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7396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docx

PS解读计算功能的原理

本例不是通道抠图,只是介绍如何运用PS的计算命令轻松做选区,计算这个工具,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加法器,它的作用,是把两个通道内的图像,进行叠加用的。

因为通道栏和图层栏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图层栏有个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上下的层属关系,上下层之间的叠合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手法。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学习计算命令的运用~~

但是在通道,几个通道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的层属关系,有时侯,我们想要把两个通道混合起来,就不能像图层那样,简单的复制一个图层,选择它们的叠加方式了。

这个时侯,这个计算工具,就显出它的威力来了。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如果想要把这个洋鬼子选择出来,应该如何来作?

下载(54.37KB)

2010-4-2017:

36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片的三个通道,我们发现一个很糟糕的事情,就是红通道内,人物衣服和背景区别较为明显,但是肤色和头发又和背景靠的太近,而在蓝通道内,头发和背景区别较明显,但衣服又和背景靠的太近。

有没有办法把两个通道给揉成一个呢?

下载(64.4KB)

2010-4-2017:

36

分析这两个图片,如果它们是两个图层,那就很好办,把蓝通道反向操作之后(因为蓝通道的头发是白的,背景则较暗,与红通道内正好相反),以颜色加深的方法叠加在红通道上,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但是这不是两个图层,而是两个通道,它们怎么融合?

接下来,就有请我们的“计算”闪亮场。

先来看一下计算的面板。

这个面板主要分了四块,第一块,是叫作源1,它是我们要混合的第一个通道。

第二块,是源2,是我们要混合的第二个通道,在默认的状态下,都是当前图片的红通道。

第三项是混合方式和混合透明度。

混合方式没什么可说的,和图层的混合完全一样。

这个透明度要多注意一下,它是谁的透明度?

它是源1的透明度,比如我们在源1当中设了红通道,源2当中设了蓝通道,如果把透明度设成0,那最终的结果就是源1对结果没有丝毫的影响,最终输出的就是蓝通道。

第四个部分是最终输出的结果,因为和图层不一样,通道基本上是不能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混合以后,最终要把新生的部分,生成一个新的通道,ps给出了几种方法,大家可以看一下,新生成一个文件,新生成一个通道,新成一个选区,考虑到我们还要对这个新通道进一步的修饰,那还是让它生成一个通道吧。

下载(44.63KB)

2010-4-2017:

36

这是我们针对本图片作的计算的设定。

我把源1,设成了红通道,源2设成了蓝通道,并打开了反向的设定,然后叠加方式选择了一下正片叠底。

如此的设定代表了什么意思?

可以正么说,我们所作的设定,干了这么一件事情:

下载(43.79KB)

2010-4-2017:

36

就是把两个通道,像图层一样的叠放起来,用的叠放方式叫作正片叠底(顾名思义,就是和把两个图片,印在反转片一样的透明片上,然后上下叠加起来差不多的感觉),最终生成了一个新的通道。

我们在通道栏当中,就可以看到我们新计算出来的通道了。

下载(33.28KB)

2010-4-2017:

36

将这个通道使用曲线,色阶,画笔叠加等等之前用过的方法,修整到最后得到的结果。

下载(24.68KB)

2010-4-2017:

36

下载次数:

0

2010-4-2017:

36

PS计算命令合成巨浪狮子头

效果图

素材

记得关老师在《夜话》里说了一句:

了解了“计算”的强大功能,就有种“曾经沧海的感觉”。

确实,在刚接触ps的时候,对ps的了解只停留在工具名称的含义上。

象“去斑”还以为就是用来去“痘痘”的。

想想也挺滑稽的。

不过,自学是一定要经过这样的弯路。

现在总算对这些深奥的工具有一点点了解了。

好不高兴啊。

关老师在《选择的艺术》中说道:

有一位大师说过“ps的本质是一门选择的艺术”。

你要处理一张图片,就先得了解它。

听是听懂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懵了。

“计算”的强大功能给我们提供了精确的选区,是传统选取工具所不能比拟的。

想理解“计算”的强大功能,就必须先搞清楚混合模式,才能知道它们是怎么计算的。

  在很多帖子都有文字解说的混合模式的含义,看了N久都没能看懂。

相信许多坛友和我一样。

教程满天飞,我们拿到应先问问自己“它完全正确吗?

”不要以为所有的教程都是对的,不合适自己的,看了以后反而深受其害。

在翻阅了许多资料后,偶还是觉得所有文字阐述的含义难于理解,不如数学公式直截了当。

以下是部分混合模式的公式

至于各种混合模式的作用和特点,翻了很多资料说得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偶也没有把它搬上来,唯恐误导大家。

结果可以自己实践一下,这样对公式的理解也比较深刻。

几句话也说不清楚。

  为了理解混合模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贴几张图给坛友们参考。

公式是这样推算出来的呢?

我也不知道,就象1+1为什么等于2,这不是我们所关注的,由专家去解决,我们要做的是验证它们是否正确。

混合模式选――正片叠底

结果是什么呢?

估计是老鸟也不一定直接在大脑里有答案,但是计算机很快就可以算出这两张图正片叠底以后的结果图。

“计算”里运用的是灰度图像,所以我们要了解各通道是怎样计算的

在各通道里,某区域越亮说明该区域在相应通道里,色彩比例越高(白色例外)。

反之亦然。

得到新的R、G、B通道再组合,就得到了结果图

我们再验证滤色的公式

答案完全正确,至于其他公式,有兴趣的坛友可以自己去验证。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不了多就,你也是高手!

了解了以上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

打开两幅需要合成的素材:

海浪,狮子。

在合成之前,考虑把它们合成的最终内容是什么。

在这里我的想法是把他们合成表现海浪汹涌的题材。

血盆大口的狮子刚好合适表达主题。

在合成之前考虑用什么方法最省时,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效果。

当然方法多种多样。

这里我提供的是一种思路而已,也是帮助熟悉“计算”功能的练习。

把狮子的头部抠下来,抠图的方法很多,在这里就不截图了。

然后移动到海浪图层上,按比例放大,然后移动到合适的地方。

并模糊一下。

合成的难点是两个素材的色彩结合。

如果用调色工具进行调整,很耗时。

经过学习。

偶觉得在灰度图像下进行调整,比较方便,只要R.G.B通道和“海浪“的接近,就基本上完成了,所以在这我用“计算”来完成

按住Ctrl键单击“狮子”图层并羽化,羽化值为20,羽化是为了让过渡更自然些

单击“菜单”栏的“图像”――“计算”。

记得勾选“计算”里的蒙板。

至于蒙板的功能,在这就不说了,不记得的话去看看邮差老师的相关教程吧。

混合模式选择“相加”。

当然选其他模式也行。

得到Alpha1通道。

单击“Alpha1”通道,Ctrl+A(全选)――Ctrl+C(复制)。

回到图层面板,创建新图层,Ctrl+V(粘贴),并隐藏“狮子”图层,图层模式选择柔光。

在用色彩平衡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一下,具体数值自行选择吧,这里我提供个参考。

这步下来基本上算完成了,如果需要更完美些,再用其他工具调节调节。

学习总结:

“计算”是ps强大的选区工具,也是强大的色彩调节工具。

它提供了精确的选区,在图像合成和色彩调节中,让选区内的色彩过渡自然。

它还有很多很多作用,虫子还要慢慢学习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