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2200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docx

复旦医学基础微生物复习整理资料

加粗:

重要

黄色突出:

课件最前列出的25点,应该是重点

一、绪论

1、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结构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

细胞壁除少数外都含有肽聚糖纤维素、几丁质

细胞膜一般没有固醇常有固醇

内膜简单复杂,有内质网等

细胞器无有液泡,溶酶体,微粒

线粒体,叶绿体等

核糖体70S(50S+30S)80S(60S+40S)

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单个染色体,有核膜,核仁,多条染色体,

DNA不与组蛋白结合DNA与组蛋白结合

没有有丝分裂分裂通过有丝分裂

大小直径通常小于2mm直径2mm到大于100mm

二、细菌

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的分类层次:

界、门、纲、目、科、属、种。

细菌的命名:

采用拉丁双名法,每个菌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

前一字为属名,用名词,大写;后一字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

中文的命名次序与拉丁相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Staphylococcu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形态

1、球菌(coccus):

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杆菌(bacillus)

3、螺形菌(spiralbacterium):

弧菌、杆菌

二、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第二节细菌生理

第三节消毒与灭菌

2、细菌肽聚糖的组成

细胞壁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共有组分:

肽聚糖(peptidoglycan)。

肽聚糖:

原核细胞特有。

革兰阳性菌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三维立体结构,坚固

15~50层

革兰阴性菌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二维平面结构,疏松

1~2层

3、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组成

革兰阴性菌特有:

外膜(outermembrane)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脂多糖:

(1)脂质A(lipidA)

为一种糖磷脂,由D-氨基葡萄糖双糖组成的基本骨架,不同细菌骨架一致。

内毒素毒性与生物学活性成分

无种属特异性

(2)核心多糖(corepolysaccharide)

位于脂质A的外层

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相同

(3)特异多糖(specificpolysaccharide)

最外层,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3~5个单糖)重复单位所构成的多糖链。

是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

缺失,细菌变为粗糙型

4、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比较

革兰阳性菌特有:

磷壁酸(teichoicacid)

特殊蛋白:

A蛋白、M蛋白

革兰阴性菌特有:

外膜(outermembrane)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G+菌与G-菌细胞壁的比较

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强度较坚韧较疏松

厚度20-80nm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

肽聚糖含量50%-80%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

项目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与细胞壁的关系

染色性紫色红色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

抗原性主要为磷壁酸主要为外膜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毒性无内毒素有内毒素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

对青霉素的作用有效无效作用部位为肽聚糖五肽交联桥

对溶菌酶的作用有效无效作用部位为肽聚糖聚糖骨架

5、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阳性菌20~25大气压,阴性菌5~6大气压)

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表位,可以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磷壁酸:

重要表面抗原,与血清型分类有关

外膜:

屏障结构,与致病性相关LPS

6、细菌L型及形成条件

细菌L型(bacterialLform)

概念:

某些药物作用于细菌,可抑制的肽聚糖的合成或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在高渗环境下,细菌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型

形成条件:

溶菌酶、青霉素、胆汁、溶葡萄球菌素、抗体、补体等

生物学特性:

多形性、革兰阴性、高渗培养、生长缓慢、荷包蛋样菌落、可回复

与医学的关系:

致病性,常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的感染

7、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或称胞质膜(cytoplasmicmembrane),细胞壁内侧,包绕细胞质

结构:

磷脂、蛋白质(不含胆固醇)

功能:

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作用

8、中介体

中介体(mesosome)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细菌(拟线粒体)

9、质粒

染色体之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独立自行复制

10、荚膜及其功能

概念:

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0.2μm荚膜,<0.2μm微荚膜

化学组成:

多糖/多肽

形成条件:

营养丰富

染色:

不易着色,负染(墨汁)

荚膜的功能

抗吞噬作用肺炎链球菌

粘附作用导管,医院内感染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11、鞭毛及其功能

概念:

许多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鞭毛长5~20μm,直径12~30nm

数量与部位:

①单毛菌②双毛菌③丛毛菌④周毛菌

化学组成:

鞭毛蛋白

结构:

从细胞膜长出,游离于胞外

功能

细菌的运动器官

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根据鞭毛菌的动力和鞭毛的抗原性(H抗原),可用以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

12、菌毛及其功能

概念:

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电镜观察)

种类及功能

普通菌毛多,短而细粘附,致病

性菌毛少,粗、长、中空遗传物质传递

性菌毛(F菌毛)由F质粒编码:

接合,毒力、耐药性等性状的遗传物质传递。

普通菌毛:

细菌的粘附结构,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13、芽胞的特点

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芽胞杆菌属、梭菌属

形成条件:

营养缺乏

保存全部生命必需物质:

核酸、酶、合成菌体成分的结构

休眠状态,无新陈代谢

可发芽:

1个细菌→1个芽胞→1个细菌

细菌——繁殖体芽胞——休眠体

每种细菌形成一种类型芽胞

功能

抵抗力强。

耐干燥、热、辐射、化学消毒剂

100℃数小时

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气灭菌

致病性不直接引起疾病,发芽后形成繁殖体后致病

鉴别意义根据芽胞位置、大小等

14、热原质

热原质(pyrogen):

或称致热原。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物质。

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15、培养

培养基:

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按其物理状态分类:

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按其成分分类:

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生长的情况

液体:

沉淀生长、混浊生长、表面生长

固体: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对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光滑型、粗糙型、粘液型

半固体:

有鞭毛细菌,混浊生长;无鞭毛细菌,沿线穿刺生长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医学:

感染性疾病的研究、细菌学研究、生物制品的制备

工农业生产:

制造各种产品、处理垃圾、制造菌肥农药等

基因工程:

表达重组DNA制备产品

16、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消毒(disinfection):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bacteriostasis):

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

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防腐(antisepsis):

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asepsis):

不存在活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焚烧:

废弃物、尸体

灼烧:

接种环、试管口

干烤:

玻璃器皿

红外线:

医疗器械

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

61.1-62.8℃30min或71.7℃15-30s,主要用于牛乳消毒。

煮沸法

流动蒸汽消毒法

间歇蒸汽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二)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其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

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

微波:

波长1mm~1m

(三)滤过除菌法

赛氏滤器

玻璃滤器

薄膜滤器

(四)超声波杀菌法

是一种机械的作用因素,每秒超过2万次振动的声波即为超声波。

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能产生20-100千赫的声波。

可使细菌细胞壁裂解而死亡。

(五)干燥低温抑菌法

干燥法

低温法:

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常用作保存细菌菌种。

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消毒剂的种类:

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

消毒剂的应用:

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皮肤、粘膜、饮水、厕所、空气、手。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温度

酸碱度

有机物

三.噬菌体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化学组成:

蛋白质、核酸

2、毒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3、应用:

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17、噬菌体的结构

结构(蝌蚪形)

1)头部:

内含核酸

2)尾部:

尾领:

参与头部装配

尾髓(尾鞘):

具收缩功能,使头部核酸进入宿主菌

尾板:

具裂解宿主菌细胞壁的溶菌酶

尾丝:

吸附器官,能识别宿主菌表面的特殊受体

尾刺

 

18、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毒性噬菌体:

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溶菌周期)

1)吸附

2)侵入

3)生物合成

4)组装与释放

19、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的概念

温和噬菌体: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前噬菌体(prophage):

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溶原性细菌(lysogenicbacterium):

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溶原性(lysogeny):

温和噬菌体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和溶解宿主菌的潜能

四、放线菌

放线菌属

主要致病菌——衣氏放线菌(A.israelii)

生物学性状

–G+、非抗酸性丝状菌

–培养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硫磺样颗粒(菌落)

压片或组织切片,显微镜下可见颗粒呈菊花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主要引起内源性感染

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继发感染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并常伴有多发性瘘管形成

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诺卡菌属

致病性

非人体正常菌群

星形诺卡菌

外源性感染:

可因吸入肺部或侵入创口引起化脓感染

诊断:

标本脓、痰,涂片、压片可见有革兰阳性和部分抗酸性分枝菌丝

治疗:

清创磺胺药物

五、支原体

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膜含固醇

能通过0.45mm滤菌器

二分裂繁殖,含DNA与RNA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形态与结构

最小,0.2~0.3μm

特殊结构:

荚膜,顶端结构,微丝

繁殖方式:

二分裂,出芽等

染色方法:

革兰染色阴性

培养

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

在pH7.8~8.0间生长,低于7.0则死亡(溶脲脲原体pH6.0~6.5)

生长缓慢

典型的菌落呈荷包蛋样

液体培养基不易见到混浊

是引起细胞培养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抗原结构

抗原结构: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糖脂

各型交叉少

抵抗力

比细菌敏感

对醋酸铊、结晶紫抵抗力强

对青霉素等耐药

对干扰蛋白质合成抗生素敏感

一、肺炎支原体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primaryatypicalpneumonia(间质性肺炎)

二、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

传播途径:

垂直传播、性传播

非淋菌性尿道炎

自然流产、出生缺陷、死胎、不孕(育)

三、穿透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是1990年首次从1例HIV阳性艾滋病患者尿中分离出的一种新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的致病性与其尖形结构有关,具粘附和穿入作用,引起细胞损伤

穿透支原体感染是艾滋病的辅助致病因素

20、支原体的特点

无细胞壁

*可通过滤菌器

*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

*含固醇

*特殊的顶端结构与致病有关

*培养需加入10%-20%的血清

*菌落呈荷包蛋样

*与L型有本质区别

21、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支原体L型

1、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1、与原菌相关,可回复

2、细胞膜含高浓度固醇2、细胞膜不含固醇

3、在一般培养基中稳定3、大多需高渗培养

4、生长慢,菌落小4、菌落稍大

5、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5、有一定混浊度,可粘附于管壁或管底

六立克次体

严格细胞内寄生

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

引起人畜共患病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生物学性状

多形态性,球杆状或杆状

柯克斯体更小,多形性更明显

革兰染色阴性

姬姆萨染色(紫色)

结构组成

细胞壁:

外膜、肽聚糖、蛋白脂质多糖

粘液层、微荚膜

宿主细胞内排列不规则

抗原结构

群特异性抗原脂多糖可溶性耐热

–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有共同抗原(外斐反应)

种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不耐热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立克次体病

斑疹伤寒

Q热

埃立克次体病

巴通体病

猫抓病

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

传染源:

病人

传播媒介:

体虱

感染途径

节肢动物如人虱、鼠蚤、蜱或螨的叮咬而传播。

贝纳柯克斯体的传播可经接触、呼吸道或消化道途径感染人类。

治疗:

氯霉素、四环素,禁用磺胺类药

22、立克次体的特点

专性寄生、二分裂繁殖

DNA、RNA

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或为寄生宿主、或为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

多形态,革兰染色阴性,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大多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七、衣原体

衣原体(chlamydia):

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胞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征:

1)G-,圆形或椭圆形体;

2)具细胞壁,组成与G-菌相似

3)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二分裂方式繁殖;

4)含DNA和RNA两类核酸

5)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缺乏能量来源

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一、生物学性状

发育周期与形态

培养

专性寄生,可在鸡胚,小鼠和细胞中繁殖

抵抗力

对热敏感

对消毒剂敏感

耐低温

抗生素

二、致病机制与免疫性

内毒素样物质-抑制细胞代谢,破坏细胞

主要外膜蛋白与吸附、侵入及阻止吞噬体和溶酶体融合有关

人类衣原体病

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性病淋巴肉芽肿、肺炎

沙眼

眼---眼,眼---手---眼:

沙眼亚种A、B、Ba和C血清型

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增殖,包涵体→局部炎症→早期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结膜瘢痕、眼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

微生物检查方法

直接涂片镜检采用Giemsa、碘液或荧光抗体染色镜检,检查上皮细胞内有无包涵体。

分离培养接种鸡胚卵黄囊或传代细胞

核酸检测

23、衣原体的发育周期

原体(elementarybody,EB):

圆形,小而致密,感染性颗粒,无繁殖能力。

始体(initialbody,RB):

体大,圆形或椭圆形,繁殖型,不具感染性。

1、EB

2、吸附的EB被吞入细胞质

3、EB发育成RB

4、RB增殖

5、RB分化成EB,包涵体形成

6、细胞破裂,释放出EB

八螺旋体

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等

所致疾病---梅毒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获得性性接触传播

先天性母体→胎盘→胎儿

九真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广泛存在自然界,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霉菌)

•多数不致病,仅少数致病,也多为条件致病

一、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酵母菌(yeast)

多细胞真菌菌丝和孢子,丝状菌(filamentousfungus)

交织成团或霉菌(mold)

1.菌丝hypha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丝

•有隔菌丝多数致病性真菌

无隔菌丝

2.孢子spore

孢子:

真菌繁殖结构抵抗力不强,加热60~70℃短时间即可死亡

(芽孢:

细菌休眠结构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强,有的可耐100℃数小时)

有性孢子:

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融合经减数分裂形成

无性孢子:

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生成

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

二、培养特点

特点:

低营养、低温度(浅部)、

低PH(4.0-6.0)、高湿度和氧

培养基:

沙保(Sabouraud)培养基

繁殖方式:

单细胞---出芽

多细胞---孢子

菌落:

单细胞--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假菌丝)

多细胞--丝状菌落

染色:

乳酚棉蓝染色法

三、抵抗力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强

对热敏感,60℃1小时菌丝、孢子均被杀死

对2%石碳酸、0.1%升汞、2.5%碘酊或10%甲醛敏感

对细菌抗生素不敏感

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

第二节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性真菌感染:

外源性真菌感染,如皮肤癣真菌病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内源性真菌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

如白假丝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引起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敏感患者吸入孢子或菌丝,引起超敏反应

如荨麻疹、哮喘、变应性鼻炎

真菌性中毒症:

粮食受潮霉变,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mycotoxicosis)。

主要有:

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

地区性、季节性、无传染性

真菌毒素与肿瘤:

黄曲霉毒素(B1)、镰刀菌T-2毒素、展青霉素、黄褐毒素

免疫

1.天然免疫免疫力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2.获得性免疫真菌感染的治愈与细胞免疫有关

•真菌感染可引发迟发性超敏反应------癣菌疹

十、病毒

传播性

病死率

持续感染

肿瘤的形成关系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核心

衣壳由壳粒组成。

壳粒对称形式:

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包膜

24、病毒的特点,结构和组成

特点:

1、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

2、仅有一种核酸(RNA或DNA)为遗传物质;

3、必须在活细胞内显示生命活性;

4、无完整细胞结构。

结构:

1、核衣壳

(1)核心:

核酸→基因组→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复制

(2)衣壳→保护、介导、抗原性

2、包膜→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化学组成:

1.病毒核酸:

DNA或RNA

2.病毒蛋白质

结构蛋白:

有感染性的病毒所必需

非结构蛋白:

病毒复制所需的蛋白

一些简单病毒仅由一种或几种蛋白质构成,一些复杂的可多达20余种。

蛋白质的功能:

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保护病毒核酸;

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宿主特异亲和;

具有抗原性,能刺激集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3.脂类和糖

病毒的脂类存在于包膜中,来源于宿主细胞,50-60%为磷脂,余下为胆固醇,构成脂双层结构

病毒的培养和增殖

病毒的增殖

活细胞

复制(replication)

接触→结合→特异性吸附(病毒配体位点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穿入融合---有包膜病毒

胞饮---无包膜病毒

25、病毒的复制周期

•吸附和穿入adsorptionandpenetration

•脱壳uncoating

•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组装成熟与释放assemblyandrelea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