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9611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

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

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1)用“________”画出表示形状的词语,鸟窝还会有哪些形状?

请你写一写。

(2)________在枝头跳起了舞。

(   )

A. 树叶                                  

B. 小动物                                  

C. 各种形状的鸟窝

(3)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你觉得文段中的哪处想象最有意思?

为什么?

(5)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答案】

(1)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梯形、五边形、圆柱形。

(2)C

(3)体会到“我”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孩子。

(4)我觉得树弯下腰让大家轻而易举地进鸟窝最有意思,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调皮可爱、心思细腻、彬彬有礼。

(5)我想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百花盛开的春天里,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的能力。

抓住“形状”一词分析,即可找到相关词语。

文中的三角形、正方形等都是表示形状的词语。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这是原句,其中“它们”指那些鸟窝。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作者想到让那么多小动物有地方住,甚至包括读者,可见作者是个热情好客的人。

(5)可以让自己变成小鸟、蝴蝶,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想象中快乐的自己即可。

 

故答案为:

(1)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梯形、五边形、圆柱形。

(2)C;(3)体会到“我”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孩子。

(4)我觉得树弯下腰让大家轻而易举地进鸟窝最有意思,因为从中可以看出“我”的调皮可爱、心思细腻、彬彬有礼。

(5)我想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百花盛开的春天里,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能力。

发挥想象力,自己也能变成更加有意思的事物。

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 慷慨激昂                                  

B. 快乐骄傲                                  

C. 恋恋不舍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

________

骄傲:

________

希望:

________

(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答案】

(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解析】【分析】

(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语气:

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结课短文内容,想像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点评】

(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háo hào),然后放了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mēn mè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记号________(háo hào)    闷________(mēn mèn)    几________(jī jǐ)乎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3)先选择法布尔做事的原因,再根据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填序号)

A.便于观察

B.与其他蜜蜂区别

C.路远,使实验更准确

D.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①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________

②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________

③给蜜蜂做上记号放飞________

④走了四公里路________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

(4)对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大概”一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该去掉,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

B. 不能去掉,“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5)从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1)hào;mēn;jī

(2)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3)D;A;B;C;②①④③

(4)B

(5)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hào、mēn、jī

(2)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3)D;A;B;C;②①④③;(4)B;(5)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辨析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

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

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

(1)“;,;!

”;。

;“;?

”;,“;,;!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这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依据理解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

(1)“,!

”。

“?

”,“,!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诗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

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

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

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_____可去火清热_____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_____荷叶不怕油污_____不怕水浸_____不怕烟熏_____用荷叶煮成的粥_____碧绿清香_____清爽可口_____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

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

所以我更爱荷叶。

(1)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2)用波浪线画出荷叶样子的语句。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标点。

荷叶作为药材________可去火清热________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________荷叶不怕油污________不怕水浸________不怕烟熏________用荷叶煮成的粥________碧绿清香________清爽可口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 “我”不爱荷花,只爱荷叶。

B. 荷花不值得赞美。

C. 荷花值得赞美,但荷叶更值得赞美。

【答案】

(1)我爱荷叶

(2)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

(3),;;;,;,;,;;;,;,;……

(4)C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结合划线句子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

(1)我爱荷叶

(2)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

(3),;,,,;,,……(4)C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

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描写荷叶的句子画上“________”。

(3)对语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冒”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把“冒”字换成“长”字,表现了白荷花长得很快。

B. 这个“冒”字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

(4)语段中的句①②③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连一连。

句①________    a.

句②________    b.

句③________    c.

【答案】

(1)6;碧绿;白;嫩黄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B

(4)b;c;a

【解析】【分析】

(1)考查这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意境情感来分析。

(4)由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可知选b。

由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可知选c。

由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知选a。

故答案为:

(1)6、碧绿、白、嫩黄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B(4)bca

 

【点评】

(1)此题考查对句子的把握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

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

“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

“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

“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

   哲学家又问:

“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

“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

“现在旷野里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

“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

”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

“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

”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

“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

“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

“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满腹经纶:

________

②饱学之士:

________

(2)四个弟子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请你在文中读读相关的句子,并分别用5个以内的字来概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完成下列练习。

①“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

‘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这句话是说________

A.哲学家很满意弟子的答案,让他们回去马上行动。

B.哲学家想让四个弟子比一比,谁的除草办法最好。

C.哲学家想让四个弟子通过实践来证明,还有更好的办法。

②文章题目用“最后一课”是因为________

A.哲学家在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

B.哲学家在最后一课让弟子明白了: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C.这既是哲学家给弟子们上的最后一课,同时哲学家在最后一课让弟子们明白了:

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

(4)认真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如果“灵魂”对应“旷野”,那么“纷扰”“美德”又分别对应什么?

灵魂——(旷野)     纷扰——________    美德——________

(5)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请为哲学家写几句合适的话,解释一下没到的原因。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头脑和不高兴(节选)

   “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以后,首先就想设计一座少年宫,让全市小朋友能同时在里面玩儿。

他画了张图纸,是一片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剧场、运动场、图书馆……应有尽有。

   少年宫很快建成了。

“没头脑”还收到请帖,被邀请去那儿看戏。

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还抬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没头脑”心想:

去少年宫玩儿怎么跟去露营一样呢?

   “没头脑”来到少年宫,刚想进门,门卫拦住他,问他怎么没带食物和被褥。

“没头脑”纳闷儿:

“看戏还用带那些玩意儿?

这可太新鲜了!

”门卫解释说:

“这地方太大了,楼房太多太高了,楼里光有楼梯没有电梯,也没有指示牌,要找到剧场,没有十天半个月还真不行。

不带吃的还不饿死?

   “没头脑”心里直懊恼:

电梯和指示牌给忘了!

设计图纸的时候怎么不好好想想呢?

没法儿,“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地往里走,一层一层地往上爬。

起先几天还好,五六天后,大伙儿全爬得垂头丧气地,没了精神。

(1)给短文中的划线词语选合适的意思。

①新鲜:

________

A.(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B.新奇、稀罕

C.(事物)出现不久

②精神:

________

A.英俊,相貌、身材好

B.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C.表现出来的活力

(2)“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的缺点有(   )(多选)

A. 没有指示牌                  

B. 没有提供食物                  

C. 只有楼梯没有电梯                  

D. 楼太高太大

(3)用“________”画出与门卫的话相呼应的句子。

(4)你觉得“没头脑”是个怎样的人?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元宵节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它们四处害人和牲畜,于是人们就联合起来准备去消灭它们。

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jiàng xiáng)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当作凶禽给射死了,这件事被天帝知道了。

天帝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仿佛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