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361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牟平中学

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段检测

语文试题

说明:

①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Ⅱ卷。

第1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第Ⅱ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②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秫秸(shú)同胞(pāo)露马脚(lu)纤尘不染(xiān)

B.粗糙(cāo)痉挛(luán)冠心病(guān)削价处理(xiāo)

C.嚼舌(jiáo)炽烈(chì)煨鸡汤(wēi)锃光瓦亮(zèng)

D.侥幸(jiǎo)庇护(pì)唱主角(jué)媒妁之言(shu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第三天,总统奥巴马敦促众议院议长博纳,就无条件临时拨款议案进行表诀,立刻停止闹剧,重启政府。

B.外媒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在就市场份额展开竞争的同时,还通过不断演变逐渐吸引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户类型。

C.物价造谣,造成抢购,危及民生;灾害造谣,风生鹤唳,人心惶惶;股市造谣,涨跌无序,伤害惨烈:

谣言之害可谓罄竹难书。

D.10月2日14时许,火车站值勤民警发现检票队伍中的罗某行迹可疑,遂在其携带的挎包中搜查出10颗比鸡蛋略小的圆形可疑物晶。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些4S店打出了“特价促销”的招牌,顾客一旦上门订购,他们就以无法确定交车时间为由进行推脱,转而推销其他高配车型。

B.海信“极简智能电视”的操作十分简洁,游戏、家庭照片、网络视频和直播电视之间的切换只需轻轻一按,没有多余步骤。

C.意在寻求舆论支持的日本外相玄叶访欧,却接连遭遇法英各国的冷遇,如果说他这次欧洲之旅是铩羽而归,恐怕不是过甚其辞。

D.同样是贫困的被资助者,有的人安之若素地享受着别人的恩惠,有的人却能够对他人的帮助回报以灿烂的笑脸和真诚的谢意。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伦敦人、外乡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穿粉紫色衣服的志愿者、黑蓝制服的警察、迷彩服的军人……所有人说着,笑着,挤着,拥抱着,欢呼雀跃着。

B.马肉风波的不断发酵将欧洲的食品监管推上风口浪尖。

是制度欠缺,还是执行不力?

是百密一疏,还是积弊已久?

一系列问题考验着消费者的信心。

C.美国环境保护署于1994年将可吸人颗粒物(PM10)分为两类:

一是粒径在2.5微米歪10微米的“粗颗粒物”,二是粒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称为PM2.5。

D.“每天日q你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这句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广为流传的话,被认为很能代表张江精神——有理想,敢创新,充满活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保障用户的自由选择权,解决小区宽带的“最后一公里”,由工信部等部门组织编制的光纤到户国家标准4月起正式实施。

B.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依靠社会力量,加快植树造林和荒漠化治理步伐,加强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让中华大地尽快绿起来。

C.“养心圣地·神秘从江”大型音画节目是从江县以侗族大歌等原生态民族文化为主的倾力打造的一大品牌,荟萃了从江县绚丽多姿的文化特色元素。

D.近10年来,随着水力压裂法等技术水平的革新和提高,在美国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战略的推动下,美国掀起了一场页岩气开发浪潮。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

杜道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

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景象与它所暗承、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与诗画有相通之处。

由于园景和诗境、画境一样,在美学上共同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因此这三者都具有以有限空间描写无限空间的艺术创作原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艺术,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自然界的砂、石、水、土、植物、动物等为材料,创造出幻觉无穷的自然风景的艺术景象。

园林的意境和风貌主要取决于造园家的文化素养,这也是许多名园出自文人画家之手的原因。

而著名的造园家几乎都工于绘画,擅长诗赋。

在造园过程中,诗赋、绘画艺术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这就使园林艺术和山水画、田园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往往借用山水画论,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匾额、楹联等,又常常受到山水田园诗的启发。

这种特殊的关系使中国古典园林每每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但园林的意境与诗、画又有不同,诗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是借助于实际景物与空间构成的。

不过在荚学上三者又有共同之处,即都追求境生象外,情景交融。

中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者扣建造者,因地制宜、别出心裁地营造了许多园林,虽然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

游览者无论站在园林中的哪个点上,跟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也正是为了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而要充分领略园林“入诗”“入画”的意味,就不仅要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手法和布局,还要用心体会风景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园林意境的产生,离不开具体而真实的景物。

这些景物由建筑、山石、水体、花木构成,是有形、有限、有比例的,是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而由景所产生的人的想象空间,却是无形、无限,无比例的。

园林意境的产生,同样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的参与。

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的审美对象,无论造园家如何精心设计、布局,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特定的时空里最大限度地刺激游客的“心”,促使其生情、生意。

唯有心物契合,情景合一,园林的意境方能酝酿生成。

游人或抚绕孤松,或驻足花么,或信步闲庭,或揽风亭台..….通过身临其境的领悟,在有限的园林实景中感受到诗情画意的无限意蕴,使整个身心完全陶醉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审美意境之中。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有删改)

6.对中国古典园林和诗、画关系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者都讲求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的艺术属性,可以说它们同质同构,都追求共同的审美意境。

B.在时空处理的问题上,三者在美学上共同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即:

以有限的空间描写无限的空间。

C.三者紧密相连,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凝固的诗,立体的画”道出了园林艺术和山水画、诗赋文之间密切的关系。

D.园林的构成是砂、石、水、土、植物、动物等真实具体的材料,而诗画是借助语言或线条、色彩来表情达意的。

7.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有一种含蓄幽深、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引入遐想和回味。

B.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境生象外,情景交融,着力创造能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的形象相统一的艺术景象。

C.园林意境离不开真实的景物.也离不开入的思想感情的参与,人们通过审美活动来领悟其中无穷的艺术意蕴。

D.绘画、诗歌融人中国古典园林,使其更具有诗情画意。

造园者们擅长诗词歌赋、精通山水画论是营造古典园林意境的前提。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要充分领略园林的意境美,需要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手法和布局,还要用心体会园林风景背后的文化内涵。

B.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审美意境,其根本原因在于游园者工于绘画,擅长诗赋。

在诗画大家眼里和在我们凡人眼里,园林的意境有高下之分。

C.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园林,都有一个共同点:

游览者无论站在园林中的哪一点上,跟前总是同一幅完美的图画。

D.园林意境的产生,需要造园者和游园者的思想情感参与,意境高下取决于游园者的文化素养,造园者难以有意为之。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也。

事宦者张承业,以文学荐于晋王,为河东节度掌书记。

庄宗即住,拜户部侍郎。

道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

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

所得俸禄,与仆厮同器饮食,意恬如也。

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

居父表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

有荒其田不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

服除,复召为翰林学士。

行至汴州,遇赵在礼作乱,明宗自魏拥兵还,犯京师。

孔循劝道少留以待,道日:

“吾奉诏赴阙,岂可自留!

”乃疾趋至京师。

明宗即位,拜道中书侍郎。

天成年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

道尝戒明宗曰:

“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

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

”明宗问日:

“天下虽丰,百姓济否?

”道曰:

“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因诵文士聂夷中《田家诗》,其言近而易晓。

明宗顾左右录其诗,常以自诵。

道相明宗十余年,明紊崩,相愍帝。

晋灭唐,道又事晋。

契丹灭晋,道叉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

德光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

又问日:

“何以来朝?

”对日:

“无城无兵,安敢不来。

”德光诮之日:

“尔是何等老予?

”对曰:

“无才无德痴顽老予。

”德光喜,以道为太傅。

德光尝问道日:

“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道为俳语以对日:

“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

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

周灭汉,道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兼中书令。

当是时,天下大乱,戎夷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

道方自号“长乐老”,著书数百言,陈己更皇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

年七十三卒,谥曰文懿,追封瀛王。

道既卒,时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

(节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恬如也恬:

安适。

B.乃疾趋至京师趋:

迅速。

C.百姓济否?

济:

受益。

D.道为俳语以对曰俳:

诙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道殊不以为德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①不敢怠于衔辔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C.①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②后秦击赵者再

D.①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②其皆出于此乎?

11.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反映冯道“刻苦俭约”和“顺时求全”人生态度的一组是

A.①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

②因诵文士聂夷中《田家诗》

B.①遇岁饥,悉出所有以蜩乡里

②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

C.①有荒其田不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

②对曰:

“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D.①退耕于野,躬自负薪

②汉高祖立,乃归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父守孝期满后,冯道被征召回朝,但途中遇上兵变,国家政局动荡,朋友劝他坐观其变,待局势明朗后再行动,但冯道认为自己使命在身,依旧急速赶赴京城。

B.天成年间,国家太平无事。

冯道借自己行路旧事,巧妙设喻,类比推理,委婉地劝诫明宗要着眼长远,居安思危,表现出他娴熟劝诫艺术和老到的从政谋略。

C.耶律德光讥讽冯道,冯道自甘贬辱,自称是“无才无德的痴顽老头”,此举表明冯道机智油滑、善于明哲保身,以及面对天下动荡,外族强敌人主中原的无奈之情。

D.冯道品行清廉,又善于委曲求全,所以能在外族交侵昀动荡岁月里成为政坛不倒翁。

但作者在行文当中,对他这种丧失气节、任职外邦的行为进行了嘲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

(4分)

(2)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

(3分)

(3)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

(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感镜

白居易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秋水无芙蓉。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诗借物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

(3)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但以刘,,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五、(12分)

16.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其语意连贯,合乎逻辑。

(4分)

国企的社会责任该如何体现呢?

一言以蔽之,“为国分忧,为民解愁”。

①,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2万亿元,只拿出5%左右上缴“红利”。

对一些国企来说,未上缴的利润②没有用于企业发展,也没有让股民受益,③用于大肆挥霍,比如不久前的“天价吊灯”、“天价酒”,还有以哈药“皇宫门”为代表的豪华建筑。

当某些国企一次次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势必会让公众一次次失望,④就造成一个悖论式的现象:

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发展势头喜人,一方面却形象不佳、备受公众诟病。

17.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

语言简洁,态度鲜明,不超过50字。

(4分)

据南方新闻网报道,近日,广州在白云、天河等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了密密麻麻的水泥锥。

有工作人员表示,过去桥底聚集了太多的流浪人员,在此遮风避雨,甚至睡觉休息。

市政部门为整顿市容市貌,所以在桥底建了水泥锥。

18.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榨菜指数”下定义,不超过50字。

(4分)

榨菜,属于低质易耗品,人们收入的增苌对于榨菜的消费几乎没有影响,其销量变化主要由流动人口造成。

国家发改委官员称,涪陵榨菜畅销全国,观察涪陵榨菜这几年在全国各地区销售份额的变化,可以查知人口流动趋势,这就是“榨菜指数”。

2009年至2012年,榨菜在华中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销售份额上升,与这几个地区的农民工回流增长相吻合。

当然这只是一种非正式的理论。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22题。

尊严死

聂鑫森

一辆白色的小车,驶出了湘楚大学的校门。

深秋上午的太阳光薄而淡,透出一阵阵的凉意。

从这里到江南医院,要穿过繁华的闹市,加上路口等绿灯、堵车,至少也要一个小时。

开车的是程奋,坐在后座的是郑波。

程奋在校办公室当主任,四十八岁,头圆、腹凸、体胖。

郑波比他大两岁,是中文系的教授,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主攻古代文字学,师从程奋的父亲程笃,读硕读博,再当助手,一眨眼过去了二十多年。

两个人久久不说话,只听见车轮摩擦水泥路发出的沙沙声。

程奋终于忍不住,说道:

“郑波兄,霍祺大夫打电话要我们两个人一起去医院哩。

”“除了我,应该还有你们一家人。

“老婆当哲学系系主任的事,组织部上午找她谈话。

儿子呢,上午要听一个外籍教授的讲座。

什么事呢?

“我也猜不出。

”郑波说完,身子往后一靠,微微闭上了眼睛。

他想,程奋不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事,只是装糊涂罢了。

古稀之年的程笃患肝癌晚期,四个月前住进了江南医院的肿瘤科重症监护室。

郑波在上课、开会之余,一个人去得很勤。

重症监护室是不让外人进去探视的。

上只有一个玻璃镶嵌的小孔,郑波隔一阵儿就会把眼睛贴上去,打蚤躺在病床上的程笃:

一头银发,满脸愁苦,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鼻子的两孔插着氧气管和胃管,胳膊上插着输液的套管,下面还插着输尿管。

每当这个时候,郑波就会喟然长叹。

这种“生命支持系统”,无非是让先生毫无质量地活在限定的时间里,死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先生平日曾多次对他说:

“人活着,要有尊严,人死去,也要有尊严。

”这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先生一定是极不愿意的。

可惜师母因病已去世多年,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

程奋每次碰见了郑波,打一拱手,说:

“辛苦我兄了。

主治大夫霍祺和郑波年纪相仿,他坦言:

“程先生患肝癌晚期,治不治都是半年上下与人世揖别,可我能对他的家属说吗?

好在程老师是大学者,医疗费都是公家负担。

”郑波听了这些话,一下子跳起来,然后又无力地坐下去。

琴波凄参势对,宓笃第一次上“支争学”盼瀑,彦我分绍滋?

“我姥程名茑,字额逸,你们可知道这名和字,来自何书?

”郑波站起来说:

“来自《说文解字》,笃者,‘马行顿迟。

程笃眼睛一亮,大声说:

“你读书多,记性好,孺子可教!

”尔后,郑波本科毕业,再读程笃的硕士和博士.因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也就留校教书,并当了先生的助手。

在郑波看来,程笃于他是亦师亦父。

而程笃却视郑波亦友亦-7,郑波的妻子,就是先生介绍相识并喜结连理的。

先生最大的遗憾,是儿子程奋读了硕士以后,改行去搞行政,而且干得津津有味。

他对郑波说:

“在知识界,第一等做学问,第二等教书,第三等做官。

程奋没有定力,只能如此了。

正在开车的程奋,呜了一声笛,问道:

“郑波兄,睡着了?

“没有。

我在想先生,他太痛苦了。

“是呵……是呵。

早几天霍大夫找我面谈过一次。

郑波装作一无所知,问:

“谈什么呢?

“他说……老人肯定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家属是否可以考虑停止治疗。

我问怎么个停止治疗法,他说,由家属签了字,再在医生指导下拔掉输氧管。

“你怎么说?

“我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避免医患纠纷,一切都是家属自愿的。

但……我不同意!

“是只要先生活着,你就可以照领他的工资?

“绝对不是,那是人性丧尽!

我、妻子、儿子,是担不起这大不孝的名声,领导、长辈、同事、学生会怎么看我们?

今后还怎么做人做事?

“你担心将来副校长提拔不上?

担心儿子将来不好找对象?

就不担心老爷子这么受罪!

唉!

“郑波兄,我猜想霍大夫也和你谈过了,你是做学问的,没什么顾忌,能不能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郑波一惊,随即平静下来,说:

“程奋弟,我知道你想说又不好开口,霍大夫和我谈话后,想得我坐卧不宁,最后才想明白,为了先生尊严地逝去,由我来代替家属….一签字和拔掉管子吧。

”他的喉头哽咽起来,泪水奔涌而出。

‘程奋小声说:

“谢谢……谢谢……”

程笃安然辞世,然后是火化、开追悼会、入土。

不断地有人向程奋和郑波,询问程笃最后的死因。

由郑波签字的医院、家属共拟的协议书复印件,程奋时刻揣在口袋里,有人问即掏出来说:

“一切都由郑师兄做主,我听他的。

”郑波则从容如昔,有人来和气地询问或愤怒地责问,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平静地说:

“是我签的字,是我拔的管子。

19.简析第一段划线句子“深狱上午的太阳光薄而淡,透出一阵阵的凉意”的作用。

(4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主人公郑波的性格特征。

(4分)

21.概括小说的主题。

(4分)

22.本文在行文叙事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其好处有哪些?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蓦然回首,“你在哪里”

一柯岩仙逝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多年前,柯岩在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用这样的诗句缅怀伟人的离去。

今天,她的身后,诸多朋友和读者也这样呼唤着,不舍她的远行。

12月11日13时35分,当代诗人、作家柯岩在北京溘然长逝,走完了她82年的人生历程。

“她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一个一直在燃烧着自己、同时用激情燃烧别人的人。

她周身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人高洪波,谈起这位相识、相交多年的前辈,声音显得有些低沉。

可能没有多少人记得或知道,柯岩本来的名字叫冯恺。

1929年出生的她,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后60余裁,她笔耕不辍,佳作频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曾以儿童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闻名于世,她的《“小兵”的故事》《“小迷糊”阿姨》等作品,吸引了无数小读者。

她的政治抒情侍《周总理,你在哪里》,更是轰动全国,叩动了几代人的心弦。

“我的愿望只是让我的作品像岩石上的小树一样,能为我的人民贡献一分氧气,能给我们的生活投下一片绿荫。

”柯岩曾这样阐释自己笔名之涵义。

她的愿望,随着柯岩这个名字,一点点走近读者的心。

“看她的名字,读她的作品,以为一定是个男作家,直到我1978年第一次见到她时,才惊讶于能写这样文字的人,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老大姐。

”这是当年曾是《文艺报》记者的高洪波对柯岩的“第一印象”。

同为擅长写报告文学的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用“她是一把柔美的钢刀”形容柯岩的写作风格。

“柯岩勇于面对现实,不回避问题,有很强的政治素质。

“以小见大,‘大题小作’。

写的是儿童故事,事实上则是用儿童的视角来反映大社会中的大问题。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这样评价柯岩为孩子们写的作品。

而让柯岩的名字真正为全国人民难以忘怀的,是她的名作《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亲耳聆听这首诗时,句句声声打动着我的心,这是祖国的声音,这是人民的声音,也只有人民的作家、诗人才能写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

”一位柯岩的读者得知她离去的消息,在网络上这样缅怀她。

“在我80年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阳光灿烂,也跌入过深渊,跋涉过险滩,但只有在知道了我是谁、懂得了感恩之后,才有了完满的幸福和真正心灵的安宁。

”两年前,柯岩在《我是谁》一文中曾经这样总结过自己的一生。

.的确,爱与责任感,是柯岩人生轨迹中清晰的印痕。

为了写好《寻找归来的世界》,柯岩曾长期深入工读学校,与孩子们一起生活,深入他们的世界。

曾经的“问题少年”,如今的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秘书长谭朴,便是在工读学校读书期间结识的柯岩。

“虽然我们犯过各种各样的错误,但轲岩老师还是那么爱我们,视我们为祖国的花朵。

”谭朴说,柯岩的为人,如同她的诗一样,影响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她认为,文学的功能、作用是应该教化人心,为时代立言,作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丝毫不能懈怠。

”高洪波把创作着的柯岩评价为“一个战士”。

而在生活里,“她真的是一个战士”。

至亲离世,柯岩的儿子贺小雷忍着悲痛向我们叙说:

“十多年来她积劳成疾,身体一直不好,心脏搭桥、摘除一个肾脏、高血压、糖尿病……但她坚强乐观,尽管被病魔缠身,但直至临终前,柯岩仍未放下手头的编辑工作。

贺小雷说,7月中旬,已经住院的柯岩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马上施行了气管切开进行抢救:

“她没有机会留下最后的话语,但她一直在和疾病作斗争,扛到了最后一刻。

“一辈子都在路上,都在处理事情”,这是子女们心目中的母亲。

“我们怎样面对她不在了这个事实?

”贺小雷说,全家人聚在一起,想来想去,最后我们一致觉得:

“母亲柯岩,出差了。

19.文中划线句子“她是一把柔美的钢刀”有什么含意?

(4分)

20.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归纳概括柯岩的形象特点。

(4分)

2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4分)

22.请探究本文在选材谋篇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