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7324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第2课时.docx

部编版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2课时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崛、范”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肃、晰”等13个生字。

正确理解“抱负、若有所思”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5.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认读并造句。

严肃清晰胸怀称赞

疑惑平凡照顾训斥

2.回顾分段: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耳闻“中华不振”。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目睹“中华不振”,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为什么周恩来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话,要为中国的振兴而读书呢?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课文来学习一下。

板书: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2)交流探讨:

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周恩来和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之处?

2.出示第1-4自然段: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1)“严肃”说明了魏校长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庄重的,值得讨论的。

(2)“干脆”说明了这个同学的回答敷衍了事,并没有严肃对待魏校长的问话。

3.出示第5-6自然段: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这句话对周恩来的神态进行了描写,表现出了周恩来默不作声、陷入沉思的样子。

(2)“清晰而坚定”写出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时的铿锵有力,态度认真而坚决。

4.出示第7-8自然段: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

“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为之一振”写出了魏校长内心的震撼,侧面写出了这位同学志向的远大。

(2)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这句话是对魏校长心理描写,把这个孩子的年龄和志向作对比,表现了这个孩子抱负的远大和胸怀的博大。

(3)“追问”写出了魏校长难以置信的样子。

5.出示第9-10自然段: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

“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

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魏校长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了他对这位同学的回答赞许有加,赞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对这位同学大加赞赏。

(2)设问的修辞手法。

6.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

(2)交流探讨:

周恩来刚到奉天就听谁说“中华不振”?

周恩来理解吗?

2.出示课文: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

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

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

“被外国人占据?

为什么呢?

“中华不振哪!

”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3.一到奉天,伯父就告诉周恩来这些事情,说明了中国人虽然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没有主权。

4.伯父的话和表情对周恩来产生了心灵上的影响和撼动。

但周恩来还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

5.资料:

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是外国租界地。

“外国租界地”就是:

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弱国,并在弱国划分一些地方作为他们自己的领域,在那里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弱国的管制,同时不允许弱国人进入。

6.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

(2)交流探讨: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是个什么情形?

周恩来遇见了一件什么事让他深刻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2.出示: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1)从这里可以看出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怎么样?

非常繁华的地方:

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那么一片繁华的地方,但却不是我们中国的,而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3.出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左顾右盼:

词语拓展,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声东击西、天经地义、南征北战、异口同声、

扬长避短、开天辟地、贪生怕死、左邻右舍、

(2)“左顾右盼”写出了周恩来和同学的好奇。

(3)“原本指望”巡警局给自己撑腰,最后却反遭训斥;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说明了在中华不振的情况下,中国人完全没有地位,连自己的巡警局也不帮自己。

(4)“紧握着拳头”写出了围观人群的愤怒,然而由于中华不振,大家只能用言语来安慰受害者,运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对中华不振的无奈。

4.出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心沉重分量。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周恩来目睹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遭受外国人的欺负,深刻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2)“像一团烈火”写出了周恩来苦苦寻求中国出路的方法,这个问题像火一样燃烧着,提醒着他不忘民族大业的实现。

5.理解:

“中华不振”。

为什么这个妇女这么可怜,死了亲人却无处伸冤?

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生:

中华不振。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声张正义,秉公执法,反而无情地训斥受害者,纵容外国人?

是因为什么?

生:

中华不振!

同样是中国同胞,围观的中国人不能为自己人打抱不平,反而隐忍无奈呢?

更是因为什么?

生:

中华不振!

6.所以才有了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以“这盛世如你所愿”为主题,向周总理汇报一下我们国家的繁荣景象。

预设:

敬爱的周总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遗愿已经实现,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腾飞,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大批量的科研人才兢兢业业地奋斗在自己的领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8.指导朗读。

(四)总结延伸

1.概括一下,全文一共由几个小故事组成?

全文一共有三个小故事组成:

(1)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周恩来被伯父告诫不要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初次听到“中华不振”。

(3)周恩来背着伯父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亲眼看见一个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轧死反遭训斥,认识到“中华不振”的国情下中国人民受到的屈辱。

2.课文中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的诗句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提示:

“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句的含义来分析周恩来立下宏伟志向的原因。

3.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

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提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这个理想是可以激励我们上进的动力,可以从自身的修养回答,也可以从国家民族大业来回答。

4.出示爱国名言。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五)写法借鉴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恰当的动作描写,准确地传达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比如: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通过这一动作,让我们仿佛看到他们的悲愤、无奈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中华不振带给人们的痛苦。

(六)知识梳理

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远大志向

听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

见妇女受欺侮    体会中华不振

国立才民强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留学。

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留学生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聚会。

一个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

“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那个人面前,大声说:

“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

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到学习结业,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徐悲鸿到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徐悲鸿的勤奋感动了法国画家达仰。

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的画室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后来,徐悲鸿进入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美术界。

徐悲鸿成功了!

那个在大家面前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1)写出徐悲鸿和洋人比赛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一个外国人侮辱中国人。

结果:

徐悲鸿成功了,那个外国学生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2)短文赞扬了徐悲鸿热爱相围,维护祖国尊严。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C)。

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

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

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原因是(B)。

A.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B.耳闻目睹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决心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二)句子练习。

1.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改为陈述句)

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2.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变为“把”字句)

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妇女的亲人轧死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关于爱国的人物故事,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六、课堂小结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胸怀博大,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一生都在为之奋斗。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也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成为民族未来建设的栋梁。

七、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