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5659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docx

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语文

2018届广东省东莞市全国卷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它能够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深度工作是唤醒你当前智力水平下的每一点价值所必需的。

深度工作的概念虽然不是卡尔·荣格的说法,但是他的做法却像是理解其中深意。

荣格曾在树林中用石头建起一座塔楼,以此实现职业生活中的深度工作——这项任务要求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

如果探究历史上其他重要人物的生活,你会发现深度工作在他们身上是非常普遍的。

比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都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他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工作,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记者都找不到他;JK·罗琳确实会使用电脑,但是广为人知的是,她在写作《哈利·波特》小说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

当然,深度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人物和“厌恶”电脑之人。

众所周知,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只读书,思考大局。

正是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盖茨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备忘录,将微软的注意力转移到一家名为网景通讯的新兴公司。

另外很具有讽刺性的是,被称作网络朋克作家的尼尔·斯蒂芬森参与创造了流行的网络时代概念,我们却几乎无法通过电子通讯的方式联络到他。

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身上,深度工作的普遍存在现象很值得强调,因为这种现象与当代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群体过快淡忘了深度工作的价值。

知识工作者之所以远离深度工作,原因显而易见—网络工具。

网络工具是一个非常广的门类,包括电子邮箱和短信等通讯服务、推特和脸谱网等社交网络,以及Buzzfeed和Reddit等炫酷的娱乐信息网站。

这些工具的兴起,辅以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办公电脑的广泛使用,将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注意力肢解得支离破碎。

这种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不可能带来深度工作,深度工作要求长时间无干扰的思考。

然而与此同时,现代知识工作者也并没有游手好闲。

事实上,他们称自己和以前一样忙碌。

深度工作并非某种矫揉造作的怀旧情绪,也不是作家和20世纪早期哲学家独有的,而是在当今社会也很有价值的一种技能。

它之所以有价值,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种原因与学习相关,第二种原因是数字网络革命的影响力是双向的。

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摘编自美国卡尔·纽伯特《深度工作·前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度工作是指在认知能力达到极限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

B.深度工作能够唤醒人们在当前智力水平下深藏于心的价值需要。

C.荣格在树林中用石头建造塔楼是为了践行作者深度工作的理念。

D.当代大多数知识工作者从未意识到深度工作对成功的潜在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用浅易的文字对深度工作的概念、作用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阐释。

B.文章第二、三两段列举深度工作在古今成功人士身上的具体表现以论证中心。

C.文章第四段着力剖析当今知识工作者淡忘深度工作价值的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D.文章先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展开事实论证和比喻论证,最后重申其价值所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上取得伟大成绩的深度工作者为了在成名后不受干扰大都拒绝使用电子通讯。

B.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注意力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是其无法进行深度工作的主要原因。

C.因深度工作与学习相关,与数字网络革命的影响力是双向的有关,所以很有价值。

D.如果当代知识工作者都能像荣格、盖茨一样深度工作,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得失之间

人生,困扰我们最多的,无非就是得失这两个字。

一切纷争、烦恼、迷茫的根源,也是这两个宇。

常言说,“得失之间,必有因果”。

只要我们懂得了得失的原因,自然就明白了取舍之道,然后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春天,艳阳回归,春风拂面。

树木生出了新叶,这对于树木来说,就是所谓的得;后来,秋风萧瑟,百叶凋零,这对于树木来说,就是所谓的失。

如果没有老叶的凋零,春天也不会有新叶的萌生,毕竟一个芽眼长不出来两片树叶。

有了新叶的萌生,就有了新叶老、老叶落。

这是天道,自然循环,不是人力可以违背的。

所以说,得失只是循环上的点,不断交替,无休无止。

用句佛学上的话来说,就是有得就有失,有失必有得。

人生成功与否,就看你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如果你站在失这个点上,你就会发现,前后都是得。

如果你站在得这个点上,你就会发现,前后都是失树叶与树木的相守,是得,是拥有,也是缘分。

同样,树叶与树木的离分,就是失,就是缘尽。

而等待落叶的是厚

的拥抱,是另一个缘分的生起。

如此,缘生缘灭,缘灭缘生,永无休止。

你有所得,是缘生;你有所失,是缘灭。

人虽然有两只手,但也不可能抓住事物的两个方面。

你选择了美食,那健美的身材会离你而去;你选择了事业就不能更多地去体会家的温暖……如此这般,没有谁能挣脱有得必有失的宿命!

宇宙生了万物,万物自然是平等的。

没有轻重,没有尊卑。

大家同在生态循环之中,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天晴时爬山,涉水,看日出;天阴时煮茶,听琴,话桑麻。

不去计较秋天的风冷、冬天的夜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地来;人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地去。

人所拥有的,只在一时,如何会有永恒。

牵手之后,必定是放手;相聚过后,必定是别离。

看明白的,顺其自然,从容淡定;看不透的,患得患失,怨天尤人。

人生追求的,应该是更多的快乐,而不是更多的占有。

面对山的时候看山,面对水的时候看水,只要有好的心境,一切皆是美丽的风景。

尽心,尽力,不去追求错误的东西。

随心,随缘,会放手才会有快乐的一生。

人生会有无数次选择,不去选择不现实的,也不去强求自己。

那就不会有太多失落,就不会有太多抱怨。

人虽然最终不会拥有什么,但可以使过程更顺己意。

我们可以追求美丽的刹那,切不可去追求美丽的永恒。

在这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世界上,让我们有更多的闲暇去享受红尘中的寂静,感受花红柳绿的精彩。

如果注定最终会两手空空,甚至连身后的那坏黄土最后也不属于我们。

如果这是所有人逃不掉的结局,那么我们何苦去悲伤,何苦去痴缠,何苦为得不到去执着!

懂取舍,知进退,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

它不能使我们无敌,但可以使我们明理,可以使我们遇事从容优雅。

它不能使我们没烦恼,但可以使我们把烦恼放下。

今天拥有的,明天会变化,最后会失去。

虽然道理是这样,却不必刻意地用道理去验证生活。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和有缘分的人相聚在同一个故事里。

投桃报李,坦荡宽容,不为别的,只为在离去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个清晰的背影。

人生必定会有追求,得到了,犹可喜;得不到,不必悲。

亚历山大死前曾这样说,“我死后,请将我的双手放在棺外,让世人看看,即使是像我这样伟大的人,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我们不妨想一想,人这一生是因为两手空空才会拥有更多呢?

还是拥有的再多最后也只是两手空空?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写得失如新芽生、老叶落,似秋叶别枝拥抱土地,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的人生哲理。

B.作者认为一个人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不同,看待得失的心态和结果也就不同,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怨天尤人。

C.人生必定会有追求,但是更应该重视追求精神的愉悦,因为物质上的占有远没有一个好的心境更能给人带来快乐。

D.全文紧紧围绕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来构思,思维客观,笔触冷静,如行云流水,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给人以深刻启迪。

5.在得与失的思考中,作者悟出了哪些取舍之道?

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5分)

6.文章最后一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

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

环视四周,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

”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

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

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

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

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

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58%。

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到馆5.1次。

(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材料三:

2010-2013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统计表

年份

省级馆

市级馆

县级馆

合计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2010年

1780.1

300.0

2692.0

641.0

5253.4

453.2

9725.5

1394.2

2011年

2004.1

500.0

3863.7

377.0

5329.4

575.3

11197.2

1452.3

2012年

3102.0

500.0

5646.6

467.0

7433.5

648.2

16182.1

1651.2

2013年

4462.9

700.0

5656.1

544.6

8628.7

803.9

18747.7

2048.5

注:

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

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

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

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

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

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

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

7.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城镇居民从未去过图书馆。

B.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低于美国,人均到馆次数也低于美国。

C.由材料三可知,2010-2013年江西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都在逐年增加。

D.从材料三的数据对比可知,江西各级政府都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拨款最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由于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所以在网上迅速“爆红”。

B.图书馆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人类文化的传播地能对人的思想道德等方面全方位的熏陶。

C.河南许昌公共图书馆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滨海新区图书馆历史悠久庄严肃穆,但都很受欢迎。

D.“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的地理环境和服务设施,都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E.许昌玻璃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阅读,实现了阅读“零门槛”,让书香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9.请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书香社会”。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田敏,字子俊,本易州牙吏。

雍熙中,王师讨幽蓟,曹彬进兵涿州,敌断其后。

王继恩募勇士持书抵彬,敏应募,间行由祁沟关达涿州。

彬得诏,选壮士五十人卫敏还,道遇贼,力战,四十八人死,敏与两人者,仅以身免。

彬上其事,太宗召见,复令赍诏谕彬。

师还,补敏易州静砦指挥使。

端拱初,以所部兵屯定州。

契丹攻唐河北大将李继隆遽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教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满城获首级甚众既而敌陷易州,敏失其家所在。

帝擢敏本军都虞候,赐白金三百两,使间行求其父母,得之以归。

徙屯镇州,而升其指挥为内员僚直。

李继隆讨夏州,奏隶麾下。

敏率兵至灵州橐驼口双塠西,遇敌,斩首三千级,获羊马、橐驼、铠仗数万计。

继隆上其功,迁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

既而又从傅潜于定州。

时契丹断蒲阴路,城中有神勇军士千余人。

属敌兵盛,不敢战,敏率轻锐援出之。

真宗幸天雄军,诏敏隶高琼,使追贼至宁远军,以功领涿州刺史。

王均乱西川,从招安使雷有终败贼于灵池山。

贼平,迁马步军都军头。

先是,两地供输民多为契丹乡导,敏自鱼台北悉驱南徙,凡七百余户,送定州。

迁北平砦总管,赐御剑,听以便宜从事。

至是,契丹复入寇,复与敌战杨村,败之。

敏谍知契丹主去北平十里蒲阴驻砦,敏夜率锐兵,袭破其营帐。

契丹主大惊,问挞览曰:

“今日战者谁?

”挞览曰:

“所谓田厢使者。

”契丹主曰:

“其锋锐不可当。

”遂引众去。

后徙环庆。

坐与部豪往还纳赂为不法,降左屯卫大将军、昭州防御使。

既而以虢州围练使知隰州,复为环庆路都总管、仪州防御使,卒。

敏在边二十余年,凡迁授,多以功伐,虽晚不自饬,而朝廷亦优容之。

(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六列传八十五,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B.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C.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D.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时男女幼年时由父母取字,供长辈呼唤,而名则是成年后才有,供朋友称呼。

B.太宗,是皇帝的庙号,通常情况下,开国皇帝为太祖,第二代帝王为太宗。

C.麾下,本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是对将帅的敬称。

D.卒,古人称大夫死为卒,称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士死为不禄,庶人则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敏英勇无畏,受到朝廷赏识。

朝廷出兵征讨,失利被围,在形势危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他响应招募,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线,完成使命,受到皇帝的召见。

B.田敏作战勇猛,率军屡立奇功。

他以区区百名骑兵猛烈进攻契丹军队,一直追击到满城,斩杀了大量敌兵;后又在灵州以少胜多,击败敌兵,缴获大批战利品。

C.田敏智谋超群,御敌巧妙有方。

他把大量边民迁往内地,给契丹入侵制造了障碍;又密派手下探知契丹主帅的驻扎地点,率兵夜袭,令敌军惊惶失措,狼狈而逃。

D.田敏声名远扬,令敌闻风而走。

他与敌兵的多次交锋中,战无不胜,深受皇帝重用,得赐御剑,可以便宜从事;契丹主帅知其威名,不可抵挡,于是引兵而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继恩募勇士持书抵彬,敏应募,间行由祁沟关达涿州。

(2)先是,两地供输民多为契丹乡导,敏自鱼台北悉驱南徙,凡七百余户,送定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②似吾乡。

[注]①此诗作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商州时。

②原树:

原野上的树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表现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时悠然自得的心态和浓厚的游兴。

B.颔联上句从听觉入手,下句从视觉入手,从耳闻、目睹两方面描写了商州山区的景色。

C.眼前的事物景色很像自己的家乡,这使得作者身在异地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得到了慰藉。

D.颈联采用了对仗的手法,用“胭脂”与“白雪”相对,突出红色的鲜艳和白色的纯洁。

E.全诗通过描写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寄托了因被贬官产生的郁闷和惆怅。

5.山峰本来就不能说话,作者为什么还要说“数峰无语”?

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对比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科学家认为,考虑到我们地球的大小和年龄,似乎我们应当能与潜在的外星人取得沟通联系,然而目前却一无所有。

②在曹雪芹《红楼梦》所描写的那种社会大环境下,有着鲜明反抗意识的晴雯必然首当其冲地成为统治阶级迫害的对象。

③作为有影响力的媒体,其语言文字上的瑕疵和错误,对语言文字本身和社会公众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确不可小觑。

④无论是谁,都需要食物和水才能存活。

而网络上所谓“辟谷”夫妇只靠空气就能生存的传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⑤孔子及儒家思想之所以上千年生生不息、星火相传,其中一个奥秘就是它有“活的灵魂”,这种“灵魂”就是时代精神。

⑥虽然加密货币达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火爆程度,但是在这个市场上扮演了关键角色的芯片制造商们却依然对其持观望态度。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规模继续稳居世界首位,在全球占比超过四成,对世界快递业务量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

B.据李连杰描述,马云和所有明星均是零片酬出演,拍电影《功守道》的目的是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自信,分享中国文化。

C.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百城中近八成城市拥堵同比得到缓解。

网约车新政作用和共享单车成为拥堵缓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D.针对“简历数据泄露”一事,“58同城”称,对此次恶意“爬取”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同时也已向警方报案。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本届校园文化节即将于月底拉开帷幕,学生会特意推举您老忝列“校园文化组委会”成员。

B.张三来到热闹的菜市场,指着蔬菜摊上成堆的大白菜就问,您这大白菜每千克多少人民币?

C.在座的各位不是老板就是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资,一定为国家建设尽个人的匹夫之责。

D.李明新房建成,为答谢大家的祝贺,今天中午在兴隆饭店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恭请大家光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化学充电电瓶能量密度过低、充电时间过长、循环及低温衰减明显、成本高寿命低等缺陷早就被技术理论和工程实践反复证明了是不可克服的,而对于汽车这种以流动性、灵活性、便利性为主要要求的交通工具来说,恰好全都是致命的,①。

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是商品最基本的属性之一,一个商品要取代原有商品,②,至少也必须达到同等水平。

不幸的是纯电动汽车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却远远低于燃油汽车。

在人类找到有效的电能移动存储和电能快速补充技术之前,纯电动汽车完全是空中楼阁,③,这不是靠政策、口号或美好愿望、幻想就能改变的客观规律。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如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请从以上节日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情。

要求:

1.符合该节日特点。

2.引用古诗名句。

3.语言表达具有鲜明特色,不少于80字。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③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李绅)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⑤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白朴)

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中华诗词名句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给后世带来深刻的启迪。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I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B(A.“在认知能力达到极限的状态下”的说法错误。

C.“是为了……”好像是碰巧符合罢了。

D.错在“从未意识到”)

2.D(原文没有“比喻论证”)

3.A(原文并非有意为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D(“幽默诙谐的语言”说法不对。

5.

(1)要善于站在“失”的点上而不是“得”的点上看人生。

(2)不要试图选择或抓住事物的两面。

(3)要顺时顺势,随缘随性,晴看日出阴煮茶。

(4)学会放手,不去追求错误的东西。

(每条1分,答出4条得5分)

6.

(1)巧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