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2X330MW热电联产工程33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招标文件.docx
《电厂2X330MW热电联产工程33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招标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2X330MW热电联产工程33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招标文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厂2X330MW热电联产工程33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招标文件
目 次
附件1:
1
1 总则1
2 技术要求1
3 设备规范8
4 质量保证和试验8
5 包装、运输和贮存10
附件2供货范围14
1一般要求14
2供货范围15
附件3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16
1、一般要求16
2资料交付基本要求17
附件4设备交货进度19
附件5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19
1卖方现场技术服务19
2设计联络会20
附件1:
1 总则
1.0.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电厂2X330MW热电联产工程33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设备。
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0.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0.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0.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应在相应工程或条件(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的使用业绩)下有1至2台运行并已超过两年,以证明安全可靠。
1.0.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在签订经济合同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有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1.0.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0.7投标方应具有与330KV电流互感器厂家配合组装组合电器的经验,并按本工程要求积极与330KV电流互感器厂家配合。
2 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11022《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985《交流电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3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763《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11604《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
GB8287.1《高压支柱瓷绝缘子技术条件》
GB8287.2《高压支柱瓷绝缘子尺寸和特性》
GB3309《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2706《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
GB/T13601《高压开关设备严重冰冻条件下的操作》
2.2 环境条件
2.2.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40℃
最低温度:
-30℃
2.2.2海拔高度:
1700m
2.2.3最大风速:
20.0m/s
平均风速:
2.8m/s
设计风速:
电厂五十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应为23.7m/s,相应风压为0.35kN/m2;百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应为25.3m/s,相应风压为0.40kN/m2。
2.2.4年平均相对湿度62%
2.2.5地震烈度:
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6g)
建筑场地类别II类
2.2.6污秽等级:
III级(爬电比距31mm/kV)
2.2.7覆冰厚度:
10mm(风速不大于15m/s时)
2.2.8最大积雪厚度:
电厂五十年一遇雪压采用0.42kN/m2。
2.3 工程条件
2.3.1 系统概况
系统概况见表2.1。
表2.1 系统概况
编号
系统电压(kV)
最高运行电压(kV)
系统频率(Hz)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备注
1
330
363
50
经隔离开关接地
2.3.2 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
隔离开关的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见表2.2。
表2.2 隔离开关的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
编号
安装地点
安装方式
设备的相间距离(mm)
备注
1
户外
落地支柱上
5500
2.3.3 其它要求
标书中技术参数按海拔1000米提供,投标方应按海拔1700M修正。
本工程要求采用防冻润滑剂。
2.4 隔离开关的基本技术参数
隔离开关的基本技术参数见表2.3。
2.5 技术性能要求:
表2.3隔离开关的基本技术参数
编
号
型
式
额
定
电
压
(kV)
额
定
电
流
(A)
额
定峰
动
稳值
定
电
流
(kA)
额
定
热
稳
定
电
流
(kA)
热
稳
定
持
续
时
间
(s)
分
、
合
电
容
电
流
(A)
分
、
合
电
感
电
流
(A)
分、合母线转移电流能力
支
柱爬
式电
绝距
缘离
子
(mm)
备
注
恢
复
电
压
(V)
开
断
电
流
(A)
开
断
次
数
(次)
1
GW7-330IDW
363
2000
100
40
3
1
0.5
450
>31mm/kV
三柱式中间水平转动隔离开关(13)
2
GW7-330IIDW
363
2000
100
40
3
1
0.5
450
>31mm/kV
三柱式中间水平转动隔离开关(6)
3
JW2-220W/600
220
600
100
40
3
>31mm/kV
单柱
2.5.1 隔离开关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应能承受运行和操作时出现的电气及机械应力而不损坏、不误动和拒动。
其金属制件(包括闭锁元件)应能耐受氧化而不腐蚀、并能耐受不同材料间的电蚀及材料热胀冷缩造成的附加应力的作用,各螺纹连接部分应防止松动,必要时在结构上应采取补偿措施。
2.5.2 在风力、重力、地震或操动机构与隔离开关之间的连杆被偶然撞击时,隔离开关应能防止从合闸位置脱开或从分闸位置合闸。
2.5.3 在隔离开关的一侧或两侧应能附装接地开关,接地开关和隔离开关之间应有机械闭锁,并具备电气闭锁的条件。
2.5.4 与隔离开关组合成一体的接地开关,其动、热稳定要求与隔离开关相同,若另有规定也可低于隔离开关的规定值。
2.5.5 隔离开关上需经常润滑部位应设有专门的润滑孔或润滑装置,在寒冷地区应采用防冻润滑剂。
2.5.6在规定的覆冰厚度下,隔离开关应能用所配用的操动机构使其可靠的分闸和合闸。
2.5.7 在1.1倍最高相电压时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大于500μV,并在晴天夜晚无可见电晕。
2.5.8 额定绝缘水平见表2.4。
(外绝缘水平还应按海拔1700米修正)
表2.4隔离开关额定绝缘水平(kV)
编号
额定
电压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1min工频耐受电压
(有效值)
相对地
断口间
相对地
断口间
相对地
断口间
1,2
330
1175
1175(+205)
950
850(+295)
510
580
3
220
850
950
360
410
2.5.9 一次接线端子
1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一次接地端子应能承受不小于表2.5中的静拉力。
表2.5隔离开关一次接线端子静拉力
编号
额定电压
(kV)
水平静拉力(N)
横向静拉力(N)
垂直静拉力
(N)
备注
1,2
330
3000
1500
1500
3
220
500
500
500
注:
静态安全系数不低于3.5,短时动态负荷作用下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图2.1 隔离开关的额定接触区
注:
X、Y、Z为空间坐标轴
注:
X、Y、Z为空间座标轴
2 隔离开关一次接线端子的型式和尺寸
应符合GB5273的规定。
2.5.10 单柱式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额定接
触区:
静触头固定在软、硬导线上的隔离开关和接
地开关的额定接触区见图2.1,接触区规定值见表
2.6。
X——导线走向方向
L——垂直于架空导线方向的水平位移(Y向)
S——垂直位移(Z向)
U——沿着架空导线方向的位移(X向)
表2.6额定接触区规定值
额定电压
(kV)
L(m)
S(m)
U(m)
软母线
硬母线
软母线
硬母线
软母线
硬母线
330
0.5
/
0.3
/
0.35
/
2.5.11 单柱垂直开启式隔离开关,其动、静触头间的开距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
2.5.12 隔离开关所带接地开关的接地刀打开方向为垂直伸缩到水平。
2.5.13 分、合闸电源回路电压为三相AC380V,功率kW。
控制电压为AC220V。
2.5.14 机械寿命:
操动机构连续操作次数1000次。
2.5.15 操动机构的要求
1 操动方式:
隔离开关:
电动机构
接地开关:
电动机构或手动机构
2 手动操作时的手柄长度:
不大于1m
手柄离地面高度:
不大于1.1m
手操力不大于:
200N。
3由同一操动机构操动的三相隔离开关,各相的合闸不同期性应能方便地进行调整,在合闸终了时应保证接触可靠。
4 操动机构箱应能防寒、防腐、防潮、防护等级满足IP55的要求。
箱正面应设有带铰链的密封门,上有把手、碰锁和可外加挂锁的设施。
5 操动机构箱内的接线端子为阻燃型的,除能满足内部接线外,还应有15%的备用端子,各端子应编号,并与电缆进口间距离不小于150mm。
6 除控制、指示及闭锁等通常用的辅助触点外,每台隔离开关主刀闸需提供用户使用的常开与常闭触点各8个,接地刀闸则为4个(倘若分相操作则为每相的数量)。
辅助触点的开断能力为直流220V、0.5A。
交流250V、4A,辅助触点应为定位式的。
7 所有辅助触点应在电气接线图上标明编号并且连接至端子排。
每只辅助开关及所有辅助触点的电气接线必须编号。
8 操动机构的终点位置应有坚固的定位和限位装置,且在分、合闸位置时能将操作柄锁住。
9 对动力式操动机构的要求
1)应装设供就地操作的手力分、合闸装置。
2)在接受操作命令后,应能自行完成正常的合闸或分闸动作。
3)在操动机构处于任何动作位置时,均应能取下或打开操动机构的箱门,以便检查、修理辅助开关和接线端子。
4)在操动机构箱内应装设分、合闸按钮。
5)电控户外动力式操动机构箱内应根据买方的要求装设小型断路器。
6)动力式操动机构中所采用的电动机及仪表,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7)电动操动机构的电动机端子的电压在其额定电压值80%~110%范围时保证隔离开关可靠的合闸和分闸。
8)机构内留有微机防误闭锁电编码锁的安装位置。
10 操动机构的操作工具的运动方向应有明显标志。
11 操动机构上应有反映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的指示器,指示器上应标明“分”、“合”字样。
12 动力式操动机构装设的动作信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指示隔离开关主闸刀分闸的信号,应在达到80%断口距离后发出。
2)指示隔离开关主闸刀合闸信号,应在隔离开关能安全通过额定电流、动热稳定电流的位置时发出。
13 配手动操动机构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应考虑装设电磁锁或编码锁。
2.5.16 同型号隔离开关的安装尺寸应一致,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2.5.17 接地螺钉应符合如下规定
1 户外隔离开关本体或单独供货的接地开关的底座上,应装设与接地热稳定电流相适应的接地引线用接地螺钉,且不小于φ12mm,户内隔离开关本体或单独供货的接地开关的底座上以及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底座或外壳上,应装设不小于φ8mm的接地螺钉。
2 每相一个底座的隔离开关,各相应分别装设接地螺钉。
3 接地接触面应平整、光洁、并涂以防锈油,连接截面应满足热稳定的要求。
4 接地接触面应标以接地符号。
2.5.18 隔离开关带电部分及其传动部分的结构应能防止鸟类作窝。
2.5.19 接地开关的旋转轴与底座间铜质软联结的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2。
2.5.20 隔离开关应采用如下的防锈措施。
1 所有轴销,轴套,紧固件采用不锈钢或其它耐腐蚀材料。
2 滚珠和轴承之间应采用性能优良的润滑脂(如二硫化钼锂基脂)加强密封、并有注油孔。
3 钢底座要求进行(热镀锌、刷漆)处理。
4 操动机构箱外表采用不锈钢,箱体颜色待定。
2.5.21 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应装设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有必要数据的铭牌,且铭牌应耐风雨和防腐蚀,其字样、符号清晰耐久,如隔离开关由几个独立的相组成,每相都应有一个铭牌,操作机构和隔离开关装在一起的,可合用一个铭牌。
如果操作机构是可移动的,则应有单独的铭牌。
铭牌在正常和安装位置应清晰可见。
3 设备规范
本工程订购的设备规范和数量见表3.1。
卖方应填写的技术数据表见表3.2
4 质量保证和试验
4.1 质量保证
4.1.1 订购的新型产品除需满足本规范外,卖方还应提供该产品的鉴定证书。
4.1.2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
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
4.1.3 卖方应有遵守本规范书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1;GB/T19001质量保证体系,且该质量保证体系已经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4.2 试验
4.2.1 型式试验
1 外观检查:
在进行所有型式试验项目之前,应先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
2 机械试验:
按GB19856.9条进行。
3 耐压试验,按GB19856.3条及GB110227.1条进行。
4 温升试验和主回路的电阻测量:
按GB763《交流高压电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标准中有关规定进行。
5 热稳定试验:
按GB1985第6.7条及GB2706《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进行。
6接地开关短路关合性能试验(仅适用于具有短路关合能力的接地开关)按GB19856.8条进行。
*7 破冰试验:
仅适用于户外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按GB/T13601《高压开关设备严重冰冻条件下的操作试验》进行。
8防雨试验:
户外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箱)的防雨试验按JB/DQ2080《高压开关设备防雨试验方法》进行。
9 密封性试验(仅适用于气动或液压操动机构)按GB1985标准中6.10条进行。
*10 开合环流试验:
按ZB/T6462《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试验》进行。
*11 开合小电流试验
在最高电压下隔离开关应能可靠地开合小电流。
注:
带*号的为双方协商进行的项目,无*号的为必做项目。
*12 地震试验按GB/T13540《高压开关设备抗地震性能试验》进行。
*13 无线电干扰和电晕试验:
按GB11604《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试验。
14 抗弯、抗扭试验
1)隔离开关的支持柱绝缘子和转动柱绝缘子应按相应的电瓷绝缘子标准进行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抽查试验。
*2)应买方要求对户外隔离开关进行整体的抗弯强度试验,试验的要求和方法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5。
*15 极限温度下的操作
1)最低周围空气温度下的操作按GB1985标准中6.16.1条进行。
2)最高周围空气温度下的操作按GB1985标准中6.16.2条进行。
16 操作机构中电磁线卷的匝间绝缘试验:
按GB19856.12条进行。
4.2.2 出厂试验
隔离开关应在工厂内进行整台组装并进行出厂试验,出厂试验的技术数据应随产品一起交付买方。
在拆装前关键连接部位和部件应做好标记。
1结构检查:
隔离开关及其所有附件的规格和尺寸均应符合技术文件和图纸的要求,当买方对某个部件或配件的质量有怀疑时,厂家应提供其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报告,必要时应进行试验校核。
2 主回路电阻测量:
用不小于100A直流电流测量主导电回路电阻。
3 耐压试验:
隔离开关主回路按额定试验电压进行1min工频干耐压试验,并校核断口间的距离和安全距离,对辅助和控制回路进行工频1min2000V耐压试验。
4 机械操作试验
1)对配动力式操动机构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进行空载操作,在额定操作电压下连续进行50次合、分操作,在最高和最低允许操作电压下分别进行10次合、分操作,且手动合、分各3次,对于手力式机构应连续进行50次合、分空载操作。
2)动力式操动机构试验时应测量合、分闸时间,必要时给出时间一行程特性曲线。
3)校核闭锁装置的功能。
4.2.3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在隔离开关安装完毕后进行,试验应在卖方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由买方承担,试验结果应与制造厂出厂试验数据或本技术条件相符。
试验项目如下:
1 校核动、静触头间的开距。
在额定、最低和最高操作电压(液气)压下进行3次空载合、分试验,并测量分合闸时间,检查闭锁装置的性能。
2 测量主回路及接地开关(当卖方说明书有规定时)的回路电阻,进行控制及辅助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
3 测量绝缘电阻
5 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确保其不受污损。
5.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5.3 在包装箱外应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5.4 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5.5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
5.6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5.7 出厂的每组(相)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本体和每台操动机构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装箱单和安装使用说明书以及出厂试验测试数据,在说明书中应提供可能的安装方式、相间距离、相对地距离、断口距离等。
表3.1设备规范和数量
编
号
型
式
型
号
额定电
压(kV)
额定电
流(A)
操作机构
操作方式
接地开关配置
单
位
数
量
备注
电
动
手
动
三相操作
单相操作
无接地开关
单接地开关
双接地开关
1
三柱式中间水平转动隔离开关
GW7-330IDW
363
2000
√
√
√
√
组
13
2
三柱式中间水平转动隔离开关
GW7-330IIDW
363
2000
√
√
√
√
组
6
3
主变高压侧中性点接地开关
JW2-220W/600
252
600
√
只
2
表3.2卖方应填写的隔离开关规范表
序号
名称
卖方提供值
编号
一
额定参数
1
额定电压(kV)
2
最高电压(kV)
3
额定频率(Hz)
4
额定电流(A)
5
额定动稳定电流峰值(kA)
6
额定热稳定电流及其额定持续时间(S)
7
分、合闸时间(参考)(S)
8
分、合闸平均速度(参考)(m/s)
9
接线端机械负荷
10
额定绝缘水平
1)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
断口(kV)
对地(kV)
2)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2/50μs):
断口(kV)
对地(kV)
3)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250×2500μs):
断口(kV)
对地(kV)
4)支柱式绝缘子表面最小爬电距离(mm)
续表
序号
名称
卖方提供值
编号
11
开断母线转移电流的能力
1)恢复电压(V)
2)开断电流(A)
3)开断次数(次)
12
开断电容电流值(A)
13
开断小电感电流值(A)
14
接线端子静负荷
1)水平(N)
2)横向(N)
3)垂直(N)
二
隔离开关的结构与型式
1
型式
1)型号
2)垂直开启式
3)水平开启式
2
是否带接地开关
1)双侧带接地开关
2)单侧带接地开关
3)不带接地开关
3
操动机构的型式
1)型号
2)三相联动或分相操作
3)电动、手动或其它
4)电动电压(V)
5)控制电压(V)
续表
序号
名称
卖方提供值
编号
4
接地开关的操动机构型式
1)型号
2)三相联动或分相操作
3)电动、手动或其它
4)电动电压(V)
5)控制电压(V)
5
一次接线端子的型式
6
辅助触点数目
隔离开关
接地开关
附件2供货范围
1一般要求
1.1本附件规定了合同设备的供货范围,卖方保证提供设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