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672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docx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

2020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地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分封,不见授土授民,有“封”,而无“建”;西周授土授民,有“封”,更有“建”。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实现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B.确立了周天子的专制王权

C.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D.巩固了西周大一统的局面

2.《老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

”这表明老子主张()

A.民贵君轻B.精神自由C.节俭尚贤D.无为而治

3.下表是汉高祖强制性的人口迁移情况。

其主要目的是()

年代

内容

高祖五年(前202年)

徙诸侯于关中,又徙吏二千石于长安。

高祖九年(前198年)

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于关中。

A.休养生息B.加强中央集权C.充实关中D.缓和阶级矛盾

4.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

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

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A.以才学作为主要依据B.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

C.深受社会舆情的左右D.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5下表是唐宋时政府对茶的管理政策。

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朝代

政府对茶的管理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

征收茶税,把茶的生产、贸易作为税收来源之一

磨文宗大和九年(835年)

“榷茶法”,对茶叶实行专卖,严禁私茶

宋代改行“茶引”法

允许商人运销,政府从中抽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

又实行茶马交易政策

A.政府重视茶叶市场管理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C.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并未落实

6.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是对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尤其是针对君王贵族和士大夫阶层而言的,但这种主张被推行的实际结果,变成了统治者限制平民百姓享受最基本的生活权利的利器。

这一现象表明()

A.理学背离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理学不能适应现实政治需要

C.理学家使民众生活日益艰难D.理想诉求与现实实践的差异

7.明代末年,都城北京出现了水工、棚匠、厨工等“十作”“三十六行”,南方苏州有了供人洗澡的“香水行”,杭州则开设了许多家茶馆,北方开封还有专为丧仪服务的冥衣铺,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说明当时()

A.城市经济功能充满活力B.社会逐利观念盛行

C.南北商业发展趋向平衡D.雇佣关系已经普及

8.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这表明清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商人垄断B.管理松弛C.严格限制D.朝贡贸易

9.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

“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

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

昔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途。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巨商屯积银元B.地方官吏盘剥C.鸦片走私猖獗D.银钱比价剧变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知识界说到美国的国家元首,很自然的用“头人”“酋长”一类的字眼;鸦片战争后,发现无论用“酋”还是用“皇帝”都名不符实,于是音译了“伯理玺天德”,意译了“总统”来指称美国元首。

这说明()

A.知识界抛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B.知识界对美国的认识有所加深

C.美国总统制得到国人普遍认同D.向西方学习进入主动选择阶段

11.对于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说他们“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却将义和团视为“中国文化糟粕的大汇集”。

导致这两种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阶级立场B.评价角度C.指导理论D.依据史实

12.下表为中国近代霍夫曼比例表(单位:

万元)。

对表格中民族工业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工业状况

消费品工业

生产资料工业

霍夫曼比例

1911-1913

15084

13848

1.09/1

1920

33545

22939

1.46/1

1933

103651.5

38926.2

2.66/1

(注:

霍夫曼比例即轻重工业比)

A.日益萎缩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较快发展D.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13.华中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市场上流通有法币、伪币和抗日民主政权发行的“抗币”;到了抗战后期,随着法币的贬值等“抗币”已成为“新民主政权下地方性国家纸币”,并为当地百姓所信赖。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日本侵略者借伪币掠夺中国财富B.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彻底失败

C.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问题得到解决D.抗日民主政权获得根据地民众认同

14.1952年的院系调整以华北、华东、中南为重点,实行全国一盘棋。

通过院系调整,绝大多数省份都设有一所综合大学和工、农、医、师等专门学校。

当时的院系调整()

A.为社会主义改造服务B.力求实现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

C.建立了国民教育体系D.改变了高等教育水平落后局面

15.不同于文革前着力塑造诸如王进喜等“光辉的英雄模范”形象,到了1990年代,勇攀时代高峰的企业管理者和技术持有者、自立自强再就业的下岗个人等成为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

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主流媒体宣传方针的转变B.社会分配方式出现了变革

C.下岗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16.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

这说明()

A.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D.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17.十六世纪后期的荷兰,低价小尺幅画作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画家们也不再执着于宗教题材画作,读信的妇女、家庭日常生活等充满趣味的题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反映了()

A.荷兰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B.市民放弃了天主教的信仰

C.现实主义美术成为了主流D.市民阶层力量的发展壮大

18.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

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侄女;如果男嗣死亡或者放弃王位,而且他也没有其他继承人,那么应由君主的女儿出任国王;此外该法案还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

这说明()

A.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B.王位世袭制得以合法化

C.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D.议会主权地位开始形成

19.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

1733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这表明工业革命()

A.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B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

C.植根于市场导向的创新D.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

20.下表为法国土地占有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年份

情况

1862

全国780万个土地占有者,占地1公项以上的320万农户中,占地1~10公顷的小农户有244万个

1882

占有土地在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达总农户的80%以上,其中土地不到1公顷的最小农户约占40%

1893

占地不足5公顷的小农户有400万个,占农户总数的71%。

A.国内市场狭窄B.工业发展速度快

C.土地兼并严重D自然经济力量大

21.对漫画《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政治自由原则遭到破坏B中期选举决定了美国政局

C美国两党利益存着根本分歧D美国政党政治具有局限性

22.1965年,苏联推行“新经济体制”时经常使用“改革”一词,但在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之后就不准用了,改用“完善”一词。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的苏联()

A.在美苏争霸中具有优势地位B.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C.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23.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精英希望通过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方法,来回应民众对生活状况和政府政策的不满。

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表明()

A.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B.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破产

C.欧洲一体化水平提高D.欧盟更加关心民众的生活

24.西方某画家曾说:

“我们认为,笛卡尔主义者,伏尔泰主义者,以及其他理智的官员们利用理性,无非是想维持建立起来进而又死亡的社会准则。

”这位画家的创作旨在()

A.歌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B.通过渲染色彩来表现人的感情

C.抒发个体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D.遵循写实原则揭露社会的问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顺治四年,颁行《大清律》,凡十卷,共四百五十八条,其篇目及分门,完全因袭《明律》,后历代不断修缮。

《清律》规定:

旗人与民族身份,刑罚有殊。

官员犯罪区分公罪与私罪。

官员贪赃,钦定例:

百两以上者,绞决。

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有大理寺、刑部及都察院,又称三法司。

地方司法机关,有州、县,有府,有省,各掌该管内的行政、司法事务。

清代的审判机关,分三级管辖。

清代的刑罚,主刑为五刑,即笞、杖、徒、流、死。

材料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下令“参酌各国法律,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并令设立“修订法律馆”。

修订法律馆先后译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典,修改、制定了几部重要法典和一系列单行法规,从而使清朝原有的法律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删去旧律以吏、户、礼、兵、刑、工分篇的总目,统分为30门(篇);分别民、刑,即将旧律中继承、分产、婚姻、田宅、钱债、违约等纯属民事法律范畴的条款分出,不再科以刑罚;删去因形势变化而过时的条目,更改陈旧的词语、增加了些新的罪名(如盗毁铁路要件罪等)。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初五日会布《公司律》(附《商人通则》9条)。

其中规定:

凡设立公司,须“赴商部注册”。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前期法律制度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