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7821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复习.docx

经济地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题

1、区位:

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理论:

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3、区位因子:

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在某特点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

4、区位条件:

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内部规模经济: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

6、外部规模经济:

属于空间集聚经济,指若干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产生。

7、通达指数:

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8、遍在原料:

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

9、局地原料:

只有在特定地方才存在的原料。

10、原料指数:

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

11、区位重量:

单位产品所产生的运送总重量。

12、需求圆锥体:

廖什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只存在一个企业,随着距离生产地距离的增加,运费增加,销售价格增加,需求量随之减少,到市场边界需求量为零,将需求曲线围绕生产地的销售量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锥体就是需求圆锥体。

13、中心商品:

在少数的地点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14、基础聚落:

廖什中心地理论中等级最低的消费者居住地和企业的分布地。

15、门槛人口:

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16、跨国公司:

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7、产品周期理论:

由弗农提出的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空间变化的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因为产品的研发、销售等方面的要求、情况不一样,生产布局地也应进行相应地调整。

18、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19、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20、产业: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

21、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22、主导产业:

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产品输出率高,二是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

23、关联产业:

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24、潜导产业:

当前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25、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早期的空间结构模式,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就被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

26、区位指向:

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27、空间近邻效应:

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28、农村工业化:

指农村地区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29、增长极:

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恶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30、支配效应:

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31、极化效应:

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32、扩散效应:

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33、乘数原理:

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34、加速原理:

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35、经济地域综合体:

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36、经济区:

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37、经济区划:

经济区划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种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38、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用于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地区发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领先于其它地区,该发达地区被称为北方,欠发达地区则被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不利作用称为极化效应,有利作用称为涓滴效应。

39、梯度推移理论:

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进。

39、中心-外围理论:

上世纪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

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40、绝对成本学说:

由斯密提出,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41、相对成本学说:

由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

42、要素禀赋学说: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集中生产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这种区域分工对双方都有好处,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43、区际联系:

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44、集聚与扩散因子:

集聚因子就是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则是集聚的反作用力,使随着消除这种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45、经济距离:

距离是地理位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距离就是用克服距离所付出的费用来表示的距离,它受运输距离和运费率的共同影响,对产业布局(尤其是工业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46、中心地:

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47、区位主体:

人类活动的内容或实体称区位主体,或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成为区位主体。

48、分散指数:

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49、一般区位因子:

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运费。

50、特殊区位因子:

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空气湿度。

51、劳动力成本指数:

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52、中心性:

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53、规模经济:

在最佳规模之前,规模扩大带来效益增加,即规模经济。

54、范围经济:

企业经营范围扩大,实现交易内部化而获得的效率称为范围经济

55、横向一体化:

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56、纵向一体化:

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二、问答题

1、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20世纪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其它分支一样,发展十分迅速,成果大量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先后形成了环境决定论、区域差异研究、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变、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等研究方法。

从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看,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早期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二战后转向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50年代以后开始关注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目前对经济全球化探讨开始增加,甚至成为主流。

从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看,从早期研究单一企业组织结构的企业区位加速向研究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企业区位发展。

从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看,从早期的规范性分析转变为实证主义分析,再转变为结构主义地理学。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很多学者,由于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不同,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有分歧。

5、区位因子的演变

参考教材的区位因子分类表

6、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和所处的经济区位体现出来的。

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土地利用的可行性更多地由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如农业生产活动,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如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

8、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通过劳动力特色、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移动等方面反映出来。

劳动力素质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主导影响因子。

9、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答题要点:

主要从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等方面分析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0、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尽管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干预是很明显也是不可缺少的;

(2)政府行为和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包括政府的购买力、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市场、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政策

11、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问题的凸显,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大;

(2)因为环境问题会影响到某些经济活动的存在;(3)因为环境问题会增加某些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成本。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韦伯在对区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之后,选取了三个主要因子即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

(2)韦伯通过原料指数、区位重量,首先探讨了运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3)然后通过综合等费线,探讨了劳动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4)最后同时考虑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探讨了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13、企业成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3)技术优势的发挥(4)来自竞争的压力(5)管理者的成就感(6)政府重视大企业

14、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1)接触扩散

(2)等级扩散(3)中国特色的通道扩散

15、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

1、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

2、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3、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16、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17、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

(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

18、如何选择主导产业

主要通过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等指标选择主导产业。

上述指标各有价值,有的用于反映主导产业的区际意义、又的用于反映主导产业的关联度或创新能力等。

19、如何构建关联产业参见教材第169页,重要从五个方面构建关联产业

20、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

两个机制,一是市场机制,二是政府干预,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干预为辅

2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四种学说:

佩蒂-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

22、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

(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三)评价区域产业的内部关联程度。

(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六)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23、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先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指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形态。

点、线、网络、域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中点、线、网络、域面之间的组合方式有7种组合模式。

“点一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

“点一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

“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

“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

“点—线—面”就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

24、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产生,整个

区域的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出现新的经济中心,形成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

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和有序化。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在这个时期,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区域

内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和广泛。

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25、集聚机制及其成因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

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6、扩散机制及其成因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

第二,需求新的发展机会。

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

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27、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

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一般情况下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某一种机制发育过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必将转为以另一种机制为主,但原有的主导机制仍然会继续发挥作用,但其在内容、规模、层次、速度等方面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28、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促进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二,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29、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要点

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

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30、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1)资源禀赋

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

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社会环境因素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政府代表着区域的整体利益。

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

所以,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

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

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等决定了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就是在由经济结构所规定的框架内进行的。

经济结构的先进性或优劣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

(3)区位条件这里所讲到的区位是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

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其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

再次,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就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

(4)外部环境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就背景三个方面。

31、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一、自己自足阶段;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第四、工业化阶段;第五、服务业输出阶段

32、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传动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42、经济区划的原则

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资源的相关性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考虑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满足综合经济区在地域分工中承担独特任务的需求适当照顾一定行政区界线的完整性。

43、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诱导和强化作用,成为区域经济主体调整自己就行为的参照系或指示器。

因此,它的存在和变化就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

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家具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

再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

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区域和国家的社会发展是以发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2)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人口区际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的人口迁移中有利于先进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传播,推动区域之间的社会融合和进步。

但同时也会引起发达区域人口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增多,而欠发达区域则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社会精英的流失对其发展产生了较严重的制约;

(3)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

44、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

1、我国区域贫富差距过大,已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急需采取措施,改变旧格局;

2、具体途径包括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45、简述韦伯区位理论的背景和理论前提

韦伯区位理论背景与目的:

在德国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地域人口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在这种背景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选择了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经济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说明与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

理论前提:

分三个阶段逐步构筑其工业区位理论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假定条件:

已知原料供给低地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46、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第二章P38)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

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

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

原材料因子:

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

能源因子: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

资本因子:

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沉淀的地区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而有充分的资本供应,对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也是区位选择的关键。

劳动力因子:

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

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不同空间分布。

47、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和指导作用。

(第四章)

理论的前提条件:

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

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

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三原则和中心地构建:

市场原则:

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

交通原则: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

行政原则:

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

意义:

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如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等

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如中心地与市场区域间的关系等。

48、简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