21。

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数量为12。

95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讲解: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口占了世界的五分之一,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承转:

刚才是把中国放在世界中做比较,现在我们回到中国,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34个省区,那么这些省区的人口又分别有多少呢?

读图:

“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引导学生读图:

1》找一找,人口最多的省区和最少的省区分别是哪个?

(河南9256万,澳门44万)

哪些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超过了5000万?

(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这些都是人口大省,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都只有20个左右,被称为是人口大国了)

2》人口在1000万以下的省区有哪些?

(只有6个)

人口数量大都集中在哪一个阶段?

(2000万左右最多)

3》我们湖南省人口是多少?

居第几位?

(7位)

总结承转:

不管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还是看各个省区的人口数量,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特别多,这是它的最明显的特点,那么中国人口还有什么其他特点吗?

比较:

与1999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相隔10年零6个月,,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了11。

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

设问:

从这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比较来看,同学们发现了没有,中国的人口除了数量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

活动:

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通过绘图感受中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老师注意指导学生绘图,特别是要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

看图提问:

1》曲线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了什么?

(人口不断增长)

2》算一算,从1949年到1964年和从1964年到1974年,每增加1亿大约各需要多少时间?

(8。

82年和5年,增长很快)

从1982年到20XX年,每增加1亿大约又需要多少时间呢?

(8年)

3》根据刚才的计算,对照增长曲线图,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在哪个阶段最快?

(1949年到1982年期间)什么原因呢?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死亡大大减少,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同时当时奉行人多力量大,使得增长速度很快)(复习人口自然增长率)

4》应该说社会在不断进步,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为什么人口增长速度反倒比1982年前稍微减慢了?

(学生讨论)(实行了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对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有计划的生育主要表现在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人们的人口意识加强了,只生一个好啊!

4》但是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从这个曲线图中我们是不是可以预测一下,20XX年和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呢?

(13到14亿;16亿,指导学生将曲线往上延伸)

讲解:

人口不是越多越好的,16亿人口是中国人口增长的极限,否则资源,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同样受到破坏,可以说,16亿是中国一条生命线。

在中国,人口问题日益严峻,制定人口政策是必须的,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承转)9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东部地区),中国的人口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呢?

读图:

“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复习人口密度,指出它能代表人口疏密的程度):

找400人每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和10人以下的地区,他们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吗?

(有,黑河到腾冲,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三.人口分布不均

讨论:

不均匀表现在哪些方面?

哪些地方人口稠密,哪些地方人口稀疏?

(联系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来分析)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多,干旱荒漠地区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人口多,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总结: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分布不均匀都是中国人口的特点,她们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所以我国的人口政策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来制定。

四.人口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第一课时)

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

2.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3.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4.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重点:

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引入:

大家知道,我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学们知道这13亿人口是由哪些民族构成的吗?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放映影片“中国的民族”:

提问: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哪个民族人口最多?

(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统称为少数民族)

设问:

那么在55个少数民族中,又以什么民族最多呢?

(壮族人口最多,1600万人),最少的呢?

(赫哲族和珞巴族,只有几千人,少数民族人口相差悬殊)

练习:

将照片与其民族名称连线

承转:

刚才我们看了影片,大家应该对少数民族的分布有所了解了吧。

现在我们通过看图来进一步学习。

看图填表:

“中国民族分布”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壮族-----------广西云南

满族--------河北,北京,内蒙古,黑,吉,辽

回族---------宁夏,甘肃,新疆

维吾尔族---------新疆

彝族--------四川云南

傣族-------云南

蒙古族-----------内蒙古,辽宁,青海

藏族---------西藏

思考:

1》哪个省区民族最多?

你所在的省有那些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最多,有“民族缩影”之称,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民族就有25种,有15个民族是云南独有,彝族人口最多;湖南有土家族,彝族,回族,侗族等民族)

2》中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主要是陆上边界地区)

活动:

班上有是少数民族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

大家畅谈自己所了解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

总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平等团结,少数民族也可以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的地方的内部事务,努力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多民族国家。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1.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分析地势对河流和气候的影响。

2.了解我国主要的地形以及地形特征,学会分析地形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3.初步了解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并能通过读图找出来。

重点:

地势特征

 

引入:

前一章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概况以及人口,那么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在中国土地上的另一类主体,那就是自然环境。

设问:

自然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呢?

(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等)

第二节中国的地形

二.地形特征

复习:

什么叫地形?

怎样描述一个地方的地形特征呢?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可以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还有地表起伏情况,主要地形以及分布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承转:

我们就先从中国的地势特点学起

(多媒体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了解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图中读出三种不同的的颜色,以及大致的海拔,比较其高低。

假设:

如果有一个人要从海拔最高的地方旅行到最低的地方,可以大致沿着什么方向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地势有何特点?

(西高东低)这个人在三个不同颜色的行进当中,感觉到高低的变化大不大?

(三中颜色过渡当中高度陡降,成为一个个阶梯一样)

总结:

1。

中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回忆:

要更清楚的看到地势的起伏情况,可以看什么类型的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多媒体展示)“地形剖面图”:

了解三级阶梯的划分和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的地形区,进一步掌握地势的特点。

承转:

可以看出,每一级阶梯都有他们明显的范围,那么划分这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读图回答:

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提问:

他们都是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山脉)

 

思考:

刚才我们了解了中国地势的特点,这样的地势对河流和气候有什么影响呢?

(一方面:

西高东低,使得大河由西往东奔流入海,促进的沿河经济的发展,沟通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另一方面:

东部向海洋敞开,使得海洋湿润的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引申:

如果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那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承转:

刚才我们了解到了不同阶梯的地形都不一样,那么中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呢?

(多媒体展示)“中国各种地形在全国的百分比”:

读图:

中国有哪几种地形?

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

以哪种地形为主?

总结:

2。

中国的地形特点: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的2/3,平原面积较小)

思考:

这样的地形特点对经济有啥影响呢?

(不同地形发展不同的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承转:

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中国主要的地形了,现在我们到每一级阶梯上去看看,他们分别有哪些地形和地形区呢?

 

放映影片:

阶梯漫游

(多媒体展示)1。

看图总结:

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以及这些地形区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

2.各地形区的优美风光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

1.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特点,以及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

2.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主要山脉以及其它地形区

难点: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引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特征,也通过影片初步了解了三级阶梯的每一级阶梯都分布有不同的地形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中国主要的地形区。

二.主要的地形区

(看图并且结合空白图)读图填图:

1》“中国的地形区”中列举了哪几种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分别是哪些地形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2》在地形空白图中依次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提问:

这些地形区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看书,老师通过练习总结)

练习:

24页活动1,2,3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

地表坦荡,草原广阔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26页活动

四大盆地-----三大西北内陆盆地—

塔里木盆地—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葛尔盆地---纬度高,第二大盆地,受湿润气流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湿润盆地,农业发达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先锋实验学校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