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识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3857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识识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常识识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常识识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常识识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常识识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识识记.docx

《常识识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识识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识识记.docx

常识识记

使用语法判定法的五大原则

原则一

选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词性应保持一致

原则二

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一致

原则三

“很”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不能修饰偏正结构的形容词

原则四

语意重复的词语一般不连用

“欣赏”、“鉴赏”的适用对象有区别,“鉴赏”的对象多为文化艺术品、文物等。

◆当一个词语中已包含另一个词语的意思时,这两个词一般不能连用。

例如:

“中旬”本就包含大约、左右的意思,所以不能与“左右”连用;“必需”意为一定要有,已包含了“有”的意思,所以不能再和“有”连用;“威慑”意为使人感到恐惧,已包含了“使”动的意思,所以不能与“令人”、“让人”等表使动的词语连用。

◆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如:

“花卉”不能用“朵”来修饰,“船舶”可以用“很多”修饰,但不能用“艘”、“条”、“只”修饰。

法院不属于行政机关

1. 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

某日,两歹徒威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

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

A. 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拾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B. 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 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 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D

 

本题是考查刑法的题。

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本题中李某的职务仅是仓库保管员,没有与歹徒搏斗的义务,为了保全公司的公共利益和个人人身安全,抢走摩托车逃走的行为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所以选择D选项。

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本题中李某的职务仅是仓库保管员,没有与歹徒搏斗的义务,为了保全公司的公共利益和个人人身安全,抢走摩托车逃走的行为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所以选择D选项。

2. 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

B. 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C. “五经”指《诗经》.《论语》.《礼记》.《易经》和《春秋》

D.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C

“五经”是指《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不包括《论语》。

3.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 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基础上,提出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基本路线

B. 写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D.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在1928年10月至1930年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创性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故选B。

4. 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行的是:

A. 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 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金属中毒现象

C. 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D. 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B

A、工业酒精含有少量甲醇、96%乙醇。

医用酒精含有75%的乙醇。

 甲醇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故A错误,

B重金属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喝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后,会保护组成人体的蛋白质不受重金属的侵害,故B正确。

C、淀粉遇碘变蓝色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而加碘盐中碘的存在形式是化合物,是以碘酸钾或碘化钾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淀粉是不会于这两种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所以不会变蓝,故C错误,

D馒头需要经过消化逐渐的转化为葡萄糖再被人体吸收,而喝葡萄糖水可以直接的被吸收,故D错误,

所以,正确选项是B。

5.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诞生了网络,产生了信息高速公路。

一台个人计算机采用拨号方式上网,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是(    )。

A. 操作系统  B. TCP/IP

C. 浏览器    D.调制解调器

D

拨号上网是目前计算机的一种上网方式,要进行拨号上网,需要的硬件是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B和C属于软件。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五大

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差别,仍是谋生的手段

7.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8.十六大报告要求,要紧紧围绕(  )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B.打得赢、不变质

十六大报告要求,要在全党开展以(  )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

A.心为民所系,权为民利用,利为民所谋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阶级性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17.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  )。

A.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D.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

A.本质必然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使用的关系

2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2012中央一号文件: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措施: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营业税改增值税将全国推广,财政扶持增税企业,此前,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从整体上来看,能够降低企业负担。

根据试点方案,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

捍祖国强盛

光復,“復”表示还原、恢复;而“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重复。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

准确的说法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

一年之计在于春家具

从事有害作业的小李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时占用了工作时间,能否算正常出勤?

->能,

 “息壤”是谁用来治水的法宝?

->鲧,

“琴棋书画”中的“棋”指:

->围棋,

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都在墨西哥,太阳金字塔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它建筑宏伟,呈梯形,坐东朝西,月亮金字塔坐落在特奥蒂瓦坎古城城北,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比太阳金字塔晚200年建成。

月亮金字塔坐北朝南,

中国十大古琴曲:

《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鱼樵问答》

《夕阳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梅花三弄》《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

《阳关三叠》是甚么时候的琴曲?

->隋唐,

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塑料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树脂。

WNBA代表什么?

->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赛

北京等地四合院的大门一般是开在哪个角上?

->东南角,

北京四合院门为什么一般是开在东南角:

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以"坎宅巽门"为最佳。

世界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在四川流通的“交子”。

中国开始了从北宋至元代的长达300多年的“纸币时代”。

成语“跋前疐后”形容的是哪种动物:

->狼,该成语表示进退两难。

海龟上岸产卵会选择:

->新月或满月的时候。

个人出售金银,必须卖给中国人民银行。

红糖呈现红色是因为:

->原糖未脱色。

所谓纪传体方法,即以记人为主体的历史叙述方法,《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用这种方法开创了以往编年体历史体例以外的新天地。

醍醐灌顶:

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是褒义词。

顶礼膜拜:

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是贬义词。

耳提面命:

提着耳朵当面告诉他。

形容长辈教导热_心恳切,要求严格。

摩拳擦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踌躇满志:

形容心满意足,从容得意的样子

 

闪烁其词”是指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捉襟见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厘清”指整理清楚,常与“关系”、“原则”、“任务”等搭配。

“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如“理清头绪”、“理清思路”等。

“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的硬管。

“变幻莫测”意为变化又多又快,让人不可捉摸,多用于形容气候、政治风云、命运等。

“变化多端”意为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和规律。

这两个成语都不能用于形容政策的变化.

“未雨绸缪”与“防患未然”都有事先做准备的意思,但“防患未然”预防的是事故、灾难的发生。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得天独厚”指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

核定:

经过审核后确定、认定。

审定:

认真审查并作出决定。

“审定”多适用于计划、方案等。

适用”与“规则体系”是固定搭配,而“靠……来……”和“维系”也属于固定搭配。

增速放缓增幅回落

“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穿凿附会:

指在论证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断章取义:

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红外线波长比紫外线长,赫兹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一切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民族团结柱是建国60年庆典背景之一,寓意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56个民族,共同建设民主政治,共同享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应占代表总数的12%左右。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时区例2:

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

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伦敦时间=12:

00-(8-0)=4:

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

00)。

例3:

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

00,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纽约时间=12:

00-[8-(-5)]=-1:

00+24:

00-1天=23:

00(即纽约时间为4月30日的23:

00)。

(注:

当算出的区时为负数时,应加上24:

00,日期减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4月30日)。

海峡西岸经济区

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截至目前,共20个城市。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某高校2006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长2%。

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

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多少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上一个年度的学生情况!

以下均省略百分号!

  本科98\/8

  总和102

  硕士110/\4

  所以,本科和硕士的比例是2:

1.

  那么根据题意,上一年度的毕业生有7650÷1.02=7500

  而本科:

硕士=2:

1

  所以上一年度有本科7500*2/3=5000

(一)混和气体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题】在常温下,将1体积乙烯和一定量的某气态未知烃混和,测得混和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2,求这种烃所占的体积。

  【分析】根据相对密度计算可得混和气体的平均式量为24,乙烯的式量是28,那么未知烃的式量肯定小于24,式量小于24的烃只有甲烷,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甲烷是0.5体积

(二)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计算的十字叉法

  【例题】溴有两种核素,在自然界中这两种核素大约各占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数是35,原子量是80,则溴的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等于。

  (A)79、81(B)45、46(C)44、45(D)44、46

  【分析】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根据十字交叉法可知,两种同位素原子量与溴原子量的差值相等,那么它们的中子数应相差2,所以答案为D

(三)溶液配制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题】某同学欲配制40%的NaOH溶液100克,实验室中现有10%的NaOH溶液和NaOH固体,问此同学应各取上述物质多少克?

  【分析】10%NaOH溶液溶质为10,NaOH固体溶质为100,40%NaOH溶液溶质为40,利用十字交叉法得:

需10%NaOH溶液为

  2╱3×100=66.7克,需NaOH固体为1╱3×100=33.3克

(四)混和物反应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题】现有100克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它们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时所消耗盐酸跟100克碳酸钙和该浓度盐酸反应时消耗盐酸量相同。

计算混和物中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

  【分析】可将碳酸钙的式量理解为碳酸锂和碳酸钡的混和物的平均式量,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可得碳酸锂和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97:

26

公共基础知识

(一)

第一部分 政治常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这是哲学的两大派别。

②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真题精选】“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观点、进步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练习一】

1.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C.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D.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练习二】

1.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

这是        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第四章 认识论

一、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表现在:

(1)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反映论是认识路线: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了不可论。

(3)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二、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性质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实践的形式:

实践的作用通过三种形式表现出来:

              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三、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表为: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认识在实践中产生。

【练习】马克思说: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的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C.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开拓认识的新领域,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们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认识,即:

为了应用而学习。

(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反作用具有两重性: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指导主体采取正确的方法,自觉的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从而取得成功;相反,错误的认识则对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深知导致实践的失败。

四、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认识的产生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们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

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性表现在: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

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