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之欧阳科创编.docx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之欧阳科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之欧阳科创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之欧阳科创编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
(一)含义:
物质资料生产就是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二)地位和意义
⏹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简单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者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最基本的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力的支出。
⏹劳动对象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它包括两类:
自然物;原材料。
⏹劳动资料
是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一切物质手段。
生产工具标志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劳动者的劳动——人(主观条件)
⏹劳动对象————物(客观条件)
⏹劳动资料————物(生产资料)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一)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1、生产力
(1)含义: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
(2)构成要素
⏹二要素论(劳动者;生产工具)
⏹三要素论(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多要素论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改变生产工具的性能
⏹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质量提高
⏹使生产管理走向科学化
◆科学技术必须与现实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潜在的生产力——(应用)—→现实的生产力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
所有权
经营权:
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二)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起来的
⏹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发展和最佳结合,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支出和资源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适应——促进作用不适应——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2、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
⏹经济规律依存于客观经济条件
⏹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人们可以认识、利用经济规律
(五)经济规律体系
⏹基本经济规律:
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有多种积极规律发生作用,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经济规律体系:
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各种经济规律由于生产关系的内部关系而互相联系着,形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
v1、含义:
指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v2、属性: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本身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v3、特点:
通过交换供他人使用。
(三)交换价值
v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1担米=10尺布
(四)价值
1、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属性: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v体现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v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v每一种劳动的目的、对象、方法、手段、结果都各不相同,正是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才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v不同商品之间同质的价值,只能由同质的劳动——抽象劳动创造。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统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对立: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的永恒范畴。
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的社会生产关系。
(四)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v是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和基础
v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v为其它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决定
v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来决定。
v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Ø同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Ø不同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复杂劳动——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二)变化
1、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v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
v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长,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v社会分工:
劳动具有社会性
v私有制:
劳动的私人性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是简单商品经济各种矛盾的根源
2、决定着小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二节
一、货币的起源
v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v价值的表现形式
v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产物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v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v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出现后,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商品——商品商品——货币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v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v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的货币。
v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叫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v货币的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价格标准,即商品价格的计量标准。
v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的区别:
(1)价值尺度:
衡量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
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
(2)价值尺度:
在商品经济中自发产生价格标准:
通常由国家法律规定
2、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1)商品流通
v含义: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
商品——货币——商品
(W——G——W)
v作用:
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矛盾,包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形式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只能是现实的货币。
v贵金属条块
v铸币
v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v信用货币(现代纸币)
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如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
v现代纸币制度的特点:
(1)由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而不是由政府直接发行。
(2)它是一国流通中的合法通货,其发行数量与黄金储备没有联系。
(3)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日益加强。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三、货币流通规律
(一)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公式:
第三节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一)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二)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v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有利可图、增加投资
v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无利可图、减少投资(或撤出资金)
自发性:
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波动
(二)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根本方法
(三)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这种优胜劣汰的结果,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并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章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三)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1、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2、区别:
①属于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
商品经济:
劳动交换形式
市场经济:
经济运行方式
2属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现代商品经济
3反映的经济关系层次不同
Ø商品经济:
抽象、本质
Ø市场经济:
具体、现象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但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第一节
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简单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
•货币当作商品交换媒介时的流通是简单商品流通
公式:
W(商品)——G(货币)——W(商品)
•货币当作资本时的流通是资本的流通
公式:
G(货币)——W(商品)——G(货币)
公式
形式
内容
简单商品流通
W——G——W
Ø公式两端是W
Ø先卖后买
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
G——W——G
Ø公式两端是G
Ø先买后卖
为卖而买,目的是为了价值(增值)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W——G´(G´=G+ΔG)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这一公式概括地说明了各种资本形式的实质都是追逐剩余价值,所以称为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表现为剩余价值的产生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发生矛盾。
(三)剩余价值的产生
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第一、等价交换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第二、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G——W——G´
•剩余价值不能发生在作为资本的货币本身;
•剩余价值也不能发生在公式的第二阶段;
•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公式第一阶段所购买的商品上,只能发生在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2、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3、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中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一、劳动过程
在一切社会中,劳动过程都是劳动者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的过程。
在不同社会里,劳动过程又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
第三节
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一)划分的依据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这一划分是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依据的。
•不变资本(c):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
•可变资本(v):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W=c+v+m(c为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v+m为新创造的价值)
(二)划分的意义
1、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质)
•c:
生产m的物质条件
•v:
m的唯一源泉
2、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量)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含义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延长而使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二)工作日的界限
•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但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
Ø生理界限
Ø社会和道德界限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含义:
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二)条件: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三)过程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各部门的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怎样才能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
•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带来了相对剩余价值。
3、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和基础
区别:
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三、剩余价值规律
(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四、资本主义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一)本质: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假象: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一般是在工人劳动以后。
•工资随工作日的长短变化而变化。
•工资随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效率的高低而不同。
(三)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要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关键是区分劳动力和劳动这两个概念。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
2、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一)基本形式
(1)计时工资
公式:
小时工资单价=劳动力日价值/工作日小时数
=日工资额/工作日小时数
(2)计件工资
公式:
每件工资单价=日计时工资额/平均日产量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其他工资形式
(1)“泰罗制”:
国工程师弗里德里克﹒泰罗1884年提出。
•内容:
制定最经济、生产效率最高的“标准操作法”,实行“分级工资制”。
(2)“福特制”:
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913年首先采用。
•内容:
加速传送装置的运转速度,把生产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一、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前提,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前提
原因:
前者的原因:
第一,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
(内在动因);
第二,由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决定。
(外在压力)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二、资本有机构成:
概念、发展趋势(上升)、前提、个别资本增大:
途径、方式(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概念:
从物质形态上看,生产资料:
劳动力(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1)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
(2)价值构成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用C:
V(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来表示(P79)。
发展趋势和前提:
含义:
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原因:
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结果。
前提:
个别资本的增大(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
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形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
含义:
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扩大它的规模。
它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局限性:
第一,积聚以积累为基础,要受到企业剩余价值和社会财富增长量的限制;
第二,资本积累的速度较慢。
资本集中
含义:
把若干较小的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
方式:
吞并、联合
杠杆:
竞争、信用
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区别:
第一,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实现的,它不仅会增大个别资本,还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而资本集中则是若干小资本转化为少数大资本,是原有资本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
第二,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增长速度较慢;而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绝对量的限制,增长速度较快。
两者又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P80
三、相对人口过剩(为什么:
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劳动力供过于求
是相对于资本的需求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
(一)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1、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2、劳动力的供应却在增加
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一、资本循环:
阶段、形式、职能、条件(P87-90)
产业资本在它的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形式:
货币资本——(职能)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好条件。
生产资本——(职能)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
商品资本——(职能)经过商品的销售,既收回资本家预付的货币资本价值,
又实现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需具备两个条件: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资本周转:
影响因素(生产资本的构成、周转时间长短);周转速度对剩
余价值生产的影响(预付资本的周转、公式)P90-92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就是资本的周转时间。
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
本家从垫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带来剩余价值,然后重新回到原有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时间流通时间的长短;
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呢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预付资本数量的大小,而且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1)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节约)
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预付资本的数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的数量(增加)
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般说来,
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随之越快,因而一定数量的可变资本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剥削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提高)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则越低。
公式:
预付资本1年中的周转次数=(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
核心问题,2个理论前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个公式)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社会总产品的含义:
是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价值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2、实物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96-97)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1.价值形式:
c+v+m
2.实物形式:
生产资料(Pm)生活资料(Km)
3.社会生产:
第一部类(Ⅰ)第二部类(Ⅱ)
两个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也可以用↑的知识点来表示)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98)
I(v+m)=IIc
I(c+v+m)=Ic+IIc
II(c+v+m)=I(v+m)+II(v+m)
说明两部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四、经济危机:
实质、根源、新特点
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
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新特点(104-105):
1、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2、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起伏较大
3、再生产周期各阶段的交替进程不甚明显,各阶段的特征有所减弱
4、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
5、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
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生产成本(K)W=c+v+m=k+m
1、含义:
是生产商品时耗费的资本价值,是商品价值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2、意义:
它是资本主义企业赚钱或亏本的界限
它是决定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
3、成本价格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资本家不仅把m看作是生产成本的附加额,而且还把m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附加额。
当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利润(p)。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
W=c+v+m=k+m=k+p
♦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p′)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其公式是:
利润率=剩余价值/预付资本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m′=m/v它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p′=m/C它反映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和推动力。
(四)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剩余价值率p′与m′成正比
♦资本的有机构成p′与m′成正比
♦资本的周转速度p′与n成正比
♦不变资本的节省p′与c成反比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果
1、部门内部的竞争
2、部门之间的竞争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利润的平均化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趋势,不能从绝对平均意义上理解。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一)含义
♦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公式:
生产价格=k+平均p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商品就不是按价值出卖,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卖。
(二)形成:
生产价格的形成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互为前提的同一过程。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