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2677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docx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

教学要求:

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及书写位置,这是正确使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的基础。

2、重点掌握:

(1)顿号、冒号、问号、省略号、括号、书名号和引号的易混易错处;

(2)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3)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重点难点:

教学要求2

教学时数和安排:

5个课时

教学方法和设想:

讲授为主,训练为辅。

讲授重点突出规律方法的总结,训练突出对规律方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一、考点分析:

1、能力层级:

应用(d)。

2、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

(1)顿号、冒号、问号、省略号、括号、书名号和引号的易混易错处;

(2)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3)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3、常见命题形式:

(1)单项选择题(选用和辨析正误);

(2)综合语言

运用题中的改错题(在应用短文中存在着标点、语法、词法及句意表述上的错误,要指出有错误的句子并修改)、填空题(在短文中加标点,如2007年天津卷第20题)和表述题(要求指出因标点位置不同而导致的表意差异,如2004年福建卷第22题)。

4、分值:

3分

5、题目讲究实用性、综合性和技巧性。

操作时要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意思(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结合起来。

近几年有淡化趋势(2007年仅有两地考查,江西07、08两年都考查了),题目一般不会太难。

结合作文等题目,标点符号不仅要使用正确,还要书写规范。

二、知识系统梳理:

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新课改版》p知识概览

标点符号的分类: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

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标号主要有: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三、重点难点突破:

结合《一轮复习资料》42页讲解、补充,结合错例让学生修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句号(。

句号是陈述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末尾的停顿。

例如:

1、王老师从教半个世纪了。

(单句)

2、水浒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

(单句)

3、下雨了。

(无主句)

4、我忘掉了那么多眩目一时的流星,但我却永远铭记这位平凡的、引导自己步入文学殿堂的老师。

(复句)

【注意】

1、语意关系密切的单句,应合为复句,中间不用句号。

例如:

①嗯,明白了。

2、语意距离远的句子,不应合为复句,中间不用逗号,用句号。

例如:

①《水浒》的人物描写就说到这里为止吧。

下面再略谈《水浒》的结构。

②嗯。

还有什么?

3、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

①走,回去再聊吧。

②请你把门给关上。

测试:

下面句子句号有误的一项是()

A、同志们都喜爱小玲子,小玲当时才十岁。

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聪明机灵,常常惹得人发笑。

B、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C、你躺躺吧。

现在时间还早,你休息一会儿。

D、拦河坝拉腰把黄河挡住,出现一个又一个人工湖。

(二)、问号(?

问号是疑问句句末的停顿。

1、你在哪个学校上学?

(疑问句)

2、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

(反问句)

3、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如:

请你把声音放小点好吗?

学生梳理《一轮复习资料》p42页知识点。

【注意】

1、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的句子,有些并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末尾不能用问号。

①你去问问他姓什么。

②甭管他干什么,你别理他。

③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④他昨天曾经问过我今天能不能去一趟。

测试: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是()

A、我也不知道究竟谁该去?

B、请你再去一趟,问他想不想打乒乓球?

C、你知道新学期的班主任是谁?

D、我也搞不清楚他现在是怎么了?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应用问号,问号放在全句的末尾。

①、你说到底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②、这是临近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3、问号是句未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①、小芳,你吃饭了吗?

②、你吃饭了吗,小芳?

③、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4、连续问话每句用问号。

①你叫什么名字?

多大了?

住在哪?

试题1、下例各句中的问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句是()

A、他前天找过我,问我能不能和他一起去?

B、你今天能不能去一趟?

老张。

C、我去?

我一个人去?

D、你说到底是去好呢?

还是不去好呢?

试题2、下例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

“你?

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

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测试3、判断正误

①他不知道《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李老师问他: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

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李老师问他,《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分号

分号是用来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指导学生梳理《一轮复习资料》p43页注意点。

1、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2、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3、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4、对于灵魂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

试题1、选出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窗外的白杨的嫩叶,在日光下发着金光;榆叶梅也比昨日开得更烂漫。

C、桥砖是深褐色的,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美无缺,令人叹息于古代工程的坚美。

D、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

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四.课堂小结:

(略)

五.课堂练习:

《一轮复习资料》56页1题A、2题D,58页7题A、,D,59页8题B,60页13题D.。

六.课后作业:

《一轮复习资料》58页6题,60页13题,61页15题,62页20题,63页24题。

 

第二课时

一.预习反馈(略)

二、知识系统梳理:

引导学生阅读《一轮复习资料》p44——p48知识概览

三、重点难点突破:

结合《一轮复习资料》p44——p48讲解、补充,结合错例让学生修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顿号

(一)顿号是句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比逗号隔开的更简短。

1、眼、耳、鼻、舌、身是人体的五个官能。

(隔开并列词)

2、1930年后,鲁迅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团体。

(隔开并列短语)

(二)、用于序码后表停顿。

1、一、不许说话。

二、不能吃东西。

【注意】

1、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果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略语,可以用顿号隔开。

①小河对岸三四里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蜓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②楼前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③省委负责同志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介绍了我省明年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

辨别正误:

①她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开始看中国古典名著了。

②上个星期六上午,光明小学一、二年级的同学参观了本市的生态工业园。

2、有的并列短语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读时不需要停顿,并列词语之间也不需要用顿号。

如:

①“中小学”、“上下班”、“男女青年”等

3、并列成分做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如果做并列谓语的几个动词共带一个宾语,那么动词之间的停顿要用顿号。

例如:

①、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②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飞去。

4、并列结构内部又有另一层的并列成分时,不能一概用顿号,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就可递升为逗号。

如: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

(误用)

②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误用)

5、并列的词或词组做复指成分(即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做一个句子的同一成分时,同指一种事物)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①小芳,你吃饭了吗?

②水,水,我要喝水。

6、并列成分做状语,如果并列成分都是单词或成语,它们之间用顿号;如果并列成分是介宾短结构,它们之间用逗号。

7、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并列成分做定语,不论结构简单还是复杂,字数多还是少,一般都用顿号表示停顿。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二)、引号

A.引号是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1、诸葛亮说:

“志当存高远。

”(引用别人的话)

2、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

(引用成语)

B.引号还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1、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表强调的)

2、老根据地的人民做的鞋“量天尺”。

(表特定称谓)

3、“四人帮”的罪行必须清算。

(表特定称谓)

4、敌人在公园里搭了台,开“庆功大会”。

(表主讽刺、否定的)

5、“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列主义。

(表着重论述的对象)

6、古人对写文章有两个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表着重论述的对象)

C.引文末尾点号的位置

1、凡是把引用的话独自来用,即引文独立而又完整,引文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内。

①陆象山的语录中说:

“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②鲁迅先生有两句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2、凡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引文末尾不用标点。

①当时是英雄豪杰角逐的所在,“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是“任凭日晒风吹,一声不响”了。

比较:

①王之涣有诗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还要加倍努力,恰如王之涣所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用单引号。

测试:

选出引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A、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C、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它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立足于现代,努力搞好当前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我们才能奔赴光辉灿烂的未来。

五.课堂练习:

《一轮复习资料》56页1题B/D,60页14题,63页23题B,64页26题A。

六.课后作业:

《一轮复习资料》64页28题,65页29题,68页41题。

 

 

第三课时

一.预习反馈(略)

二、知识系统梳理:

引导学生阅读《一轮复习资料》p48——p51知识概览

三、重点难点突破:

结合《一轮复习资料》p48——p51讲解、补充,结合错例让学生修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冒号

(一)冒号是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

1、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2、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注意】

1、提示性词语后面无需较大停顿,引语后又有与之较紧密的宾语,这个提示性词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例如:

①本市文坛三位女杰:

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②厂领导及时提出:

“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

(误用)

2、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是易出考点

①毛泽东有两句诗: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误用)

②大量事实证明:

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误用)

3、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例如: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

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另一个改为逗号)

(二)在总括性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2、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三)间接引语前一般用逗号,不用冒号。

1、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四)直接引语的三种形式

1、黛玉道:

“只刚念了《四书》。

”(用冒号)

2、“她么?

”卫老婆子高兴地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

……”(不用冒号)

3、“可恶!

然而……”四叔说。

(不用冒号)

【注意】中间插“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误用)

(五)“说”和引语间没有停顿的不用标符号。

1、作者不说“密”,而说“你挤着我我挤着你。

测试:

1、下面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

“人性善恶可变”,关键在教育。

B、“哎!

”陈红忽然拍着巴掌说:

“有了,有了!

C、今天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

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D、近几年来,他注重提高史学修养,浏览:

《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战国策》等;注重提高文学修养,阅读:

《楚辞》《诗经》《文化苦旅》等。

括号

括号用来标明文中注释性的话。

1、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个在右陪乘。

2、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

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部的有关部分。

(括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子注释的词语后,若正文至此需要用标点,应移至下括号后,括号内末尾一般不点标点。

3、他入宫时,看见长公主被崇祯砍得半死,闷倒在地,还曾叹息说道:

“上太忍。

”令扶还本宫调理。

(《甲申传信录》)

(括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

测试:

选出括号和前后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

A、早在1902年,鲁迅先生就翻译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这两本书现在的译名为《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心游记》)还对这类小说的优点大加赞赏。

B、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C、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以自学《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之一。

D、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的译本。

省略号

省略号是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

1、倘一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

“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引文的省略)

2、我到处都看到了樱花,在东京、大阪、箱根、仓……(列举的省略)

3、“那是……实在,我们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也就不清。

”(表说话时断断续续)

【注意】

1、已用了省略号就不再用“等”之类的词。

2、必须让对方知道的意思不能省略。

五.课堂练习:

《一轮复习资料》56页2题,60页14题,62页19题,64页26题。

六.课后作业:

《一轮复习资料》63页22题、23题、24题,66页34题,67页36题。

第四课时

一.预习反馈(略)

二、知识系统梳理:

引导学生阅读《一轮复习资料》p52知识概览

三、重点难点突破:

结合《一轮复习资料》p52讲解、补充,结合错例让学生修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逗号(,)

逗号是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一)单句里边的停顿

1、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单句里边的停顿)

2、一座用全校师生的双手建成的教学楼,站了起来。

(主语、谓语之间的停顿)

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倒装句之间的停顿)

4、奋斗的艰辛,胜利的喜悦都化作了泪水。

(一些较长的并列短语间)

5、水,水,我要喝水。

(反复的词语之间)

(二)复句中分句间或一些关联词后的停顿

1、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复句中分句间的停顿)

2、他的成绩仍不理想,但是,比以前有些进步。

(关联词语后的停顿)

(三)不停顿会产生歧义的地方

1、真,自然是不容易的。

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请把这个歧义句断开)

(四)注释部分和被注释部分之间

1、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破折号

(一)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1、上述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属于一门新兴边缘科学——仿生学的研究范畴。

(解释)

2、她手里毫不吃力地提着箱子——箱子并不大——走过去。

(说明)

3、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祝礼和爆竹之类——今年自然也如此。

(二)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

1、“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表话题的突然转变)

2、他指着,描叙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表意思的转折)

3、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表意思的递进)

4、呜!

呜,呜,呜——(表声音的延长)

四.课堂小结:

(略)

五.课堂练习:

《一轮复习资料》58页7题B,60页14题,《语文新课改版》“仿真训练

六.课后作业:

《一轮复习资料》63页25题,65页30题,66页32题,67页8题

 

第五课时

一.预习反馈(略)

二、知识系统梳理:

引导学生阅读《一轮复习资料》p52——p56知识概览

三、重点难点突破:

结合《一轮复习资料》p52——p56讲解、补充,结合错例让学生修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叹号(!

叹号是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末也可用叹号;语气强烈的反

问句句末和语气强烈的独语句末有时也用叹号。

1、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

(感叹句)

2、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感叹句)

3、停止射击!

(祈使句)

4、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语气强烈)

5、啊!

血!

(语气强烈的独语句末)

【注意】

1、感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①别跑,小明!

2、叹号一般只用在末尾。

叹号是句终点号,除了句子开头的“唉”、“啊”等感叹词或“各位代表”、“阿爹”、“大伯”等称呼语后用叹号外(也可用逗号),一般都只用在末尾,而不在句子中间用叹号。

书名号(《》)

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等。

例如:

《史记》(书名),《祝福》(篇名),《中国

青年报》(报纸名称),《当代》(刊物名称),《国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件名称),《开国大典》、《冲出亚马逊》(影片名称),《刘老根》(电视剧名称),戏剧作品,摄影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名称也用书名号。

【注意】

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用单书名号。

例如: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呐喊〉自序》

着重号(·)

着重号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

例如:

1、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连接号(—)

连接号是把意义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

例如:

1、北京—上海特快列车。

(连接地名)

2、亩产500—600公斤。

(连接数字,也可用~)

3、鲁迅(1881—1936),(表生卒年的起止,也可用~)

4、MD—82客机。

(表示型号)

间隔号(·)

间隔号是用来表示间隔的。

例如:

1、乔尔丹诺·布鲁诺(外国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2、爱新觉罗·溥仪(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3、《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十五

专名号(—)

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用力里面。

如:

司马相如者,汉蜀成都人也,字长卿。

四.标点符号的位置

1、点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5、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

点号放在字下偏右;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五.考点小结:

《标点符号用法》是命题依据也是备考依据。

目前尚未规范或者有争议的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会也不应出现在考试题目中,即使句子中涉及这类问题,也不会影响答题。

另外,要注意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既要用法对,也要位置对,还要注意形体对。

高考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试题的综合性,多数试题综合考查多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测试面宽;二是语境的限制性,试题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结合起来,突出考查考生在语境中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三是干扰点的模糊性,测试点多为标点知识的易混处;四是重点用法的重复性,考过的重点知识会重复出现

六.课堂练习:

《一轮复习资料》57页4题,59第9题,67页35题、37题。

七.课后作业:

《一轮复习资料》p56——p68没做完的题。

《语文新课改版》“仿真训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