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村申报材料3篇.docx
《创建文明村申报材料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文明村申报材料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文明村申报材料3篇
创建文明村申报材料3篇
申报材料一
自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以来,我村以创建市级文明村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狠抓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精心组织和谋划,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全力加快发展,走出有自己农村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现将我村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镇村位于沿线,距镇4里,幅员面积平方公里,现有8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98亩,有农户385户,总人口1326人。
村坡地居多,最高海拔432米,最低海拔210米,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
四季气候明显,适宜各种植物生长,全村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红苕、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种植业以田藕为主。
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XX年粮食总产量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元,该村属人多地少。
二、发展情况
村在抓好经济建设,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的,从每个家庭、每个村民入手,认真实施文明建设的“整体工程”,不断提高全体群众的整体素质,基本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的目标。
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村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沦丧。
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本村村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提出了“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新村”的目标。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村民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导我村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护环境,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
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今的村村风正、民风好,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狠抓村民道德建设,树立高尚文明村风
我们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订阅相关报刊、书籍,组织学习并写出心得,把建设文明新村的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
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
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
我们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邻里”等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
我们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参与迷信活动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不得涉嫌违法犯罪,作出了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村组长及党员以签名的形式向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村中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如今的村已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村内无吸毒、贩毒及赌博现象。
四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
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权利。
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
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时刻把村小组班子成员及党员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不松懈。
我们要求村干部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利益。
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和村民。
并围绕经济建设,积极为村民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统一规划、办好实事、搞好村容村貌
今年来,我们在抓好经济的同时,结合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完成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建设,出现了村内路成、户户相通。
并进行了全面的厩改、厕改及厨改,优化了生活条件,彻底改变了村内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与此同时,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修建了科技文艺活动室,修建了花园,不定期评聘文化站辅导员进行文艺活动辅导,成业了文艺队,编排了健康向上的节目。
并且家家户户装上了卫星电视,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文明新村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文明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随着形势的发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使农村长治久安,下一步必须抓好村民的整体素质。
以确保农村稳定、农业丰收、农民富裕。
我们深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村将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必有所成。
申报材料二
自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以来,我村以创建区级文明村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狠抓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精心组织和谋划,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全力加快发展,走出有自己农村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现将我村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村共6个社,369户村民,共计1210人;现有党员28人;劳动力498人,其中外出务工386人,在家务农112人;XX年人均纯收入5500元。
全村耕地面积1344亩,其中天569亩,土775亩,退耕还林300亩;全村现有小型水库一座、山坪塘两处。
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常年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西瓜、黄豆、花生,油菜等。
二、发展情况
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强村富民
加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关键环节,该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培养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向着强村富民的目标奋力前进。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计划在今年的土地整改项目中,修建社道水泥路约公里:
其中到雷松林家公里,宽3米;村小学到水库处公里,宽米;村小学到公里,宽3米。
修建便民路公里。
在5社、6社修建两处拦河堰,放水渠公里。
在5社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风貌整治42户,实现危房改造45户,新建5户,修建社道路公里,排水渠5公里,整治山坪塘2处。
2.产业发展方面。
计划在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后,引进业主承包我村的土地1700亩,带动村民致富;争取在梓桐水库引水,保障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有机粮油、生态鲫鱼养殖、西瓜、香椿和核桃种植等,达到村民致富增收;引进兴宇公司发展香椿700亩。
》等等相关知识,加强洁身自好,把好自身廉洁关,形成了干部一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力。
持续推进坏境整治,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持续推进坏境整治按照“全面小康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村庄环境的集中整治,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共投入资金改善全村的生活设施、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
具体为:
对村内主路和支路进行了路面硬化,新建垃圾箱2只,落实负责垃圾运送兼职清洁员一名;通过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坏境日渐改善,呈现出道路整洁、环境秩序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村中已初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氛围。
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创建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探讨工作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
我们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在工作中切实按照创建规划,有序推进工作,由于村两委主要领导亲自抓,组织措施得力,保障了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我们积极探索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今后,我村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为我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创建市级文明村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村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推动该村各项事业发展,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努力做到贴近村民生活、满足村民需求,为广大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申报材料三
村位于市区东部边缘,距老城区24公里,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园区与外界交通方便,穿村而过,社道公路也具初型,形成便捷的景点交通连接的络。
村是一个种植业比较发达的村庄,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10户,人口1064人。
全村有耕地面积1137亩,林地面积800亩。
农民收入以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50元。
村民勤劳朴实,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
多年来我村一直注重特色产业培育,带动全体人民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引导农业产业经营,逐步把更多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实现与在大市场的良好连接,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推动经济发展。
村以田藕、油菜、花生、水果等绿色无公害食品为主打产品,全村种植田藉652亩,竹子250亩,翠冠梨300亩,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
养殖业主要以村民各户分散养猪为主,现有养鸡专业户20户,养殖规模都在1千只左右;养猪专业户1户,存栏数达450余头。
水产养殖业则充分利用村石河堰、山平塘4口、面积14亩,采取承包租赁或者是入股分红的形式,发展水上养鸭,水下养鱼的生态水产养殖,达到既加强蓄水保水的管理功能,又发挥资源经济效能的目的。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村以加强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大山、水、田、林、气、房的综合治理,突出抓好群众通村、通社、通户道路的建设;以改善生产、居住条件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突出抓好“五改、两建、四化”工作,为创建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境安全保障。
1、道路建设
XX至今,投资80余万元,全面改造通村、通社、通户道路。
完成道路绿化工程,实现通村、通社、通户道路建设100%的目标。
2、水利工程
该村有水田652亩,水源条件较差,主要靠提灌站、农田井提水灌溉。
水利基础设施差。
由于水利工程大都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无法发挥正常效益。
XX年投资11万元对石河堰进行加固整治,彻底清除堰埂外坡杂草、淤泥,加固、加宽堰埂,放缓堰埂坡度,达到堰埂稳定保证蓄水的目的。
近年,共投资万元对2处提灌站、4处农田井进行全面改造维修,更换部分陈旧提灌机具;在5社新建提灌站1处;对公里的提灌渠道,采用目前水利部推广使用的混凝土U型槽进行防渗处理,达到节约用水,降低用水成本的目的;恢复性整治3口山坪塘和公里的自流灌溉渠道。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
对2个社的坡耕地普遍进行水系整治,修建截水沟,设计沉沙函及水窖,便于就地分散径流,调节用水;修建集水沟。
根据集雨面积大小,沿小流域的自然排水系统修建水沟,设置相应尺度的蓄水池体系,并沿程设计沉沙函,以延长蓄水池使用寿命;修建蓄水池3口,满足农林用水,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100%。
XX年至今投资15万元,红层找水,打饮水井210口,现全村水井数量总计255口,集中供水3处,切实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3、农户基础设施建设
XX年开始,全村投资18万元对300户进行房屋改造、新建和装修,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厨房、厕所、猪圈进行“三改一池”,达到人畜健康标准化,逐步形成一户一品,一院一色的经济模式。
现全村共有170口沼气池,占55%,预计到2018年炊用沼气户将不低于75%。
4、生态环境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植被,无毁林开荒现象,土地面积基本受到保护。
投资万元,对主要道路和溪沟两边普遍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85%以上,实现农户庭园花园化,卫生清洁化;XX年主要实施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治理工程,处理规模为400m3/d,采用“厌氧+人工湿地”的治理模式,采用潜流湿地与表流湿地相结合的工艺,同时充分利用梓桐河河道地形高差采用重力流设计,无机械设备及耗能,增加污水处理效果,节约日常运行费用,总投资260万元;XX年切实改变了村环境“脏、乱、差”现象,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合理利用好现有的7个生活垃圾库,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禽畜养殖户监管规范,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率在80%以上;加强新型能源建设,投资万元,建沼气池170口,实现改厨、改厕、改浴达300户以上;实施生态观光农业,建绿色蔬菜、绿色水果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310户成为村民恬静祥和的美好家园。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推广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重点推广和鼓励农户使用家肥,鼓励秸秆还田,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发展创建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