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期中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docx
《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期中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期中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期中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
2022-2022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期中)(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
选择题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少量食醋除去壶中的水垢
B.家庭自酿葡萄酒
C.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燃烧蜡烛制取少量炭黑
【答案】C
【解析】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食醋呈酸性,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用葡萄制酒:
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符合题意;
D、燃烧蜡烛制取少量炭黑,有新物质炭黑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
C。
选择题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不正确的是()
A.
蒸发食盐水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答案】B
【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A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符合题意;
C、一段时间后,大烧杯中的小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C不符合题意;
D、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本题主要考察实验的操作,需要掌握常见实验及正确操作。
选择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和④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B.②和③两种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①和③两种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答案】B
【解析】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②和④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化学性质相似,A不符合题意;
B、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②有2个电子层,③是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钠离子,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不位于同一周期,B符合题意;
C、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属于稳定结构,①和③两种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不符合题意;
D、由上图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0.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则属于同一周期。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复分解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B不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只是相互交换成分,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C符合题意;
D、由氧化物的定义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反应类型的判断,其中反应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可简单归纳为:
化合反应:
多合一;分解反应:
一分多;置换反应:
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
相互交换价不变。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单质是指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把30g丙放入50g水中能得到80g丙的饱和溶液
C.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方法
D.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为甲乙>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在溶解度曲线中,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上点越高浓度越大。
选择题
2017年央视调查:
90%的白血病患儿,家中曾在半年内做过装修。
苯(C6H6)和甲醛(CH2O)都是室内装修导致的室内污染物质,它们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和甲醛都属于有机物
B.苯和甲醛都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碳元素质量分数:
CH2O>C6H6
D.苯和甲醛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
【解析】A、苯和甲醛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苯(C6H6)和甲醛(CH2O)都是室内装修导致的室内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B不符合题意;
C、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符合题意;
D、苯和甲醛都含碳元素与氢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者完全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其中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所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选择题
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点燃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棉纤维,因此利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时,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不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钾,因此利用氢氧化钙可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A符合题意;
B、出行多乘交通工具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时,能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完全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铁、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钙元素是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②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氢氧化铝能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③油脂虽然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是也不能大量摄入油脂,要适量摄取,以保持身体健康;
不完全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②纯铁比生铁的硬度小;③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完全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废弃塑料应该进行回收利用,在人体,钙不属于微量元素,合金的硬度比组合金属大,熔点比组合金属小。
选择题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物有三种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中H2S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
3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
3O2+2H2S
2H2O+2SO2;
A、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A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有改变,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反应物H2S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
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模型题首先是根据模型写出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反应类型的判断,其中反应类型共分为四大类,可简单归纳为:
化合反应:
多合一;分解反应:
一分多;置换反应:
单化化单;复分解反应:
相互交换价不变。
选择题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B.图标上b?
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
C.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
D.c点和d点溶质种类相同,金属单质种类不同
【答案】C
【解析】A、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
65216656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锌和硝酸银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和硝酸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大,
A、a点时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的过程,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A不符合题意;
B、图标上b?
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B不符合题意;
C、b点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金属离子有反应生成的Zn2+和没有反应的Cu2+,金属单质有Zn、Ag,没有Cu,C符合题意;
D、c点和d点溶质种类相同,都是硝酸锌,金属单质种类不同,c点时是Ag和Cu,d点时是Zn、Cu、A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本题主要考察金属与盐的反应,同种金属与不同的盐反应,优先置换出盐中活泼性弱的金属。
选择题
有四种无色溶液a、b、c、d分别是H2S04、Na2C03、K2S04、Ba(NO3)2中的一种,如下实验:
①a+d→溶液+气体;②b+c→溶液+沉淀;③b+d→沉淀e+溶液;④a+b→溶液f+沉淀;⑤e+f→溶液+气体。
则a、b、c、d依次是()
A.Na2CO3、Ba(NO3)2、K2SO4、H2SO4
B.K2SO4、Ba(NO3);、Na2CO3、H2SO4
C.H2SO4、K2SO4、Ba(NO3)2、Na2CO3
D.H2SO4、Ba(NO3)2、K2SO4、Na2CO3
【答案】D
【解析】①a+d→溶液+气体;故ad是碳酸钠和硫酸的反应;根据②b+c→溶液+沉淀;③b+d→沉淀e+溶液;④a+b→溶液f+沉淀,b能与三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故b是硝酸钡;⑤e+f→溶液+气体,说明e是能溶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故e是碳酸钡,从而推出d是碳酸钠;故a是硫酸,c是硫酸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本题主要考察根据物质的反应现象判断物质,需要掌握常见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能根据现象判断物质的组成。
简答题
现有H、O、N、C、K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
化学式表示):
(1)氧气 ;
(2)沼气的主要成分 ;
(3)一种复合肥 ;
(4)酒精灯的燃料 。
【答案】
(1)NH3
(2)CH4
(3)KNO3
(4)C2H5OH
【解析】
(1)氨气中,氮元素显?
3价,氢元素显+1价;故化学式为:
NH3;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化学式为:
CH4;(3)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由提供的元素可组成硝酸钾这种复合肥,故化学式为:
KNO3;(4)酒精灯内的燃料是酒精,故化学式为:
C2H5OH。
所以答案是:
NH3;CH4;KNO3;C2H5OH。
实验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
下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 ;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 (填“甲”或“乙”)。
(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 (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 。
【答案】
(1)长颈漏斗;乙
(2)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F;NaHCO3+HCl=NaCl+H2O+CO2↑
(3)小气球逐渐膨胀起来或小气球变大
【解析】乙这种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关闭止水夹后会造成液体和固体的分离;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F,除掉氯化氢气体;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小气球逐渐膨胀起来或小气球变大,说明里面的气体在减少,造成瓶内的气压减少。
故答案为:
长颈漏斗;乙;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F;NaHCO3+HCl=NaCl+H2O+CO2↑。
小气球逐渐膨胀起来或小气球变大。
本题主要考察对常见气体发生装置的认识和利用,需要掌握常见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及各自的优点。
简答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现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二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 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为 价;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NaCl+XT+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二;H2O2
(2)+3;N2
【解析】
(1)根据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的化学式可知都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双氧水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1)+x+(?
2)×2=0,解得x=+3;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
NaCl+X↑+2H2O,反应前钠、氮、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2、4、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氮、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0、2、4、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答案为:
二;H2O2;+3;N2。
化合价的计算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实验探究题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表示物质经?
步反应可转化为另-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A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实现A?
>C的转化,B和E都是黑色固体。
则E的可能是 (填化学式,只填一种即可),A?
>D的反应属于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A、B、C、D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主要成分,固体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和D都只含有两种元素,则C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CuO(或Fe3O4);吸热
(2)CaO;CaCl2+Na2CO3=CaCO3↓+2NaCl
【解析】
(1)根据图示,若A、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A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A为二氧化碳,D为一氧化碳;根据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实现A→C的转化,则C为氧气;根据B和E都是黑色固体,则分别可能为碳、氧化铜,代入原题,进行验证,符合题意,故E的可能是CuO(或者Fe3O4),A→D的反应,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
(2)根据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A为碳酸钙;根据固体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B为氢氧化钙;根据“A、B、C、D含有同种金属元素”、“C和D都只含有两种元素”,结合图示可推出C为氧化钙,D可以为氯化钙,E为碳酸钠,代入原题,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故C的化学式为CaO;D与E反应,即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
CaCO3↓+2NaCl。
故答案为:
CuO(或Fe3O4);吸热;CaO;CaCl2+Na2CO3=CaCO3↓+2NaCl。
推断题关键是根据已知信息找出对应的物质,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验证,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额性质、反应以及作用。
实验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将足量的铜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产生气体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呈蓝色。
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和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探究活动1】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
SO2;猜想二:
SO2和H2。
你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2)【查阅资料】①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③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验证】小明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硫,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
(3)【探究活动2】蓝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
CuSO4;猜想二:
CuSO4和H2SO4.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稀释,并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如表: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
溶液中含有H2SO4
步骤二
在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
溶液中含有CuSO4
【结论】通过实验,猜想二正确。
(4)【拓展与反思】①根据以上探究活动,请写出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
在“探究活动2”的实验中,步骤一是多余的,足量的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H2S04,理由是 。
【答案】
(1)二
(2)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
(3)产生蓝色沉淀
(4)Cu+2H2SO4(浓)
CuSO4+2H2O+S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逐渐变为稀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反应。
【解析】
(1)【提出猜想】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铜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泡并闻到刺激性气味,故猜想二错误;【实验验证】根据【查阅资料】
(2)可知,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小明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硫,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步骤一: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黑色)固体溶解,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说明溶液中含有H2SO4;步骤二:
在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硫酸被消耗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uSO4;【拓展与反思】①根据以上探究活动,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2H2O+SO2↑;②小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
在“探究活动2”的实验中,步骤一是多余的,足量的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H2S04,理由是: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逐渐变为稀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反应。
所以答案是:
二;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产生蓝色沉淀;Cu+2H2SO4(浓)
CuSO4+2H2O+S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逐渐变为稀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反应。
简答题
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
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4.4
(2)解:
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
Na2SO4+H2O+
CO2↑
106
44
x
4.4g
=
解之得:
x=10.6g
则烧碱样品中
NaOH%=
×100%=78.8%
答:
烧碱样品中NaOH的百分含量为78.8%。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减少就等于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所以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200g+200g?
395.6g=4.4g,在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关系即可求出各物质的质量。
故答案为:
4.4;
解:
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
Na2SO4+H2O+
CO2↑
106
44
x
4.4g
=
解之得:
x=10.6g
则烧碱样品中
NaOH%=×100%=78.8%
答:
烧碱样品中NaOH的百分含量为78.8%。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新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