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217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6消费与投资.ppt

第六章消费与投资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十九磅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十九磅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十九磅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十九磅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磅,年支出二十磅零六便收入二十磅,年支出二十磅零六便收入二十磅,年支出二十磅零六便收入二十磅,年支出二十磅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士,结局是痛苦。

士,结局是痛苦。

士,结局是痛苦。

查尔斯查尔斯查尔斯查尔斯狄更斯狄更斯狄更斯狄更斯大卫大卫大卫大卫科波菲尔科波菲尔科波菲尔科波菲尔1A,消费和储蓄一、预算支出模式:

P971,贫穷家庭必然将其收入的大部分花在诸如食品和住房等生活必需品方面。

2,当收入提高时,用于食物的开支增加。

人们吃得更多更好。

3,然而随着收入增长,人们在食物上增加的支出又是有限的。

即,当收入进一步增加后,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会下降。

4,在达到很高的收入水平之前,人们用于衣着、娱乐和汽车开支的增长快于税后收入的增长。

奢侈品支出的增长快于收入的增长。

”总之,收入增长时储蓄的上升会非常迅速,而储蓄应该是所有支出项目中最大的奢侈品。

2家庭预算开支的一般模式储蓄医疗保健和其他交通住房食品调查表明,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开支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很重调查表明,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开支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很重调查表明,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开支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很重调查表明,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开支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很重要的。

要的。

要的。

要的。

3中美的储蓄消费观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高储蓄,低消费高储蓄,低消费高储蓄,低消费高储蓄,低消费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高消费,低储蓄高消费,低储蓄高消费,低储蓄高消费,低储蓄金融危机本质:

金融危机本质:

金融危机本质:

金融危机本质:

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购买美国国债:

购买美国国债:

购买美国国债:

购买美国国债:

用中国人的储蓄,为美国人消费用中国人的储蓄,为美国人消费用中国人的储蓄,为美国人消费用中国人的储蓄,为美国人消费4A,消费和储蓄二、消费、收入与储蓄:

P981,消费:

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与服务上的支出;2,消费项目:

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3,个人储蓄(personalsaving):

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它等于收入减去消费;4,个人储蓄率(personsavingrate):

个人储蓄额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5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项目项目项目项目20022002年金额年金额年金额年金额(1010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收入88,929929减:

个人纳税减:

个人纳税减:

个人纳税减:

个人纳税11,114114等于: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个人可支配收入77,816816减:

个人消费支出(消费和利息)减:

个人消费支出(消费和利息)减:

个人消费支出(消费和利息)减:

个人消费支出(消费和利息)77,526526等于:

个人储蓄等于:

个人储蓄等于:

个人储蓄等于:

个人储蓄291291备注:

个人储蓄率备注:

个人储蓄率备注:

个人储蓄率备注:

个人储蓄率3.73.76收入决定储蓄与消费储蓄的绝对值或其占收入的百分比,储蓄的绝对值或其占收入的百分比,储蓄的绝对值或其占收入的百分比,储蓄的绝对值或其占收入的百分比,富人都多于穷人;穷人的消费可能比收入还要多,进行富人都多于穷人;穷人的消费可能比收入还要多,进行富人都多于穷人;穷人的消费可能比收入还要多,进行富人都多于穷人;穷人的消费可能比收入还要多,进行负储蓄;收支相抵时,既不储蓄,也不负储蓄。

负储蓄;收支相抵时,既不储蓄,也不负储蓄。

负储蓄;收支相抵时,既不储蓄,也不负储蓄。

负储蓄;收支相抵时,既不储蓄,也不负储蓄。

收入是决定储蓄与消费的首要因素。

收入是决定储蓄与消费的首要因素。

收入是决定储蓄与消费的首要因素。

收入是决定储蓄与消费的首要因素。

原因原因原因原因结论结论结论结论7消费和储蓄主要由收入决定AA24000-1102411024000-1102411024000-1102411024000-11024110B25000025000B25000025000B25000025000B25000025000C26000+15025850C26000+15025850C26000+15025850C26000+15025850D27000+40026600D27000+40026600D27000+40026600D27000+40026600E28000+76027240E28000+76027240E28000+76027240E28000+76027240F29000+117027830F29000+117027830F29000+117027830F29000+117027830G30000+164028360G30000+164028360G30000+164028360G30000+164028360(11)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22)净储蓄或负储蓄()净储蓄或负储蓄()净储蓄或负储蓄()净储蓄或负储蓄()(33)消费()消费()消费()消费()消费和储蓄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上升。

人们不再进行负消费和储蓄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上升。

人们不再进行负消费和储蓄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上升。

人们不再进行负消费和储蓄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上升。

人们不再进行负储蓄而开始进行正储蓄的收支相抵点,在这里是储蓄而开始进行正储蓄的收支相抵点,在这里是储蓄而开始进行正储蓄的收支相抵点,在这里是储蓄而开始进行正储蓄的收支相抵点,在这里是2500025000美元。

美元。

美元。

美元。

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每当收入增加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每当收入增加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每当收入增加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每当收入增加11美元时,消费增加美元时,消费增加美元时,消费增加美元时,消费增加8585美分,美分,美分,美分,储蓄增加储蓄增加储蓄增加储蓄增加1515美分。

美分。

美分。

美分。

8分析:

收入决定储蓄与消费消费函数:

联系消费与收入消费函数:

联系消费与收入消费函数:

联系消费与收入消费函数:

联系消费与收入储蓄函数:

联系储蓄与收入储蓄函数:

联系储蓄与收入储蓄函数:

联系储蓄与收入储蓄函数:

联系储蓄与收入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分析工具9A,消费和储蓄三、消费函数:

P991,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

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惟一的决定因素。

2,消费函数关系式:

c=c(y)=a+by,其中c为消费,y为收入,a为自发消费部分,b为边际消费倾向。

104545200002200024000260002800030000可支配收入(美元)可支配收入(美元)可支配收入(美元)可支配收入(美元)消消消消费费费费支支支支出出出出(美美美美元元元元)AABBCCDDEEFFGGFF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储蓄储蓄储蓄储蓄收支相抵点收支相抵点收支相抵点收支相抵点消消消消费费费费CCDIDI消费函数的图形F”F”11A,消费和储蓄33,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

,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

,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

,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

P100P100消费等于可支配收入。

以上图为例,这一般发生消费等于可支配收入。

以上图为例,这一般发生消费等于可支配收入。

以上图为例,这一般发生消费等于可支配收入。

以上图为例,这一般发生在在在在2500025000美元的收入档次。

美元的收入档次。

美元的收入档次。

美元的收入档次。

(11)如果低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多于其收入,)如果低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多于其收入,)如果低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多于其收入,)如果低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多于其收入,所进行的是负储蓄。

所进行的是负储蓄。

所进行的是负储蓄。

所进行的是负储蓄。

(22)如果高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小于其收入,)如果高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小于其收入,)如果高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小于其收入,)如果高于该点时,家庭的实际消费就会小于其收入,开始出现正储蓄。

开始出现正储蓄。

开始出现正储蓄。

开始出现正储蓄。

1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

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f(Y),也可写成C=bY。

Y代表收入,C代表消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与与Y同方向变动。

同方向变动。

即如果收入从即如果收入从Y1增加到增加到Y2,则消费从,则消费从C1增加到增加到C2。

有收入就有消费,如果收入等于有收入就有消费,如果收入等于0,即没有收入,则消费等于,即没有收入,则消费等于0,即没有消费,这是,即没有消费,这是长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

13C=bYCYO长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在长期,收入为零时,在长期,收入为零时,消费也为零消费也为零C=C0+bYCYO短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450C0短期收入为零时也应有消费,短期收入为零时也应有消费,C0是是由人的最基本需求决定的最由人的最基本需求决定的最必需的消费必需的消费C0初始消费(自发性消费初始消费(自发性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bY为引致性消费(为引致性消费(inducedconsumption),即受收入),即受收入Y制约的消费。

从短期看,如制约的消费。

从短期看,如果果Y=0,则,则C=C014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两个重要的指标两个重要的指标1,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2,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P221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5APC、MPC、APS和和MPS的计算及其相互关系的计算及其相互关系16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变化规律

(1)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都是递减的。

即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

这是凯恩斯的重要观点,APC和MPC递减是凯恩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

17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变化规律

(2)边际消费倾向MPC等于消费曲线C=C0+bY的斜率b。

如图10-2中MPC就是直角三角形ABC中,两个直角边之比BC/AC,这就是消费曲线的斜率。

消费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应相等。

消费曲线上点消费曲线上点A(Y1,C1)和点和点B(Y2,C2)连线,并)连线,并求出斜率:

求出斜率:

b=(C2-C1)/(Y2-Y1)18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变化规律(3)边际消费倾向MPC应该小于1,但大于零。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APCMPC。

这是由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决定的。

1解释:

此时,解释:

此时,C1Y1,所,所以以APC=C1/Y11长期消长期消费函数费函数短期消短期消费函数费函数20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变化规律(4)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如图10-2中,画一条45线与消费曲线交点为E,可有三种情况:

第二:

在第二:

在E点,消费等于收点,消费等于收入,平均消费倾向等于入,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即:

即:

C=Y,APC=121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变化规律(4)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如图10-2中,画一条45线与消费曲线交点为E,可有三种情况:

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