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4732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docx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西 方 经 济 学 期 末 复 习 指 导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A)

 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P4)   

B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C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       

D这一组合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

2、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C)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P55)   

D无法确定

3、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C)

 A购买欲望            

B价格上升引起的减少

 C购买欲望与够买能力的统一  (P28)  

D根据其购买欲望决定的购买量

4、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A)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P68) 

B价格上升引起的减少

 C价格下降引起的减少    

D与需求量的减少相同

5、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保持不变

 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P45,63)   

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

6、如果其他各种条件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将(B)

 A增加    B减少 (P70)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如果某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是(B)

 A生产者   B消费者(P76) 

C政府    D商品进口国

8、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0.5,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

 A、0.5%   B、2.5% (P69)  

C、4.5%   D、5.5%

9、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B)

 A相同的   B不同的(P98)   

C某些场合下相同   D无法确定

10、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

 A欲望最大化    B偏好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D效用最大化(P88)

11、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

 A消费者收入提高(P98)   B消费者收入不变

 C消费者收入减少   D消费者减少购消费

12、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D)

 A递增  B先增加后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递减(P87)

13、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之点是在(B)

 A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    

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P122图形)

 C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D两条曲线不相交

14、等产量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D)

 A技术水平提高 B产量减少  

C常量不变  D产量增加(P128)

15、等成本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

 A技术水平提高 B成本增加 (P132) 

C成本减少  D成本不变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P122)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17、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A)

 A横轴相交(P122图形) B纵轴相交  

C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总产量曲线相交

18、经济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

 A一年之内

 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119)

 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1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B)

 A先减少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P144图形)  

C一直趋于增加  D保持不变

20、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时,基尼系数(A)

 A等于零(P211)  B等于一  

C大于零小于一  D大于一

21、短期内,即使企业不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是(A)

 A固定成本(P141)  B可变成本  

C平均成本  D边际成本

2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B)(P198)

A平均收益  B边际生产力  

C价格水平  D供求状况

23、当产量为3,固定成本为120元,可变成本为90元,平均成本为(D)

A、10元  B、30元  

C、40元  D、70元(P141)

24、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C)

 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规模经济  

C边际产量递减规律(P144) D内在经济

25、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哪个国家收入分配最平均(A)

 A甲国基尼系数为0.1(P211)   

B乙国基尼系数为0.25

 C丙国基尼系数为0.35  

D丁国基尼系数为0.45

26、劳动的供给曲线(D)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垂直于横轴  D向后弯曲(P199图形)

27、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C)

 A要求政府增加进口产品       

B要求政府鼓励移民入境

 C要求政府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P203)   

D要求政府取消工作年龄限制

28、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是(A)

 A收入法(P248)   B最终产品法   

C部门法   D支出法

29、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P247)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

30、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是(C)(P253)

 A、消费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 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得指数

31、在经济增长总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

 A资本  B劳动  C技术(P266)D制度

32、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的无关(C)(P285)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需求  D国外需求

33、引致消费取决于(C)

 A收入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P304) D自发消费

34、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

 A消费    B投资  (P307)  

C政府支出    D净出口

35、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P297图形)

 A均衡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均衡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3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A物价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物价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物价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下降   

D以上都是(P284图形)

37、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P316)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38、物价水平的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B)

 A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放移动   

B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P284图形)

C总需求曲线向上平行移动      

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39、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浦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派是(C)

 A新古典综合派   B货币主义派   

C理性预期学派(P363图形) D新凯恩斯主义

40、经济增长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B)

 A技术进步         

B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P264)

 C制度与意思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

41、在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C)

 A财政部  B商业银行  

C中央银行(P387)  D金融中介机构

4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D)(P378)

 A经济中没有失业    

B通货膨胀率为零

 C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减少经济波动

4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P344) D自然失业

44、在以下四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C)

 A收入政策  B人力政策  

C货币政策(P380)D指数化政策

45、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B)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总需求等于总供给(P379)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D经济中出现严重衰退

46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会带来(C)P389

 A利率降低,总需求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B利率降低,总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C利率提高,总需求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D利率提高,总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47、紧缩性财政政策使用的情况是(A)

 A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P417)   

B国内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盈余

 C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盈余    

D国内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赤字

48、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将引起(B)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之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P406)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49、边际进口倾向反映的是进口与(A)之间的关系。

 A国内生产总值(P406)  B出口  

C价格水平  D汇率

50、汇率贬值会使(B)(P414)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B国内生产总之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二、判断题

(对)1、经济学的产生是因为稀缺性的存在。

P3

(对)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P13

(错)3、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与减少汽车的需要。

(P31,P与Q反方向变动)

(对)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他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P39)

(错)5、所有商品的需求量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P33)

(错)6、某种商品的价格上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P52)

(错)7、各种药品(包括营养品)的需求弹性是相同的。

(P63)

(对)8、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

(P75: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P与TR同方向变动)

(对)9、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P70)

(错)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对某种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所以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

(P103)

(错)11、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P89公式,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

(错)12、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P68;对收入的变动)

(错)13、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P74,需求富有弹性)

(错)14、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增加。

(P86;先增加后减少)

(错)15、要实现规模经济就是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

(P125,规模要适度)

(错)16、边际产量曲线一定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P122图形,AP最高点)

(错)17、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P120,Q先增加后减少)

(错)18、规模经济是研究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对产量的影响。

(P123,所有生产要素的增加)

(错)19、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投入。

产品品种(P141,工人工资是可变投入)

(对)2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

(P149图形,包络线)

(对)21、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之分。

(P147)

(对)22、在短期,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P142)

(错)23、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的正常利润达到最大化。

(P145,不是正常利润)

(对)24、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

(P145图形)

(对)25、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是收支相抵点。

(P145图形)

(对)26、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回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P202图形)

(错)27、超额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P209:

正常利润)

(对)28、企业家的创新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之一。

(P209)

(错)29、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为零(P278)

(对)30、消费函数曲线与45度线的交点表明消费等于收入。

(P304图形)

(错)31、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P250)

(错)32、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又称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P295,或大于,小于,相等)

(对)33、引起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原因之一是名义工资是粘性的。

(P291)

(错)34、只要有科技进步,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

(P264,只是必要条件,还缺乏充分条件)

(错)35、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会使投资增加,总需要减少。

(P286,投资减少)

(对)36、在短期内,工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短期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P291)

(错)37、货币供给减少会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带来利率的下降。

(P333图形,MS曲线向左移动)

(错)38、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是相同的。

(P389)

(对)39、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P392)

(错)40、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P283,不能消除,只能减轻)

(错)41、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雇主。

(P348,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

(对)42、在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增加使利率上升。

(P333图形,MD曲线向右移动)

(错)43、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P348,在价格管制下存在隐蔽性通货膨胀)

(对)44、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P389现金从中央银行流出市场)

(错)45、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和最初存款的比率。

(P325,简单货币乘数)

(错)46、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就是贴现率。

(P323,法定准备率)

(对)47、如果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效率比另一国高,说明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P400)

(错)48、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P406,小于)

 

三.计算题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46公式)

解:

(1)因为D=S

所以:

350-3P=-250+5P

   350+250=5P+3P

   600=8P

   P=

=75

(2)把P=75代入D函数和S的函数

D=350-(3×75)=125

S=-250+(5×75)=125

答:

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0元下降为60元时,需求量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P62公式)

解:

已知:

Q1=200  Q2=400

     P1=100  P2=60

代入公式:

Ed=

×

 Ed=

×

     Ed=

Ed=1.33

答:

需求弹性是1.33,因为需求弹性大于1,所以,需求是富有弹性。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销售量为1500公斤,该商品出现的销售量增加到3500公斤,问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变动了多少?

(P60公式)

解:

根据公式:

Ed=

代入公式:

2=

     2=

       2=

       2×

       2×△P=

×15

       2×△P=

       2×△P=20

       

△P=10

答:

价格下降了10元。

 

4.根据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填写下表中的空格部分。

(P86原理)

某物品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1

100

(100-0=100)

2

(100+50=150)

50

3

180

(180-150=30)

4

(180+20=200)

20

5

210

(210-200=10)

5.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X商品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

X商品

边际效用

Y商品

边际效用

1

100

1

200

2

90

2

170

3

80

3

140

4

70

4

110

5

60

5

80

6

50

7

40

8

30

9

20

10

10

请计算消费者购买多少x商品与Y商品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P89公式)

解:

(1)根据消费均衡条件公式:

当QX=4时MuX=70

则有

=7

又当QY=3时MuY=140

则有

=7

因为

=7

所以符合均衡条件

(2)根据消费者限制条件公式

PX·QX+PY·QY=M

当QX==4,QY==3时,

因为(10×4)+(20×3)=100

所以:

符合限制条件

答:

当消费者购买4单位X商品和3单位Y商品时,既符合均衡条件,又符合限制条件,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即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6.假定每单位劳动为1000元,固定成本为4000元。

填写所有的空格。

劳动量(L)

产量 (Q)

固定成本(FC)

可变成本(VS)

总成本(STC)

平均成本(SAC)

边际成本(SMC)

0

0

4000

(0)

(4000)

(0)

(0)

1

8

4000

(1000)

(5000)

(625)

(125)

2

18

4000

(2000)

(6000)

(333.3)

(100)

3

24

4000

(3000)

(7000)

(291.7)

(166.7)

4

29

4000

(4000)

(8000)

(275.8)

(200)

1STC=FC+VC②SAC=

③SMC=

2第6计算题:

QFCVCSTCSACSMC

0400040000

1400120520520120

240020060030080

340026066022060

4400360760190100

7.社会原始收入水平2000亿元,消费为1200亿元,当收入增至28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15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以及乘数。

(P303公式;P316乘数公式)

解:

(1)平均消费倾向:

APC=

=0.6

(2)平均储蓄倾向:

APS=1-APC=1-0.6=0.4

(3)边际消费倾向:

MPC=

=0.375

(4)边际储蓄倾向:

MPS=1-MPC=1-0.375=0.625

(5)乘数:

a=

=1.6

答:

……

8.当自发总需求增加10万元时,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0万元,求该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分别是多少?

(P316国内生总值变动量公式,P303公式)

解:

(1)根据公式:

△Y=

·△

代入公式:

20=

×10

     20=

     20×(1-C)=10

     20-20C=10

     20C=20-10

     C=

    C=0.5即:

MPC=0.5

(2)MPS=1-MPC=1-0.5=0.5

答:

边际消费倾向为0.5;边际储蓄倾向为0.5。

9.假设一个经济中的总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400亿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亿元,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

(P303公式,P316公式)

解:

(1)因为MPS=

=0.2

所以:

MPC=1-MPS=1-0.2=0.8

(2)根据公式:

△Y=

·△

代入公式:

△Y=

×200

=5×200=1000(亿元)

答:

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00亿元。

10.假定1997年的物价指数为128,1998年的物价指数为136,请计算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P347公式)

解:

1998年通货膨胀率

×100%=6.25%

答:

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为为6.25%。

11.假定某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15万元,请计算准备率是多少?

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如果准备金增加至25万元,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P325公式)

解:

(1)准备金率=

×100%=15%

 

(2)银行创造的货币量:

D=

=667(万元)

(3)如果准备金增加到25万元时,

r=25%  

银行创造的货币量:

D=

=400(万元)

答:

当准备金率为15%时,银行创造的货币量为667万;准备金率为25%时,银行创造的货币量为400万元。

 

12.社会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800亿元,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为1000亿元,边际进口倾向为0.15,计算对外贸易乘数。

如果总需求增加100亿元,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会使进口增加多少?

(P303,P316;P406公式)

解:

(1)因为MPS=

=0.4

  所以:

MPC=1-MPS=1-0.4=0.6

对外贸易乘数=

=1.82

 

(2)△Y=1.82×100=182(亿元)

 (3)进口的增加量=182×0.15=27.3(亿元)

答:

对外贸易乘数为1.82;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82亿元;进口增加了27.3亿元。

有能要求掌握的计算题:

1、(P139):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的计算: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100—(3+3+60+3+10+15)==6(万)

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100—94—(2+5)==—1(万)

(可参考复习指导P113)

2、自测练习P114—4题: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当MR==MC时,Q==6,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做解释)

3、自测练习P184—6题:

计算失业率:

失业人口/劳动力

失业率==500/500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