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865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反抗侵略和

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发生;列强侵华罪行。

三、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四:

教学方法

1.复习提问法。

导入新课可用此法,使学习的内容前后相衔接。

2.说、看、议结合法。

像“火烧圆明园”的内容,就可以把教师的解说、学生观看影像资料、发表议论等形式结合起来,加强教学效果。

3.分析归纳法。

对沙俄的割地行径可采用此法。

4.连环提问法。

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一目可采

用此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的插图是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

这里青山绿水,风景幽美。

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了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了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等还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它们是如何组成的?

来中国为了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

学完这一课,你就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最后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回答]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关税的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教师导入]《南京条约》开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便利了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入中国。

可是,这种效果并不明显,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对英国商品的需求并不像英国资产阶级想像的那样乐观。

于是,他们把这种现象的出现归结于《南京条约》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从中国得到的权益太少,于是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了修改条约的要求。

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次战争被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被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

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呢?

学过这一课的内容,你就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三]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火烧圆明园》片断),这段录像的内容是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时火烧圆明园的内容。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

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周长近十公里,建筑面积达十六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

圆明园本

是清朝的一个故园。

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

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

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里,而是在圆明三园。

就是这样一座举世罕见的“万园之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他们是怎样进入北京的?

除了火烧圆明园外,他们还犯下了哪些罪行?

等我们学习完今天这节课的内

容,就会明白的。

[板书]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

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

他们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他们预料:

“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于是,他们根据《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有12年后修约的规定(这里要向学生说明《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分别和法、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属于鸦片战争的后果),英国也参与进来,共同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

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但被清政府拒绝了。

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

“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

教训中国人。

”他们于1856年~186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引导]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强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学生回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推销商品。

[教师提问]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小结]目的相同,但从时间、规模、要求和结果来看,都比第一次鸦片战争进了一步,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我们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板书]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教师讲述]下面我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描述一下,使同学们对此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我们把这次战争命名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含义1856年,英美法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像1854年一样被清朝拒绝。

10月,英国驻华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向广州发动进攻,由于广州民众的激烈抵抗,不得不退回虎门。

1857年3月,英决定再次侵华。

7月,英司令额尔金率舰队到达香港。

10月,法国借口“马神甫被杀案”,也派葛罗率兵侵华。

12月,英法联军5600多人向广州发起进攻,著名的“六不”(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总督叶名琛,竟以沉默镇静对之,毫不布置守备,部下请求守城对策,叶名琛安慰他们说:

“姑待之,过15日必无事矣,此乃乩语告之。

”原来一切军机大事都以他的父亲扶乩来决定。

非理性的胡言乱语终究不能成为取胜之道。

两天后,广州失陷。

叶名琛被英军囚于印度加尔各答,在那里由于天天接触来自外面的新信息、新事物,这位中国传统儒学培养出来的儒生终于说:

“现在我明白了,那时我什么也不懂。

”但遗憾的是这种反省对于已铸成的历史错误已经无补了,后来,叶名琛在加尔各答绝食而亡。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之后,将投降的巡抚柏贵和广州将军穆克德纳官复原职。

英法联军还成立了以巴夏礼为首的三人军事委员会,广州事务,未经委员会批准,柏贵等不得发布任何命令。

柏贵和穆克德纳实际成了英法联军的傀儡。

英法攻占广州后,立即分兵北上,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破大沽炮台,吓坏了的咸丰皇帝急令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纱纳去天津议和。

在大炮的轰鸣下,协议以很快的速度达成。

6月26日、27日分别签订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在此之前,已签订中俄、中美《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用平等礼节,增开十个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款600万两白银。

之后,英法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又攻陷了北京,咸丰帝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留下了弟弟恭亲王奕主政。

在列强的威逼下,签

订了《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除了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还把天津开为商埠,赔款增至1800万两白银。

这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为代价结束了。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其中,最可恶的是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给烧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板书]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

1.火烧圆明园

[教师解说]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

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

圆明园从康熙年间开始兴建,一直到咸丰,历经六帝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集中了全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

雍正时,开始把它建成“避喧听政”的行宫,使之成为仅次于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

乾隆时,清朝国力强盛,大规模扩建圆明园。

在圆明园的东面,拓建长春园;东南拓建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布局,从此基本确定下来。

乾隆先后六下江南,每见美景名胜便命人

在圆明园中仿造。

圆明园里有一个安澜园,长春园里有一个小有天园,还有一个狮子林和一个茹林。

这四个景就是仿照江南的海宁隅园,杭州汪氏园、苏州狮子林和南京瞻园“四大名园”建筑的。

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则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朗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

西洋楼景区的“大水法”和“远瀛观”多由白石砌成,虽为欧式建筑,但也糅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中西合璧,堪称一绝。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

园内珍藏着许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瓷古玩。

被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

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

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

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

据当时记载:

“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烟,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下面我们来看《火烧圆明园》一段录像。

请同学们看一看人间的这场罪恶是如何发生的。

(学生看录像,过程略)

[教师引导]同学们看完之后,对此有什么感想,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把你们的看法归纳起来。

[学生交流]……

[学生归纳]圆明园为“万园之园”,是中西结合,在建筑行业里的一座丰碑。

又是一座艺术宝库,被英法侵略者抢劫焚毁。

这充分表明了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

而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够出现,又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引起的。

腐朽的政治制度、落后的经济、对外的妥协退让都是导致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

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面对外来无理的要求,大声说“不”。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除了焚毁圆明园外,在其他地方的表现也暴露了他们的海盗本性。

在天津,繁华的街市商铺被洗劫一空,荡然无存。

在河西务,兴盛的市镇在炮轰之后变成了废墟。

从马头、张家湾以及通往通州的整个途中,乡村城镇空无一人,到处是瓦砾一

片。

更为可恶的是沙俄竟趁英法联军进犯我国之际,趁火打劫,在战争期间割走了我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再加上后来陆续割让的,竟达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今天的新疆那么大。

那么,这些领土是怎样被割出去的?

通过哪些条约割出去的?

我们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同学们就会明白的。

[板书]2.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然后试着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学生看图]……

[学生叙述]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割占中国东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主要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中俄《改订条约》和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又割占了中国西北部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

(学生叙述完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课本上《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里的内容检查表述的准确与否。

讲这一目时要注意图表结合,以图带表,以表证图。

从而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和培养学生建立起地理空间概念)

[教师讲述]1858年春,穆拉维约夫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率领军舰驶至瑗珲,他向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重划中俄边界的侵略要求。

谈判一开始,他就提出早已拟好的方案,宣称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属于俄国。

奕山反驳说,中俄边界在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早经《尼布楚条约》明文规定,从无更改,只有乌第河未经定界,有待议定。

俄方代表蛮不讲理,坚持以黑龙江为界。

整个会议过程中,他极尽威胁恫吓之能事,并把军队调到江岸,昼夜鸣枪放炮,作出要动武的架势。

奕山在沙俄武力要挟和外交讹诈下,于1858年5月28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

内容有:

黑龙江北岸中国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归俄国,只有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照旧“永远居住,”仍有中国官员管辖,俄国“不得侵犯”;由乌苏里江至海所有地方,为中、俄“共管之地”;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往来,别国不得航行。

清政府没有批准《瑗珲条约》,并对奕山等人给予处分。

1860年10月底,沙俄公使伊格那提耶夫自称“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并以帮助镇压太平军为诱饵,向奕提交了一份新的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东部边界地图,逼迫奕

“一字不能更易”地答应下来,否则“兵端不难屡兴”。

11月14日,奕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

该条约除了迫使清政府承认《瑗珲条约》外,还规定:

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四十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惟“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不仅把《瑷珲条约》划定为中俄“共管”之地的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强行割占,而且又为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依据”。

同时通过条约的规定,还为沙俄扩大对华商品贸易和进一步侵略蒙疆地区创造了条件。

此外,在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领土,包括原属我国的内湖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等广大地区,全部被占。

俄国代表巴布科夫得意忘形地写道:

“由于依照中国常驻卡伦划界,在吉尔吉斯草原东部属中国的广大幅员的土地划入了我国领域。

”(《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第471页)沙俄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它通过《瑗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再把本目内容看一下,总结出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特点。

大家可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看书,讨论]……

[学生回答]其特点一是趁火打劫,包括武力相逼,调停为诱,一纸定夺,强割强占,二是步步蚕食。

(注:

如果学生不能一次说完整,可以逐步补充。

教师最后小结也可以)[教师过渡]同学们再想一下,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其主观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了中国局势的急转直下。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这样,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是这样。

[教师继续]面对这种情况,人民群众有什么反应?

[学生回答]割地、赔款都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端不满。

人民纷纷起义,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教师导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的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的一场农民运动,它担负着反对清朝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双重任务。

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过程中添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板书]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一目下的内容。

看后请复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情况。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大家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状况简单复述一遍。

[学生复述]1851年,农民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西征军攻占长江中下游许多地方。

全盛时,太平天国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教师引导]从课本的内容和同学们刚才的复述中,可以看出太平军抗击的目标是……

[学生回答]清朝统治。

[教师引导]太平军为什么要把抗击清朝统治作为首要目标?

[学生回答]因为清朝统治腐败。

[教师引导]为什么清朝统治腐败就应作为抗击的首要目标,当时西方列强也在入侵啊?

[学生回答]西方列强之所以能在中国肆无忌惮地抢劫、焚烧,就是因为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

如果不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即使把英、法等国今天打退,明天还会有另外的侵略者进

来。

只有从根本上把清朝的统治推翻,才能挡住列强的进攻。

圆明园被焚毁的罪恶才不会再在中国发生。

[教师过渡]尽管太平军把清政府作为打击目标,但外国侵略者并不会对此坐视不管,因为他们看到,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并不像清政府那样软弱可欺,如果听任太平天国壮大,无异于自己断送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条约》签字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下面我们来看详细内容。

[板书]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一起朗诵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经过,对此问题作一个了解。

[学生朗诵]1860年,太平军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犯青浦的太平军。

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亲率援军赶到。

敌人用炮火猛轰太平军,太平军镇定自若。

华尔误认为太平军没有还手之力,就指挥洋枪队冲锋。

太平军瞄准洋枪队冲在前面的士兵,一阵射击,把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

华尔也身中数弹,从马上栽下来,被部下救走。

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

在慈溪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

[教师提问]太平天国运动最后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了。

[板书]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教师提醒]请同学们记住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时间:

1864年。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把两次鸦片战争的概况制一个表格,这个表格的内容应该包括:

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侵略者、主要条约内容(结果)。

要求表格制成之后,能从表中看出,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侵占,因此,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学生制表]……

(教师在学生制完表格之后,把示范表格打出)

战争

时间

侵略者

主要条约内容(结果)

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国法国(俄国帮凶美国帮凶)

《天津条约》《北京条

约》外国公使驻京,增开口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等,华工出国、赔款、割地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布置作业]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

A.1840~1842年B.1840~1856年

C.1856~1860年D.1842~1860年

答案:

C

2.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答案:

C

3.下列条约不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是

A.中俄《瑗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D.中英《天津条约》

答案:

C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

答案:

D

5.太平天国的都城是

A.北京B.南京C.苏州D.杭州

答案:

B

6.太平天国运动存在的时间是

A.1851~1856年B.1851~1853年

C.1851~1862年D.1851~1864年

答案:

D

7.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打死的洋枪队头目是

A.华尔B.戈登C.葛罗D.义律

答案:

A

六、板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

1.火烧圆明园

2.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