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9843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12117工作面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

1事故特征1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1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1

1.4事故发生前的征兆1

2应急组织与职责2

2.1基层单位现场自救形式2

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2

2.3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3

3应急处置3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

3.3报警电话及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的联系方式5

4避灾路线6

5注意事项6

5.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6

5.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7

5.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7

5.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8

5.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8

5.6在避难硐室避难时应注意事项8

5.7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8

5.8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9

12117工作面顶板专项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2117工作面应力比较集中,容易出现片帮、冒顶事故。

当巷道围岩应力比较大、围岩本身又比较软弱或破碎、支柱的支撑力和可缩量又不够时,已被应力破裂的围岩或本来就是破碎的围岩,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损坏原巷道支护,造成巷道冒顶。

当顶板破碎、节理发育时,支护不及时,就会发生冒顶。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也易发生冒顶。

有时尽管顶板比较稳定,但忽视支护质量,违反操作规定或锚杆支护系统匹配不合理,也会引起冒顶。

冒顶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堵塞巷道,损坏设备,损坏支柱,造成生产系统瘫痪或矿井停产等。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事故多发生在该掘进和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带、过断层破碎带、应力集中区、采动影响区等地点,若支护强度不够,易发生顶板事故。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各季节均可能发生顶板事故,夏季(雨季)更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冒顶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堵塞巷道,损坏设备,损坏支柱,造成生产系统瘫痪或矿井停产等。

1.4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1)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的预兆:

响声、掉渣、片帮、裂缝、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顶板的淋水量增大。

(2)工作面大面积冒顶的预兆:

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掉渣,顶板的裂缝增加或裂隙张开,并产生大量的下沉。

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变酥,片帮增多,使用风钻打眼时,钻眼省力。

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基层单位现场自救形式

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区长:

迅速采取措施将受灾害人员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的事故情况、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矿井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井矿长及矿井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的任务。

技术员:

是区长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区长的领导下负责制订、处理灾害的协作抢救方案。

副区长及班组长:

是根据矿井营救方案和区队协作抢救方案,指挥现场人员安全有序的进行避灾自救,若无法撤离灾区时,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待救工作。

如果与救护队联合救援,积极配合其救援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材料员:

出现紧急事故时随时待命,一旦接到通知,马上到达现场进行抢险工作,保证救援所需的材料及时到位。

安全员:

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并要求使用自救器。

维修工:

保证现场各机电设备满足救援需要,确保救援顺利进行。

2.3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组长:

各分管副矿长

副组长:

事故单位区长

成员:

调度室、安全科、生技科、通防科、机电科、企管科、保卫科、供应科、仓库、采煤工区、掘进工区、运搬工区、运转工区、运输工区、卫生所、行政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兼职救护队员。

组长:

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原因,立即向矿长汇报,申请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积极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

值班人员:

接到事故单位报告后,按照指令,召集小组成员及工区有关人员,协调现场自救和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技术负责人:

负责救援方面措施的编制和技术资料的提供。

现场负责人:

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和自救,若事态扩大,立即请求增援。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灾害现场负责人(区队以上带班人员、班组长、安全员或施工负责人)立即电话汇报调度室和区队值班室,汇报清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及现状。

(2)调度室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同时召请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

(3)专兼职救护人员根据事故类别,选择正确避灾路线,引导灾区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4)启动相应现场处置方案的同时,上一级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抢救事故前,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通过电话、喊话或敲打管子等物体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探明冒顶、片帮范围和被埋压人数及位置。

(3)处理冒顶、片帮前,必须先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堵压人员处输送新鲜空气,并把后路和顶板清理维护好,保证后路畅通、安全。

(4)处理冒顶、片帮前,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行的原则,要排查冒顶、片帮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加固,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片帮;另外要对后路进行找顶加固,保障退路安全畅通。

(5)处理冒顶、片帮区的方法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如冒顶、片帮严重无法通过时,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员。

若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不可用镐刨的方法扒人;若遇险者被煤岩块压住,应用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煤、岩块抬起,绝不可用锤砸的方法破岩(煤),使遇险人员进一步受到伤害。

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间较长时,可通过管路向遇险人员输送空气、饮料或食物。

(6)营救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进行施工,行动中必须保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防止灾情扩大,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7)事故单位在抢救过程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单位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

(8)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到达井下事故现场附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或护送重伤人员上井救治。

(9)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性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进行抢救。

3.3报警电话及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的联系方式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单位名称、地址、本单位的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简要经过、可能伤亡人数、初步判定的经济损失、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报警电话及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的联系方式一览表

序号

部门名称

值班电话

联系人

1

矿调度室

9、300、301

0632-2317700

0632-2317716

刘书印

2

滕州市煤炭工业局

0632-5513821

张学斌

3

滕州市工人医院

0632-5590305

王长清

4

枣庄市煤炭工业局

0632-3392842

马士江

5

枣矿集团救护大队

0632-4073200

蒲华章

6

山东煤矿监察局

鲁南监察分局

0632-8689898

姬生利

4避灾路线

12117工作面所有工作地点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工作面冒顶事故避灾路线。

当发生灾变时严格按照避灾路线撤人,确保安全生产。

①掘进工作面:

12117轨道顺槽→上仓皮带大巷→西翼1#联络巷→西翼轨道巷→(西翼永久避难硐室)-582m水平轨道大巷→副井→地面(水、火、瓦斯)

戴上自救器:

12117轨道顺槽→上仓皮带大巷→主井→地面(水、火、瓦斯)

12117皮带顺槽→12117轨道顺槽→上仓皮带大巷→西翼1#联络巷→西翼轨道巷→(西翼永久避难硐室)-582m水平轨道大巷→副井→地面(水、火、瓦斯)

戴上自救器:

12117皮带顺槽→12117轨道顺槽→上仓皮带大巷→主井→地面(水、火、瓦斯)

②回采工作面:

12117工作面→12117轨道顺槽→12101轨道顺槽→首采面联络巷→(西翼永久避难硐室)-582m水平轨道大巷→副井→地面(水、火、瓦斯)

戴上自救器:

12117工作面→12117皮带顺槽→上仓皮带大巷→主井→地面(水、火、瓦斯))

5注意事项

5.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2)井下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3)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5)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应尽量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避免佩带呼吸器工作。

5.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用于抢险救援的器材应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2、佩带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口具和鼻夹一定要咬紧夹好,中途不得取下口具和鼻夹。

(2)佩带自救器操作准确迅速,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配用。

5.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专业或兼职救援人员,应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3)严格控制进入灾区人员的数量,抢救井下事故以专业矿山救援人员为主;非专业救护人员不得进入灾区。

(4)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5)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6)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注意外部环境的突然改变,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5.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冒顶预兆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冒顶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

(2)当冒顶堵人无法撤离时,被困人员必须静卧,不得烦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3)若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5.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根据事故类型、事故大小确定需要的救援力量和装备器材。

(2)根据灾区现场情况,制定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5.6在避难硐室避难时应注意事项

(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救时应保持冷静、不得急躁,以减少氧气消耗,保持体力。

(3)硐室内保留一盏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

(4)间断发出呼救信号。

5.7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2)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3)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5.8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1)井上下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

(2)井下救护基地位置确定与警示。

(3)事故现场人员撤离路线变化等重要地点标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