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668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语文中考真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知识积累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亘古(gèn)干涸(hé)追溯(sù)潜心贯注(qiǎn)

B.绮丽(qǐ)藩篱(fán)亵渎(xiè)风雪载途(zài)

C.剽悍(piāo)谀词(yú)蓦然(mò)龙吟凤哕(huì)

D.诘责(jié)胆怯(qiè)嘈杂(cāo)大庭广众(tíng)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C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

A项中“潜”应读qián。

B项中“藩”应读fān。

D项中“嘈”应读cáo。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狩猎璀粲不可救药戛然而止

B.琐屑狼藉锋芒毕露黯然失色

C.哽咽逃窜不容质疑红装素裹

D.窒息萧索相得益彰融汇贯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

A:

璀粲——璀璨。

C:

不容质疑——不容置疑。

D:

融汇贯通——融会贯通。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B.当代中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敢于向困难挑战。

C.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C项运用恰当。

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

A项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B项无时无刻:

没有时刻。

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与语境不符。

D项煞费心机:

为达到某个目的费尽心思,多含贬义,形容学习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电影《厉害了!

我的国》生动的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和首次尝试的结果。

D.“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答案】D

点睛: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下列句子中结尾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

A.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____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____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____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

根据句子意思和人物的语气特点可以知道C项句尾应该用叹号。

6.请把下面应用文补写完整。

6月5日光明中学校团委组织“翰墨飘香”书法大赛,团支书张华负责通知参赛选手当日下午三点到美术童参赛。

根据通知的写作要求,请你代她将下面的通知补写完整。

通知

_______: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翰墨飘香”书法大赛,请参赛选手_____。

光明中学校团委

6月5日

【答案】

(1).参赛选手:

或同学们:

(2).下午三点到美术室参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知格式的掌握。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

②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③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④落款: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根据题目要求,补充称呼,补全通知内容即可。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

他的小说《骆驼样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做弱冠。

C.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包法利夫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D项表述不正确,《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长篇小说。

8.古诗文默写。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

(杜甫《春望》)

(2)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峄》)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

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我们学过的课内外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送别的主题。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家书抵万金

(2).

(2)不畏浮云遮望眼(3).(3)海日生残夜,(4).江春入旧年。

(5).(4)年少万兜鍪,(6).坐断东南战未休。

(7).(5)所以动心忍性,(8).曾益其所不能。

(9).(6)示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

遮,鍪。

9.名著阅读。

(1)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

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B.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C.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D.“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

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2)请列举一部有冒险经历的名著并写出作者,简要概述其中一个能体现这种经历的故事情节。

(《海底两万里》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D

(2).

(2)示例1:

名著;《格列佛游记》作者:

乔纳森·斯威夫特或斯威夫特故事情节:

利立浦特王宫女官因看传奇小说时睡着了,导致皇后寝宫失火,水源不在近处,吊桶太小,虽然那些人一桶桶地供应给格列佛,可是火势太猛无济于事,情急之下,他急中生智,撒了一大泡尿,不到三分钟火就熄灭了。

示例2:

名著:

《鲁宾逊漂流记》或《鲁滨孙漂流记》作者:

笛福

故事情节:

鲁滨逊看见一个即将被食人部落吃掉的土著人,正在拼命逃跑,他急忙跑下梯子,拿起枪,翻过山顶,走近路追击,打死食人部落中一个追赶的野人,救下了土著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本题考查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理解。

D项错误,应该为:

在印度洋肉搏鲨鱼,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列举一部有冒险经历的名著并写出作者,概述其中一个能体现这种经历的故事情节即可。

如《鲁宾逊漂流记》中的故事情节。

口语交际

九年

(1)班将开展“走进湿地,善待生命”主题研学活动,班委会决定全班同学周日走进丹顶鹤的故乡——扎龙自然保护区。

小明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此次活动。

10.假如你是班长,打算怎样劝说小明参加此次活动?

11.经过劝说,小明同意参加活动,小明会怎么回答你?

【答案】10.示例:

小明,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这次活动不仅开拓视野,增长课外知识,还能锻炼实践能力,对我们的学习是有益的,这是班级集体活动,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好吗?

11.示例:

班长,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以前对于研学活动认识的不够深刻,现在我明白活动的意义了,我愿意参加此次活动。

【解析】

10.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劝告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

你首先要明白你劝告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用委婉的话说出来。

切忌生硬命令式或讽刺谩骂式。

做好此题的关键点在于明确交流双方的身份,注意用语的礼貌,表达意思要清晰不含混。

围绕“走进湿地,善待生命”主题研学活动可以增长课外知识,对学习有益来劝说小明即可。

1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同时语言要符合语境,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小明同意参加活动,要写出对班长劝说的话的回应,以及自己的想法。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

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枝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释】①任末:

人名。

②笈:

书箱。

③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