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89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_精品文档.doc

2011年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

题目: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

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作者姓名:

郝洁

联系电话:

13412199996

日期:

2011-4-16

邮政编码:

523128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得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放心而去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

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三四百字,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二、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监、侄、郎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词语;能结合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感情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内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试着练习用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二)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三)教学难点:

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在这一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向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见文——见形——见性”几个阶段,品味名著的精妙。

根据文学作品特点,注重再现形象,让学生对“一个名字”“一个场景”的特色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过练笔习得细节描写的能力。

(一)印象严监生:

初步认识,整体感知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去认识一位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

读课题

1、释题,初识严监生

音:

提示监的读音这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

形:

监和临很相似,你发现了什么?

在练习纸上写两个。

义:

课题这里有个小一,表示下面有注释,谁来告诉我监生的意思?

这个读书人姓严,所以大家称他为?

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描述。

出示幻灯“他家有十多万两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日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用今天的话来说,严监生就是个家财万贯的大富翁。

2、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出示提示,初读课文。

严监生在临死前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举动呢?

请大家打开课本133页,根据提示自由的读文,注意这是一篇古白话文,有些句式、读音和现代文不一样,读的时候要留意,开始吧。

(2)检查初读效果。

轮读,相机正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重点检查郎中、莫不是、挑掉,相机渗透学法)

(二)经典严监生:

梳理猜测感受形象

1、理清文路

能读通了,咱们来理一理这个故事。

这篇古白话文只有一大段。

老师把他分成两部分,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

2、感悟病重

严监生病得很重,哪些句子说明了这点?

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

这严监生的病,原本不应如此之重。

儒林外史中有描写,相机出示幻灯。

灯节以后就开始心口痛,渐渐骨瘦如柴,郎中告知,需以人参调养方可,可这严监生竟然舍不得银子买人参,才落得这般田地。

3、梳理猜测

(1)我们再来看看,这家财万贯的严监生临死前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举动呢?

生浏览课文回答,(板画伸出两个手指)。

(2)面对这两个手指,诸亲六眷都有怎样的猜测?

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应的词语划上横线,再把有关严监生的反应划上波浪线。

(3)全班交流,点生相机板书。

诸亲六眷各猜了什么?

请把它写在黑板上。

(两个亲人两笔银子两个舅爷两茎灯草)

4、概括大意,感悟吝啬

(1)根据板书,说一说故事的大体内容。

这个大富翁临死前舍得…………,舍得自己留下的孤儿寡母,舍得自己的生命,唯一舍不得、放不下、牵肠挂肚的竟然是两茎灯草。

(2)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此时点两茎灯草过分么?

为什么?

这灯草对他来说意味的是什么呢?

(点生)因此,直到当赵氏挑掉一茎时,刚才还总不得断气的他,此时是顿时就没了气。

擦板书

(3)很显然,作者在用文字告诉我们:

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传神严监生:

对比文字,感受写法

1、感受抓神态、动作。

(1)作者提到了吝啬这两个字了吗?

但是,多年以后,当我们提起这位严监生,脑海中立刻会跳出一个词。

多年以后,当我们回想起这位严老先生,我们眼前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作者是如何将这一切刻入我们的脑海的呢?

让我们再次回到文本,去细细品味。

(2)出示幻灯片

刚才同学们画出了有关严监生反应的句子,看看是这些吗?

(3)同座合作学习。

来,我们同桌合作学习。

一人读描写严监生的句子,一人读诸亲六眷的猜测,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细细品味。

(4)交流朗读。

读中感悟,进一步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5)回读。

自由读。

点生分角色读。

读着读着,我们发现描写严监生的句子都是在写严监生的(摇头、手指)

(6)小结。

是的!

人物的动作往往能折射出人的性格。

所以,大凡作家在描写人物时一定要动作上下足功夫。

2、感受细节描写的精妙

那么怎样把人物的动作才能写的精妙呢?

我这里也有一段围绕严监生的动作描写的句子。

和原文比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任意一生)

(1)我们把不同的地方抽取出来,左右进行对比,看看都是伸着手指摇头这一动作,在写法上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

(2)学生交流,感悟细节描写的精妙。

第一层:

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具体了,哪里具体了,从中感悟到写人物动作的时候也要写清楚他在做什么,还要写清楚他是怎样做的。

第二层:

引导学生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看一看,从三次摇头的描写中不仅可以看见人物的内心,还能让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心理历程。

从中感悟到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也可以抓住人物动作步步展开、层层推进,进行细致的描写。

(四)迁移严监生:

当堂练笔,课外延伸

1、而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细致的描写,成功的将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中。

看,这有一个爱美的女孩儿,我们也来来试着运用这节课上感悟的写法,抓住她照镜子的动作、神态来体现她的爱美。

我给开了个头。

看,她又在照镜子了。

2、生写,师巡视。

3、点生展示小练笔,师生抓住本课感悟到的人物细节描写方法进行集体评议。

4、课外小练笔: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了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还领悟了经典动作的描写方法。

除了爱美的她,我们身边一定还有“假小子”、“糊涂虫”、“小辣椒”等这样的人吧!

请你运用本节课习得的一些写作方法,抓住最能体现他(她)性格特征的几个动作、神态写一个片段,让你笔下的他(她)也深深的映在读者脑中。

四、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