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08146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71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docx

打印QTZ50使用说明书

QTZ50(5010)自升塔式起重机

使

华夏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篇概述…………………………………………………………2

第二篇塔机技术性能………………………………………………3

第三篇场地准备……………………………………………………8

第四篇主要组件的重量及外形尺寸………………………………18

第五篇安装…………………………………………………………19

第六篇塔机的使用…………………………………………………37

第七篇保养与维修…………………………………………………41

第八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4

第九篇拆卸…………………………………………………………50

第十篇传动机构……………………………………………………52

第十一篇操纵机构…………………………………………………66

第十二篇润滑………………………………………………………68

第十三篇贮存及报废………………………………………………70

第十四篇电气系统…………………………………………………72

附图

基础图

本公司有权对产品进行更正、改造,用户所购产品的某些局部结构各部分参数可能与本说明书不符,敬请留意,并与本公司联系。

 

第一篇概述

QTZ50(5010)塔式起重机,是由我公司根据GB/T5031-2008《塔式起重机》设计的新型塔式起重机。

该机为水平起重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塔机,其最大幅度为50米,最大起重量为4吨,起重力矩符合最新塔式起重机基本参数。

该机的主要特色有:

1、工作方式多、使用围广。

该机有固定基础式,外墙附着式等工作方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施工对象。

独立式的起升高度为35m,附着式是在独立式基础上,增加标准节和附着装置而实现的,起升高度可达到120m,特殊订货最大起升高度可达到160m。

2、调速性能好,工作平稳可靠。

小车牵引机构装有电磁盘式制动器,使工作机构速度高且制动平稳可靠。

采用绕线式电机和行星减速器的回转机构,使得塔机回转起制动平稳,就位准确、安全可靠。

3、配备齐全了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回转、牵引机构的制动器具等安全装置,以及小车防断绳、防断轴装置,使塔机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施工环境,确保塔机工作可靠。

4、驾驶室采用先进的联动台操作各机构动作,操作容易,维修简单。

5、设计完全符合或优于国家标准

由于该机具有以上特点,因而广泛适用于高层饭店、居民住宅、工业建筑等大型建筑工程,是广大中小建筑企业理想的建筑施工机械。

 

第二篇塔机技术性能

2.1技术性能表(表2-1)表2-1

起升高度(m)

倍率

附着式

固定式

a=2

120

35

a=4

60

35

最大起重量(t)

4

幅度

最大幅度

50m

最小幅度

2.5m

起升机构

倍率

a=2

a=4

速度(m/min)

9.4

30

60

4.7

15

30

起重量(t)

2

2

1

4

4

2

电动机功率

YZTD200L-4/8/2415/15/4KW

最低稳定速度

≤5m/min

小车牵引机构

速度(m/min)

30/20

电动机功率

YDEJ112M-4/82.4/1.5KW

回转机构

速度(m/min)

0.6

电动机功率

3.7KW

顶升机构

速度(m/min)

0.4

电动机

Y112-64Kw

系统压力

20MPa

臂长(m)

50

质量(t)

10

工作温度(℃)

-20∽+40

塔机结构质量(t)

25.307(独立高度)、50.913(附着高度)

机构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5

回转机构

M4

牵引机构

M4

2.2主要技术数据参数(表2-2)表2-2

起升机构

最大牵引力

N

10000

钢丝绳

规格

6x37-11-1670-I-甲-右交

最大线速度

m/min

120

卷筒

直径

mm

325

容绳量

m

300(缠绕层数4)

制动器

型号

YWZ3-250/45

制动力矩

N·m

450

牵引机构

规格

6x19-6.2-1670-I-甲-右交

最大线速度

m/min

30/20

臂长

50m

m

钢丝绳Ⅰ

100

钢丝绳Ⅱ

62

电机

转速r/min

908

减速机

型号

XX4-80

传动比

180

输出转矩N·m

8000

输出齿轮参数

模数

12

齿数

15

变位系数

+0.5

回转速度

0-0.6

电机

转速r/min

1410

液压泵站

流量l/min

9

工作压力MPa

20

顶升油缸

缸/杆直径mm

140/90

额定顶升力t

30

顶升速度m/min

0.5

2.3起重特性表(表2-3)

表2-3

幅度(m)

2.5-15.35

17

18

19

20

21

22

起重量(4绳)

4000

3562

3336

3135

2955

2793

2646

起重量(2绳)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幅度(m)

23

24

25

26

27

28.47

29

起重量(4绳)

2512

2389

2277

2174

2078

1950

1907

起重量(2绳)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957

幅度(m)

30

31

32

33

34

35

36

起重量(4绳)

1831

1759

1692

1629

1570

1514

1462

起重量(2绳)

1881

1809

1742

1679

1620

1564

1512

幅度(m)

37

38

39

40

41

42

43

起重量(4绳)

1412

1365

1320

1278

1238

1200

1163

起重量(2绳)

1462

1415

1370

1328

1288

1250

1213

幅度(m)

44

45

46

47

48

49

50

起重量(4绳)

1129

1096

1064

1034

1005

977

950

起重量(2绳)

1179

1146

1114

1084

1055

1027

1000

2.4整体外形尺寸(图1)

图1整机外形图

第三篇场地准备

3.1场地与空间

3.1.1说明

这部分载有塔机的空间尺寸要求

它由两部分组成:

——标有主要尺寸的整体塔机简图

——将塔机按三个部分进行说明:

基础底座

塔身

塔头

注意:

以上尺寸均为理论尺寸,并未考虑有无载荷时的变形。

3.1.2整机描述

适应环境温度:

-20℃~+40℃

工作风压:

≤250N/m2

非工作风压:

≤800N/m2

安装及顶升风压:

≤100N/m2

海拔高度:

≤1000m

最大无附着独立起升高度:

35m

(组成:

基础节、13节标准节)

最大附着起升高度:

120m

(组成:

基础节、52节标准节、6套附墙框)

最大回转半径:

50m

最小回转半径:

2.5m

各附着点高度:

22m、37.4m、52.8m、68.2m、83.6m、99m

注意:

如果非工作风压超过800N/m2,应在塔身四角加缆绳固定塔身以防被狂风刮倒。

1.基础节2.塔身

3.爬升套架及顶升机构

4.回转座

5.驾驶室6.配重

7.起升机构8.平衡臂

9.平衡臂拉杆10.塔帽11.小车牵引机构12.拉杆13.起重臂14.外拉杆15.小车及吊钩

A1.障碍灯A2.风速仪

图2

3.1.3基础节

基础节上部与标准节相连,下部通过16根M36地脚螺栓与混凝土基础相连。

图3

3.1.4塔身

 

图4

塔身由13节标准节组成,套架和顶升系统配套使用,用于塔身加减节,顶升系统置于套架平台上,油缸通过两根销轴分别在上端与套架相连在下端与顶升横梁相连,套架平台设两层,套架上部通过4个联结销子与下支座相连。

 

3.1.5塔头

塔头主要由起重臂、平衡臂、塔帽和回转部分组成。

3.1.5.1起重臂

起重臂上下弦杆均采用型钢,通过焊接组成三角形截面,总长为50500mm,其中第一至第八节臂长均为6000mm,第九节臂长为2500mm,第一节臂通过臂根销与塔帽联结,各臂用Ф45、Ф40的上、下弦销联接,第三、七节有吊点,通过两根Ф45的销子与拉杆相连,在第一节臂上装有小车牵引机构,起重臂各种销均为经特殊热处理的高强度销。

3.1.5.2平衡臂

平衡臂主肢采用两根槽钢焊接而成,平衡臂长10715mm,通过两根臂根销与塔帽联结,起升机构、配重等装在平衡臂上,根据安全和检修的需要平衡臂上设有走台、栏杆等附件。

3.1.5.3塔帽

塔帽是以型钢为主肢的焊接珩架结构,下部与上支座相连,前后分别与起重臂和平衡臂相连,上部则通过两根塔帽拉杆销联结起重臂拉杆和平衡臂拉杆,起重力矩限制器装在塔帽背部主肢上,塔帽上还装有走台和栏杆等附件。

3.1.5.4回转部分

回转部分主要由上支座、下支座、回转机构、回转齿圈等组成,上下支座均由钢板和型钢组焊而成,他们与回转齿圈的联结是分别通过高强度螺栓来实现的,螺栓与螺母的拧紧力为70Kg·m,回转齿圈型号为QW1250.40A,上支座与塔帽相连,下支座与标准节相连,顶升时将下支座与塔身标准节的连接螺栓拆除,顶升完成后重新联结。

回转机构装于上支座上,回转角度通过回转限位器进行限制,可以正反各转一圈半,回转限位器的目的在于保护主电缆,回转上还固装有视野良好的驾驶室和配电箱。

3.2基础

3.2.1说明

3.2.1.1混凝土基础的选择

——对于各种高度的塔机来说,基础的选用取决于现场地基承压力。

按等于或高于现场地基承压力选择地基。

3.2.1.2基础的制作

本说明书给出的图纸能承受各种许用情况下的最大压力,并能满足塔机抗倾翻稳定性要求。

如用户有其他数据要求,根据有关规严格计算后确定。

3.2.2基础浇注

3.2.2.1浇注所需条件

——16套地脚螺栓

——接地铁芯及导线

——1个水平仪或铅垂陀

基础浇注由用户完成,通常在塔机交货前我们已向用户提供了地脚螺栓及基础图纸。

注意:

浇注时地脚螺栓伸出长度应保证安上底架后能带上两个螺母及垫圈。

3.2.2.2要求

——按要求正确接地

——应充分考虑到塔机的拆除

——应充分考虑到塔机离建筑物,以及塔机之间的安全距离,详见5.12安装总则一节。

3.2.3基础尺寸及说明

技术要求

——混凝土标号:

≥C35

——钢筋:

Q235Ⅱ级

——塔机安装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

——钢筋混凝土比重:

2400㎏/m3

——混凝土保护层:

50mm

——预埋地脚螺栓时严禁在地脚螺栓上施焊。

基础图图见附图

3.3接地

塔机主体结构、电动机机座和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接地铁芯:

截面积须大于400mm2,长度大于1m,电阻小于4Ω(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接地铁芯底端距地面尺寸大于2.5m

——接地可用钢板制成,面积为1m2,立埋。

——塔身至接地极的接地装置由用户按有关规定自行安装

注意:

塔机接地线不得采用保险丝或开关及电缆芯线代替。

3.4配重

3.4.1配重的制作一般由用户完成,共5块,总重10000㎏,通常在塔机交货前我们已向用户提供有关图纸,用户制作困难,配重也可由我们提供。

3.4.2技术要求

——混凝土标号:

≥C30

——钢筋:

Q235Ⅱ级

——配重吊装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

——混凝土保护层:

20~25mm

——钢筋混凝土比重:

2400㎏/m3

——单块重量允差:

±20㎏

注意:

建议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将重量标注在配重块的侧面,以免混淆。

 

3.5附着

3.5.1说明

3.5.1.1当吊钩高度超过35m时,塔机必须用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加固。

3.5.1.2某些情况下,须顶升1节塔身标准节以便附着框的安装,此时塔机须停止工作,操作时应从两侧检查塔机的垂直度,以避免塔身与建筑物间距离出现偏差。

3.5.1.3我们提供的附着装置适用塔机中心距建筑物3.5~4m,如有特殊要求附着杆应由用户自备,不同的附着距离将影响附着杆的受力,如用户自己设计附着杆困难时,请与我们联系。

3.5.2塔机及其附着

3.5.2.1表中所列塔身节组合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附着框。

3.5.2.2用户负责将附着框连接在建筑物上。

我们提供的是安装距为3.5m~4m的水平反力,其它尺寸安装时,附墙框所受到的水平反力可向我们咨询。

注意:

塔机高空作业受制于特殊工作条件,此时塔机的附着有所改变。

3.5.3装拆附墙框

——在塔机上装附墙框的位置铺平台。

——吊升前框、后框到塔身所需位置。

——用8-M22螺栓将前后框联接在一起,并用螺杆顶紧标准节。

——检查附墙框是否水平,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最后安装好附着杆。

——拆卸应随塔机拆卸过程,一道道拆卸附墙框,顺序与安装相反。

注意:

切不可先拆全部附墙框,再降落或拆塔身,以防倒塔事故发生。

图9

 

第四篇主要组件的重量及外形尺寸

以下提供塔机各个组件的重量、外形尺寸。

安装时应正确选择吊点位置,安装所需选用的辅助吊车为16吨液压汽车吊,在保证吊装安全的条件下用户也可选择其它合适的吊车或吊具。

组件名称

a×b×c(mm)

G(kg)

a:

长度

b:

宽度

c:

高度

G:

理论重量

 

基础节

1810×1810×5700

1665

标准节

1400×1400×2200

656

爬升套架

2990×2990×6016

2990

顶升系统

———

500

回转座(带机构、驾驶室、走台)

3350×2635×2000

2533

塔帽

1200×1200×8100

1477

平衡臂

10715×1278×1500

1465

起升机构

———

960

配重

1073×317×2450

2000/块

起重臂

50500×1225×1080

3231

小车及吊钩

317

平衡臂拉杆

———

325

起重臂拉杆

———

816

 

*表中数据仅为单个部件理论重量,实际操作应以具体起吊组件为准,选择合适吊点,平衡后方能起吊。

 

第五篇安装

5.1安装总则

5.1.1引言

采用本安装程序可以最快速度将塔机安装到能顶升的位置。

在已作好各种安装准备和选好辅助吊车的条件下,妥善安排安装顺序和合理安排安装人员后(安装工人2~4人,起重工2人,电工1~2人)即可进行塔机安装。

顶升前的安装过程不需要电力,为避免误操作,只需临时接通回转机构电源。

本章的目的是使用户熟悉总体安装操作方法,所涉及的部件及其详细装配见各有关章节。

5.1.2安装总则

5.1.2.1使用汽车吊安装塔机时必须注意安全。

为此:

——吊车必须垫妥

——严禁超载

——吊具良好,按被吊物重量选择正确的幅度

——注意吊点的位置

5.1.2.2安装作业必须按说明书顺序进行。

5.1.2.3安装时必须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如爬梯、平台、护拦、安全带等。

5.1.2.4平衡臂上未安装全部配重时,严禁吊载。

5.1.2.5风力超过四级时,严禁顶升。

5.1.2.6顶升作业前,把套架与回转下支承连接起来,并插上开口销。

5.1.2.7顶升前,须将起重臂转至爬升套架开口处(引入标准节的一侧)。

5.1.2.8起升或落下标准节时,要尽可能的靠近塔身。

5.1.2.9塔机顶升过程中,严禁旋转起重臂、开动小车或升降吊钩。

5.1.2.10在有建筑物的场所,塔机尾部与建筑物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塔机任何部分应与供电线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5.1.2.11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最低的起重机的臂架前端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m距离,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

注意:

本总则适用于塔机的安装、顶升、拆卸,在安装过程中如遇特殊问题或其他困难应仔细认真作好装拆方案。

5.2安装基础节

——基础节就位

——分别拧紧16个M36地脚螺栓的螺母和16个M36的锁紧螺母

——技术要求:

塔身轴心线垂直度公差应小于4/1000,此公差用经纬仪测量,用垫板调整。

注意:

本说明书所指的前方均为从平衡臂指向起重臂方向。

5.3安装爬升套架

5.3.1构造简介

套架主要由装有走台的套架结构、顶升横梁、油缸、液压站等组成。

5.3.2安装

5.3.2.1组装爬升套架

——用两根φ50×160的销子和φ10×100开口销将顶升横梁通过油缸连接在套架油缸挂耳上。

——用12根φ30×115的销子将6个走台装在套架结构上。

——插装好走台栏杆并用栏杆卡子固定。

5.3.2.2吊装爬升套架入塔身,其开口方向与基础节上油缸挂耳方向相反,便于塔身节的引进。

5.3.2.3吊装液压站到靠近油缸的套架平台上

图11

5.4安装回转总成

5.4.1构造简介

回转总成主要由回转上支承、回转下支承、驾驶室、走台栏杆、配电箱、引进横梁、引进小车、引进扁担等组成

5.4.2安装

5.4.2.1组装回转总成

——用8根φ30×146销子和φ6×60开口销将走台装在回转座上

——用4根φ30×146销子和φ6×60开口销将驾驶室装在回转上

——插装好走台栏杆并用栏杆卡子固定

——用4个M8×40的螺栓将配电箱装在驾驶室平台上

5.4.2.2吊装回转总成至塔身上,注意引进横梁位置应与套架开口方向一致(横梁长端朝向套架开口方向)。

5.4.2.3用8根M30的高强度螺栓联接回转下支承主肢和标准节,其预紧力为260KN。

图12

5.5安装塔帽

——用8根M12×50的螺栓和走台撑杆将两个走台装到塔帽上,插装好走台栏杆

——用4跟φ40×73的销子和φ8×80的开口销组装平衡臂两根拉杆,并用φ50×270塔帽拉杆连接销和φ10×100的开口销装到塔帽上。

——用φ50×270的塔帽拉杆连接销和φ10×100的开口销将两块起重臂拉板装到塔帽上。

——吊装塔帽至回转上支承上并用8根M30×345的高强度螺栓联接。

注意:

塔帽铅垂面应朝向套架开口方向,拉杆装配可参看平衡臂与起重臂安装部分。

安装位置见图13

图13

5.7安装平衡臂

5.7.1构造简介

平衡臂上主要由装有走台的平衡臂、起升机构、平衡臂拉杆组成。

5.7.2安装

5.7.2.1组装平衡臂

——将起升机构安装在平衡臂上

——用6根φ40×73的拉杆销和φ8×80开口销组装平衡臂拉杆并与平衡臂联接在一起

——将走台装在平衡臂上,插装好拉杆并用卡子固定。

——装好电缆线

5.7.2.2在平衡臂专设吊点上穿好钢绳。

整体吊装与塔帽过度节处联接耳板以2根φ50臂根销销联接。

注意:

平衡臂应在塔帽倾斜面一边,可以通过一根绳子在地面引导安装平衡臂。

5.7.2.3继续起升平衡臂(约2米),将平衡臂上的拉杆和塔帽上的拉杆用拉杆销联接(从事此项工作的安装人员必须身系固定在塔帽的安全带)。

5.7.2.4将平衡臂慢慢放下,拉紧拉杆。

图14

5.8安装配重2件

——将配重摆放在平衡臂尾部正下方

——汽车吊钩从平衡臂安装配重的框穿过,通过配重上的吊点将配重提升到合适高度,用两根φ40的配重销将配重安装到最前面的一个空格。

——慢慢地放稳配重

注意:

吊装过程应避免配重将平衡臂顶起,否则会很危险。

图15

5.9安装起重臂

5.9.1构造简介

起重臂主要由9节臂、起重臂拉杆、牵引小车、拉杆支承组成。

5.9.2准备

在地面装配起重臂之后,安装牵引小车到臂架根部。

假定一个人站在平衡臂上,向起重臂头部方向观察小车安装后,维修吊篮应位于起重臂左侧。

为避免在安装塔机时发生意外事故,可用扎丝把小车可靠捆到臂架上。

用24根起重臂上下弦销将起重臂组装好,其在第一、二、三、四、五节臂适当位置装上5个拉杆支承。

注意:

任何情况下使用吊篮维修作业时,均应系好安全带于起重臂架上。

图16

用8根φ40拉杆销将拉杆组装起来,用2根φ45的吊点销分别将外拉杆装在起重臂吊点板上,将拉杆放入拉杆支承。

起重臂拉杆示意图

图17

安装牵引小车并固定在根部,穿绕变幅钢丝绳。

在起重臂头部系上一根牵引绳,以便于地面导引。

在起重臂适当位置安装吊绳,此项工作依赖安装人员的判断力,必要时可将起重臂吊起10㎝,再调吊点位置。

注意:

吊索位置应是安装在臂架上弦杆的节点前,或者安装在节点后,绝对禁止在斜腹杆之间。

在吊点处钢丝绳不要挤压拉杆。

5.9.3牵引小车钢丝绳穿绕方法

5.9.3.1牵引小车后部

准备:

6×19-6.2-1670钢丝绳1根长度100m,钢丝绳夹3个。

将牵引小车移至臂架根部,紧靠止动块,并用扎丝固定在臂架上。

钢丝绳穿过滑轮6,用钢丝绳楔块固定在卷筒2法兰盘上。

把钢丝绳绕在卷筒上直到另一端触到滑轮6为止。

把钢丝绳穿过断绳保护装置止动杆,用绳夹把钢丝绳固定到7处小车轴上。

紧牵引小车后钢丝绳。

图18

5.9.3.2牵引小车前部

准备:

6×19-6.2-1670钢丝绳1根长度100m,钢丝绳夹3个。

将钢丝绳穿过滑轮9、4、3,在卷筒上至下而上缠绕三圈,尾端固定在法兰盘楔套上。

钢丝绳另一端穿过断绳保护装置止动杆,在轴8处固定在小车棘轮轴上,用转动棘轮轴的方法直到钢丝绳紧为止。

松开牵引小车,检查钢丝绳紧情况。

图19

5.9.3.3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工作原理

此装置包括一个小车前牵引钢丝绳止动杆和一个小车后牵引钢丝绳止动杆。

塔机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钢丝绳的紧情况,以确保钢丝绳保护装置止动杆处于水平位置。

如遇小车钢丝绳断绳,此装置可使行走小车停止在臂架上。

注意: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小车断绳装置拆除,否则会很危险。

图20

 

图21

5.9.4安装

吊起重臂至塔帽起重臂连接耳板处,用两根φ50的臂根销将起重臂与塔帽联接。

放松起升钢丝绳通过塔帽顶部滑轮与拉杆耳板绑扎。

继续起升起重臂,同时慢速收起起升钢丝绳直到拉杆能与塔帽上的拉板连接为止。

用两根φ40的拉杆销将拉杆与拉板连接,此项工作在塔帽走台上完成,安装工作人员须身系固定在塔帽上的安全带。

拆除起升钢丝绳绑扎。

慢慢放低起重臂,紧拉杆;拆除吊索,解下起重臂头部的导引绳。

图22

5.10其余配重的安装

安装方法参照5.8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