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321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docx

人教版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二模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在经济上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中国

2.下列图片是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组织的标识,代表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标识是

A.

B.

C.

D.

3.能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能源利用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

A.煤炭——石油——电力——原子能

B.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C.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4.1983年,哪个大学研制出“银河—Ⅰ”巨型计算机?

()

A.湖南师大

B.中南大学

C.湖南大学

D.国防大学

5.下图所示为某阶段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和美国的对比图,其反映的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1960—1965年增长率高于美国,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效果

B.1965—1970年增长率高于美国,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积极作用

C.1975—1980年增长率低于美国,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D.1980—1985年增长率仍然低于美国,体现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败

6.下列国际组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要求的是

A.联合国

B.世贸组织

C.独联体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7.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如下图)。

此举是依据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宣言》

D.雅尔塔会议

8.一战大大削弱了○○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的世界优势地位。

材料中○○指的是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9.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不断变化,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更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

这些与世界局势变化相关的大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10.在二战中使德军陷人苏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铁钳中的重要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柏林战役

11.下图是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搜索资料的关键词。

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的中东地区

C.亚非拉的独立振兴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2.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

“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联合起来!

”欧洲国家为此进行实践并最终成立了

A.北约

B.华约

C.国际联盟

D.欧盟

13.下面是“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统计图”,图中进出口额变化说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是

A.范围广

B.失业率高

C.社会矛盾尖锐

D.破坏性大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苏联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5.“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苏俄实行的“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巴巴罗萨计划”

二、综合题

16.全球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3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不仅是无比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德国的情况最糟糕,工会成员中有五分之二以上的失业,由于失业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失望的情绪更为严重,局势也更为紧张;所有这些因素合到一起最终使希特勒的成功(即建立法西斯政权)成为可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初次显露时,面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英法当权政府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美国政府带有浓厚的绥靖色彩的“不干涉”政策和苏联政府1939年夏客观上助长法西斯侵略的“中立”自保政策都妨碍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以致法西斯势力得寸进尺,提前发动世界大战……斯大林在谈到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时还说:

“苏联、美国、英国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国家的反法西斯联盟对于粉碎轴心国的武装力量起了决定性作用”。

——黄安年:

《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四 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上图是哪一事件的路线图?

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1933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说明了什么?

归纳促使“希特勒的成功成为可能”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时,英法、美、苏对法西斯势力的态度如何?

这导致了什么结果?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

材料三中的“粉碎轴心国的武装力量”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

17.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

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

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

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的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

“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请列举出一个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

【一位老人的智慧】

邓小平明确指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请问是哪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1978年

3642亿元

第15名

1990年

18668亿元

第10名

2000年

99215亿元

第6名

2010年

362181亿元

第2名

(5)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8.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47年2月,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接管大英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美国人的脚下。

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反苏反共的冷战被公开确定为美国的国策。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世界历史教参》

材料三 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与耻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把冷战确立为国策的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说出美国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的表现。

(举出一例表现即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原因,并说出新中国“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政策的一个例子。

(5)综上所述,谈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