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3673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docx

09102大学语文试题B及答案

命题方式:

统一命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题B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十一

十二

总成绩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首诗中描写到“七夕”的情景?

()

A.蒹葭B.湘夫人C.长恨歌D.咏荆轲

2.“……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五年

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以上是对的评价。

()

  A.秦始皇B.楚怀王 C.项羽 D.刘邦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

4关于汉乐府民歌的特点,请选择最合适的一项:

()

A.骚体B.四言体C.“缘事而发”D.“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5.下面哪一首诗的题材不同于其它三首?

()

  A.葛覃B.静女C.关雎D.山鬼

6.选择实写的一项()

A.捐余袂兮江中B.将腾驾兮偕逝

C.鸟何萃兮蘋中D.灵之来兮如云

7.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品种是:

()

A.院本B.诸宫调C.杂剧D.南戏

8.以下哪位不属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人物?

()

A李纨B.妙玉C.晴雯D.巧姐

9.下列选项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关汉卿B.白朴C.郑光祖D.汤显祖

10.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共6页第1页

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

11.以下不适合作家汪曾祺的一项是:

()

A.笔记体散文化小说B.湘西的自然风景和生活风貌

C.古朴、宁静的风俗美D.京派的最后一个传人

12.以下哪个人物出自张爱玲的作品?

()

A.吴妈B.翠翠C.鲁四凤D.曹七巧

13.被称为“最具雷雨性格的人”是:

()

A.周萍B.周繁漪C.周冲D.小英子

14.以下不属于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作者的一位是()

A.闻捷B.顾城C.北岛D.舒婷

15.《预言》一诗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A.采用神话传说B.交响乐的构思

C.层层推进D.先写渴望爱情的心跳,后写爱情消失的惆怅

16.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哪三大部分?

()

A.《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B.《风俗研究》、《生活研究》和《分析研究》

C.《风俗研究》、《生活研究》和《社会研究》

D.《哲理研究》、《生活研究》和《风俗研究》

17.以下属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的是:

()

A.《威尼斯商人》B.《仲夏夜之梦》

C.《皆大欢喜》D.《奥瑟罗》

18.但丁创作的《神曲》分为《地狱》《天堂》和三部。

()

A.《越狱》B.《炼狱》

C.《上帝》D.《涅槃》

19.普希金的创作不包括下列作品中的哪部?

()

A.《雪花的快乐》B.《致大海》

C.《致凯恩》D.《自由颂》

20.格里高尔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A.《浮士德》B.《变形记》

共6页第2页

C.《高老头》D.《老人与海》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一诗的艺术特色。

 

 

2.什么是人文主义文学?

请举出五个代表作家的名字。

共6页第3页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

1.在《秦晋崤之战》一文中,分别摘抄弦高、皇武子、孟明三个人物的辞令,并逐一作具体评析。

2.请分析《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选做题目:

第_____题

共6页第4页

四、作文题(共40分)

请以《五四青年节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及要求:

1.命题作文,角度自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

共6页第5页

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共6页第6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题B解答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2.C3.A4.C5.A6.A7.C8.C9.D10.A

11.B12.D13.B14.A15.B16.A17.D18.B19.A20.B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一诗的艺术特色。

(10分)

(1)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

运用复沓和变体叠句的手法,用清柔爽丽的诗句抒发细腻感人的情怀,在音节的匀称与流动中造就音乐美。

(3分)

(2)诗句整齐,结构匀称,具有建筑美。

全诗六节,每节四行,每节的前三行完全相同,只有各节的第四行才展示实在的前后连贯的内容。

(3分)

(3)强烈的对比与感情的冲突。

前三句描述温馨甜美的情绪,后三句则是失望之余悲怆苦涩心情的体现。

甜美的梦境和心碎的悲哀,形成强烈的对比。

(2分)

(4)象征的手法与感伤的抒情。

诗中用“她”象征“爱、自由、美”三位一体的生活境界,抒发了对理想破灭的彷徨、苦闷、失望、忧郁的感情,全诗回荡着一种哀伤、迷惘的情绪。

(2分)

2.什么是人文主义文学?

请举出五个代表作家名字。

(10分)

(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是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世俗文学。

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

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

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5分)

(2)如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等等。

(5分)

共4页第1页

(简析题评分说明:

学生答案应灵活对待,只要表达出以上答案的基本意思并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不必要求字面上的完全一致。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共20分)

1.在《秦晋崤之战》一文中,分别摘抄弦高、皇武子、孟明三个人物的辞令,并逐一作具体评析。

(1)弦高的辞令: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准备去周做生意的弦高行至滑国时,与秦军巧遇,并且很快弄清了秦军的趋向。

他马上机智的假扮作郑国的使者,把自己用于做生意的牛和熟牛皮当作慰问品犒劳秦军。

明明是秦军袭击郑国,弦高却不点破,只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军队要路过我国,给足秦军面子,但透漏出的意思却是你们偷袭我国的计谋已经被我们所掌握。

表面上说你们路过郑国的时候如果住下来一天,我们就提供一天的粮草物资,如果要走就准备一晚上的安全保卫工作。

实际上是警告对方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充分的准备,你们休要轻举妄动。

他的话句句客气有礼,但句句带刺,绵里藏针,可以说弦高是一位出色的业余外交。

(7分)

(2)皇武子的辞令: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郑穆公派皇武子去下逐客令。

这是一段绝妙的外交辞令。

皇武子不说三人正在做接应秦军的战斗准备,而是说三人在郑国住得太久了,生活用品已经用尽,因此三人准备行装回国,并大方地说,郑国有一个原圃,就好像秦国有一个具囿一样,你几位自己去猎取一些麋鹿,潜台词是秦国时刻觊觎着郑国的领土。

“以闲敝邑”意思是你们走了会让我们小国也能喘一口气,言外之意是对你们这些不怀好意的客人我们实在不感兴趣,你们赶快滚蛋。

郑国是一个小国,他想避免与秦国的武力较量,但又要维护国家的安全。

因此,皇武子的一番话让秦国知道郑国确实有所准备,秦国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用温和的手段把他们赶走,既不触怒强大的秦国,以免给秦留下挑起战争的借口,同时又维护了郑国的尊严。

(7分)

共4页第2页

(3)孟明的辞令: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国主帅孟明知道,阳处父的所谓“左骖”之赐是骗他上岸的诡计,他自然不上当,但却不点破,话说得谦和得体,委婉有礼。

但谦和得体的外表之下却咄咄逼人,内藏锋芒。

战败被俘,丧师逃归,对于一个将领主帅来说是奇耻大辱。

他对晋国自然是怀有深仇大恨,可是他一张口就说“君之惠”,其潜台词自然是“君之仇”。

他因裙带关系避免囚禁和杀戮,却冠冕堂皇地说晋襄公不亲自杀他把他送到秦国接受惩罚。

至于“三年,将拜君赐”之语,似乎对晋军的恩德念念不忘,感激涕零,实际上却是咬牙切齿地表示三年之后一定要来报仇雪恨。

(6分)

2.请分析《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先抑后扬、一波三折,曲折的情节中展现人物的性格。

先写客“无好”、“无能”,无功要禄,造成一种无能无德的心理错觉;然后异峰突起:

自荐收债,惊人的“市义”之举,妙计连出的造“三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人意外、引人入胜,使一个有远见卓识、果决、智慧、率性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6分)

(2)绘声传神,形象鲜明。

用人物语言传出人物的神魂.当冯谖回答自己“无好”、“无能”之时,一向宽怀待人的孟尝君极富君子风度,面对乞食于自己门下的冯谖只是“笑而受之”,简洁地说了一个词“诺”。

孟尝君的轻财好施、宽容善良的性格得以展现。

冯谖恃才自信的个性在其弹铗而歌的语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这不断地要求改善自己生活待遇的呼号,充分展示了冯谖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了自信的个性。

而面对不断要求改善待遇的冯谖,孟尝君的回答也富有个性特色。

“食之,比门下之客”;“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这些语言既表现了孟尝君的宽容好施的个性,也隐约流露出了孟尝君知贤识才的智慧。

(7分)

(3)互衬互托,相得益彰。

为了突出冯谖的才能,作者巧妙地以孟尝君及其手下门客进行映衬烘托。

如:

门客们见孟尝君只是“笑而受之”,以为孟尝君轻视冯谖,因此“食以草具”,用下等门客的待遇招待冯谖。

当冯谖弹铗而歌,要求生活待遇的时候,这一群目光短浅的人对冯谖的感情也就由最初的轻视发展到厌恶的情绪,他们只简单地以为冯谖是个“贪而不知足”的人,和孟尝君的宽容大度、礼贤下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7分)

(论述题评分说明:

学生答案应灵活对待,只要表达出以上答案的基本意思并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不必要求字面上的完全一致。

 

共4页第3页

四、作文题(共40分)

评分标准

类别

类别内涵

评分参考

一类卷

34—40

A内容:

中心突出、见解深刻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B语言:

行文流畅、语言准确

C篇章:

结构谨严、层次明晰

二类卷

26—33

A内容: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以29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B语言:

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

C篇章: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三类卷

18—25

A内容:

中心明确、内容尚充实

以2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其中B项比较好一些,酌情加分;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B语言:

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

C篇章:

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四类卷

10—17

A内容: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另两项稍好一些,酌情加分;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B语言:

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

C篇章:

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

五类卷

9分以下

A内容:

文不对题、内容贫乏

 以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另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兼有上述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B语言:

文理不通

C篇章:

结构层次混乱

 另外,错别字每个扣1分(不含重复的错别字),最高扣5分。

共4页第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