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2946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docx

四川大学马原习题第04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  )

  A、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B、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

C、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的不同表现  D、先后两次劳动过程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B )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转化为资本

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主义的(   D  )

A、 劳动价值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C、商品与货币理论    D、劳动二重性理论

5、个别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着(   D    )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           B、商品价值量的增加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6、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 B  )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7、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8、“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的“钱”所充当的货币职能是(  C )

A、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商品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D    )

 A、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                 B、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C、价值规律的本质规定                 D.、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B  )

A、 流通中的不等价交换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货币在性质上发生变化     D、勤俭节约

11、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D  )

 A、劳动力   B、厂房、设备  C、工具    D、货币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C  )

A、劳动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价值平均过程  

1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 C  )

A、生产劳动产品       B、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C、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保持资本价值

14、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  C  )

A、150%,100%           B、150%,200%

C、150%,300%           D、100%,200%

15、资本积累是指(  A   )

A、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        B、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

C、企业之间的兼并            D、大资本吞并小资本

16、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D )

  A、企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B、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17、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IO%,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  )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D   )

A.劳动的使用价值  B.劳动的价值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

19、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    )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能创造出剩余价值

20、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

v中(  C  )

   A、c的比重不断增大              B、v的比重不断增大

   C、c和v按相同比例增大          D、c、v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21、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C  )

A、流通、生产、储备        B、流动、生产、流通

C、购买、生产、销售         D、流动、生产、销售

22、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B   )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23、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B    )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资本积累的结果

24、剩余价值和利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和利润在质上相同,在量上相等

2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是(  C    )

A、价值     B、成本价格    C、生产价格    D、垄断价格

26、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  D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价值形态    D、最终用途

27、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  )

A、厂房设备    B、原料  C、燃料   D、劳动力

28、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中的(   B   )

A、平均利润转化的               B、超额利润转化的

C、垄断利润转化的               D、企业利润转化的

29、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B   )

A.土地经营权垄断   B.土地私有权垄断   C.土地交易垄断   D.土地价格垄断  

30、土地的价格是(  B  )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地租的资本化

C、土地生产成本费用的货币表现     D、土地数额与平均利润的总和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B  4、D  5、D  6、B  7、C  8、C  9、D  10、B  11、D  

12、C  13、C  14、C  15、A  16、D  17、A  18、D  19、D  20、C  21、C 

 22、B  23、B  24、A  25、C  26、D  27、A  28、B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BCD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E、使用价值的基础

2、与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ACDE )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市场需求  D.市场供给  E.货币币值

3、货币的职能包括(   ABCD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  E.资本尺度

4、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ABC    )

A、待销售的商品总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流通速度      D、通货膨胀率     E、纸币的发行量

5、市场机制的要素有(   ABCD    )

A.竞争   B.价格  C.供给   D.需求   E.政策

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是(   CD   )

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劳动力具有价值

C、劳动者是法律上的自由人   D、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E、劳动者自愿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7、资本(   BCDE      )

A、是货币和生产工具              B、是一种运动  

C、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      

E、是一个历史范畴

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BDE )

A、揭示了使用价值的来源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D、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E、为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9、资本积累(    ABDE    )

A、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C、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         D、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E、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

1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DE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11、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DCE    )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额   C、节省预付资本     

 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E、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1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BCDE     )。

A、购买与销售时间的长短         B、劳动时间的长短

B、生产资料储备时间的长短       D、停工时间的长短  

E、劳动过程中断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时间的长短

13、生产成本是( ACD   )

A、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     B、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

C、商品价值中c+v部分          D、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E、商品销售价格的最高界限

14、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ABC     )

A、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   

B、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C、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

D、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是相同的  E、生产价格与剩余价值在数量是相等的

15、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有(  CDE    )。

A、工资      B、成本     C、利润      D、利息     E、地租

16、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ABCDE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的节约

E、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17、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要求(  ABCDE  )

A.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B.生产资料总供求平衡   C.消费资料总供求平衡

D.生产资料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吻合   E.消费资料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吻合

18、土地价格(   BCDE     )

A.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是资本化的地租   C.与利息率成反比         

D.与地租额成正比  E.受土地供求关系影响

1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    ABCE     )

   A、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B、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C、在价值形态上是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c、v、m三个部分

D、把社会生产划分为工业、农业两大部类

E、把社会生产划分为Ⅰ和Ⅱ两大部类

20、平均利润形成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因此(   BDE     )

   A、各部门资本家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大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小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小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E、资本有机构成具有平均水平的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一致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CDE  3、ABCD  4、ABC  5、ABCD  6、CD  7、BCDE    

8、BDE  9、ABDE  10、ADE  11、BCE  12、ABCDE  13、ACD  14、ABC

15、CDE  16、ABCDE  17、ADCDE  18、BCDE  19、ABCE   20、BDE

 

三.问答题:

1、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本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答案要点]

2、 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价值,不仅为了价值而是为了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

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其次,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根据劳动二重性,工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他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形成新价值。

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

工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

  (3)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

(1)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换了它存在的物质形式,没有改变自己的价值量,马克思把它叫做不变资本。

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可变资本。

(2)马克思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虽然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但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只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这也为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提供了科学依据。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生产者没有好处。

[答案要点]:

此说法不正确。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这里指的劳动生产率是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如果只是个别企业的生产率发生变化,则商品个别价值量会变化,而社会价值量不变。

对同一个部门内部的各个生产者来说,劳动生产率高于平均生产率的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如果他仍然按社会价值出售,他会得到超额剩余价值,他的劳动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获得较多的收益。

4、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

(1)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因为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资本家必须在流通中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尤其是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为剩余价值生产作准备。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最后再通过流通买卖商品,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

5、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

答:

(1)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

 

(2)但同时价值又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在产品交换中表现出来,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关系。

所以,不是任何劳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都形成价值,不是所有劳动产品都是商品,都具有价值。

6、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案要点]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工资的表象;

(2)因为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劳动力是商品,可以买卖,具有价值或价格;

 (3)工资采取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表象,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

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

 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

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

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

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

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

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8、剩余价值和利润、利息地租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而利润、利息和地租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着投资者之间和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2)生产成本范畴产生后剩余价值不再是可变资本的增殖,而表现为生产成本以上一个增加额,并进而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它就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和内容,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作为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也要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M,它是M的特殊转化形式,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所以,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4)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9、用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部分商品生产过剩的现象。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分,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

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10、运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假冒伪劣商品现象。

答: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

其统一表现为: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两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2)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完全懂得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关系的的原理,并按这一原理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只顾追求价值增长,而忽视使用价值,甚至人为造假,提供伪劣商品和伪劣服务的社会现象在市场经济还不发达阶段是很难避免的。

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价值,不是使用价值,通过提供假冒伪劣商品降低成本,从而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3)假冒伪劣商品现象违背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

虽然从短期看,提供假冒伪劣商品可以给经营者带来暂时的一定的利益,但从发展的长期看,经营者因诚信缺失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短期利益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