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8794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

一、单选题

1.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B.响度C.音色D.音调

2.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书桌上的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

D.成都市一环路公交车的时速大约30km/h

3.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千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千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4.如图所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进行起降飞行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舰载机升空前后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不变

B.舰载机飞回航空母舰后航空母舰上浮一些

C.舰载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增大

D.舰载机上升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流速

5.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二、填空题

6.乘客站在如图所示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乘客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乘客对扶梯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湖水深100米,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8.在发生严重干旱的时候,有关部门会采取“人工降雨”的措施来缓解旱情。

用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利用干冰的  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在北方的冬天,人们会发现说玻璃上结有“冰花”,这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9.甲、乙两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则甲车的速度是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第8秒时,甲、乙两车相距  m。

10.一底面积是100cm2的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将含有石块的冰块投入容器内的水中,恰好悬浮,此时水位上升了6cm。

当水中冰块全部熔化后,相比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了55.28Pa.则石块的密度为  g/cm3。

11.如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要使电流表A的指针发生偏转,则需先  ,再使导体ab做  运动;正常实验中当使导体ab左右摆动时,会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  (选填“只是偏转”、“左右摆动”、“不动”)。

12.通过某导体电流为0.2安,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若导体的电阻为20欧,它两端电压为  伏;该导体两端电压为2伏时,其电阻为  欧。

13.小伟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路如图1,烧瓶中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电阻R1>R2。

(1)把两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2)小伟将装置改装(如图2,两烧瓶中的电阻R1相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根据实验数据可得:

不同物质  。

物质

质量/k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0.3

20

25

6

煤油

0.3

20

30

6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水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Q水=  J(c水=4.2×103J/(kg•℃))

1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并且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置于  上,并调节三者的中心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  。

三、作图题

15.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16.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17.家庭电路中,空气断路器(俗称“空气开关”)跳闸可能由于发生了过载或  ;使用测电笔检修电路故障时,手一定要与  (选填“笔尖”或“笔尾”)接触。

四、实验题

18.为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小明用量程是0﹣5N的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物体逐渐进入水中,水对物体底面的压强将逐渐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3)比较图B和图C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  ;

(4)比较图  和图D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19.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发光较暗且亮度一直不变,则故障原因是  。

(3)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电功率为  W.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为止。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多组电流表及对应电压表的示数,并画出图丙所示的I﹣U图象,从图象可知,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而  。

五、计算题

20.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

已知晾衣架上所挂衣服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

小燕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时间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2)拉力所做的功W;

(3)拉力的功率P;

(4)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η。

21.研究表明:

大多数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热敏电阻的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根据电阻的这一特性人们制作出了电子温度计,如图甲是某测温电路。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但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1)当环境温度是40℃时。

电流表示数为0.2A,求此时R1消耗的电功率;

(2)R0的电阻值

(3)电流表量程为0﹣0.3A,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B.响度C.音色D.音调

【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详解】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调。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频率和音调关系的掌握情况,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2.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书桌上的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

D.成都市一环路公交车的时速大约30km/h

【分析】根据对常见电压、电流、温度以及时速的了解进行估测,必要时进行简单的换算与计算,找出最接近的选项。

【详解】

A、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故A不符合实际;

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故B不符合实际;

C、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37℃,大约是40℃,故C不符合实际;

D、公交车的时速不会很大,大约为30km/h,故D符合实际。

故选:

D。

【直击中考】估算是最基本的物理能力之一,其中对一些电学物理量的估算难度稍大,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多积累,同时还要掌握单位的换算与公式的简单计算。

3.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千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千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

干冰放入水中,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气体在水中形成水泡上升,表现为水“沸腾”。

【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瓶口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属于吸热过程;水蒸气是无色气体。

不符合题意;

C、干冰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升华,不是熔化。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气体无色。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直击中考】干冰、樟脑球和市场卖的固态清新剂在空气中极易升华。

干冰剧烈升华大量吸热,常用于人工降雨。

4.如图所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进行起降飞行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舰载机升空前后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不变

B.舰载机飞回航空母舰后航空母舰上浮一些

C.舰载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增大

D.舰载机上升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流速

【分析】A、漂浮物体的浮和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判断出重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得知浮力如何变化;

B、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回航母后,航母自重增加,因航母仍漂浮,受到的浮力增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上浮还是下沉;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在减小;

D、从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根据机翼的形状分析流体流速情况。

【详解】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航母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会减小,A说法错误;

B、舰载机飞回航母后,航母仍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重,航母的自重增加,航母所受浮力增大;由F浮=ρgV排可得,排开水的体积要增大,故航母将下沉一些,故B说法错误;

C、舰载机上升高度增加,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在减小,所以机舱外大气压减小,故C说法错误;

D、舰载机上升时,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漂浮条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等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总体难度不大。

5.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

由图象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乙的阻值;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电流,利用P=UI求出电路总功率;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读出图象中对应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乙对应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乙电阻的阻值变化,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乙的电流为0.2A,则R乙=

=10Ω,故B错误;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通过甲、乙的电流均为0.2A,由图象可知,U甲=1V,U乙=2V,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此时电源的电压:

U=U甲+U乙=1V+2V=3V,故C错误;

D、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由图象可知,I甲=0.4A,I乙=0.2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干路电流I=I甲+I乙=0.4A+0.2A=0.6A,电路总功率:

P=UI=2V×0.6A=1.2W,故D正确;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

二、填空题

6.乘客站在如图所示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乘客是 静止 的(填“运动”或“静止”)。

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乘客对扶梯的压强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1)判断乘客是否运动应看他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2)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故压强变大。

【详解】

(1)乘客以扶梯为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2)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p=

知,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

静止;变大。

【直击中考】本题以乘坐自动扶梯上楼为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压强变化的判断,属于中等题。

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湖水深100米,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6 m。

【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详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距水面3m,像距离小鸟6m,即,“倒影”距离小鸟6m。

故答案为:

虚;反射;6。

【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并会分析实际问题。

8.在发生严重干旱的时候,有关部门会采取“人工降雨”的措施来缓解旱情。

用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利用干冰的 升华 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在北方的冬天,人们会发现说玻璃上结有“冰花”,这是 凝华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物体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冰花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凝华形成的。

【详解】在云层上撒干冰,干冰可以迅速的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干冰升华时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降落下来就是雨。

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答案为:

升华;凝华。

【直击中考】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进行分析详解,生活中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还有:

云、雨、雹、霜、雾、露、雪等的形成过程。

9.甲、乙两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则甲车的速度是 0.1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运动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第8秒时,甲、乙两车相距 0.4 m。

【分析】根据图象求出甲车一定时间所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速度。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由图象求出8s甲、乙两车的路程,然后求两者间的距离。

【详解】由图知,t=8s时,甲车所对应的路程是s=0.8m,乙车所对应的路程是s′=0.4m,

甲车的速度v=

=0.1m/s。

甲车的速度v′=

=0.05m/s,

v′≠v,

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与甲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乙车是运动的;

由图象知,t=8s时,s甲=0.8m,s乙=0.4m,由于甲、乙两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甲、乙两车相距△s=s甲﹣s乙=0.8m﹣0.4m=0.4m。

故答案为:

0.1;运动;0.4。

【直击中考】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

10.一底面积是100cm2的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将含有石块的冰块投入容器内的水中,恰好悬浮,此时水位上升了6cm。

当水中冰块全部熔化后,相比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了55.28Pa.则石块的密度为 2.17 g/cm3。

【分析】冰块悬浮时水位上升了6cm,据此求出冰块和石块的总体积,根据悬浮条件求冰块和石块的总重、总质量;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冰融化后水位下降的高度,因为冰熔化后质量不变,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的体积等于减小的体积,根据此等式求出冰的质量,从而求出石块的质量;

根据求得的冰的质量计算出冰的体积,又知道总体积,两者之差即为石块的体积,根据公式

求出石块的密度。

【详解】含有石块的冰块悬浮时,水位上升了△h=6cm=0.06m,

冰块和石块的总体积:

V总=S×△h=100×10﹣4m2×0.06m=6×10﹣4m3,

(m石+m冰)g=F浮=G排=ρ水gS×△h=1000kg/m3×10N/kg×0.01m2×0.06m=6N,

∴石块和冰的总质量:

(m石+m冰)=

=0.6kg,

冰熔化后,水位下降的高度:

h降=

=5.528×10﹣3m,

冰熔化成水质量m不变,

∵V=

=S×h降,

冰的质量:

m=S×h降×

=100×10﹣4m2×5.528×10﹣3m×

=0.49752kg,

石块质量:

m石=0.6kg﹣0.49752kg=0.10248kg,

石块体积:

V石=V总﹣V冰=V总﹣

=6×10﹣4m3﹣

=4.72×10﹣5m3,

石块的密度:

ρ石=

=2.17×103kg/m3=2.17g/cm3。

故答案为:

2.17。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浮力、密度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以及单位换算,难点是求石块的质量和体积。

11.如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要使电流表A的指针发生偏转,则需先 闭合开关 ,再使导体ab做 切割磁感线 运动;正常实验中当使导体ab左右摆动时,会发现电流表A的指针 左右摆动 (选填“只是偏转”、“左右摆动”、“不动”)。

【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由此可知产生电流的条件之一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详解】如图要使电流表A的指针发生偏转,则需先闭合开关,再使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蹄形磁铁的磁感线是上下指向的,导体ab水平运动时,能切割磁感线,竖直运动时,不能切割磁感线。

所以闭合开关后,导体棒ab在水平方向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导体ab左右摆动时,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电流表A的指针左右摆动。

故答案为:

闭合开关;切割磁感线;左右摆动。

【直击中考】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奥斯特实验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明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2.通过某导体电流为0.2安,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2 库,若导体的电阻为20欧,它两端电压为 4 伏;该导体两端电压为2伏时,其电阻为 20 欧。

【分析】

(1)利用电流定义式的变形公式Q=It求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两端的电压;

(3)电阻是导体本身具有的阻碍电流的性质,它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

【详解】

(1)由I=

得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Q=It=0.2A×10s=2C;

(2)由欧姆定律得导体两端的电压:

U=IR=0.2A×20Ω=4V;

(3)因为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

所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2V时,电阻的大小不变,仍为20Ω。

故答案为:

2;4;20。

【直击中考】详解本题,应熟练掌握公式I=

和欧姆定律公式I=

及其变形公式,属基本公式的计算,题型很重要,但难度不大。

13.小伟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路如图1,烧瓶中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电阻R1>R2。

(1)把两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 电阻 的关系。

(2)小伟将装置改装(如图2,两烧瓶中的电阻R1相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根据实验数据可得:

不同物质 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温度不同 。

物质

质量/k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0.3

20

25

6

煤油

0.3

20

30

6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水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Q水= 6.3×103 J(c水=4.2×103J/(kg•℃))

【分析】

(1)根据电路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则通过的电流相等,而电阻的大小不同,据此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①加热时间反映了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质量、温度的变化量以及加热时间即可得出结论;注意需用控制变量法。

②根据Q吸=cm△t计算即可。

【详解】

(1)因为通电时间和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而两电阻的大小不同,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的变化量不同,因此可得出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温度不同;

②水吸收的热量Q水=c水m△t=4.2×103J/(kg•℃)×0.3kg×(25℃﹣20℃)=6.3×103J。

故答案为:

(1)电阻;

(2)①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温度不同;②6.3×103J。

【直击中考】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认真观察表中数据,注意控制变量法在分析问题中的应用。

1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静止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并且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相反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置于 光具座 上,并调节三者的中心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 中央 。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的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彼此平衡;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详解】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实验操作时,两个拉力都作用在纸板上,且方向相反,当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其大小;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置于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故答案为:

静止;相反;光具座;中央。

【直击中考】此题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

三、作图题

15.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故作出AB的关于镜面的对称图形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