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7172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docx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送审版

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TD-LTE工作组

TD-LTE研究开发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

(V3.0)

(送审版)

目次

目次I

前言II

1范围2

2参考文件2

3缩略语3

4概述4

4.1测试配置4

4.2测试仪表要求4

4.3测试的前提条件4

5扇区峰值速率测试9

5.1下行扇区峰值速率测试9

5.2上行扇区峰值速率测试9

6状态转换与时延测试10

6.1控制面时延测试10

6.2寻呼测试11

6.3用户面时延测试12

7单UE测试14

7.1静态测试14

7.2移动测试16

8多UE测试19

8.1多UE静态测试19

8.2混合SNR调度测试22

8.3相同SNR调度测试22

8.4多UE移动加载测试23

9单小区覆盖测试25

9.1单小区覆盖测试25

10业务性能测试26

10.1具有不同QoS等级的并行数据话路的多用户场景测试26

1前言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TD-LTE工作组技术试验阶段对TD-LTERAN设备的基本功能、基本性能、业务能力、无线指标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本规范版权归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TD-PEG)TD-LTE工作组所有,XX,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规范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TD-LTE技术试验——外场关键技术测试规范

1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TD-LTE技术试验阶段对演进的无线接入网(E-UTRAN)外场关键技术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12 参考文件

本标准遵循的3GPP标准版本基于2009年3月版本。

[1]

TD-LTE技术试验系统设备规范

[2]

3GPPTS36.101UserEquipment(UE)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

[3]

3GPPTS36.201

LTEPhysicalLayer–GeneralDescription

[4]

3GPPTS36.211

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

[5]

3GPPTS36.212

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

[6]

3GPPTS36.213

Physicallayerprocedure

[7]

3GPPTS36.214

PhysicalLayer–Measurements

[8]

3GPPTS36.300

Overalldescription

[9]

3GPPTS36.321

MediumAccessControl(MAC)protocol

[10]

3GPPTS36.322

RadioLinkControl(RLC)protocol

[11]

3GPPTS36.323

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

[12]

3GPPTS36.331

RadioResourceControl(RRC)

[13]

3GPPTS36.401

Architecturedescription

[14]

3GPPTS36.410

S1Generalaspectsandprinciples

[15]

3GPPTS36.411

S1layer1

[16]

3GPPTS36.412

S1signalingtransport

[17]

3GPPTS36.413

S1ApplicationProtocol(S1AP)

[18]

3GPPTS36.414

S1datatransport

[19]

3GPPTS36.420

X2generalaspectsandprinciples

[20]

3GPPTS36.421

X2layer1

[21]

3GPPTS36.422

X2signalingtransport

[22]

3GPPTS36.423

X2applicationprotocol(X2AP)

[23]

3GPPTS36.424

X2datatransport

1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AMC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

自适应编码和调制

BLER

BlockErrorRate

误块率

CP

CyclicPrefix

循环前缀

DCI

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

下行控制信息

DL

DownLink

下行链路

DwPTS

DownlinkPilotTimeSlot

下行导频时隙

eNB

EvolvedNodeB

演进型NodeB

EPC

EvolvedPacketCore

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

EPRE

EnergyPerResourceElement

每资源粒子的能量

GBR

GuaranteedBitRate

保证比特率

GP

GuardPeriod

保护时间间隔

HARQ

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IR

IncrementalRedundancy

增量冗余

MCS

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

调制编码方式

MIMO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多进多出

non-GBR

nonGuaranteedBitRate

非保证比特率

PDCCH

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UCCH

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

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QPSK

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

正交相移键控

RSRP

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Q

ReferenceSignalReceivedQuality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SFBC

SpaceFrequencyBlockCodes

空频分组编码

SIMO

SingleInputMultipleOutput

单进多出

SM

SpaceMultiplexing

空间复用

SNR

SignaltoNoiseRatio

信噪比

TCP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UDP

UserDatagram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UE

UserEquipment

用户设备

UL

UpLink

上行链路

UpPTS

UplinkPilotTimeSlot

上行导频时隙

14 概述

14.1 测试配置

根据各测试例测试条件配置。

14.2 测试仪表要求

14.2.1 协议测试仪

协议测试仪用于如下目的:

协议测试仪支持E-UTRANUu、S1、X2等接口的监测,支持对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域级别。

14.2.2 测试终端

a)早期测试可以使用自研终端,测试中需要注明测试终端型号。

测试后期使用预商用终端,需通过至少有10部测试终端的测试。

测试终端可连接计算机记录并显示移动台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并能统计吞吐量等相关信息。

b)终端支持20M带宽接收。

c)能够显示并记录RSRP,RSRQ,L1,,L3吞吐量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曲线,可监测MIMO模式及MCS。

14.2.3 路侧设备

路侧设备用来记录测试终端位置及移动速度信息。

测试终端也可以实现相关功能。

14.2.4 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

测试设备参数的不确定度对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来说是必要的,而且不太可能通过系统校准得到改善。

对基站无线指标测试,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见3GPPTS36.141的4.1节。

4也可以

14.3 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前,应满足:

a)通过室内基本测试;

b)测试基站需要支持MCS、MIMO模式,发射功率、L1、L3数据速率及路侧仪的单独与联合记录及监控功能;

c)系统完成5-7个基站覆盖,每个站点3个扇区。

每扇区最大发射功率46dBm,各信道功率分配厂家规划

d)测试路线:

包括其覆盖范围内能够行车的主要交通道路,尽可能呈“S”型或田字形,为闭环,并遍历整个小区覆盖范围,经历基站内和基站间切换场景。

每次测试前,和测试终端相连的PC和系统侧对齐时间。

每次移动性测试需要沿测试路线行驶5-10圈,前一半测试用0-15kmph车速,后一半测试用15-60kmph车速.

e)多UE测试中UE位置的选择:

在测试前应尽量遍历所涵盖的覆盖区域,测得小区内SINR(CQI)的CDF图并提供,同时提供SINR和CQI映射表。

根据已提供的CDF定覆盖好、中、差区间,并按以下标准进行选择:

90-100%为覆盖好,40-60%为覆盖一般,5-15%为覆盖差。

要求覆盖好中差所涵盖的UE数为3:

4:

3。

f)多基站加载定义:

为模拟真实网络性能,测试中需要引入一定的干扰。

下行干扰由基站模拟产生,上行加干扰即可以由终端产生,也可以采用模拟方式产生。

整个外场区域分为测试小区与非测试小区,测试小区加入真实测试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称为加载,除此以外的测试小区及非测试小区引入的模拟干扰均称为加干扰。

下行加载:

网络加载方式1:

中心测试小区发送真实数据,其余小区在PDSCH上以满功率发送真实或者无用数据,发送数据占用的PRB位置随机。

50%加扰表示加干扰数据占50%的PRB,发射数据位置变化周期为10ms。

其它加扰比例依次类推。

图4.1网络加载方式1示意图

网络加载方式2:

选取中心几个小区作为测试小区,其余小区作为干扰小区。

干扰小区加干扰方式与加载方式1中加干扰方式相同。

测试小区的加载测试终端分布在覆盖较好区域,发起BestEffort业务。

图4.2网络加载方式2示意图

上行加载:

网络加载方式3:

信号模拟仪放置在距离基站天线较近处,利用空口天线向基站产生所需干扰。

100%加干扰指在基站全频带产生5dB的IOT。

信号模拟仪所用干扰数据通过外接PC加入。

图4.3网络加载方式3示意图

网络加载方式4:

中心测试小区周围均匀分布少量测试UE。

每部加载UE发起BestEffort业务,100加干扰指在测试基站处全频带产生5dB的IOT。

图4.4网络加载方式4示意图

网络加载方式5:

中心几个测试小区为测试小区,每个测试小区内分配加载UE一部,加载UE分布在覆盖较好处,发起BestEffort业务。

靠近中心测试小区分布少量加扰测试UE,发起BestEffort业务。

图4.5网络加载方式5示意图

g)静态点测试时每个测试数据取得时间长度不少于40s。

h)测试中出现死机现象,停车重新接入系统,记录死机次数。

i)TCP参数确认,厂家也可额外选择优化的TCP参数作为加测。

15 扇区峰值速率测试

15.1 下行扇区峰值速率测试

测试编号:

5.1

测试项目:

扇区峰值速率测试

测试分项:

下行扇区峰值速率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扇区下行峰值吞吐量

测试条件:

单小区开启,系统带宽20M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所有UE处于覆盖最好区域(4UE)

AMC开启,HARQ开启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按照要求配置好系统;

步骤2:

所有UE接入系统,基站利用灌包软件向测试UE灌TCP包;

步骤3:

每隔1分钟记录全部UE吞吐量,记录3次;

步骤4:

基站向UE灌UDP包重复步骤2和3;

预期结果:

每个UE预期结果见表5-1

备注:

15.2 上行扇区峰值速率测试

测试编号:

5.2

测试项目:

扇区峰值速率测试

测试分项:

上行扇区峰值速率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扇区上行峰值吞吐量

测试条件:

单小区开启,系统带宽20M;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4个测试UE处于覆盖最好区域;

MIMO模式:

上行SIMO;

AMC开启,HARQ开启。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按照要求配置好系统;

步骤2:

所有UE接入系统,测试UE利用灌包软件向基站灌TCP包;

步骤3:

每隔1分钟记录基站吞吐量,记录3次;

步骤4:

UE向基站灌UDP包重复步骤2和3。

预期结果:

每个UE预期结果见表5-1

备注:

 

峰值速率及接收SINR

RSRP

MCS

CQI

RSRQ

BLER

MIMO模式

平均速率

Max

Min

DL–TCP

xMbps

ydB

DL–UDP

UL–TCP

UL–UDP

表5-1测试记录表格

16 状态转换与时延测试

16.1 控制面时延测试

测试编号:

6.1 

测试项目:

状态转换与时延测试

测试分项:

C平面时延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控制面时延

测试条件:

下行加载方式1,加干扰70%,系统带宽20M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测试点在覆盖好中差三个位置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侧按照要求配置好系统。

步骤2:

单UE开机接入系统,UE进入IDLE状态。

步骤3:

测试UE从IDLE状态接入系统,记录进入Active状态时延并使测试终端重新进入IDLE状态。

步骤4:

重复步骤2-39次(共记录10次)

步骤5:

改变测试终端位置重复步骤2-4

预期结果:

记录最大,最小及平均接入时延,终端发出第一个RACHpreamble至终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完成

备注:

idle向Active状态信令流程图:

记录时需记录终端处理时延

16.2 寻呼测试

测试编号:

6.2 

测试项目:

状态转换与时延测试

测试分项:

寻呼时延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寻呼时延

测试条件:

下行加载方式1,加干扰70%,系统带宽20M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测试点在覆盖好中差三个位置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测按照要求配置好系统。

步骤2:

单UE开机接入系统,UE进入IDLE状态,EPC连接UE触发寻呼流程

步骤3:

记录寻呼成功率、寻呼时延并使UE重新进入IDLE状态。

步骤4:

重复步骤2-39次(共10次)

步骤5:

改变测试终端位置,重复步骤1-4

步骤6:

在服务小区增加一个测试UE,并开启BestEffort业务,占满整个带宽。

重复步骤1-5。

预期结果:

记录寻呼成功率及时延,寻呼时延从eNB发起Paging信息到RRCConnectinSetupComplete

备注:

寻呼状态信令流程图:

16.3 用户面时延测试

测试编号:

6.3

测试项目:

状态转换与时延测试

测试分项:

用户面时延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U平面RTT时延,RAN时延

测试条件:

系统带宽20M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MIMO模式:

下行SFBC;上行SIMO

AMC开启,HARQ开启

PING包大小:

32byte,1000byte,1500byte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测按照要求配置好系统,系统空载

步骤2:

系统处于预调度状态

步骤3:

测试UE处于覆盖比较好处

步骤4:

UE分别发起32,1000,1500bytePING包,记录100次RTT做为测试样值。

步骤5:

测试UE处于覆盖一般和较差区域重复步骤4

步骤6:

系统处于无预调度状态重复步骤3-5

步骤7:

下行网络加载方式1,70%加干扰,上行网络加载方式3或4的70%加干扰,处于非预调度状态重复步骤3-5

步骤8:

测试UE所在服务小区加载2UE,分别进行上下行的TCP传输。

下行网络加载方式1的70%加干扰,上行网络加载方式3或4的70%加干扰,处于非预调度状态重复步骤3-5(此时无需测量1000)

步骤9:

测试UE所在服务小区加载5UE,3个进行下行,2个进行上行TCP传输。

下行网络加载方式1的70%加干扰,上行网络加载方式3或4的70%加干扰,处于非预调度状态重复步骤3-5(此时无需测量1000)

步骤10:

测试UE所在服务小区加载9UE,5个进行下行,4个进行上行TCP传输。

下行网络加载方式1的70%加干扰,上行网络加载方式3或4的70%加干扰,处于非预调度状态重复步骤3-5(此时无需测量1000)

预期结果:

最大时延

最小时延

平均时延

PING成功率

备注:

调度与预调度状态示意图

预调度状态:

无预调度:

17 单UE测试

17.1 静态测试

根据测试前提条件中提到的“多UE测试中UE位置的选择”要求选择覆盖好、中、差各3个点,共9个测试点。

记录表格7.1中相关测试数据,每个测试点测3组数据。

DL/UL

Throughput(Mbps)

IncludeL1andL3

SINR

(dB)

MCS

CQI

RSRP

RSRQ

DLBLER

MIMOmodeused

PointA

PointB

PointC

PointD

etc

Average

AverageofallThroughputmeasured

N/A

N/A

N/A

N/A

表格7.1静态测试数据表格

17.1.1 下行MIMO静态测试

测试编号:

7.1.1

测试项目:

下行MIMO静态测试

测试分项:

下行MIMO静态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不同MIMO模式下的系统吞吐量

测试条件:

MIMO配置:

下行模式2、3、4、7

HARQ开启,AMC开启

L3数据为UDP/TCP下载业务

帧结构: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系统带宽20M,其它小区采用网络加载方式1

资源分配方式为集中式/type2分布式,type2分布式只需测试天线模式2

模式2和模式7的测试需遍历9个测试点,其余天线模式只需测试好中差各1个点,共3个点

加干扰测试各天线模式都只测试好中差各1个点,共3个点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根据测试要求配置,正常工作,邻区不干扰。

步骤2:

测试UE选择一个测试点,分别进行TCP和UDP下载业务,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步骤3:

遍历所有测试点,重复步骤2

步骤4:

更换MIMO模式,重复步骤1-3

步骤5:

改变资源分配方式,重复步骤1-4

步骤6:

产生下行70%干扰。

重复步骤2-5.

步骤7:

产生下行100%干扰。

重复步骤2-5

预期结果:

L1,L3吞吐量,RSRP等见表格7.1

备注:

17.1.2 上行静态测试

测试编号:

7.1.2

测试项目:

上行静态测试

测试分项:

上行静态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上行用户静态吞吐量

测试条件:

MIMO配置:

SIMO

HARQ开启,AMC开启

L3数据为TCP/UDP上传业务

帧结构: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系统带宽20M,其它小区采用网络加载方式3或网络加载方式4

资源分配方式为集中式/跳频(inter、Inter+intraTTI分别测试)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根据测试要求配置,正常工作,系统不加载。

步骤2:

测试UE选择一个测试点,上传TCP和UDP业务,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步骤3:

遍历所有测试点,重复步骤2

步骤4:

资源分配方式改为跳频,跳频带宽不小于4个PRB重复步骤1-3

步骤5:

采用网络加载方式3或4的100%加扰方式,重复步骤2-4

步骤6:

采用网络加载方式3或4的70%加扰方式,重复步骤2-4

预期结果:

L1,L3吞吐量,RSRP等见表格7.1

备注:

17.2 移动测试

移动测试为空载系统性能测试。

所选路线切换次数不少于20次

测试数据表格:

切换次数

业务中断时间

丢包

HO是否成功

1

2

.

.

20

统计

Max

Min

Avg

Max

Min

Avg

HO成功率

表7.2.1

数据速率示例:

图7.2.1

17.2.1 下行MIMO移动性测试

测试编号:

7.2.1

测试项目:

下行移动速度测试

测试分项:

下行单UE覆盖,切换与移动速度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下行不同MIMO模式下的网络空载性能

测试条件:

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电子地图等,可用于UE的定位;测试车一部,携带终端UE一部

MIMO配置:

下行模式2、3、4、7分为四组。

模式2、3,模式2、4,模式2、7和模式2。

测试中以MIMO模式组为单位进行测试

HARQ开启,AMC开启

L3数据为FTP下载业务

帧结构:

上行/下行配置1(子帧配置:

DSUUDDSUU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

GP:

UpPTS=10:

2:

2)

资源分配方式为集中式/type2分布式

系统带宽20M

测试步骤:

步骤1:

系统根据测试要求配置,正常工作。

步骤2:

测试UE固定下载一个或者多个足够大的文件。

步骤3:

测试车从起点出发,以一定车速遍历行驶路线。

步骤4:

记录测试数据

步骤5:

改变MIMO模式组重复步骤1-4

步骤6:

资源分配模式选为type2分布式的模式2重复步骤2-4

预期结果:

L1,L3吞吐量

RSRQ

RSRP

切换成功率

吞吐量和PathLoss的曲线图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